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AL-g-HEMA接枝共聚物对药物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徐铜文 何炳林 刘宁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06-111,共6页
本文合成和证实了乙烯—乙烯醇(EVAL)接枝甲基丙烯酸β-羟乙基酯(HEMA)共聚物,研究了不同性质的药物在接枝共聚物膜内的透过特性。结果表明,经过接枝的EVAL膜对亲水性药物(如5—氟尿嘧啶)的渗透性能明显提高。
关键词 接枝共聚物 渗透性 药物 乙烯醇 HE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导法确定二元体系中离子的浓度 被引量:1
2
作者 徐铜文 杨伟华 +3 位作者 何炳林 刘兆明 李善清 李旭娣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45-48,共4页
本文从电化学基本原理出发 ,推导出稀溶液中二元混合组分的电导与各组分当量浓度的关系 ,并通过测定纯组分的电导 -当量浓度标准曲线 ,来确定二元混合组分的标准曲线。在对其中一组分浓度确定的基础上 ,可很容易计算另一组分的浓度。该... 本文从电化学基本原理出发 ,推导出稀溶液中二元混合组分的电导与各组分当量浓度的关系 ,并通过测定纯组分的电导 -当量浓度标准曲线 ,来确定二元混合组分的标准曲线。在对其中一组分浓度确定的基础上 ,可很容易计算另一组分的浓度。该法简便、快速 ,有望成为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的一个很好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体系 离子浓度确定 电导法 电导-浓度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AL接枝HEMA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徐铜文 刘宁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3期72-78,共7页
本文研究了甲基丙烯酸β羟乙基酯(HEMA)由(Ce^(4+)引发在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AL)膜的接枝聚合,建立了接枝聚合动力学方程,研究了单体的溶解特住和扩散特性,结果表明:化学和扩散因素是接枝聚合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接枝聚合 接枝动力学 EVAL HM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理科化工基础实验内容的设置与改革构想 被引量:13
4
作者 傅延勋 杨伟华 +1 位作者 瞿其曙 徐铜文 《大学化学》 CAS 2004年第1期30-32,共3页
探讨了理科化学类专业如何设置化工基础实验内容。认为理科化工基础实验内容的设置应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即实验的量不宜多 ,但要精选 ,所选实验要有代表性。
关键词 理科化学类专业 化工基础实验课 课程设置 课程改革 实验室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科化工基础实验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探讨 被引量:6
5
作者 傅延勋 徐铜文 杨伟华 《大学化学》 CAS 2008年第1期8-10,共3页
探讨理科化工基础实验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认为理科化工基础实验教学有别于工科,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产品开发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技术经济观点;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有关化学工程学的实验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 探讨理科化工基础实验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认为理科化工基础实验教学有别于工科,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产品开发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技术经济观点;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有关化学工程学的实验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内容应精选,内容设置应考虑到系统性、先进性、综合性和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基础实验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 理科 基础实验教学 实验研究方法 实验技术 化学工程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过程与双极膜电渗析的集成操作——介绍一个分离与反应技术一体化的化学工程实验 被引量:6
6
作者 冯红艳 徐铜文 +1 位作者 王晓林 杨伟华 《大学化学》 CAS 2015年第1期59-63,共5页
介绍一个分离与反应技术一体化的化学工程实验,实验中需进行发酵过程与双极膜电渗析过程的集成操作,可使学生在了解分离与反应技术一体化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改变传统的化学工程反应观念,激发对新型化学工程学科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双极膜电渗析 本科教学 集成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化聚苯醚/多烷氧基硅共聚物杂化离子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肖新乐 吴翠明 +1 位作者 徐铜文 崔鹏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7-111,共5页
文章利用聚(对氯甲基苯乙烯-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poly(VBC-co-γ-MPS))与磺化聚(2,6-二甲基-1,4-苯醚)(SPPO)进行共混和原位溶胶-凝胶(sol-gel)反应,再与二甲胺水溶液反应,制备得到酸-碱对有机-无机杂化离子膜。该膜具... 文章利用聚(对氯甲基苯乙烯-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poly(VBC-co-γ-MPS))与磺化聚(2,6-二甲基-1,4-苯醚)(SPPO)进行共混和原位溶胶-凝胶(sol-gel)反应,再与二甲胺水溶液反应,制备得到酸-碱对有机-无机杂化离子膜。该膜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离子交换容量以及质子电导率。合适摩尔分数的poly(VBC-co-γ-MPS)制备的膜的离子交换容量值为2.15mmol/g,水质量分数为80%,拉伸强度为13.4MPa,断裂伸长率为26%,质子传导率为0.086S/cm。与一般的杂化膜相比,膜的稳定性及质子传导率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化聚苯醚 酸-碱对 燃料电池 杂化 离子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状液膜法提取钪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范文元 徐铜文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3期50-58,共9页
本文研究了间歇法乳状液膜提钪时多因素的影响,确定了较优的膜相配方和适宜的操作条件.研究了钪在液膜中的传递行为,建立了Ⅱ型促进迁移的反应──扩散模型,考虑了外相边界层、膜相阴力、界面化学反应和膜破裂,并用钪液体系得到了... 本文研究了间歇法乳状液膜提钪时多因素的影响,确定了较优的膜相配方和适宜的操作条件.研究了钪在液膜中的传递行为,建立了Ⅱ型促进迁移的反应──扩散模型,考虑了外相边界层、膜相阴力、界面化学反应和膜破裂,并用钪液体系得到了定性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状液膜 促进迁移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研助力教学打造自制化工教学仪器 被引量:2
9
作者 冯红艳 徐铜文 高明丽 《大学化学》 CAS 2016年第11期56-60,共5页
介绍一个自2015年度春季开始用于本科教学的分离实验项目。科研助力教学,将已获得国家专利的卷式扩散膜组件设计成化工基础实验自制的实验仪器,并将正在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部分内容转化为可用于教学的实验内容。通过教学和科... 介绍一个自2015年度春季开始用于本科教学的分离实验项目。科研助力教学,将已获得国家专利的卷式扩散膜组件设计成化工基础实验自制的实验仪器,并将正在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部分内容转化为可用于教学的实验内容。通过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有机结合,形成既有特色又紧跟学科前沿的教学仪器和实验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基础实验 膜分离实验 实验室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盐差能的“膜”届求职之旅
10
作者 刘潇 曹光中 +4 位作者 高明丽 吴红 冯红艳 蒋晨啸 徐铜文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9期279-282,共4页
海洋盐差能发电是一项新兴的绿色能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本文借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海洋盐差能在离子交换膜公司的求职之旅,简述了离子交换膜和反向电渗析技术,介绍海洋盐差能的利用现状以及被用于发电的原理。本文希望通过生动形象... 海洋盐差能发电是一项新兴的绿色能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本文借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海洋盐差能在离子交换膜公司的求职之旅,简述了离子交换膜和反向电渗析技术,介绍海洋盐差能的利用现状以及被用于发电的原理。本文希望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加深读者对海洋盐差能的认识和理解,增强“能源安全”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差能 离子交换膜 反向电渗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系有机液流电池电化学活性分子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4
11
作者 彭康 刘俊敏 +2 位作者 唐珙根 杨正金 徐铜文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46-1263,共18页
水系有机液流电池作为大规模储能技术,在实现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应用潜力。本文结合水系有机液流电池研究现状,重点围绕能量密度、功率密度、效率和循环寿命四个重要性能参数对水系有机液流电池电化学活性分子进行综述... 水系有机液流电池作为大规模储能技术,在实现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应用潜力。本文结合水系有机液流电池研究现状,重点围绕能量密度、功率密度、效率和循环寿命四个重要性能参数对水系有机液流电池电化学活性分子进行综述,阐明了电化学活性分子溶解度、电势、电化学反应转移电子数及速率、尺寸、化学稳定性等对水系有机液流电池性能的影响。通过与磷酸铁锂电池、铅碳电池、水系全钒液流电池等技术对比,展望水系有机液流电池发展前景,认为能量密度≥30 W·h/L,最大放电功率密度≥300 mW/cm^(2),能量效率≥80%,循环容量衰减≤0.05%/d的水系有机液流电池有望参与长时储能市场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有机液流电池 能量密度 功率密度 效率 循环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