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盐胁迫对不同品种棉花苗期光合和荧光参数的影响
1
作者 忠智博 王淑虹 +3 位作者 何帅 李云霞 石聪 张峥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7-166,共10页
以新疆小海子灌区主栽棉花品种‘塔河2号’、‘新陆中56号’、‘新陆中87号’为试验对象,采用完全随机盆栽试验,设置不同程度土壤盐分胁迫(S1:3 g·kg^(-1)、S2:4.5 g·kg^(-1)、S3:6 g·kg^(-1))和不同灌水上、下限,以田... 以新疆小海子灌区主栽棉花品种‘塔河2号’、‘新陆中56号’、‘新陆中87号’为试验对象,采用完全随机盆栽试验,设置不同程度土壤盐分胁迫(S1:3 g·kg^(-1)、S2:4.5 g·kg^(-1)、S3:6 g·kg^(-1))和不同灌水上、下限,以田间持水量为标准(W1:灌水上限为60%、灌水下限为50%;W2:灌水上限为70%、灌水下限为60%;W3:灌水上限为80%、灌水下限为70%),对棉花叶绿素SPAD值、光合和荧光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1处理在0~30 cm土层返盐程度最大值为27.44%,S2处理和S3处理分别为68.44%和64.39%;棉花苗期除最大电子传递产量以外,所有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参数与品种之间的相关性都表现为差异极显著(P<0.01),而土壤盐分主要对G_(s)、T_(r)和Φ_(PSII)、qP、Y(N0)、α、ETR_(max)、IK产生显著影响,灌水下限仅对Φ_(PSII)、Y(N0)影响显著(P<0.05);‘塔河2号’品种在W3S1处理下的棉花G_(s)显著大于W3S2处理92.1%,‘新陆中56号’品种棉花P_n和G_(s)在W1S1处理下显著低于其他处理19.2%~68.2%,‘新陆中87号’品种棉花S1处理和S3处理下的W3灌水处理,其G_(s)和T_(r)较其他灌水处理显著增加39.4%~53.1%和10.6%~20.8%。因此,‘塔河2号’品种棉花对盐分处理更加敏感,‘新陆中56号’品种棉花在低盐土壤中,50%θ(田间持水量)的土壤含水率会显著降低光合参数的提升,‘新陆中87号’品种棉花在W3灌水处理下更有利于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盐胁迫 棉花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苗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氮施量对膜下滴灌棉花生长及水氮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5
2
作者 忠智博 翟国亮 +3 位作者 蔡九茂 谷少委 王国栋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7-76,共10页
【目的】探究北疆地区膜下滴灌棉花最优水氮施量及土壤水氮分布特征。【方法】采用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置灌水量4个水平(W1:5250 m^3/hm^2、W2:4500 m^3/hm^2、W3:3750 m^3/hm^2和W4:3000 m^3/hm^2)和施氮量3个水平(N1:300 kg/hm2、N2... 【目的】探究北疆地区膜下滴灌棉花最优水氮施量及土壤水氮分布特征。【方法】采用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置灌水量4个水平(W1:5250 m^3/hm^2、W2:4500 m^3/hm^2、W3:3750 m^3/hm^2和W4:3000 m^3/hm^2)和施氮量3个水平(N1:300 kg/hm2、N2:262.5 kg/hm2和N3:225 kg/hm2),研究了不同水氮施量对植株形态、土壤含水率分布及土壤氮素分布的影响。【结果】施氮量对植株形态指标的影响程度低于灌水量,但植株形态指标不能反映产量;棉花盛蕾期,表层土壤含水率较低,直至盛花期,表层土壤含水率稳定在20%左右。且灌水量为3750 m^3/hm^2时,更有利于土壤保持湿润,并且向深层流失的水分较少;0~20 cm土层内硝态氮和铵态氮量相对较高,随着灌水量和施氮量的增加,氮素向深层土壤的淋移程度不断增加,当施氮量为262.5 kg/hm2时,根系层内的硝态氮含量相对较高,尿素转化的铵态氮也更多;当施氮量为262.5 kg/hm2,灌水量为3750 m^3/hm^2时,棉花产量达到最大,为6460.5 kg/hm2。【结论】施氮量为262.5 kg/hm2,灌水量为3750 m^3/hm^2,可作为该地区最优水氮施量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下滴灌 植株形态 含水率 土壤硝态氮 土壤铵态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氮处理对北疆棉花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忠智博 翟国亮 +3 位作者 蔡九茂 谷少委 王国栋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5,11,共6页
为探明北疆地区膜下滴灌棉花生育期合理的水氮施量,通过田间小区,设计灌水量和施氮量2个因素(灌水量设4个水平,即W1:5250 m^3/hm^2、W2:4500 m^3/hm^2、W3:3750 m^3/hm^2和W4:3000 m^3/hm^2;施氮量设3个水平,即N1:300 kg/hm^2、N2:262.5... 为探明北疆地区膜下滴灌棉花生育期合理的水氮施量,通过田间小区,设计灌水量和施氮量2个因素(灌水量设4个水平,即W1:5250 m^3/hm^2、W2:4500 m^3/hm^2、W3:3750 m^3/hm^2和W4:3000 m^3/hm^2;施氮量设3个水平,即N1:300 kg/hm^2、N2:262.5 kg/hm^2和N3:225 kg/hm^2)试验,研究膜下滴灌棉花生育期不同水氮施量对棉花株高、茎粗、LAI、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以及产量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灌水量对棉花生长具有显著的影响,棉花株高、茎粗、LAI和地上部干物质量均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且灌水量对棉花LAI和地上部干物质量的影响效应大于施氮量。当灌水量为3750 m^3/hm^2,施氮量为262.5 kg/hm^2时,棉花单株铃数、单铃质量以及产量达到最高,综合分析,该灌水量和施氮量为北疆地区膜下滴灌棉花生育期的最优水氮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下滴灌棉花 灌水量 施氮量 生长特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花坐果期田间小气候调节对枣树光合特性、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马军勇 周建伟 +4 位作者 郑国玉 何帅 忠智博 张万恒 柳智鹏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27-31,共5页
【目的】探究气候干旱和极端高温不利条件下田间小气候调节的作用。【方法】以新疆大田成龄灰枣树为试验试材,在开花坐果期进行微喷灌处理T1(2 mm/d)、T2(4 mm/d)、T3(6 mm/d)和对照CK(0 mm/d),研究枣树开花坐果期田间小气候调节对其光... 【目的】探究气候干旱和极端高温不利条件下田间小气候调节的作用。【方法】以新疆大田成龄灰枣树为试验试材,在开花坐果期进行微喷灌处理T1(2 mm/d)、T2(4 mm/d)、T3(6 mm/d)和对照CK(0 mm/d),研究枣树开花坐果期田间小气候调节对其光合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枣树开花坐果期开展田间小气候调节,不仅对枣树的光合特性有显著影响,提高了枣树叶片叶绿素量、净光合速率P_(n)和气孔导度G_(s),降低了胞间CO_(2)摩尔分数C_(i)和蒸腾速率T_(r)。而且有利于提高红枣产量和品质。【结论】因此,微喷灌是应对气候干旱和极端高温的有效举措,可有效改善田间作物生长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喷灌 叶绿素 净光合速率 气孔导度 蒸腾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渍化条件下棉花成苗及水盐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忠智博 何帅 +6 位作者 张万恒 周建伟 郑国玉 马军勇 程鸿 石聪 张欣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390-2395,共6页
【目的】研究棉花苗期不同盐化土壤条件下水盐运移规律,分析不同棉花品种成苗规律与土壤盐度之间的相关关系,为盐渍化条件下棉花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疆南疆主栽棉花品种塔河2号、新陆中56号、新陆中87号为材料,于2021年布置... 【目的】研究棉花苗期不同盐化土壤条件下水盐运移规律,分析不同棉花品种成苗规律与土壤盐度之间的相关关系,为盐渍化条件下棉花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疆南疆主栽棉花品种塔河2号、新陆中56号、新陆中87号为材料,于2021年布置完全随机盆栽试验,依据全国土壤盐渍化分级标准设置3个盐分梯度:3、5和15 g/kg(依次记为S_(1)、S_(2)、S_(3)),试验土壤为南疆小海子灌区原状盐渍土。【结果】(1)灌水一段时间后,在土壤含盐量为15 g/kg的条件下,土壤含水率高于其他处理;(2)不同盐度处理0~20 cm土层含盐量都显著高于20~40 cm土层,随着土壤初始含盐量的增加,表层返盐加重;(3)塔河2号、新陆中56号和新陆中87号棉花在土壤含盐量分别达到6.94、7.04、7.09 g/kg时,成苗数为0,可作为棉花苗期耐盐极限值。【结论】当土壤盐分达到耐盐极限值时,土壤渗透性减弱,返盐加重,严重影响棉花成苗。棉花苗期对土壤盐度响应显著,盐渍土种植棉花应以盐定水,及时调控土壤盐分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盐渍化 含水率 土壤含盐量 水盐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畦灌不同液施模式下水氮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4
6
作者 高剑民 吕谋超 +3 位作者 李迎 胡兰 忠智博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6-62,共7页
【目的】改善土壤水氮分布。【方法】基于夏玉米生长关键期灌溉施肥的试验结果,探究畦灌不同液施模式对土壤水氮空间分布状况及其变化趋势的影响。选取畦宽(1.5、2.3、3.2 m),施肥时机(灌溉到畦长的1/3、1/2施肥和全程施肥)和改水成数(... 【目的】改善土壤水氮分布。【方法】基于夏玉米生长关键期灌溉施肥的试验结果,探究畦灌不同液施模式对土壤水氮空间分布状况及其变化趋势的影响。选取畦宽(1.5、2.3、3.2 m),施肥时机(灌溉到畦长的1/3、1/2施肥和全程施肥)和改水成数(85%、90%、95%)3个因素,每个因素3个水平,设置传统畦灌进行对照,采取正交设计选取最优水平组合,以形成适合作物生长发育的土壤水氮空间分布状况。【结果】畦宽对于土壤水分沿畦长分布的变异系数有显著影响,贡献率达94.36%;改水成数影响水分和氮素沿畦长分布均匀性(DUWH和DUNH、DUNQ),尤其对氮素沿畦长分布均匀性有显著影响,贡献率分别为23.9%、91.74%和71.26%;施肥时机仅对DUWH和DUNQ有显著影响,贡献率为56.09%和27.41%。【结论】液施条件下可以改善土壤水氮空间分布;畦宽为1.5 m、灌溉到畦长1/2时施肥,改水成数为95%的施肥方式可以形成较好的土壤水氮储存效率和水氮沿畦长分布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畦灌 液施 施肥时机 改水成数 水氮空间分布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利灌区总干渠水质及氮磷污染初步评价 被引量:6
7
作者 谷少委 刘杰云 +4 位作者 范习超 秦京涛 忠智博 吕谋超 高剑民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3-100,共8页
【目的】针对灌区绿色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和水环境不断恶化等问题,探究广利灌区总干渠水质及氮磷污染现状及其对灌区水环境的影响,进一步提出灌区水环境问题解决建议。【方法】于2019年6—12月,在灌区内总干渠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6个断面,... 【目的】针对灌区绿色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和水环境不断恶化等问题,探究广利灌区总干渠水质及氮磷污染现状及其对灌区水环境的影响,进一步提出灌区水环境问题解决建议。【方法】于2019年6—12月,在灌区内总干渠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6个断面,进行了6次水质监测,测定水体中的总氮(TN)、总磷(TP)、COD_(Cr)和BOD_(5)等反映水质和氮磷污染的基本指标。采用适用于我国河流水质综合评价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和富营养化评价的对数型幂函数普适指数公式对河流水质及富营养化情况进行评价。【结果】①广利灌区86%的水体水质能满足Ⅴ类农业水域功能区的用水要求,且综合水质标识指数随时间和空间变化显著,7月66.7%水体处于劣Ⅴ类水标准,在三号闸和补源进水口取样点出现了黑臭水体。②广利灌区水体富营养化严重,灌区内水体100%处于富营养状态,富营养化评价综合指数(EI)峰值出现在7月补源进水口处(80.5),且41.6%的水体处于重富营养化状态。③TN平均质量浓度为5.30 mg/L,为地表水Ⅴ类水标准的2.65倍,TP平均质量浓度为0.156 mg/L,氮、磷比为33.97∶1,适宜藻类生长。【结论】广利灌区总体水质可满足农业功能区用水要求,但富营养化水平较高,尤其是氮污染严重,灌区内的原生态土渠和水生植物使河流具有良好的自净能力,能发挥其生态功能作用。因此,建议加强灌区内入河水体的污染控制尤其是氮磷污染的监测;同时渠道衬砌要考虑生态环境、配比生态衬砌和原生态土渠、河道搭配水生植物,进而对河水中的氮磷等污染物进行吸附,以改善灌区水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区 总干渠 水质 氮磷污染 富营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