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据挖掘的274例类风湿关节炎动物模型应用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惠香香 白明 苗明三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9-86,共8页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动物模型造模要素,为提高造模成功率及评价受试药物有效性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以类风湿关节炎和动物模型为主题词,搜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2017年1月-2020年6月)相关...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动物模型造模要素,为提高造模成功率及评价受试药物有效性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以类风湿关节炎和动物模型为主题词,搜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2017年1月-2020年6月)相关期刊文献,收集实验动物种类、激发方式、致炎方法、检测指标等,建立数据库,使用Excel 2013、SPSS Statistics 19.0统计软件对导入的检测指标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纳入符合标准的期刊文献274篇,其中使用最多的实验动物种类为雄性SD大鼠(69次,25.18%)和雄性Wistar大鼠(54次,19.71%);使用较多的致炎方法为CIA法(172次,62.77%)和AA法(82次,29.93%)等;使用较多的激发方式为尾根部皮下注射(71次,25.91%)和右后足跖皮内注射等(52次,18.98%)等;检测最多的指标为为足跖肿胀度(133次,17.48%)、关节炎评分指数(84次,11.04%)、血清中TNF-α水平(74次,9.72%)和关节组织病理(66次,8.67%)等。结论类风湿关节炎动物模型造模时建议使用雄性SD大鼠或雄性Wistar大鼠,采用尾根部皮下注射的方式致炎,用牛Ⅱ型胶原蛋白与弗氏不完全或完全佐剂1∶1混匀成的乳剂,每点0.1 m L致炎,可以提高模型的成功率。经过查阅近三年文献,共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274篇。该文分析已有动物模型,为类风湿关节炎动物模型的进一步完善、模型评价的规范化提出建议,提高动物模型与临床的吻合度,从模型动物选择、类风湿关节炎模型类型,造模用药以及检测指标等方面总结类风湿关节炎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促进类风湿关节炎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动物模型 因子分析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马齿苋临床外用规律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惠香香 白明 苗明三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3期369-372,共4页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马齿苋临床外用规律。方法:检索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中关于马齿苋外用的临床研究文献,提取组方信息,运用Excel 2013、Clementine12.0及IBM SPSS Statistics 23软件对...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马齿苋临床外用规律。方法:检索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中关于马齿苋外用的临床研究文献,提取组方信息,运用Excel 2013、Clementine12.0及IBM SPSS Statistics 23软件对筛选出的组方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因子分析,总结马齿苋外用的治疗疾病,分析马齿苋外用的用药特点及配伍规律。结果:1)共纳入103篇文献,共计中药组方103首。2)马齿苋外用治疗的疾病主要为湿疹,尖锐湿疣,肛肠疾病,皮炎,扁平疣等。3)与马齿苋配伍应用的高频中药包括黄柏、苦参、蒲公英、蛇床子等,药味以苦和辛为主;药性多为寒性,温性;归经多集中于肝经、胃经。4)功效分类以清热药,活血化瘀药为主。5)关联规则分析共计得到马齿苋外用配伍的核心组合32个,并提取出8个公因子。结论:马齿苋外用以治疗湿疹,扁平疣、尖锐湿疣最为常见,且外用时多与蒲公英配伍。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得到的马齿苋临床外用规律可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齿苋 中药 外治 外用 临床 数据挖掘 关联规则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调控机体氧化应激的中药的数据挖掘对新冠肺炎中用药的特点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惠香香 苗明三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8-84,共7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药调控机体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OS)的用药特点,为新冠肺炎救治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在中国知网和维普数据库的文献专业检索界面中输入SU=‘抗氧化应激’至今所有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中...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药调控机体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OS)的用药特点,为新冠肺炎救治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在中国知网和维普数据库的文献专业检索界面中输入SU=‘抗氧化应激’至今所有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中关于抗氧化应激的研究文献,共检索到文献478篇,其中有效文献123篇,提取组方信息,运用Excel 2013及IBM SPSS Statistics 23软件对筛选出的组方进行频数分析和因子分析,总结所有可以起到抗氧化应激作用的中药及中药成分,分析抗氧化应激中药的用药特点及配伍规律。结果共总结符合标准的文献123篇,共含中药108味,临床用药74味,实验文献用药67味。;中药有效成分50种,临床使用有效成分35种,实验文献30种。①临床用药使用频次较高的前两个的药分别是丹参(12次,7.89%),黄芪(11次,7.24%)、实验文献使用频次较高的前两个的药分别是丹参(21次,8.61%),大黄(15次,6.15%);②临床用药药味以苦(40次,33.90%)和辛(32次,27.12%)主;药性多为寒性(22次,29.33%),温性(31次,41.33%);归经多集中于肝经(40次,22.99%)、脾经(36次,20.69%)、实验用药药味以苦(31次,31.31%)和甘(36次,36.36%)主;药性多为寒性(25次,37.31%),温性(21次,31.31%);归经多集中于肝经(31次,18.67%)、肺经(26次,15.66%)和脾经(24次,14.46%)④临床用药功效分类以补虚药(14次,18.92%),活血化瘀药(12次,16.22%)为主,实验研究用药功效分类以补虚药(20次,29.85%),清热药(15次,22.39%)为主。对临床使用频次在前二十的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中发现关联强度最高的药对组合为7种,因子分析提取7个公因子。结论在抗氧化应激作用研究、临床使用以及新冠肺炎用药中,以甘草、黄芪、茯苓、白术、半夏、黄芩和柴胡的使用频次较高。化学成分以白藜芦醇,葛根素的抗氧化应激作用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化学成分 抗氧化应激 因子分析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