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LAMP快速诊断由拟轮枝镰孢引起的水稻恶苗病
被引量:
6
1
作者
曾丹丹
戎振洋
+2 位作者
袁咏天
王晓莉
郑小波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86-292,共7页
[目的]水稻恶苗病是为害水稻生长发育的重要病害,在我国的分布非常广泛,经常会造成严重的损失。拟轮枝镰孢是引起水稻恶苗病的重要病原菌,本研究意在建立由拟轮枝镰孢引起的水稻恶苗病的快速诊断技术。[方法]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
[目的]水稻恶苗病是为害水稻生长发育的重要病害,在我国的分布非常广泛,经常会造成严重的损失。拟轮枝镰孢是引起水稻恶苗病的重要病原菌,本研究意在建立由拟轮枝镰孢引起的水稻恶苗病的快速诊断技术。[方法]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以拟轮枝镰孢(Fusarium verticillioides)的3-磷酸甘油酸激酶(3-phosphoglyceric phosphokinase)基因Pgk为靶标,设计筛选LAMP特异性引物。[结果]建立了可直接从水稻恶苗病植株中检测拟轮枝镰孢并诊断由该病原菌引起的水稻恶苗病的LAMP检测技术(FvPgk-LAMP)。该检测技术可以从田间发病的水稻植株中直接对病原菌进行检测,反应条件为62℃、70 min。由于反应前在反应管内加入了羟基萘酚蓝(HNB),反应结束后可对结果进行直接判定,阳性反应呈天蓝色,阴性反应则仍然为紫色。该体系的最低检出限为目标菌纯DNA的100pg·μL^(-1)。应用该技术我们已成功且快速地对来自江苏南京和镇江的水稻恶苗病样本进行了病害诊断。[结论]本研究为拟轮枝镰孢引起的水稻恶苗病的诊断提供了快速且有效的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恶苗病
拟轮枝镰孢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
Pgk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江苏水稻种子携带的水稻恶苗病菌
被引量:
4
2
作者
袁咏天
戎振洋
+3 位作者
叶文武
张红生
庄义庆
郑小波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93-500,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江苏省水稻主栽品种种子携带水稻恶苗病原菌的情况。【方法】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对江苏65个水稻主栽品种种子携带藤仓镰孢、层出镰孢、拟轮枝镰孢和Fusarium a...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江苏省水稻主栽品种种子携带水稻恶苗病原菌的情况。【方法】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对江苏65个水稻主栽品种种子携带藤仓镰孢、层出镰孢、拟轮枝镰孢和Fusarium andiyazi等4种水稻恶苗病菌进行检测。【结果】65个品种中有54个品种的种子样本携带恶苗病菌,表明江苏省稻种携带水稻恶苗病菌是一种普遍现象。其中,藤仓镰孢为优势种,检出率高达83.07%,其次是层出镰孢和Fusarium andiyazi,检出率分别为12.30%、6.15%,但供试的65个品种种子均未检测到携带有拟轮枝镰孢。【结论】该技术可用于水稻种子携带恶苗病菌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恶苗病
种子带菌检测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LAMP快速诊断由拟轮枝镰孢引起的水稻恶苗病
被引量:
6
1
作者
曾丹丹
戎振洋
袁咏天
王晓莉
郑小波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出处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86-292,共7页
基金
国家863计划项目(2012AA101501)
文摘
[目的]水稻恶苗病是为害水稻生长发育的重要病害,在我国的分布非常广泛,经常会造成严重的损失。拟轮枝镰孢是引起水稻恶苗病的重要病原菌,本研究意在建立由拟轮枝镰孢引起的水稻恶苗病的快速诊断技术。[方法]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以拟轮枝镰孢(Fusarium verticillioides)的3-磷酸甘油酸激酶(3-phosphoglyceric phosphokinase)基因Pgk为靶标,设计筛选LAMP特异性引物。[结果]建立了可直接从水稻恶苗病植株中检测拟轮枝镰孢并诊断由该病原菌引起的水稻恶苗病的LAMP检测技术(FvPgk-LAMP)。该检测技术可以从田间发病的水稻植株中直接对病原菌进行检测,反应条件为62℃、70 min。由于反应前在反应管内加入了羟基萘酚蓝(HNB),反应结束后可对结果进行直接判定,阳性反应呈天蓝色,阴性反应则仍然为紫色。该体系的最低检出限为目标菌纯DNA的100pg·μL^(-1)。应用该技术我们已成功且快速地对来自江苏南京和镇江的水稻恶苗病样本进行了病害诊断。[结论]本研究为拟轮枝镰孢引起的水稻恶苗病的诊断提供了快速且有效的新技术。
关键词
水稻恶苗病
拟轮枝镰孢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
Pgk基因
Keywords
rice bakanae disease
Fusarium verticillioides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
Pgk gene
分类号
S432.44 [农业科学—植物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江苏水稻种子携带的水稻恶苗病菌
被引量:
4
2
作者
袁咏天
戎振洋
叶文武
张红生
庄义庆
郑小波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
镇江市农业科学院
出处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93-500,共8页
基金
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2012AA101501)
文摘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江苏省水稻主栽品种种子携带水稻恶苗病原菌的情况。【方法】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对江苏65个水稻主栽品种种子携带藤仓镰孢、层出镰孢、拟轮枝镰孢和Fusarium andiyazi等4种水稻恶苗病菌进行检测。【结果】65个品种中有54个品种的种子样本携带恶苗病菌,表明江苏省稻种携带水稻恶苗病菌是一种普遍现象。其中,藤仓镰孢为优势种,检出率高达83.07%,其次是层出镰孢和Fusarium andiyazi,检出率分别为12.30%、6.15%,但供试的65个品种种子均未检测到携带有拟轮枝镰孢。【结论】该技术可用于水稻种子携带恶苗病菌的快速检测。
关键词
水稻恶苗病
种子带菌检测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Keywords
rice bakanae
detection of seed-borne pathogens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分类号
S435.111.4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511.04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LAMP快速诊断由拟轮枝镰孢引起的水稻恶苗病
曾丹丹
戎振洋
袁咏天
王晓莉
郑小波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江苏水稻种子携带的水稻恶苗病菌
袁咏天
戎振洋
叶文武
张红生
庄义庆
郑小波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