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2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徐颖作品——域鉴莎车·区域品牌设计
1
作者 徐颖 《美与时代(城市)》 2023年第10期151-151,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邵彩萍、李玄戈、徐颖作品
2
作者 邵彩萍 李玄戈 徐颖 《美与时代(城市)》 2021年第6期124-124,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秒激光复合离子束刻蚀技术的CVD金刚石抛光研究
3
作者 冯昱森 赵智炎 +3 位作者 于颜豪 徐颖 徐地华 李爱武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4-221,共8页
高表面平整度的CVD金刚石在微刀具、光学窗口、半导体等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CVD金刚石具有的高硬度、高耐磨性和化学惰性等特性,使得CVD金刚石的高精度抛光成为一个巨大的挑战。针对金刚石抛光难度问题,使用纳秒激光... 高表面平整度的CVD金刚石在微刀具、光学窗口、半导体等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CVD金刚石具有的高硬度、高耐磨性和化学惰性等特性,使得CVD金刚石的高精度抛光成为一个巨大的挑战。针对金刚石抛光难度问题,使用纳秒激光复合离子束刻蚀技术抛光CVD金刚石,开展了多晶CVD金刚石激光抛光实验研究,针对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两种激光参数研究其对CVD金刚石烧蚀深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激光抛光后的CVD金刚石进行离子束蚀刻抛光,研究了离子束抛光下的金刚石表面粗糙度变化,并对离子束抛光后的金刚石表面成分进行分析。通过所述方法实现了CVD金刚石样品表面粗糙度从6.687μm降到0.804μm的优异的抛光效果。此研究提供了一种旨在红外窗口、微型铣床和航天航空等领域具有应用价值的金刚石抛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光学 纳秒激光抛光 离子束抛光 CVD金刚石 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夏泻心汤类方治疗肝病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徐莉虹 黄古叶 +2 位作者 徐颖 彭乐 甘祥深 《国医论坛》 2025年第1期75-78,共4页
半夏泻心汤及类方在肝脏疾病的诊治上疗效显著,不仅能改善肝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不良反应,同时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其主要通过抑制病毒复制,护肝降酶,改善肝功能,抑制肿瘤生长,减少术后复发率等多种途径发挥作用。综述了近5年半夏... 半夏泻心汤及类方在肝脏疾病的诊治上疗效显著,不仅能改善肝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不良反应,同时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其主要通过抑制病毒复制,护肝降酶,改善肝功能,抑制肿瘤生长,减少术后复发率等多种途径发挥作用。综述了近5年半夏泻心汤类方治疗肝病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展,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泻心汤类方 经方 肝病 有效活性物质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硒纳豆芽孢杆菌发酵鹰嘴豆风味物质和活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徐颖 王洋 +2 位作者 徐瑶 魏丽娜 蒋国振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68,共7页
为了评价富硒纳豆芽孢杆菌发酵鹰嘴豆风味和活性成分,研究了富硒纳豆芽孢杆菌固态和液态发酵鹰嘴豆所产生的挥发性物质、游离氨基酸及其他活性物质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纳豆芽孢杆菌液态发酵鹰嘴豆(L-SD1)的主要挥发性成分是2-甲基丁酸... 为了评价富硒纳豆芽孢杆菌发酵鹰嘴豆风味和活性成分,研究了富硒纳豆芽孢杆菌固态和液态发酵鹰嘴豆所产生的挥发性物质、游离氨基酸及其他活性物质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纳豆芽孢杆菌液态发酵鹰嘴豆(L-SD1)的主要挥发性成分是2-甲基丁酸和3-甲基丁酸,纳豆芽孢杆菌固态发酵鹰嘴豆(G-SD1)、富硒纳豆芽孢杆菌液态发酵(L-Se-SD1)及固态发酵鹰嘴豆(G-Se-SD1)的最主要挥发性成分均为2,5-二甲基吡嗪。液态发酵比固态发酵所产生的挥发性物质种类较多,富硒对主要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相对含量影响较大(P<0.05)。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法检测出L-SD1、L-Se-SD1、G-SD1和G-Se-SD1中均含有16种氨基酸,包括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和9种其他氨基酸,且苦味氨基酸含量均最高。不同发酵方式对氨基酸种类影响无差异;液态发酵比固态发酵产生的总游离氨基酸含量高。富硒纳豆芽孢杆菌液态发酵鹰嘴豆总黄酮含量为(1.91±0.02)mg/mL,维生素K 2含量为(755.70±0.11)μg/100 g,卵磷脂质量分数为(2.41±0.03)%,相比于未富硒组,分别提高了80.2%、81.6%、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豆芽孢杆菌 富硒 鹰嘴豆 风味物质 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转化硒及在乳制品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徐颖 邬淑芳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8-63,共6页
乳酸菌富集转化无机硒为有机硒的研究成为热点,不同乳酸菌对硒的耐受力和富硒量不同,乳酸菌对亚硒酸盐(Ⅳ)转化涉及多个不同蛋白质和基因表达量变化。乳酸菌积聚硒并将其掺入合成硒代氨基酸中,可生成硒代半胱氨酸(SeCys)和甲基硒代半胱... 乳酸菌富集转化无机硒为有机硒的研究成为热点,不同乳酸菌对硒的耐受力和富硒量不同,乳酸菌对亚硒酸盐(Ⅳ)转化涉及多个不同蛋白质和基因表达量变化。乳酸菌积聚硒并将其掺入合成硒代氨基酸中,可生成硒代半胱氨酸(SeCys)和甲基硒代半胱氨酸(CH3SeCys)。文章主要介绍乳酸菌富硒能力,微生物转化硒代谢机制及相关硒代氨基酸、蛋白和基因,简述富硒乳酸菌在酸奶、奶酪、发酵饮料及羊奶片等乳制品生产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转化硒 代谢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采面坚硬顶板超深孔预裂爆破远场解危控制技术
7
作者 徐颖 杨敬轩 +3 位作者 傅菊根 黄文尧 杨荣周 王梦想 《工程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124,共13页
工程实践表明,顶板事故在煤矿各类事故中占首要位置,已严重制约了我国现代化矿井安全高效开采。为了实现煤矿综采面坚硬顶板的安全治理,亟需形成综采面坚硬顶板超深孔预裂爆破远场解危控制技术以有效解决因工作面大空间坚硬顶板垮落而... 工程实践表明,顶板事故在煤矿各类事故中占首要位置,已严重制约了我国现代化矿井安全高效开采。为了实现煤矿综采面坚硬顶板的安全治理,亟需形成综采面坚硬顶板超深孔预裂爆破远场解危控制技术以有效解决因工作面大空间坚硬顶板垮落而影响安全生产的重大难题。基于此,通过自主创新和联合攻关,面向深部矿井坚硬顶板,开展了综采面坚硬顶板超深孔预裂爆破远场解危技术研究;研发了高威力三级煤矿许用水胶炸药、填塞材料等技术与装备,形成了成熟的深孔爆破工艺,突破了厚硬顶板爆破中煤矿许用炸药威力与安全度的矛盾,解决了超深孔爆破中炸药可靠起爆等技术瓶颈问题;通过构建大空间采场覆岩-支架-围岩系统力学模型,揭示了采场大小周期来压及强矿压作用机理,提出了大空间采场厚硬覆岩多层位精准定位爆破弱化控制原理和基于爆破损伤的综采工作面厚硬顶板深孔爆破参数设计方法,形成了综采工作面厚硬顶板超前深孔卸压控制技术。研究成果在全国近百个综采面进行工程应用,未发生一起顶板事故,避免了综采面厚硬顶板发生压架、形成飓风、矿震等重大安全事故的风险,保障了综采面的安全高效生产,为综采面坚硬顶板远场解危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现场施工提供了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面厚硬顶板 超深孔预裂爆破 高威力水胶炸药 爆破致裂机理 安全高效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硒对纳豆菌发酵鹰嘴豆产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的影响
8
作者 徐颖 车佳瑞 +1 位作者 王洋 肖斌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3期39-47,共9页
该研究将富硒能力较强的纳豆芽孢杆菌作为发酵菌种,鹰嘴豆为原料,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I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法对纳豆芽孢杆菌富硒后产ACE抑制肽的最佳条件进行优化。同时采用... 该研究将富硒能力较强的纳豆芽孢杆菌作为发酵菌种,鹰嘴豆为原料,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I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法对纳豆芽孢杆菌富硒后产ACE抑制肽的最佳条件进行优化。同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ESI-MS/MS)法对鹰嘴豆纳豆富硒后硒代氨基酸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L-硒代胱氨酸是鹰嘴豆纳豆富硒后主要的硒代氨基酸,纳豆芽孢杆菌富硒后产ACE抑制肽的最佳条件为接种量2%、液料比18∶1(mL/g)、发酵温度40℃,ACE抑制率可达89.24%。对比试验的结果显示,纳豆芽孢杆菌不富硒发酵鹰嘴豆产ACE抑制肽活性为66.35%,表明富硒纳豆芽孢杆菌发酵鹰嘴豆对ACE活性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 鹰嘴豆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率 降血压活性 硒代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豆(大豆属)降血糖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9
作者 徐颖 肖斌 车佳瑞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59,共10页
糖尿病以持续高血糖为特征,是一种多种病因的异质性疾病,在多器官水平上影响人体.黑豆在我国有悠久的药食同源史,用于治疗高血压、血液循环不良等疾病.许多研究表明黑豆还具有一定的抗糖尿病特性,并已在临床试验中得到证实.对黑豆中的... 糖尿病以持续高血糖为特征,是一种多种病因的异质性疾病,在多器官水平上影响人体.黑豆在我国有悠久的药食同源史,用于治疗高血压、血液循环不良等疾病.许多研究表明黑豆还具有一定的抗糖尿病特性,并已在临床试验中得到证实.对黑豆中的蛋白质、黄酮类化合物、多糖、多酚以及多种无机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生物活性物质及其降血糖活性机制进行概述.这些生物活性物质通过抑制肠道α-葡萄糖苷酶活性、保护胰腺细胞、降低胰岛素抵抗、调节肠道微生物群等机制有效调节血糖水平,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也为其他植物药材治疗糖尿病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黑豆 生物活性成分 降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固耦合作用下深部岩石动态力学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夏开文 王峥 +2 位作者 吴帮标 徐颖 岳腾泷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4-478,共25页
深部岩石处于高地应力、高渗透压和强动态扰动的复杂地质环境之中,3者作用下岩石体更加容易发生损伤破裂,诱发突涌水、渗漏、井喷等工程地质灾害,因而探究流固耦合作用下岩石的动态力学响应是开展岩石工程建设的前提之一。近年来,国内... 深部岩石处于高地应力、高渗透压和强动态扰动的复杂地质环境之中,3者作用下岩石体更加容易发生损伤破裂,诱发突涌水、渗漏、井喷等工程地质灾害,因而探究流固耦合作用下岩石的动态力学响应是开展岩石工程建设的前提之一。近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在考虑水和不同应力状态下的岩石动态力学实验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给工程建设提供更加全面的指导并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从实验装置、测试结果以及围压与水的作用机理层面,对上述工作进行了回顾与总结。首先介绍了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测试装置的基本原理,以及用于模拟深部岩石赋存环境所进行的装置改进,包括围压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实验系统和孔压(渗透压)耦合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实验系统,简要分析了各类装置在研究流固耦合作用下岩石动力学问题时的优势和不足。其次,总结了考虑不同应力状态(单向加载、三向围压加载)的流固耦合作用下岩石的动态力学响应特性。详细介绍了固定预设孔压、渗透压耦合作用下深部岩石的动态力学响应及其随孔隙水压、渗透压变化的规律。随后,概述了围压对岩石动力学性质的影响机理,分析了不同围压条件下的影响规律;总结了水对岩石动态力学性质的强化、弱化微观机制和定量表达。最后,对流固耦合作用下深部岩石的动态力学响应进行了概括总结,并对未来实验研究工作和深部赋存条件下岩石动态力学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固耦合 岩石动力学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 孔隙水压 渗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轴分级循环加卸载下爆破损伤顶板砂岩能量耗散试验研究
11
作者 王梦想 王浩 +3 位作者 马守龙 宗琦 汪海波 徐颖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27-237,共11页
为探究不同围压环境爆破荷载损伤砂岩在循环加卸载作用下能量耗散演化规律,利用三轴试验加载装置系统对三种不同损伤度的砂岩试件开展不同围压下的分级循环加卸载试验,并结合电子数码显微镜获取不同损伤度试件细观结构,分析爆破荷载损... 为探究不同围压环境爆破荷载损伤砂岩在循环加卸载作用下能量耗散演化规律,利用三轴试验加载装置系统对三种不同损伤度的砂岩试件开展不同围压下的分级循环加卸载试验,并结合电子数码显微镜获取不同损伤度试件细观结构,分析爆破荷载损伤、围压及加载级数对试件能量耗散及破裂破碎形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爆破荷载作用会对岩体造成损伤,单轴压缩荷载下振动损伤、爆破损伤试件峰值强度降幅分别为5.53%、18.87%,单轴分级循环加卸载作用对未损伤、振动损伤试件产生劣化,对爆破损伤试件产生强化作用;(2)爆源近端岩体损伤程度较高,在外荷载作用下率先发生破坏,围压的存在显著降低试件的破裂破碎程度,试件呈剪切、拉伸及压碎破坏多种模式共存;(3)循环加卸载过程中第1次循环加载试件所获取总能量及塑性变形能最大,循环次数的增加使试件塑性变形能及耗散能整体均呈现减小趋势,围压及循环加载级数的增大使试件在循环加载过程中各能量均随之增加;(4)分级循环加卸载过程中Ⅱ级循环加卸载试件耗能比要低于Ⅰ级与Ⅲ级,爆破损伤、振动损伤及未损伤试件在Ⅰ级、Ⅱ级、Ⅲ级循环加卸载过程中耗能比均值分别为15.73%、12.47%、13.95%,13.49%、12.44%、13.46%,12.07%、8.69%、11.56%,爆破荷载损伤改变岩体内部结构使得试件在循环加卸载作用下耗能占比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损伤 顶板砂岩 分级循环加卸载 峰值强度 破裂破碎形态 能量耗散 耗能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膳食纤维基多菌群乳酸菌生物膜的制备、表征及其稳定性分析
12
作者 吕嘉枥 杜倩茹 +1 位作者 杨柳青 徐颖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6,共9页
试验采用自主设计的生物膜形成培养装置,以8种乳酸菌类益生菌为菌种,以MRS复合甘蓝、芹菜、黄瓜、冬瓜等4种蔬菜浆液为营养液,以营养液中的水不溶性蔬菜膳食纤维为载体,进行连续动态培养.结果表明,37℃培养7天时,形成的乳酸菌与蔬菜膳... 试验采用自主设计的生物膜形成培养装置,以8种乳酸菌类益生菌为菌种,以MRS复合甘蓝、芹菜、黄瓜、冬瓜等4种蔬菜浆液为营养液,以营养液中的水不溶性蔬菜膳食纤维为载体,进行连续动态培养.结果表明,37℃培养7天时,形成的乳酸菌与蔬菜膳食纤维复合生物膜中的菌浓可达2.24×10^(12)CFU/g,显微表征和菌群结构分析结果表明,乳杆菌属和片球菌属均得到了富集.对获得的乳酸菌与蔬菜膳食纤维复合生物膜进行了贮存试验及模拟消化试验,结果显示25℃6个月后,活菌数仍在10^(6)CFU/g以上,模拟消化后活菌数保持在10^(12)CFU/g以上.本试验结果可为高菌浓益生菌发酵剂、益生菌包埋材料以及益生菌膳食补充剂等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蔬菜膳食纤维 生物膜 培养装置 高通量测序 消化液耐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破工程课程教学中岩石材料动态力学实验实践与分析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荣周 徐颖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8-260,共13页
《爆破工程》课程是土木和采矿类专业教学的基础核心课程。为了提高学生对岩石材料动态力学响应和损伤破坏机理的认识与理解,在培养方案中开设岩石材料的爆炸与冲击动力学实验教学内容以更好地实现《爆破工程》课程教学目标。针对学生... 《爆破工程》课程是土木和采矿类专业教学的基础核心课程。为了提高学生对岩石材料动态力学响应和损伤破坏机理的认识与理解,在培养方案中开设岩石材料的爆炸与冲击动力学实验教学内容以更好地实现《爆破工程》课程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缺乏在爆破工程方面的冲击动力学理论知识和实验基础等问题,将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SHPB)实验技术和二维平板爆破(Two-Dimensional Plate Blasting,TDPB)实验技术应用于《爆破工程》的实践教学中。介绍了SHPB和TDPB的实验系统组成和实验计算原理;设计了岩石材料的SHPB冲击压缩实验课程内容和TDPB中心起爆实验课程内容;分析了SHPB实验下砂岩材料的动态力学行为与能量演化特征和TDPB实验下类砂岩材料的应变波演化与动力损伤破裂行为机理;引导了学生对岩石冲击动力学关键问题的深入讨论。教学实践效果表明:通过采用SHPB和TDPB实验课程与《爆破工程》理论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锻炼了学生的理论实践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科研探索水平,增进了学生的团队协同互助意识,实现了《爆破工程》课程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工程 实验教学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 二维平板爆破(TDPB) 岩石爆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孔泡沫铝无规则入射的吸声性能研究
14
作者 盖晓玲 陈祥 +3 位作者 徐颖 刘磊 蔡泽农 赵佳美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9-252,共4页
通过混响室对不同厚度的开孔泡沫铝在不同背腔深度下的吸声性能进行测试,获得了不同厚度的泡沫铝板在不同腔深下的吸声系数。研究表明在频率低于630 Hz时,不同厚度泡沫铝板的吸声系数随着背腔深度的增加逐渐提高。在630~5 000 Hz频率范... 通过混响室对不同厚度的开孔泡沫铝在不同背腔深度下的吸声性能进行测试,获得了不同厚度的泡沫铝板在不同腔深下的吸声系数。研究表明在频率低于630 Hz时,不同厚度泡沫铝板的吸声系数随着背腔深度的增加逐渐提高。在630~5 000 Hz频率范围内,当泡沫铝材料的厚度大于4 mm,背腔深度大于40 mm时,不同厚度泡沫铝板的吸声系数均大于0.6。计算了不同厚度的开孔泡沫铝材料在不同背腔条件下的降噪系数,为泡沫铝材料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孔泡沫铝 混响室 吸声系数 降噪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循环作用下饱水砂岩强度衰减及细观结构特征
15
作者 谢昊天 徐颖 +3 位作者 郑强强 于美鲁 谢守冬 李成杰 《煤炭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4-93,共10页
边坡岩体的冻融破坏是西部寒区露天矿山开采中常遇到的主要病害之一。为了研究冻融循环作用下边坡岩石的力学特性及细观结构劣化规律,对经历5种不同冻融循环次数(0、20、40、60、80次)的饱水砂岩进行静态压缩试验,并利用核磁共振与扫描... 边坡岩体的冻融破坏是西部寒区露天矿山开采中常遇到的主要病害之一。为了研究冻融循环作用下边坡岩石的力学特性及细观结构劣化规律,对经历5种不同冻融循环次数(0、20、40、60、80次)的饱水砂岩进行静态压缩试验,并利用核磁共振与扫描电镜技术测试冻融前后饱水砂岩内部孔隙及形貌变化,分析冻融循环条件下饱水砂岩孔隙率、细观结构特征及静态压缩强度的演化规律,建立饱水砂岩在冻融循环条件下的强度衰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饱水砂岩弹性模量线性降低,80次冻融循环后,静态抗压强度下降28.13%,且静态抗压强度与孔隙率呈负相关,冻融作用引起岩样内部较弱的矿物颗粒剥落析出,对其细观结构有明显弱化效应,细观结构损伤会进一步劣化其宏观力学性能;冻融循环作用下饱水砂岩的孔径呈“三峰”分布,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小孔隙扩展发育形成中孔隙和大孔隙,核磁共振T2谱面积增加,中孔隙和大孔隙占比增加;冻融条件下的饱水砂岩强度衰减预测模型符合指数方程,模型为冻融作用下岩石的力学性能与耐久性提供了有意义的衰减常数和半衰期参数,且孔隙率变化量与相对峰值强度的拟合优度较好,可以很好的反映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的饱水砂岩强度劣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冻融循环 孔隙率 强度衰减 砂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及其混合物的组成性能与爆炸可行性分析
16
作者 杨光 徐颖 +2 位作者 杨荣周 何泽 余昌飞 《火炸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14-1123,I0003,共11页
为了研究生物质燃料的爆炸性,采用TG-DTG热重分析法,分析了几种常见生物质燃料(秸秆、木屑、花生壳)及其混合物的燃烧性能以及动力学参数;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几种生物质燃料的微观形貌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利用元素分析仪对该木粉+... 为了研究生物质燃料的爆炸性,采用TG-DTG热重分析法,分析了几种常见生物质燃料(秸秆、木屑、花生壳)及其混合物的燃烧性能以及动力学参数;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几种生物质燃料的微观形貌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利用元素分析仪对该木粉+花生壳粉混合燃料进行了元素分析,基于元素组成计算了其氧化反应所需氧元素的量,然后开展了爆炸试验。结果表明,木粉+花生壳粉(质量比1∶1)混合燃料的稳燃特性指数、可燃性指数和综合燃烧特性指数均较高,燃烧性能较好,且活化能适中,表面呈现多孔状且粗糙度较高,自由面较多,比表面积大,更易于燃烧。在直径40 mm、长200 mm、壁厚1.5 mm的钢管内,装40 g该混合燃料,充5 MPa氧气,能够被一发8号电子雷管成功起爆,基本不产生有毒气体,钢管被炸成不同尺寸的碎片,大部分碎片尺寸在50 mm以内。说明生物质燃料在一定的条件下具有爆炸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生物质燃料 爆破 木粉 花生壳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劈裂下隧洞岩石损伤特性与爆破原位裂隙扩展机理
17
作者 倪苏黔 徐颖 +4 位作者 来永辉 杨荣周 丁进甫 付鸿鑫 冯凤凤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0-102,共13页
稳定围岩为隧道爆破提供了重要的环境保障。为探究长距离隧道在周期性爆炸荷载下的围岩损伤特征与破裂机理,以下穿高速引水隧洞原位围岩及岩样为研究对象,借助SHPB(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试验系统开展冲击劈裂试验,揭示了岩体力学行为和... 稳定围岩为隧道爆破提供了重要的环境保障。为探究长距离隧道在周期性爆炸荷载下的围岩损伤特征与破裂机理,以下穿高速引水隧洞原位围岩及岩样为研究对象,借助SHPB(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试验系统开展冲击劈裂试验,揭示了岩体力学行为和能量演化特征,并引入矿井巷道4D超高清成像技术,进一步分析了周期性爆炸荷载下隧道围岩的原位裂隙扩展机理。结果表明:①冲击劈裂下花岗岩和凝灰岩的劈裂应力-压缩应变曲线不同于通常冲击压缩“应力屈服”特征,而是具有“应力残余”特征,峰值应力和动力增长因子均呈正线性增长趋势;应变-时间曲线未出现通常冲击压缩“后期减小”变形特征,而是作为弹脆性材料表现出“后期稳定”变形特征。②岩体冲击能量-时间曲线历经“初始缓慢增长-快速线性增长-后期稳定”演化阶段,且同一冲击能级下岩体能量转化比率满足:反射能比率>耗散能比率>透射能比率;岩体损伤破坏整体表现出“中部劈裂+加载端部破碎→中部劈裂+加载端部破碎+半圆断裂→整体破碎”状态特征。③提出以“少域多测”与“多域少测”结合的窥孔成像试验,原位围岩孔壁裂隙扩展特征主要表现为“微裂纹发育→裂隙扩展→扩展放缓→停止延伸”演变阶段,未显现对围岩影响较大的破碎片脱落现象和继续向内延伸迹象。④综合山下顶管隧洞D1观测孔、山茶检修隧洞D2观测孔结果验证了良好的控界爆破效果,对现场爆破施工起到了显著的实际指导作用,同时取自隧道原位的岩样冲击劈裂结果为爆前钻孔与爆破方案设计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距离隧道 花岗岩/凝灰岩 爆破裂隙 冲击劈裂 4D超高清成像技术 岩石损伤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山区茶园土壤pH和重金属铬的空间异质性研究——以贵州省贵定县为例
18
作者 王宗磊 徐颖 +3 位作者 李作为 文锡梅 朱栋 湛天丽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9-165,共7页
【目的】探究高原山区茶园土壤pH及重金属铬(chromium,Cr)含量的空间异质性及其驱动因素,为茶树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贵州省贵定县423个茶园土壤样品,采用地统计学和半方差函数模型法探究茶园土壤pH和Cr的空间异质性... 【目的】探究高原山区茶园土壤pH及重金属铬(chromium,Cr)含量的空间异质性及其驱动因素,为茶树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贵州省贵定县423个茶园土壤样品,采用地统计学和半方差函数模型法探究茶园土壤pH和Cr的空间异质性,并利用随机森林算法研究不同pH下Cr含量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高原山区茶园土壤pH值为4.5~6.0的样品占74%,适宜茶树生长。研究区域内土壤Cr含量处于安全水平。土壤pH值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小,呈明显的带状分布。土壤重金属Cr含量的空间分布呈现自北向东南逐渐降低的趋势,低值斑块多出现在东南区域,高值斑块集中在中西部。【结论】不同土壤pH值对Cr含量的影响不同。在pH≤5.5的茶园土壤中,土壤pH对Cr含量影响最大;在5.5<pH≤6.5的茶园土壤中,土壤颗粒对Cr含量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土壤 pH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打印试件的裂隙岩体断裂特性及裂纹扩展特征研究
19
作者 余雷雷 徐颖 +4 位作者 葛进进 李洪伟 倪苏黔 张仲一 尚辉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34,共10页
为探究不同倾角裂隙对岩石断裂特性的影响,本研究基于3D打印技术制备直切槽半圆盘弯曲(NSCB)试件,开展含裂隙岩体Ⅰ型静态断裂特性的试验研究。为探究不同的预制裂隙角度对于岩石断裂特性的影响,本研究基于3D打印技术制备含裂隙倾角的... 为探究不同倾角裂隙对岩石断裂特性的影响,本研究基于3D打印技术制备直切槽半圆盘弯曲(NSCB)试件,开展含裂隙岩体Ⅰ型静态断裂特性的试验研究。为探究不同的预制裂隙角度对于岩石断裂特性的影响,本研究基于3D打印技术制备含裂隙倾角的直切槽半圆盘弯曲试件(NSCB),打印好的试件经过固化,烘烤处理后,将其放置在干冰中,待其表面温度达到-30℃时进行准静态三点弯曲试验,该试验揭示了预制裂隙倾角对于断裂韧度、起裂角、断裂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含裂隙NSCB试件平均断裂韧度均小于标准NSCB试件,且试件断裂韧度与裂隙倾角成正相关;对于含裂隙的NSCB试件,在β介于0°~90°之间时,起裂角随着裂隙倾角的增大而增大,裂纹拓展路径则表现出明显的“偏折”现象;从断裂破坏的能量角度分析,断裂能随着裂隙倾角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NSCB 断裂韧度 起裂角 断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应力波的破岩特征及其能量分布研究 被引量:36
20
作者 徐颖 丁光亚 +1 位作者 宗琦 沈兆武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16,共4页
通过对岩体内炸药爆炸产生应力波破岩特征分析 ,得出了更为精确的应力波作用下裂隙区半径计算公式 ,同时对岩体内的原生裂纹及爆炸应力波损伤作用下的爆生裂纹的最终扩展长度进行研究。并利用实验室模型试验和ADINA计算程序对岩体内应... 通过对岩体内炸药爆炸产生应力波破岩特征分析 ,得出了更为精确的应力波作用下裂隙区半径计算公式 ,同时对岩体内的原生裂纹及爆炸应力波损伤作用下的爆生裂纹的最终扩展长度进行研究。并利用实验室模型试验和ADINA计算程序对岩体内应力波能的数值进行计算分析 ,得出当小抵抗线大孔距时 ,岩体内应力波能分配较均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应力波 损伤作用 裂纹扩展长度 ADINA程序 原生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