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0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管系日托盘设置技术方案策划与研究
1
作者 徐鹏飞 柏莎沙 《江苏船舶》 2025年第2期20-22,共3页
为提高现有托盘集配和流转的效率,保证物料合理及时地适配到相应的装载和安装现场,提出利用软件运算逻辑和支架关联技术,结合托盘物量的计算方法、托盘成组拆分原则和逻辑的方法,通过梳理托盘流程,打通设计端到安装端信息流,实现设计托... 为提高现有托盘集配和流转的效率,保证物料合理及时地适配到相应的装载和安装现场,提出利用软件运算逻辑和支架关联技术,结合托盘物量的计算方法、托盘成组拆分原则和逻辑的方法,通过梳理托盘流程,打通设计端到安装端信息流,实现设计托盘表、装载物料清单、安装清单三表合一。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日/实托盘设置技术不仅能为物量计算、装载设置提供技术基础,而且能促进托盘装载效率和施工饱和度,形成设计、装载、安装物量一致,以及节拍合理、施工高效的托盘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系托盘 日托盘 实托盘 三日托盘集配优化 物量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涝坝集气处理站储罐收油脱水困难及解决对策
2
作者 杨刚 徐鹏飞 +1 位作者 周康宁 田恒亮 《石油化工设计》 2025年第1期30-34,I0002,I0003,共7页
为解决大涝坝集气处理站储罐收油脱水困难、外输油含水不合格的问题,通过优化收油流程并对污油落地罐新增伴热流程,实现了不在影响站内生产情况下快速收油。通过原油破乳实验,筛选出适宜的破乳药剂,通过流程再优化,使混油进入凝稳装置... 为解决大涝坝集气处理站储罐收油脱水困难、外输油含水不合格的问题,通过优化收油流程并对污油落地罐新增伴热流程,实现了不在影响站内生产情况下快速收油。通过原油破乳实验,筛选出适宜的破乳药剂,通过流程再优化,使混油进入凝稳装置再处理。适宜的药剂+高温破乳技术的联合使用,提高混油破乳脱水效果,使稳定的凝析油进入储罐,并将储罐内凝析油及时外输,保障站内装置的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程优化 药剂筛选 联合使用 提高脱水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破损-安全的混凝土空箱结构拓扑优化方法研究
3
作者 徐鹏飞 王丽 +2 位作者 黎祎 赵二峰 卢太奇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25年第2期6-11,共6页
采用拓扑优化进行工程设计受到广泛关注,引入考虑破损-安全的基于ICM和对偶模型的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方法,对混凝土空箱结构进行优化设计。首先基于ICM和对偶模型建立拓扑优化数学模型,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拓扑优化设计;然后制作拓扑优化... 采用拓扑优化进行工程设计受到广泛关注,引入考虑破损-安全的基于ICM和对偶模型的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方法,对混凝土空箱结构进行优化设计。首先基于ICM和对偶模型建立拓扑优化数学模型,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拓扑优化设计;然后制作拓扑优化后的混凝土空箱结构试件,对单轴压缩过程中的应变进行测量,并开展空箱试件的数值模拟分析。物理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表明,拓扑结构应变行为和荷载应变密度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该拓扑优化方法能够在有效避免最优构型的结构频率敏感于局部破损的前提下有效减小混凝土体积,达到节省工程建设投资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箱结构 拓扑优化 ICM法 数值模拟 物理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TOPSIS的地下岩体质量评价
4
作者 徐鹏飞 郑克勋 +2 位作者 韩啸 钟国华 王森林 《水利水电快报》 2025年第2期37-45,共9页
岩体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工程的施工,正确合理评价岩体质量,对于地下工程设计至关重要。取岩体的岩石质量指标(RQD)、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_(W))、岩体完整性系数(K_(v))、结构面强度系数(K_(f))和地下水渗水量(ω)等5个指标,再结合AH... 岩体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工程的施工,正确合理评价岩体质量,对于地下工程设计至关重要。取岩体的岩石质量指标(RQD)、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_(W))、岩体完整性系数(K_(v))、结构面强度系数(K_(f))和地下水渗水量(ω)等5个指标,再结合AHP主观赋权法(指标的重要性程度大小)和CRITIC客观赋权法(指标间相关性程度和信息量大小)的优点,将两种方法确定的主观和客观权重依据最小熵原理进行组合,得到最优组合权重,以此建立组合赋权-TOPSIS岩体质量综合评价分类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济源市蟒河口水库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单一法确定的AHP-TOPSIS评价模型、CRITIC-TOPSIS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相比,组合赋权-TOPSIS评价模型的可靠度和准确性最佳。研究成果表明将该方法应用于地下工程岩体质量评价是可行的,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质量评价 层次分析法 CRITIC法 TOPSIS 组合赋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跨径隧道装配式波纹钢支护结构现场试验研究
5
作者 徐鹏飞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5年第1期70-73,共4页
传统的隧道支护技术存在施工质量差、施工效率慢及作业环境差等问题,在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时,因为支护不及时造成大变形的发生,因此,采用装配式支护技术成为当前研究的主流方向。该文以学院桥地铁站项目为背景,开展隧道装配式支护结构的... 传统的隧道支护技术存在施工质量差、施工效率慢及作业环境差等问题,在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时,因为支护不及时造成大变形的发生,因此,采用装配式支护技术成为当前研究的主流方向。该文以学院桥地铁站项目为背景,开展隧道装配式支护结构的现场试验研究,从支护结构施工过程中的变形规律、施工过程对地面沉降的影响和施工效率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装配式支护结构施工过程对地面沉降产生的变化小于3.0 mm,施工过程产生的结构变形小于8.0 mm,说明波纹钢支护结构的承载力可以满足隧道安全支护的要求。上述研究成果表明,在城市基础设施密集区,波纹钢作为小跨径暗挖隧道的支护结构是可行的,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 现场试验 变形规律 地面沉降 波纹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水电站新建村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
6
作者 徐鹏飞 郑克勋 +2 位作者 韩啸 钟国华 王森林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25年第2期74-78,共5页
水库岸坡稳定性研究是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及安全运营的重要工作之一。以位于金沙江左岸、白鹤滩坝址上游的新建村斜坡为背景,搜集相关工程地质资料,结合GeoStudio软件的极限平衡稳定性分析与ADIANAUI有限元边坡稳定性分析进... 水库岸坡稳定性研究是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及安全运营的重要工作之一。以位于金沙江左岸、白鹤滩坝址上游的新建村斜坡为背景,搜集相关工程地质资料,结合GeoStudio软件的极限平衡稳定性分析与ADIANAUI有限元边坡稳定性分析进行计算:以GeoStudio软件的极限平衡计算安全系数来评价水库蓄水后对新建村边坡稳定的影响;在ADIAN-AUI软件里考虑线弹性模型和EB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的位移、应力和应力水平云图结果分析新建村边坡的安定性。最后结合2种计算结果相互验证表明,边坡安全系数基本满足要求,发生大规模滑坡的可能性较小,该新建村边边坡整体较稳定,但若考虑持久工况下,边坡上部深厚较陡的覆盖层区域和边坡下部靠近基覆界限区域岩土体处于屈服区,须在此重点区域设置加固措施,以此满足边坡的长期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极限平衡法 滑移面 数值模拟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斜摄影实景三维模型制作优化研究
7
作者 徐鹏飞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5年第4期48-50,共3页
基于倾斜摄影技术生产实景三维模型,存在着空三数据解算易失败,以及自动化生产的模型存在悬浮物、水面破洞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对倾斜摄影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影像数据、POS数据和相机参数进行优化处理,得到高质量空三加密成果... 基于倾斜摄影技术生产实景三维模型,存在着空三数据解算易失败,以及自动化生产的模型存在悬浮物、水面破洞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对倾斜摄影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影像数据、POS数据和相机参数进行优化处理,得到高质量空三加密成果。对模型出现的问题,采用悬浮物删除、地物植入、水面重构建模等方式,得到了较完整且干净整洁的模型成果。研究内容可以解决倾斜数据空三加密易失败的问题,为生产高质量实景三维模型成果的作业同行带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摄影 实景三维模型 精细化模型 空三加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载和动力扰动联合作用下砂岩时滞性破坏试验研究
8
作者 黄叶宁 邓华锋 +4 位作者 李建林 王明洋 张景昱 周书桓 徐鹏飞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224,共12页
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岩爆的发生与岩石时滞性破坏特性密切相关,而且开挖爆破、机械钻凿等动力扰动直接影响岩爆的形成过程。基于此,特开展不同幅值和频率动力扰动作用下的砂岩时滞性破坏试验,分析动力扰动作用对岩石时滞性破坏的影响规... 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岩爆的发生与岩石时滞性破坏特性密切相关,而且开挖爆破、机械钻凿等动力扰动直接影响岩爆的形成过程。基于此,特开展不同幅值和频率动力扰动作用下的砂岩时滞性破坏试验,分析动力扰动作用对岩石时滞性破坏的影响规律及机制。研究表明:(1)不同幅值(8%~24%)和频率(0.2~1.0 Hz)扰动作用下岩样破坏孕育时间显著缩短,相较无扰动作用岩样破坏孕育时间缩短了39.49%~98.21%;随着扰动荷载频率和幅值增大,岩样加速变形阶段持续时间占比逐渐减小,破坏突发性增强。(2)随着扰动荷载幅值和频率增加,岩样破坏时的片状剥落现象逐渐减弱,裂纹产生的随机性明显增强,说明动力扰动荷载改变了岩样的时滞性破坏形式和程度。(3)动力扰动作用下岩样损伤变量随扰动时间呈倒S型增长规律,建立了考虑静载和动力扰动作用的岩石时滞性累积损伤模型。(4)静力加载阶段岩样积聚大量弹性能并造成初始损伤,动力扰动作用加剧了损伤演化进程并不断诱发新的损伤,扰动作用幅值和频率增加均会加速岩石损伤进程,使得试样承载能力下降,进而诱发岩爆。相关研究成果可为深部岩体工程动力触发时滞性岩爆分析解释提供较好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扰动 时滞性 岩爆 幅值 频率 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_(3)C_(2)T_(x)/Fe_(3)O_(4)纳米复合材料的吸波和电磁屏蔽性能与机制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月霞 吴梦 +3 位作者 纪子影 刘璐 应国兵 徐鹏飞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27,共7页
在电磁屏蔽领域,铁氧体是常用的涂覆型吸波剂,但以Fe_(3)O_(4)为首的铁氧体存在一些不足。本研究采用冷冻干燥的方法成功制备了花苞状Ti_(3)C_(2)T_(x)/Fe_(3)O_(4)复合材料,Ti_(3)C_(2)T_(x)/Fe_(3)O_(4)复合材料的花苞状结构对电磁波... 在电磁屏蔽领域,铁氧体是常用的涂覆型吸波剂,但以Fe_(3)O_(4)为首的铁氧体存在一些不足。本研究采用冷冻干燥的方法成功制备了花苞状Ti_(3)C_(2)T_(x)/Fe_(3)O_(4)复合材料,Ti_(3)C_(2)T_(x)/Fe_(3)O_(4)复合材料的花苞状结构对电磁波的多重反射、界面极化和电磁耦合作用等使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微波吸收性能。当频率为6.74 GHz时,最小反射损耗达到-51.41 dB,对应的匹配厚度为2.8 mm,这意味着它可以吸收99.99928%的电磁波。本研究中特殊的花苞状Ti_(3)C_(2)T_(x)/Fe_(3)O_(4)复合材料表现出优异的吸波性能,在电磁屏蔽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Xene Ti_(3)C_(2)T_(x)/Fe_(3)O_(4)复合材料 吸波 电磁屏蔽 吸波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解码的表情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东升 林玉婷 徐鹏飞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5年第1期19-24,共6页
针对目前大多数面部表情提取未充分考虑语义特征以及个人独特面部特征导致面部表情识别准确性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解码的高效表情识别方法,称为FER-FD方法。该方法由两个模块组成,即特征解耦模块(FFD)和语义强化模块(VTS)。首先,... 针对目前大多数面部表情提取未充分考虑语义特征以及个人独特面部特征导致面部表情识别准确性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解码的高效表情识别方法,称为FER-FD方法。该方法由两个模块组成,即特征解耦模块(FFD)和语义强化模块(VTS)。首先,FFD模块使用两个深度二维卷积神经网络从输入图像中提取面部和表情特征,面部特征解耦器将面部特征与表情特征解耦,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个人独特面部特征的影响;其次,VTS模块采用两个关键思想以无监督的方式自动捕获面部运动,从而建立全局面部区域的深层语义信息;最后,将两个模块的特征串联起来,以更准确地预测样本的面部表情。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特征解码方法在CK+数据集上获得了98.78%的准确率,对不同场景具有可扩展性和适应性,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情识别 特征解码 注意力机制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四倍体诱导及初步鉴定 被引量:12
11
作者 徐鹏飞 杨艳红 +2 位作者 张毓婷 陈云 汤定钦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5-62,共8页
【目的】植物多倍体品种在表型、营养物质含量及抗逆性等方面都具有十分优良的表现,本研究借鉴多倍体育种这一成功的育种方法,旨在突破毛竹新品种缺乏的瓶颈,获得毛竹新品种多倍体的种质资源。【方法】以经浸泡后的毛竹吸胀种子为材料,... 【目的】植物多倍体品种在表型、营养物质含量及抗逆性等方面都具有十分优良的表现,本研究借鉴多倍体育种这一成功的育种方法,旨在突破毛竹新品种缺乏的瓶颈,获得毛竹新品种多倍体的种质资源。【方法】以经浸泡后的毛竹吸胀种子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进行不同时间的诱变处理。以种子下胚轴膨大为变异植株的早期鉴定标准,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核DNA含量鉴定四倍体毛竹,比较分析二倍体与同源四倍体形态学和生理生化方面的特征。【结果】0.5 g·L^-1的秋水仙素就可以诱导吸胀后的毛竹种子的染色体加倍,其中以0.5 g·L^-1的秋水仙素浸泡72 h以及1 g·L^-1的秋水仙素浸泡24 h效果最佳,二者诱导率都可达5%左右;流式细胞仪测定表明,四倍体毛竹叶片细胞DNA相对含量比二倍体增加1倍;与二倍体相比,四倍体植株叶片下表皮的气孔密度显著降低而气孔大小明显增大(P<0.05);四倍体毛竹株高、叶片长度和宽度显著增加,其光合作用优于二倍体植株。【结论】利用秋水仙素处理毛竹吸胀种子,可以成功诱导出四倍体植株,并且四倍体毛竹与二倍体植株的生理生化特点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多倍体诱导 秋水仙素处理 流式细胞仪 表型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腔动态谐振响应特性 被引量:11
12
作者 徐鹏飞 张建辉 +5 位作者 孟祥然 马可贞 赵宇 张文栋 薛晨阳 闫树斌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99-604,共6页
光纤环形谐振腔的动态响应特性对其传感应用具有重要影响。为了抑制动态响应,利用多光束干涉原理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实验测试得到了动态响应的临界振荡条件,并进一步分析了光功率对该临界条件的影响,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 光纤环形谐振腔的动态响应特性对其传感应用具有重要影响。为了抑制动态响应,利用多光束干涉原理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实验测试得到了动态响应的临界振荡条件,并进一步分析了光功率对该临界条件的影响,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同时,针对动态响应对谐振特性的干扰问题,测试了激光器调制参数对动态响应下振荡强度的影响,为传感系统中的误差评估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环形谐振腔 动态响应 振荡现象 光纤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分布式Voronoi覆盖控制算法 被引量:15
13
作者 徐鹏飞 陈志刚 邓晓衡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25,共10页
以覆盖部分目标区域的传感器网络为研究背景,在通信半径不小于2倍传感半径的条件下,提出了一种维持网络原有覆盖范围、连通性的分布式Voronoi覆盖控制算法。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Voronoi区域的冗余识别规则,其计算复杂度与节点密度无... 以覆盖部分目标区域的传感器网络为研究背景,在通信半径不小于2倍传感半径的条件下,提出了一种维持网络原有覆盖范围、连通性的分布式Voronoi覆盖控制算法。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Voronoi区域的冗余识别规则,其计算复杂度与节点密度无关;然后,提出了一种能量优先的Voronoi调度规则,通信相邻、局部Voronoi不相邻的节点可以同步执行冗余识别,提高分布式调度的收敛性。仿真实验表明,所提算法求解活跃节点的数量、平均覆盖度与集中式算法接近,优于一般的分布式算法,而在活跃节点的平均能量、算法性能等方面更加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部分覆盖 VORONOI划分 覆盖盲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大豆品种对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评价及抗性基因推导 被引量:6
14
作者 徐鹏飞 姜良宇 +7 位作者 李文滨 张淑珍 陈维元 吴俊江 李岑 邱丽娟 常汝镇 王金生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1-526,共6页
采用下胚轴伤口接种法,利用课题组在黑龙江省分离鉴定的8个大豆疫霉根腐病生理小种(race1、race3、race4、race5、race9、race13、race44、race54)对黑龙江省曾经大面积推广种植的44个大豆品种进行接种鉴定。结果表明,对8个生理小种分别... 采用下胚轴伤口接种法,利用课题组在黑龙江省分离鉴定的8个大豆疫霉根腐病生理小种(race1、race3、race4、race5、race9、race13、race44、race54)对黑龙江省曾经大面积推广种植的44个大豆品种进行接种鉴定。结果表明,对8个生理小种分别有45.5%、29.5%、40.9%、43.2%、36.8%、45.5%、31.8%、72.7%表现抗性或中间类型,共产生37种反应型;通过基因推导,合丰-44,绥农-12可能含有Rps1c基因或Rps1a+Rps1c、Rps1c+Rps6、Rps1c+Rps7的基因组合;黑河-32可能含有Rps1a+Rps1d的基因组合,其它品种可能含有新的抗病基因或基因组合,表明黑龙江省存在丰富的抗大豆疫霉根腐病的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大豆疫霉根腐病 抗性基因 基因推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囱高位组合切口定向爆破倒塌过程数值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徐鹏飞 刘殿书 张英才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65-270,共6页
针对复杂环境下爆破切口高度在百米位置的烟囱定向爆破拆除工程,为研究正三角矩形与倒三角矩形组合切口对烟囱爆破拆除倒塌及受力过程的影响,结合实际工程,利用LS-DYNA有限元软件分别建立两种切口形状下钢筋混凝土分离式共节点烟囱模型... 针对复杂环境下爆破切口高度在百米位置的烟囱定向爆破拆除工程,为研究正三角矩形与倒三角矩形组合切口对烟囱爆破拆除倒塌及受力过程的影响,结合实际工程,利用LS-DYNA有限元软件分别建立两种切口形状下钢筋混凝土分离式共节点烟囱模型,对烟囱倒塌及受力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爆破切口形成后,约2~3 s的中性轴稳定时间(切口系数K=0.56~0.58)是烟囱不出现过早下坐和形成定向倾倒趋势的关键条件;支撑部位内侧混凝土承受的压应力要大于外侧混凝土,倒三角矩形较正三角矩形组合切口能够延迟切口角端压剪破坏的发生,延缓支撑部位中性轴后移速度以及使支撑部位承受较高压应力,有利于烟囱避免过早下坐和安全精确定向;由于倒三角矩形组合切口与倒梯形、倒三角梯形组合切口具有一定共性,烟囱高位切口定向爆破切口形状建议优先采用倒三角型切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烟囱 高位切口 切口形状 定向爆破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入式沉井施工对环境影响的现场监测研究 被引量:28
16
作者 徐鹏飞 李耀良 徐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84-1094,共11页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软土中压入式沉井的施工技术并研究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对沉井压沉过程中周边土体及管线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压沉施工能有效控制沉井的几何姿态,保持下沉速度稳定,但具有一定的挤土效应;沉井下沉初期挤土效...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软土中压入式沉井的施工技术并研究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对沉井压沉过程中周边土体及管线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压沉施工能有效控制沉井的几何姿态,保持下沉速度稳定,但具有一定的挤土效应;沉井下沉初期挤土效应占主导地位,开挖效应随下沉深度的增加逐渐显著;土体水平位移和地表沉降均随沉井下沉深度H的增加而增大;地表沉降呈三角形分布,影响范围约为1.7H;土体分层沉降中,淤泥质粉质黏土的单位沉降量最大;管线沉降可控制在毫米级。基于对无量纲化地表沉降数据的拟合分析,提出了分别采用指数函数和二折线表示的压入式沉井周边地表沉降经验公式,并用工程实例验证了其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入式沉井 沉降 管线 现场监测 环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烟囱高位切口爆破拆除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徐鹏飞 刘殿书 +2 位作者 张英才 盖四海 张凤银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6-100,共5页
为进一步研究复杂条件下高耸烟囱分段控制爆破拆除技术,利用高速摄影对钢筋混凝土烟囱高位切口上段筒体爆破拆除倒塌过程进行拍摄,并采用共节点分离式模型,利用DYNA非线性有限元软件对烟囱上段筒体爆破拆除倒塌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结... 为进一步研究复杂条件下高耸烟囱分段控制爆破拆除技术,利用高速摄影对钢筋混凝土烟囱高位切口上段筒体爆破拆除倒塌过程进行拍摄,并采用共节点分离式模型,利用DYNA非线性有限元软件对烟囱上段筒体爆破拆除倒塌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际吻合较好;高位切口上段筒体倒塌过程可分为爆破切口形成、切口支撑部位变形破坏、筒体下座及定向倾倒和触地解体破碎四个阶段;高位爆破切口形成后,烟囱经历2 s左右时间进行应力重新分布是烟囱完成安全、定向准确爆破拆除的关键条件;高位切口支撑部位变形破坏由受压区开始,向受拉区发展,在此过程中,中性轴向后移动,轴向钢筋受压屈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烟囱 高位切口 爆破拆除 共节点分离式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0m钢筋混凝土烟囱爆破拆除振动监测及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徐鹏飞 张英才 +2 位作者 刘殿书 张振园 马建会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4-97,共4页
介绍了焦作华润电厂180 m钢筋混凝土烟囱分段控制爆破拆除过程中,采用TC4850爆破振动测试仪对重点保护建筑物进行实时振动监测。通过振动监测结果发现:爆破拆除产生的振动速度均在爆破安全规程允许范围内,不会对周围建筑物构成危害;爆... 介绍了焦作华润电厂180 m钢筋混凝土烟囱分段控制爆破拆除过程中,采用TC4850爆破振动测试仪对重点保护建筑物进行实时振动监测。通过振动监测结果发现:爆破拆除产生的振动速度均在爆破安全规程允许范围内,不会对周围建筑物构成危害;爆破点与地面的高度差越大,则炸药爆炸产生的地面质点振动速度就越小,反之,则越大;烟囱上段筒体倒塌过程一般经历爆破切口形成、中性轴形成及后移、下座、空中下落及定向转动和触地解体5个阶段;约4 s的中性轴形成及后移过程是烟囱完成预定设计方向倒塌的一个关键条件;上段筒体以非整体倒塌状态触地时,可延长触地作用时间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塌落振动速度幅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烟囱 爆破拆除 触地振动 振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面积高填方红黏土地基强夯处理现场试验研究
19
作者 王帮团 杨龙 +4 位作者 刘文连 肖海东 眭素刚 周艳飞 徐鹏飞 《岩土工程技术》 2025年第2期247-253,共7页
以云南碳中和示范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大面积高填方工程为研究背景,针对红黏土回填地基填筑工艺及强夯处理效果开展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5000 kN·m能级工况下,强夯法处理红黏土采用土石分层堆填地基效果显著,4种填筑工况中... 以云南碳中和示范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大面积高填方工程为研究背景,针对红黏土回填地基填筑工艺及强夯处理效果开展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5000 kN·m能级工况下,强夯法处理红黏土采用土石分层堆填地基效果显著,4种填筑工况中,工况2(采用石料粒径≤300 mm、土石体积比5∶5的土石分层堆填)的地基强夯加固效果最优,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达240 kPa以上,变形模量大于14 MPa。根据本次强夯试验测试结果,结合云南地区强夯地基处理工程经验,对本地区红黏土回填地基强夯处理施工提出了具体建议。试验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大面积高填方红黏土回填地基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填方地基 红黏土 填筑工艺 强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差异网络的抑郁检测方法研究
20
作者 吴东升 徐鹏飞 林玉婷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24-31,共8页
在面部表情识别领域,针对不同抑郁水平的面部表情差异小以及模型计算复杂度高导致过度拟合的问题,提出一种由对角注意力机制(DMA)和时空差异模块(SDN)相结合的深度学习架构(DSN)进行抑郁检测,并根据面部表情的变化进行抑郁症等级评估。... 在面部表情识别领域,针对不同抑郁水平的面部表情差异小以及模型计算复杂度高导致过度拟合的问题,提出一种由对角注意力机制(DMA)和时空差异模块(SDN)相结合的深度学习架构(DSN)进行抑郁检测,并根据面部表情的变化进行抑郁症等级评估。引入DMA使模型具备精确识别图像之间变化的能力;使用SDN模块捕获平滑与突然的面部表情变化,探索多尺度时间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DSN架构在保证模型性能的同时相对于传统架构降低了42%的运算复杂度,提高了模型整体容错水平,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表情识别 抑郁检测 时空差异模块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