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板蓝根对施氏鲟幼鱼抗氧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彭翔 夏磊 +4 位作者 张洪玉 赵明军 董世瑞 惠景 宁立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73-577,共5页
在水温(22±2)℃条件下,利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养殖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4周,投喂添加不同剂量的板蓝根饲料,研究板蓝根对施氏鲟幼鱼抗氧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随机选取大小均匀、健康无病的施氏鲟幼鱼240尾(体质量为30.1... 在水温(22±2)℃条件下,利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养殖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4周,投喂添加不同剂量的板蓝根饲料,研究板蓝根对施氏鲟幼鱼抗氧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随机选取大小均匀、健康无病的施氏鲟幼鱼240尾(体质量为30.14 g±1.2 g),放入12个试验缸(容积为300 L)中,每缸放20尾。用板蓝根(浓缩物)含量分别为0%(IR0)、0.1%(IR1)、0.5%(IR2)、1.0%(IR3)、1.5%(IR4)、2.0%(IR5)的6组饲料投喂试验鱼,每组饲料投喂2缸试验鱼,4周后采集鱼血液样品检测。结果表明:随着板蓝根添加量的增加,幼鱼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呈上升趋势,且高剂量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上升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呈下降趋势,但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补体C3含量也呈上升趋势(P【0.05),但溶菌酶(LZM)和抗体IgM含量则没有显著变化(P】0.05);攻毒后,各组幼鱼血清C3和IgM含量均较攻毒前显著增加,且随着板蓝根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添加量为0.5%~2.0%的组C3和IgM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表明,板蓝根对施氏鲟幼鱼抗氧化酶活性、补体C3和抗体IgM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氏鲟 板蓝根 抗氧化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斑蝥素金属衍生物对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抑制比较
2
作者 朱欣婷 惠景 +4 位作者 刘云 范芳 晏容 雷欣睿 李晓飞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30-1237,共8页
比较镁(Mg)、钙(Ca)、锶(Sr)三种金属元素与斑蝥素结合后对其体外抗肝癌活性的影响。以人肝癌细胞SMMC-7721为实验细胞株,采用SRB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平板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Hoechst 33342染色法观察细胞核形态变化... 比较镁(Mg)、钙(Ca)、锶(Sr)三种金属元素与斑蝥素结合后对其体外抗肝癌活性的影响。以人肝癌细胞SMMC-7721为实验细胞株,采用SRB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平板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Hoechst 33342染色法观察细胞核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周期的情况。三种金属元素结合斑蝥素(CTD)后都能抑制细胞的增殖,且成剂量依赖关系。CTD抑制细胞增殖的活性仍强于斑蝥素酸钙(CaCTD)和斑蝥素酸锶(Sr-CTD),但明显弱于斑蝥素酸镁(Mg-CTD)。当给药浓度为0. 7μg/m L时,Mg-CTD组无细胞集落的形成,且抑制细胞集落形成的能力强于CTD组。而Ca-CTD和Sr-CTD抑制细胞集落形成作用无统计学意义。三种斑蝥素金属衍生物中,Mg-CTD引起细胞凋亡最多,其细胞凋亡率为11. 1%,且强于CTD阳性对照组。此外,CTD、Mg-CTD和Ca-CTD可以引起细胞G2/M期阻滞,其阻滞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Mg-CTD、CTD、Ca-CTD;而Sr-CTD对细胞G_2/M期的阻滞能力不明显。镁、钙、锶三种元素对斑蝥素体外抑制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的影响差异很大,镁元素与斑蝥素结合后在体外能增强斑蝥素的抗肝癌活性,而钙和锶元素则降低其抗肝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蝥素 金属衍生物 人肝癌SMMC-7721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