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某垃圾填埋场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及源解析研究
1
作者 旦增 惠欣颖 +3 位作者 周鹏 祝景亮 扎西措姆 孟德安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824-2834,共11页
为评估高寒高海拔地区生活垃圾填埋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及人体健康风险,以拉萨市的一个生活垃圾填埋场为例,于研究区域内采集31个土壤点位,分析土壤样品中Cu、Pb、Zn、Cr、Ni、Cd、As和Hg的含量,综合运用地积累指数法(I_(geo))和改进... 为评估高寒高海拔地区生活垃圾填埋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及人体健康风险,以拉萨市的一个生活垃圾填埋场为例,于研究区域内采集31个土壤点位,分析土壤样品中Cu、Pb、Zn、Cr、Ni、Cd、As和Hg的含量,综合运用地积累指数法(I_(geo))和改进的内梅罗污染指数法(I_(MN))探讨其重金属污染特征,并借助美国环保局推荐使用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开展生态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进而利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 PMF)模型进行重金属的简易来源解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域中8种重金属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除Cr和Ni外的6种重金属的变异系数均较高。地积累指数和改进的内梅罗污染指数表明垃圾填埋下游区域污染最为严重,典型代表为样点17。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表明,单一重金属造成的生态风险水平较低,但综合生态风险水平较高,大部分为中等潜在生态风险。健康风险评价表明,成人受到的致癌和非致癌风险水平均高于儿童。在所有样点中,儿童和成人的致癌和非致癌风险均在可接受范围内(除样点17儿童和成人的非致癌风险)。源解析表明,研究区域土壤重金属主要受成土母质源、人类生产活动源和交通污染源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生活垃圾填埋场后续整治提供科学依据,为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生活垃圾填埋场 重金属污染 生态风险 健康风险 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稞秸秆水热炭作为燃料的潜力研究
2
作者 惠欣颖 周吉乾 +2 位作者 古增瑞 德吉曲宗 熊健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84-90,共7页
为探究青稞秸秆水热炭作为燃料的潜力,选取拉萨市达孜县的青稞秸秆为研究对象,通过预处理、水热炭化的青稞秸秆,应用单因素试验法和正交试验法设置具有代表性的试验组,对青稞秸秆水热炭和青稞秸秆进行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重点放在热值... 为探究青稞秸秆水热炭作为燃料的潜力,选取拉萨市达孜县的青稞秸秆为研究对象,通过预处理、水热炭化的青稞秸秆,应用单因素试验法和正交试验法设置具有代表性的试验组,对青稞秸秆水热炭和青稞秸秆进行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重点放在热值的分析。结果表明:青稞秸秆水热炭热值与水热温度和水热时间均呈正相关,与固液比呈负相关;制备秸秆水热炭的最佳条件为水热温度260℃、水热时间8 h、固液比1:10;反应条件对于秸秆水热炭的热值影响顺序为:水热温度>水热时间>固液比。青稞秸秆水热炭热值最高达到27.98 MJ·kg^(-1),接近水煤的热值(17~28 MJ·kg^(-1)),有作为燃料的潜力。综上,本研究通过控制水热条件,提高了青稞秸秆水热炭的热值,提高其作为燃料的潜力,同时将青稞秸秆作为燃料,有效利用了农业废弃物,实现了“变废为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秸秆 水热炭化 热值分析 最佳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