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合数据驱动稳定性分析的快速路车队追尾冲突预测
1
作者 王长帅 任卫林 +3 位作者 徐铖铖 佟昊 邵永成 彭畅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9-245,共7页
为探究车队弦稳定性指标与交通状态变量对车队尾车追尾冲突的影响,提取了1 085条包含连续5辆车的轨迹数据,以最小碰撞时间为评价指标,将尾车的跟驰状态划分为冲突与非冲突2种。利用数据驱动的弦稳定性分析方法,计算车队弦稳定性指标值,... 为探究车队弦稳定性指标与交通状态变量对车队尾车追尾冲突的影响,提取了1 085条包含连续5辆车的轨迹数据,以最小碰撞时间为评价指标,将尾车的跟驰状态划分为冲突与非冲突2种。利用数据驱动的弦稳定性分析方法,计算车队弦稳定性指标值,构建了仅包含交通状态变量、仅包含弦稳定性指标、融合交通状态变量与弦稳定性指标的3种追尾冲突预测模型,解析不同因素对尾车追尾冲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融合交通状态变量与弦稳定性指标的预测模型表现最好,其准确率、精确率和召回率分别为95.90%、93.60%和89.80%。车队弦稳定性指标值越大,尾车发生追尾冲突的概率越高。尾车加速度的标准差、前车的最小车头间距、尾车车头间距的标准差和车头时距的标准差等也是影响追尾冲突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追尾冲突 数据驱动 稳定性分析 轨迹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判别分析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实时评价指标 被引量:22
2
作者 徐铖铖 刘攀 +1 位作者 王炜 蒋璇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55-559,共5页
为了实时评价交通流变化对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风险的影响,利用高精度交通流数据建立了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实时评价指标.提取了美国加州I-880 N高速公路上采集间隔为30 s的实时交通流数据和事故数据,采用Fisher判别分析方法建立交通流参数的... 为了实时评价交通流变化对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风险的影响,利用高精度交通流数据建立了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实时评价指标.提取了美国加州I-880 N高速公路上采集间隔为30 s的实时交通流数据和事故数据,采用Fisher判别分析方法建立交通流参数的线性组合,以判别危险交通流状态.该线性组合被定义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实时评价指标,当该指标小于0时,代表危险交通流状态,有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当该指标大于0时,代表正常交通流状态,没有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研究了该指标与交通事故风险之间的定量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该指标预测事故的精度为65.7%.另外,该指标每减小1个单位,交通事故风险将提高1.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 FISHER判别分析 实时事故风险 交通事故 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诱导与信号控制协同优化策略仿真 被引量:4
3
作者 俞灏 刘攀 +1 位作者 徐铖铖 柏璐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26-1031,共6页
基于微观仿真软件PARAMICS的城市车辆诱导系统与交通信号控制协同优化流程,提出了基于大规模仿真实验的最优协同策略.通过对PARAMICS进行二次开发,基于固定式信号控制、感应式信号控制以及区域联动信号控制3种信号控制策略,结合用户遵... 基于微观仿真软件PARAMICS的城市车辆诱导系统与交通信号控制协同优化流程,提出了基于大规模仿真实验的最优协同策略.通过对PARAMICS进行二次开发,基于固定式信号控制、感应式信号控制以及区域联动信号控制3种信号控制策略,结合用户遵从度和诱导信息发布频次,设计13种不同诱导策略.研究共计完成仿真实验7 800次,根据仿真数据建立平均路段占有率-系统总行程时间回归模型,进而得到不同交通需求条件下最优协同策略.结果显示,不同信号控制下该最优协同策略降低总行程时间0~23.14%.同时可移植性测试显示,在可移植性测试路网中最优协同策略较基础方案降低总行程时间0~10.67%,与最优策略总行程时间差异小于3.5%,因此该最优协同策略具有较好的可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协同优化策略 微观仿真 交通诱导 交通信号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航与高铁竞争因素的敏感性分析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晓伟 王炜 +2 位作者 杨敏 王昊 徐铖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88-394,共7页
在系统分析现有旅客民航与高铁出行方式选择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购票、到站、中转换乘、出行、离站全过程视角全面科学地设计了旅客出行选择行为实验,获取旅客中长距离出行过程中民航与高铁的RP数据,将高铁作为参考方式建立BL方式选择模... 在系统分析现有旅客民航与高铁出行方式选择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购票、到站、中转换乘、出行、离站全过程视角全面科学地设计了旅客出行选择行为实验,获取旅客中长距离出行过程中民航与高铁的RP数据,将高铁作为参考方式建立BL方式选择模型,获取显著性影响因素的参数估计结果,并进行显著性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运行时间、出行距离、出行费用、到站时间、准时性是影响民航和高铁竞争的显著性因素;运行时间、出行距离、出行费用的弹性值分别为-3.05、1.39、1.07,绝对值均大于1,表明运行时间、出行距离、出行费用对高铁竞争下的民航选择富有弹性;到站时间、准时性的弹性值分别为0.41、-0.82,绝对值均小于1,表明到站时间和准时性对高铁竞争下民航的选择缺乏弹性.研究成果可为运输资源合理配置及交通运输政策制定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运输 敏感性分析 BL模型 竞争因素 民航 高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式综合交通客运方式选择行为决策机理——以大学生群体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晓伟 王炜 +2 位作者 杨敏 王昊 徐铖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7-361,共5页
在深入分析现有旅客乘车选择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购票和接驳方式属性特征对旅客方式选择的影响,从全过程的视角设计旅客购票、到站、出行、离站出行选择行为实验,获取大学生高速巴士、普通火车、高铁、飞机多模式出行RP调查数据,... 在深入分析现有旅客乘车选择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购票和接驳方式属性特征对旅客方式选择的影响,从全过程的视角设计旅客购票、到站、出行、离站出行选择行为实验,获取大学生高速巴士、普通火车、高铁、飞机多模式出行RP调查数据,将飞机作为参考方式建立大学生交通方式选择MNL模型,并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显著影响因素的弹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除生活费、出行目的及出行距离外,到站方式和时间也是影响旅客乘车选择的重要因素,提高交通枢纽可达性是调整交通方式市场份额的重要策略;(2)生活费低、出行距离和到站时间短、以探亲为目的的大学生更有可能选择大巴出行,而生活费高、出行距离和到站时间相对较短,以探亲为目的大学生选择高铁出行的可能性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交通 方式选择 MNL 弹性分析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因素对选择自行车通勤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杨晨 王炜 +1 位作者 陆建 徐铖铖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0年第3期611-615,共5页
考虑出行者在个体因素方面的差异及其对选择自行车通勤的作用,利用Odds Ratio统计定性地分析各因素的影响,运用因子分析探索因素间的相关性和内部联系.基于因子分析结果,建立含隐含变量的二项Logit(BL)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出行距离、感... 考虑出行者在个体因素方面的差异及其对选择自行车通勤的作用,利用Odds Ratio统计定性地分析各因素的影响,运用因子分析探索因素间的相关性和内部联系.基于因子分析结果,建立含隐含变量的二项Logit(BL)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出行距离、感知收益、小汽车拥有与是否自行车通勤显著相关.同时利用普通BL模型作为参考得到补充和比较结果:尽管社会经济地位是显著的,家庭收入的影响却不大;出行者更在意快速性和便利性收益,而非安全性和舒适性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因素 自行车通勤 隐含变量 二项log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网联环境交通流波动消除理论与方法综述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志斌 黎萌 +1 位作者 刘攀 徐铖铖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3年第5期1-9,共9页
分析近年来智能网联环境下交通流波动消除策略的研究进展,根据模型构建的技术手段将其分为三类:跟驰模型稳定性解析控制、交通流波动传播轨迹控制、强化学习驾驶行为优化控制。回顾各类策略的研究现状与模型机理,对比讨论各类控制策略... 分析近年来智能网联环境下交通流波动消除策略的研究进展,根据模型构建的技术手段将其分为三类:跟驰模型稳定性解析控制、交通流波动传播轨迹控制、强化学习驾驶行为优化控制。回顾各类策略的研究现状与模型机理,对比讨论各类控制策略的优势与不足,并从技术背景、研究场景、算法流程和应用理论方面提出智能网联环境下交通流波动消除策略的未来深化研究方向,包括考虑多车道道路环境、交通流微观机理、车辆冲突博弈的复杂情境,考虑宏微观智能网联车控制与交通流主动控制的融合优化,考虑数据缺陷、系统不确定和环境扰动下系统可扩展性和鲁棒性提升,以期为了解交通流波动消除研究进展、提升智能网联环境下交通流波动控制效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交通流波动消除 智能网联环境 控制策略 跟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客区域多模式交通出行行为特征与服务质量感知差异
8
作者 李晓伟 王炜 +2 位作者 杨敏 王昊 徐铖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85-692,共8页
通过对旅客区域多模式交通出行的抽样调查,归纳和分析了不同交通模式下旅客的出行特征,包括性别、年龄结构、职业分布、收入特征、小汽车拥有特征、出行目的、购票方式等;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比旅客区域多模式交通的平均出行距离、平均... 通过对旅客区域多模式交通出行的抽样调查,归纳和分析了不同交通模式下旅客的出行特征,包括性别、年龄结构、职业分布、收入特征、小汽车拥有特征、出行目的、购票方式等;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比旅客区域多模式交通的平均出行距离、平均运行时间和平均出行费用以及旅客多模式交通出行的中转换乘与集散特征;分析比较了旅客多模式交通服务感知水平,包括安全性、舒适性、准时性等.研究表明:飞机、高铁、普铁、高速巴士的平均运距分别为1 451km、669km、843km、334km,平均出行费用为815元、295元、150元、90元,城际平均出行时间为2.93h、4.11h、8.07h、4.22h;四种运输方式中,安全性、舒适性、准时性最好的分别为高铁、飞机、高铁,集散时间从小到大分别是高速巴士、普铁、高铁、飞机;网络购票已成为最主要的购票方式.研究成果可为探寻我国旅客多模式交通出行行为规律,改善多模式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运营服务水平提供较为准确的现场调查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交通 出行特征 集散特征 服务质量 购票行为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铁和高速巴士竞争下旅客出行选择行为机理
9
作者 李晓伟 王炜 +2 位作者 杨敏 王昊 徐铖铖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546-1551,共6页
为探析及定量化揭示高速巴士与普通铁路列车竞争下旅客出行选择行为机理,从购票、到站、中转换乘、出行和离站全过程视角科学地设计旅客出行选择行为实验,获取旅客出行活动的RP数据,解析旅客购票与出行特征、交通枢纽集散特征及运输方... 为探析及定量化揭示高速巴士与普通铁路列车竞争下旅客出行选择行为机理,从购票、到站、中转换乘、出行和离站全过程视角科学地设计旅客出行选择行为实验,获取旅客出行活动的RP数据,解析旅客购票与出行特征、交通枢纽集散特征及运输方式服务质量感知水平;以普通铁路与高速巴士作为旅客乘车方式选择肢,设置影响旅客乘车选择的特性变量,将高速巴士作为参考方式建立旅客乘车选择模型,研究普通铁路列车与高速巴士竞争下多维影响因素对旅客出行选择行为的作用机理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拥有小汽车、网络购票、到站时间、出行距离、舒适性和准时性对普通铁路列车和高速巴士竞争下旅客出行选择行为有较大影响,其中富有弹性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准时性、舒适性和出行距离,弹性值相应为1.86,1.66和1.58。研究成果对于充实完善区域交通选择行为理论、揭示区域交通方式竞争机理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普通铁路 高速巴士 BL模型 选择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车道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分析与建模 被引量:13
10
作者 魏雪延 徐铖铖 +2 位作者 王炜 李烨 项昀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5-111,共7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的客货运输需求迅速增加,越来越多的高速公路扩建为8车道或10车道的多车道高速公路,而中国目前还没有针对8车道及以上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展开充分研究.本文研究了整体式、客货分离式和"长途+集散"...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的客货运输需求迅速增加,越来越多的高速公路扩建为8车道或10车道的多车道高速公路,而中国目前还没有针对8车道及以上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展开充分研究.本文研究了整体式、客货分离式和"长途+集散"式3种断面形式下多车道高速公路通行能力的影响因素,构建了3种横断面形式下的多车道高速公路通行能力计算模型,并借助VISSIM仿真平台进行各断面形式下的交通流运行模拟,运用所得到的一系列速度—流量曲线,对模型中的相关参数进行标定.本文的研究思想与成果,可以从通行能力角度为新建和改扩建多车道高速公路断面布设与组织形式选择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通行能力建模 VISSIM仿真 多车道高速公路 断面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口迁徙大数据的城市对外交通客运方式优势出行距离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项昀 徐铖铖 +2 位作者 于维杰 华雪东 王炜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41-246,共6页
为提高我国城市对外交通中客运多方式协同运行效率,优化客运资源配置,依托人口迁徙大数据,建立量化分析城市对外交通客运方式优势出行距离的方法.提出用绝对优势出行距离和相对优势出行距离来表征优势出行距离,分别构建城市对外客运方... 为提高我国城市对外交通中客运多方式协同运行效率,优化客运资源配置,依托人口迁徙大数据,建立量化分析城市对外交通客运方式优势出行距离的方法.提出用绝对优势出行距离和相对优势出行距离来表征优势出行距离,分别构建城市对外客运方式的绝对优势出行距离模型和相对优势出行距离模型;利用人口迁徙大数据,绘制基于出行距离的客运方式分担率曲线,对优势出行距离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对外交通中公路、铁路、航空客运方式的绝对优势出行距离分别为[8,119]km、[119,1594]km和[1594,3000]km,相对优势距离分别为[8,463]km、[318,983]km和[2477,3000]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交通运输 城市对外交通 客运方式 优势出行距离 分担率 人口迁徙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地方制造业的大学生创新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
12
作者 柳雕貂 沈倩倩 徐铖铖 《现代营销(下)》 2012年第5期284-285,共2页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的发展战略核心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是实现这一发展战略的根本保障,因此高等教育需要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大力开展大学生创新教育。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学校的工作经验...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的发展战略核心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是实现这一发展战略的根本保障,因此高等教育需要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大力开展大学生创新教育。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学校的工作经验,总结出开展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机制与举措,通过培养创新文化、建立创新教育体系、制订创新教育措施等途径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努力塑造文理兼备、全面综合发展的现代创新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教育 机制与举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地组合形态划分与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丁微 徐铖铖 刘攀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74-1078,共5页
为了探究土地利用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基于交通事故、交通小区边界、路网、交通流量、人口以及建筑物用地数据,以交通小区为分析单元,将用地特征参数作为聚类指标,利用K均值聚类算法将土地利用划分为5类用地组合形态,采用半参数地理加权... 为了探究土地利用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基于交通事故、交通小区边界、路网、交通流量、人口以及建筑物用地数据,以交通小区为分析单元,将用地特征参数作为聚类指标,利用K均值聚类算法将土地利用划分为5类用地组合形态,采用半参数地理加权回归和方差分析的方法研究用地组合形态对交通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生态型用地形态的事故风险是居住用途主导的用地形态的1.171倍,社区服务型用地形态的事故风险是居住用途主导的用地形态的0.641倍,不同的用地组合形态之间社会经济和交通运行特征差异显著.用地组合形态通过社会经济和交通运行间接地影响交通安全,其中自然生态型的用地形态最安全,社区服务型用地形态最危险,是交通安全管理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地组合形态 交通安全 K均值聚类算法 半参数地理加权泊松回归模型 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安新区对外骨干路网高速公路主动控制系统应用实践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春杰 徐铖铖 +2 位作者 李志斌 雷伟 焦彦利 《中国交通信息化》 2023年第8期118-122,129,共6页
本文以荣乌高速公路新线智慧高速公路建设实践为例,提出了基于可变限速的交通流主动控制策略方法,分析了高速公路数据感知系统和控制系统设施配置,研究不同控制目的和控制变量,开发了荣乌高速交通流主动控制软件系统。
关键词 高速公路 主动控制 可变限速 控制策略 雄安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横风条件下安全行车速度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晓东 徐铖铖 +1 位作者 罗瑞琪 高佳宁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9年第9期163-165,M0017,共4页
利用车辆动力学模型,分析了高速公路横风条件下车辆的侧滑问题,在综合考虑横风风速、车型、路面状况和车速的基础上,对我国4种典型汽车的行驶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同时计算了不同类型车辆在不同横风速度下的安全行驶速度。结果表明:在横风... 利用车辆动力学模型,分析了高速公路横风条件下车辆的侧滑问题,在综合考虑横风风速、车型、路面状况和车速的基础上,对我国4种典型汽车的行驶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同时计算了不同类型车辆在不同横风速度下的安全行驶速度。结果表明:在横风作用下,车辆行驶速度越大,侧滑风险越大。因此,在高速公路上需要设置适当的横风限速,以保证横风条件下的行车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风 车辆行驶稳定性 驾驶安全 安全速度 车辆侧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