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砾石质曲流河探地雷达相刻画及沉积模式研究
1
作者 韩海波 姚宗全 +5 位作者 王威 德勒恰提·加娜塔依 谢宗瑞 汪勇 杨帆 赵文硕 《古地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5-984,共20页
曲流河砂体横向变化快,砂体内部构型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利用探地雷达(GPR),以平—剖结合的思路对新疆呼图壁河与额尔齐斯河砾石质曲流河段进行沉积模式研究,并综合现代沉积、无人机与遥感影像对GPR剖面进行解释。识别出4种GPR相:连续... 曲流河砂体横向变化快,砂体内部构型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利用探地雷达(GPR),以平—剖结合的思路对新疆呼图壁河与额尔齐斯河砾石质曲流河段进行沉积模式研究,并综合现代沉积、无人机与遥感影像对GPR剖面进行解释。识别出4种GPR相:连续的亚平行低—中振幅反射、连续的顶平底凸型低—中振幅反射、连续倾斜中—高振幅反射以及不连续倾斜高振幅反射,分别对应河漫滩、废弃河道、点坝和滞留沉积4种沉积微相。通过总结砾石质曲流河垂向与横向沉积特征演变及交互作用,建立了多期次沉积模式,并构建了三维地质模型,为后期曲流河储集层预测及建模提供了精细构型组合规律和定量地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流河 探地雷达 沉积微相 沉积模式 呼图壁河 额尔齐斯河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玛北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岩石物理相 被引量:5
2
作者 杨凡凡 姚宗全 +3 位作者 杨帆 德勒恰提·加娜塔依 张磊 曹天儒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9-108,共10页
准噶尔盆地玛北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多因素综合分析成为近年来精细储层研究的重要手段。通过岩心、铸体薄片、测井曲线、粒度等资料,开展综合储层沉积微相、成岩相和裂缝相特征的岩石物理相研究,并对所划分的岩石物理... 准噶尔盆地玛北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多因素综合分析成为近年来精细储层研究的重要手段。通过岩心、铸体薄片、测井曲线、粒度等资料,开展综合储层沉积微相、成岩相和裂缝相特征的岩石物理相研究,并对所划分的岩石物理相进行聚类分析,开展对研究区有利储层的预测。结果表明:①扇三角洲沉积微相主要发育分流河道、辫状分支水道、水下分流河道及水下分流间湾等4种微相;②成岩相包括3种致密化成岩相(压实致密成岩相、伊/蒙充填成岩相和硅质胶结成岩相)和2种扩容性成岩相(绿泥石衬边弱溶蚀成岩相和不稳定组分溶蚀成岩相);③在平缓斜坡背景下,由于局部发育水平缝,裂缝密度小于1条/m,对储层物性影响较小;④遵循“沉积微相+成岩相+裂缝相”叠合原则,厘定了岩石物理相的分类,划分出了水下分流河道-绿泥石衬边弱溶蚀成岩相等10种岩石物理相;⑤PF1对应Ⅰ类储层,物性最好,主要发育在百二段,百三段发育规模较小;PF2对应Ⅱ类储层,物性中等,在百口泉组储层中相对较发育;PF3对应Ⅲ类储层,物性相对较差,在百三段较为发育。玛北地区岩石物理相的研究方法,可以为百口泉组油气扩边勘探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物理相 沉积微相 成岩相 百口泉组 三叠系 玛湖坳馅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砾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以红山嘴地区三叠系克拉玛依组上段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姚宗全 于兴河 +4 位作者 岳红星 德勒恰提·加娜塔依 周隶华 王进 高阳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88-1198,共11页
为了有效地在准噶尔盆地红山嘴地区克拉玛依组上段(克上段)寻找有效储集体,利用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压汞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研究区的储层特征和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克上段储层岩屑含量高,结构成熟度和... 为了有效地在准噶尔盆地红山嘴地区克拉玛依组上段(克上段)寻找有效储集体,利用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压汞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研究区的储层特征和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克上段储层岩屑含量高,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偏低;分析了控制储层发育的因素,沉积因素(基质含量、岩性及砂砾岩成因类型)是内因,砂砾岩储层中,基质含量与物性成反比;牵引流物性好于洪流型,碎屑流型最差;成岩作用(压实、胶结及溶蚀作用)为外因,压实作用造成砂砾岩孔隙结构变差,胶结作用在富基质和含基质型具有破坏作用,而对于贫基质型起保护作用;通过对砂砾岩储层特征与控制因素综合分析,将研究区的储层分为4类,并绘制了有利储层分布图,扇三角洲前缘内带物性最好,外带次之,平原物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山嘴地区 克上段 储层特征 岩相 成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呼图壁河侏罗系齐古组点坝砂体叠迁样式及演化特征 被引量:5
4
作者 姚宗全 德勒恰提·加娜塔依 +4 位作者 张明玉 孙乐 王文峰 潘品百 黄博超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78-1590,共13页
点坝砂体是我国重要的油气储集层之一。随着河道的迁移,点坝砂体内部构型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使得现代沉积和古代露头都难以完全完整定量表征。因此,常常需要结合现代沉积和古代露头,运用先进的辅助工具(如航拍、遥感影像等)和数学方法... 点坝砂体是我国重要的油气储集层之一。随着河道的迁移,点坝砂体内部构型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使得现代沉积和古代露头都难以完全完整定量表征。因此,常常需要结合现代沉积和古代露头,运用先进的辅助工具(如航拍、遥感影像等)和数学方法,对点坝砂体的分布和迁移过程进行表征。本文通过分析良好的野外露头并结合卫片,识别了准噶尔盆地南缘发育的侏罗系齐古组古代露头剖面上的点坝砂体,精细解剖了点坝的平面与剖面叠迁样式,并分别对扩张型、迁移型、扩张旋转型及迁移旋转型四种点坝砂体类型的平面结构表征参数(弯度、曲率及扩张系数)、剖面叠迁样式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点坝砂体叠迁模式。该研究对于油气开发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为古河道重建和储层构型建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坝砂体 叠迁样式 演化特征 齐古组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辫状河转曲流河沉积特征分析——以阜康凹陷东缘头屯河组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韩宗来 德勒恰提·加娜塔依 +2 位作者 姚宗全 曹天儒 阿克丹·斯坎迪尔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34-440,共7页
为了剖析阜康凹陷东缘头屯河组沉积特征及其沉积演化模式,文中结合岩相特征、垂向序列、结构构造等相标志,对头屯河组沉积相进行准确识别,弥补了研究区大部分地区沉积相研究的不足。研究结果表明:头屯河组主要发育块状层理砾岩相、板状... 为了剖析阜康凹陷东缘头屯河组沉积特征及其沉积演化模式,文中结合岩相特征、垂向序列、结构构造等相标志,对头屯河组沉积相进行准确识别,弥补了研究区大部分地区沉积相研究的不足。研究结果表明:头屯河组主要发育块状层理砾岩相、板状交错层理砂砾岩相、槽状交错层理砾岩相等12种岩相类型;研究区沉积相以近源辫状河、曲流河、河漫滩湖泊为主,进一步划分出亚相和微相,并建立多期曲流河砂体叠加模式;探讨了头屯河组沉积演化序列,划分出1个上升的长期基准面旋回、1个完整的中期旋回和2个上升半旋回,建立了头屯河组沉积演化模式。该成果对研究区的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源辫状河 曲流河 沉积序列 沉积模式 头屯河组 阜康凹陷东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兰科维奇旋回识别与天文标尺的建立:以莫索湾地区莫21井三工河组一段为例 被引量:5
6
作者 徐健 德勒恰提·加娜塔依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7-207,共11页
依据米兰科维奇理论识别划分旋回,是对传统层序地层学的有力补充,具备高等时约束性,可实现高分辨率旋回识别与高精度等时地层格架的建立。莫索湾地区是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域之一,其中三工河组一段发育了有效的、成规模的致密气... 依据米兰科维奇理论识别划分旋回,是对传统层序地层学的有力补充,具备高等时约束性,可实现高分辨率旋回识别与高精度等时地层格架的建立。莫索湾地区是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域之一,其中三工河组一段发育了有效的、成规模的致密气储集层。利用自然伽马测井数据,通过频谱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区目标层位进行了米兰科维奇信号识别与旋回划分。以405 ka周期滤波曲线作为基准,借助三工河组底界地质年龄,建立了浮动天文标尺。研究表明,三工河组一段存在米兰科维奇旋回。短期偏心率125 ka周期控制厚度约为29.73 m的旋回;斜率54 ka周期控制厚度约为12.47 m的旋回;岁差24 ka周期控制厚度约为5.62 m的旋回。三工河组一段地质年龄为189.951~190.800 Ma,共识别出了7个短期基准面旋回,由此划分出了7个五级层序,沉积速率从下到上,虽呈现出“减小-增大-持续减小-持续增大”的趋势,但整体变化不大;发育了B1、B2、C1三种类型的短期基准面旋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索湾地区 三工河组一段 频谱分析 米兰科维奇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西斜坡二叠系佳木河组物源区构造背景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吴晨骁 姚宗全 +6 位作者 德勒恰提·加娜塔依 邓高山 李天明 赫佳 刘宇 王小红 曙格拉·马哈西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49-1161,共13页
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西斜坡二叠系佳木河组物源体系一直备受争议,导致沉积体系“众说纷纭”。利用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重矿物含量、微量元素进行分析,明确了沙湾凹陷西斜坡二叠系佳木河组砂砾岩碎屑颗粒富石英(3... 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西斜坡二叠系佳木河组物源体系一直备受争议,导致沉积体系“众说纷纭”。利用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重矿物含量、微量元素进行分析,明确了沙湾凹陷西斜坡二叠系佳木河组砂砾岩碎屑颗粒富石英(35.41%)、长石(43.2%),贫岩屑(18.71%)。稀土元素总量(ΣREE)平均值139×10接近大陆上地壳(UCC)的平均值148.14×10,Hf-La/Th微量元素物源判别图解和La/Sc-Co/Th值表明佳木河组属于酸性岛弧区。稀土配分模式表现为右倾分布模式,整体上具有“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的特征,指示源岩以长英质火山岩为主,即“一源”。在同一物源下,又可以分为4个物源区:新光1井—中佳6井物源区,车排10井—中佳5井—中佳4井—中佳3井物源区,车排7井—车排005井体系物源区,车排5井物源区,即“四区”。构造背景判别图解揭示了佳木河组形成于大陆岛弧环境。该研究将有助于对沙湾凹陷西斜坡的沉积体系及古水系的准确恢复和远景区油气储集层的准确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矿物组合 微量元素 聚类分析 多维尺度分析 佳木河组 二叠系 沙湾凹陷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吐孜阿克内沟八道湾组露头沉积特征及模式 被引量:3
8
作者 曹天儒 姚宗全 +1 位作者 德勒恰提·加娜塔依 杨凡凡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5695-5709,共15页
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吐孜阿克内沟八道湾组野外露头追踪实测资料为基础,利用露头直观性识别厘定了中下侏罗统吐孜阿克内沟八道湾组层序地层界面。通过对岩性特征、沉积构造等相标志分析,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吐孜阿克内沟八道湾组沉积相特... 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吐孜阿克内沟八道湾组野外露头追踪实测资料为基础,利用露头直观性识别厘定了中下侏罗统吐孜阿克内沟八道湾组层序地层界面。通过对岩性特征、沉积构造等相标志分析,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吐孜阿克内沟八道湾组沉积相特征进行解剖,识别出研究区共发育9种岩相和5种典型砾石质辫状河岩相序列组合,并判断出古气候经历了干旱向温带潮湿气候的转变。在此基础上,依据典型岩相标志分析,在吐孜阿克内沟八道湾组沉积中划分出辫状河道和河漫滩两种沉积相,进一步识别出河床滞留、心滩、泛滥平原、河漫沼泽和河漫湖泊等沉积微相,最终建立吐孜阿克内沟八道湾组的沉积序列,探讨了基准面不断上升的砾石质辫状河沉积体系模式。该研究成果可为准噶尔盆地勘探目标的优选提供地质依据,也可为该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外露头 垂向序列 沉积模式 辫状河沉积 八道湾组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