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调蓄冷材料热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方贵银 徐锡斌 李辉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5-29,共5页
通过实验研究了空调蓄冷材料的凝固温度、融解温度、凝固潜热和融解潜热等热学性能。该蓄冷材料是由两种相变材料构成。在热性能测试中 ,用示差扫描量热仪来测定蓄冷材料的潜热 ,用红外光谱仪来测定蓄冷材料的结构变化。该蓄冷材料的融... 通过实验研究了空调蓄冷材料的凝固温度、融解温度、凝固潜热和融解潜热等热学性能。该蓄冷材料是由两种相变材料构成。在热性能测试中 ,用示差扫描量热仪来测定蓄冷材料的潜热 ,用红外光谱仪来测定蓄冷材料的结构变化。该蓄冷材料的融解热是 1 1 8.996kJ/kg、起始融解温度是 6 .399℃。其热容量比一般的无机水合盐大、融解温度比冰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 蓄冷材料 热学性能 示差扫描量热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回热闭式热泵干燥系统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杜垲 徐锡斌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29-432,共4页
空气闭式热泵干燥装置和加装空气回热器的空气闭式热泵干燥装置的对比试验表明,后者比前者除湿能耗比SPC在某些工况下降低达20%。对两者的循环作了理论分析。
关键词 热泵 热管 空气回热 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蓄冷空调新型相变蓄能材料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方贵银 徐锡斌 《真空与低温》 2002年第3期140-143,共4页
通过实验分析了空调蓄冷材料的凝固点、融点、融解热和相变过程中的热稳定性等热学性能。在热分析中 ,用示差扫描量热仪 (DSC)来测定蓄冷材料的融解热 ,温度传感器用来测定蓄冷材料的凝固点和融解点。通过热分析寻找到了一种新型蓄冷材... 通过实验分析了空调蓄冷材料的凝固点、融点、融解热和相变过程中的热稳定性等热学性能。在热分析中 ,用示差扫描量热仪 (DSC)来测定蓄冷材料的融解热 ,温度传感器用来测定蓄冷材料的凝固点和融解点。通过热分析寻找到了一种新型蓄冷材料 ,其测试结果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学性能 相变蓄能材料 蓄冷空调 凝固点 融点 融解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流换热条件下单平板蓄冷凝固特性研究
4
作者 方贵银 徐锡斌 《真空与低温》 2002年第1期34-38,共5页
建立了对流换热条件下蓄冷平板单体内凝固过程变化规律的数理模型 ,并用一种简便方法求解了凝固过程非稳态移动界面传热问题 ;讨论了该蓄冷平板的传热特性 ,比较实验值与理论值后两者基本吻合 ,可满足工程设计计算需要。该结果为研究蓄... 建立了对流换热条件下蓄冷平板单体内凝固过程变化规律的数理模型 ,并用一种简便方法求解了凝固过程非稳态移动界面传热问题 ;讨论了该蓄冷平板的传热特性 ,比较实验值与理论值后两者基本吻合 ,可满足工程设计计算需要。该结果为研究蓄冷平板堆积床凝固传热特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平板蓄冷 凝固特性 对流换热 数学模型 相变蓄冷器 物理模型 传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过冷度逆流式过冷器换热特性研究
5
作者 方贵银 徐锡斌 《中国建设信息》 2002年第F02期33-37,共5页
阐述了大过冷度制冷——高温水蓄冷空调系统原理,对该系统中的关键设备过冷器进行了选型和计算。在液——液换热型板式换热器传热特性无资料的情况下,根据板式蒸发器的传热特性和管式液——液热交换换热器与管式蒸发器的传热系数的比值... 阐述了大过冷度制冷——高温水蓄冷空调系统原理,对该系统中的关键设备过冷器进行了选型和计算。在液——液换热型板式换热器传热特性无资料的情况下,根据板式蒸发器的传热特性和管式液——液热交换换热器与管式蒸发器的传热系数的比值来估算板式过冷器的传热系数或传热单元数。实验证明,这种设计方法是成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流式过冷器 换热特性 大过冷度制冷 高温水蓄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下两相自然循环流动不稳定性的实验研究──(Ⅰ)机理探索 被引量:7
6
作者 徐锡斌 徐济鋆 +1 位作者 黄海涛 于平安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04-113,共10页
对两相自然循环流动不稳定性问题进行了机理性实验研究,系统压力范围为0.1MPa-0.4MPa。通过实验,分析了不稳定流动的机理,并根据其内在特性总结出两类主要的不稳定流动,为深入进行理论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
关键词 两相自然循环 密度波振荡 核安全 低压物理 流动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下两相自然循环流动不稳定性的实验研究──(Ⅱ)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徐锡斌 徐济鋆 +1 位作者 黄海涛 于平安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00-207,共8页
通过对低压下不同工况系统实验研究,总结了包括系统压力、进口过冷度、加热段进出口阻力、加热段管径等对流动不稳定的影响,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综合,得出了一个无量纲关系式。
关键词 流动不稳定性 两相自然循环 核安全 进口过冷度 系统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应对孩子的攀比
8
作者 徐锡斌 《江苏教育》 2005年第06A期32-33,共2页
今天的孩子比什么?我们发现,小学生喜欢比谁的零花钱多,谁的家里有钱;中学生喜欢比谁的父母地位高,谁的网友酷;大学生呢?据报载,录取大学的新生,报到前就瞄准“三大件”,不管自家条件如何,认为不配齐手机、电脑、录音笔,就没... 今天的孩子比什么?我们发现,小学生喜欢比谁的零花钱多,谁的家里有钱;中学生喜欢比谁的父母地位高,谁的网友酷;大学生呢?据报载,录取大学的新生,报到前就瞄准“三大件”,不管自家条件如何,认为不配齐手机、电脑、录音笔,就没有脸面去报到。有记者称:攀比之风该刹刹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攀比心理 学生 教育案例 消费观念 教师 家庭教育 教育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荣辱观教育贵在细化
9
作者 徐锡斌 《江苏教育》 2006年第08A期13-14,共2页
你拍一,我拍一,八荣八耻要分清。你拍二,我拍二,爱国爱校爱伙伴。你拍三,我拍三,服务人民记心上。
关键词 荣辱观教育 细节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ific Heat of Rhombohedral Polymeric C60 in Temperature Range 300-2 K
10
作者 崔光磊 顾民 +5 位作者 于尧 徐锡斌 王力航 陈骁 冯端 邓棠波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2期658-660,共3页
Polymerization of C60 is realized under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X-ray diffraction reveals a rhombohedral lattice structure in the product, and solid-state ^13C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confi... Polymerization of C60 is realized under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X-ray diffraction reveals a rhombohedral lattice structure in the product, and solid-state ^13C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confirms the formation of sp^3 bonds between C60 molecules. Specific heat is then measured over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300-2 K. It is found that its specific heat values a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ose in fullerite within the region of 80-2K, and this huge reduction is attributed to the suppression of intermolecular librational modes in polymerized C60. An excellent fit to the experimental data over the entire temperature range is provided by a model, which needs to include only three-dimensional and two-dimensional translational modes in various contribution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PRESSURE SOLID C-60 NEUTRON-SCATTERING CRYSTALLINE C-60 FULLERITE MODES VIBRATIONS PHONONS CARB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岔理论及其在热工流体系统两相流动稳定性研究中的应用
11
作者 孙晓东 徐济 徐锡斌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103-109,共7页
介绍了动力系统的分岔理论的原理及稳定性判别方法,指出热工流体系统的耗散性和非线性因素,最后结合两相自然循环流动稳定性的一个计算实例,将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作了比较,两者吻合较好,证明应用分岔理论分析热工流体系统两相流动... 介绍了动力系统的分岔理论的原理及稳定性判别方法,指出热工流体系统的耗散性和非线性因素,最后结合两相自然循环流动稳定性的一个计算实例,将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作了比较,两者吻合较好,证明应用分岔理论分析热工流体系统两相流动稳定性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岔理论 热工流体系统 两相流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