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锌铝合金熔融三维直写成形尺寸建模与组织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戎文娟 单忠德 +2 位作者 王宝雨 王佳琳 王永威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8-927,共10页
为了实现金属熔融三维直写工艺过程的控形控性,开展锌铝合金熔融三维直写成形尺寸建模与组织分析研究。首先,以锌铝合金熔融直写的最小控制单元单道成形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拟合成形道宽,将成形特征参数w作为响应变量,D和... 为了实现金属熔融三维直写工艺过程的控形控性,开展锌铝合金熔融三维直写成形尺寸建模与组织分析研究。首先,以锌铝合金熔融直写的最小控制单元单道成形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拟合成形道宽,将成形特征参数w作为响应变量,D和H作为预测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其次,建立不同工艺参数下单道成形尺寸参数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拟合度校验;最后,对单道成形流固耦合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典型凝固组织,通过引入熔融直写成形重熔预备时间tr,预测计算成形中层间结合效果好的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在单道成形道宽预测模型中,喷嘴直径D是影响成形道宽的第一要素,其次是喷嘴距成形底板高度H;当成形轨迹宽度近似等于凝固层宽度时,这是成形下一层的最佳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熔融直写 金属增材制造 3D打印 尺寸建模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变对热冲压钢板B1500HS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戎文娟 单忠德 +1 位作者 姜超 庄百亮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0-73,共4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并进行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固体介质持压淬火和热冲压两种条件下B1500HS钢板的微观组织形貌和力学性能,分析了形变对热冲压钢板强化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加热温度950℃,保温5min的条件下,固体介质持压淬... 采用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并进行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固体介质持压淬火和热冲压两种条件下B1500HS钢板的微观组织形貌和力学性能,分析了形变对热冲压钢板强化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加热温度950℃,保温5min的条件下,固体介质持压淬火与热冲压后钢板金相组织均为板条状马氏体和少量残余奥氏体,材料强度大幅提升,抗拉强度分别达到1265、1448 MPa;相比固体介质持压淬火,热冲压成形试样中马氏体含量提高10.06%;热冲压形变强化相变,细化马氏体,位错密度增加并促进碳化物析出;高密度位错、细晶强化和析出强化的共同作用,提高了材料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钢 B1500HS 热冲压 位错强化 析出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材料喷射沉积3D打印工艺 被引量:9
3
作者 单忠德 杨立宁 +2 位作者 刘丰 戎文娟 刘倩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642-3647,共6页
针对现有金属材料3D打印技术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由三维CAD模型驱动数控系统,直接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结构复杂金属零部件柔性、高效制造的方法—喷射沉积3D打印成形,介绍该工艺原理。搭建了实验平台,并以铋锡合金... 针对现有金属材料3D打印技术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由三维CAD模型驱动数控系统,直接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结构复杂金属零部件柔性、高效制造的方法—喷射沉积3D打印成形,介绍该工艺原理。搭建了实验平台,并以铋锡合金为成形材料,采用单道、单层、实体分层次的工艺试验过程,分别研究喷头孔径、喷头移动速度、送气速度对单道成形轨迹的影响,成形路径、路径搭接率对单层成形表面形貌的影响,最后对喷射沉积3D打印成形铋锡合金实体的断口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当喷头孔径为0.6 mm、送气速度为10 mL/min、喷头移动速度为10 mm/s时,所得单道成形轨迹均匀性较好;当采用S形路径及搭接率为50%时,可以获得较高质量单层成形表面;喷射沉积3D打印技术可以实现金属件的快速高效制造,成形效率可达50 cm3/h,为现有成熟金属件3D打印成形技术的2~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喷射沉积 铋锡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防撞梁超高强钢热成形工艺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庄百亮 单忠德 +1 位作者 姜超 戎文娟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5-228,共4页
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防撞梁热冲压成形工艺。根据BR1500HS材料特性,通过数值模拟优化工艺参数,建立了冲压力与初始成形温度和冲压速度的关系模型,指出了冲压力变化趋势,并通过防撞梁热冲压试验验证了冲压力模型的可靠... 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防撞梁热冲压成形工艺。根据BR1500HS材料特性,通过数值模拟优化工艺参数,建立了冲压力与初始成形温度和冲压速度的关系模型,指出了冲压力变化趋势,并通过防撞梁热冲压试验验证了冲压力模型的可靠性。零件性能测试结果显示,热冲压件的厚度和硬度分布较为均匀:平均硬度为47.6HRC,最大减薄率为17%,零件抗拉强度达到1545MPa,最大残余应力只有抗拉强度的20%左右,回弹较小,组织为均匀板条状马氏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成形 防撞梁 数值模拟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熔点金属熔融三维直写技术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杨立宁 单忠德 +2 位作者 戎文娟 刘丰 王永威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405-2412,共8页
针对现有金属件增材制造技术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低熔点金属熔融三维直写技术,并适用于汽车、机床等行业中试制金属模具及零部件的小批量、多品种、高效率、直接增材制造。首先介绍金属熔融三维直写技术原理,然后分析直... 针对现有金属件增材制造技术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低熔点金属熔融三维直写技术,并适用于汽车、机床等行业中试制金属模具及零部件的小批量、多品种、高效率、直接增材制造。首先介绍金属熔融三维直写技术原理,然后分析直写喷头的结构以及使用过程中的温度分布情况。最后采用有限元模拟和工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薄壁金属件的三维直写过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金属熔融三维直写喷头使用过程中的温度沿高度呈抛物线分布,且喷头能较好地实现连续导丝和高效熔丝的功能;金属熔融三维直写过程中温度场分布极不均匀,且随着成形高度增加,高温热影响区持续扩大,散热路径加长;在直写过程中,成形件上节点处的循环性温度变化可使得相邻两层间在该节点处实现层间重熔;采用金属熔融三维直写工艺可以实现薄壁金属件的增材制造,金属件层间达到冶金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三维直写 喷头 温度场 薄壁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堆积3D打印成形金属件层间结合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单忠德 杨立宁 +1 位作者 戎文娟 刘丰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5-137,141,共4页
金属件熔融堆积3D打印过程中,制件的层间结合性能主要取决于热作用过程,因此对成形过程温度变化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该研究基于熔融堆积3D打印成形特点,建立了成形过程有限元分析数学及物理模型,并使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不同熔融金... 金属件熔融堆积3D打印过程中,制件的层间结合性能主要取决于热作用过程,因此对成形过程温度变化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该研究基于熔融堆积3D打印成形特点,建立了成形过程有限元分析数学及物理模型,并使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不同熔融金属温度、基板温度及堆积速度条件下成形过程温度场变化进行模拟研究。结合相同参数条件下的对比工艺试验,研究了这些参数对最终成形金属实体层间结合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熔融金属温度、基板温度的升高,以及堆积速度的增加,成形实体温度上升速度加快,高温热影响区增大,温度梯度减小,实体层间结合及拉伸性能提高,并在熔融金属温度160℃,基板温度90℃,堆积速度16mm/s参数条件下打印出了层间结合良好的铋锡合金实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熔融堆积 温度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合金熔融沉积三维打印工艺 被引量:4
7
作者 杨立宁 单忠德 +2 位作者 戎文娟 刘丰 杨硕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64-1369,共6页
针对现有金属件增材制造技术存在设备开发及运行成本高、成形效率低的问题,提出新的低成本且适用于中、低熔点金属材料的增材制造技术——熔融沉积3D打印成形,介绍了该技术原理.采用自主开发的成形设备,开展锌合金熔融沉积3D打印成形工... 针对现有金属件增材制造技术存在设备开发及运行成本高、成形效率低的问题,提出新的低成本且适用于中、低熔点金属材料的增材制造技术——熔融沉积3D打印成形,介绍了该技术原理.采用自主开发的成形设备,开展锌合金熔融沉积3D打印成形工艺试验,研究喷嘴高度、扫描速度和搭接率对成形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属熔融沉积单道轨迹宽度与高度成反比例关系;当喷嘴高度为25~35mm,扫描速度为8mm/s时,所得的单道轨迹质量较好;当路径搭接率为35%~40%时,沉积单层表面质量较好;采用熔融沉积三维打印工艺所成形锌合金实体的致密度可以达到97%以上;通过提高坩埚加热温度、成形基板温度、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可以显著增强成形件的致密度;采用金属熔融沉积三维打印工艺,可以实现具有复杂形状内流道模具的成形,不仅可以降低加工难度,还可以提高成形效率;熔融沉积三维打印成形锌合金实体的抗拉强度为198 MPa,屈服强度为140 MPa,伸长率为0.453%,拉伸性能与传统挤压铸造工艺相当,实体的显微组织呈现更细化的树枝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打印 熔融沉积 锌合金 致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酮类有机废气在Y分子筛上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黄海凤 戎文娟 +1 位作者 陈虹宇 姜波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513-518,共6页
采用不同硅铝比Y分子筛为吸附剂,三种酮类物质环己酮、丁酮、丙酮作为吸附质,考察了酮类有机废气在Y分子筛上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Y分子筛骨架硅铝比的增加,其微孔孔体积和比表面积发生了下降,同时形成了介孔结构.并且随着骨架中... 采用不同硅铝比Y分子筛为吸附剂,三种酮类物质环己酮、丁酮、丙酮作为吸附质,考察了酮类有机废气在Y分子筛上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Y分子筛骨架硅铝比的增加,其微孔孔体积和比表面积发生了下降,同时形成了介孔结构.并且随着骨架中硅的含量增加,Y分子筛疏水性得到提高.随着温度升高,分子筛吸附由物理吸附为主逐渐转变成化学吸附,对环己酮的吸附量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规律.USY分子筛对酮类有机物均具有较高的吸附容量,由于孔壁叠加作用,分子筛对分子动力学直径最大的环己酮吸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分子筛 酮类有机废气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