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AIGC电影的叙事策略与文化认同构建研究
- 1
-
-
作者
徐龙稷
赵知钰
李慕
-
机构
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黑龙江开放大学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46-50,共5页
-
基金
2024黑龙江省省属本科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基础研究支持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YQJH2024109)。
-
文摘
现如今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逐步重构电影艺术生态,其既提供了创作新范式,也触发了本体论的深层思辨。AIGC技术使影像生成产生巨大变革的同时也突破了经验边界,使得虚拟与现实的认知界限逐渐消融,其所带来的影像生成变革与往常以“真实性”为判定标准的审美规则产生了哲学争议。算法驱动的叙事创新虽拓展了表达维度,但也面临着情感传递的效度考验,在人机协作视阈下技术理性逐渐渗透艺术感性,创作者该如何在效率提升与文化传承间寻求平衡,成为数字化时代电影艺术亟待破解的元问题。
-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AIGC
虚拟现实
电影
经验边界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以《通往春天的列车》反思东北题材电影符码标签化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徐龙稷
-
机构
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35-139,共5页
-
基金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项目“‘一带一路’视域下黑龙江省提升面向俄罗斯远东地区传播力研究”(项目编号:20XWC168)阶段性成果。
-
文摘
电影符号学宗师克里斯蒂安·麦茨阐释了电影符号学里的符码、次符码这种电影语言。《通往春天的列车》这部由东北籍导演创作的以东北为背景的电影,在2019年第24届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上随着电影节盛况的媒体直播、转播而进入国内和国际影众的视野,影响力也扩大到了韩国、俄罗斯、日本等周边国家。影片在故事及人物塑造上符码的一些运用说明了东北题材影视作品创作的一些特点和问题。
-
关键词
《通往春天的列车》
东北电影
符码
标签化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爱国主义题材的华语电影对外传播研究
- 3
-
-
作者
徐龙稷
崔莹
-
机构
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上海体育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8-62,共5页
-
基金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项目(课题编号:20XWC168)阶段性成果。
-
文摘
电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被誉为“铁盒里的大使”,具有对外传播的显著优势,是对外进行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做好爱国主义题材华语电影对外传播对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十分重要。但是受到传播渠道、传播内容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我国爱国主义题材华语电影对外传播始终未获得显著效果。因此,本文从爱国主义题材华语电影对外传播面临困境、爱国主义题材华语电影对外传播失利原因、爱国主义题材华语电影对外传播路径选择三个层面展开讨论,以期为华语电影对外传播研究提供思路。
-
关键词
爱国主义题材
对外传播
华语电影
传播路径
-
分类号
J90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