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番石榴抗氧化作用及其与黄酮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13
1
作者 徐金瑞 张名位 +1 位作者 张金奖 梁洁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12,共4页
以番石榴为材料,比较华南地区5个主要品种番石榴的总抗氧化能力(TAC)、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以及黄酮含量的差异,并对不同品种番石榴的抗氧化作用与黄酮含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番石榴的抗氧化作用差异较明显,... 以番石榴为材料,比较华南地区5个主要品种番石榴的总抗氧化能力(TAC)、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以及黄酮含量的差异,并对不同品种番石榴的抗氧化作用与黄酮含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番石榴的抗氧化作用差异较明显,清除自由基能力最强的是台湾新世纪,胭脂红次之,早熟白最差;总抗氧化能力及黄酮含量表现为:胭脂红>台湾新世纪>芭乐>珍珠>早熟白,且番石榴的总抗氧化能力与黄酮含量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石榴 抗氧化作用 黄酮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石榴叶多酚的提取及其抗氧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徐金瑞 侯方丽 +2 位作者 黄建蓉 胡勇 钟南京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38-41,55,共5页
以番石榴叶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技术优化番石榴叶中多酚物质的提取工艺;通过测定还原力、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和抑制猪油的氧化作用,探讨番石榴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超声波提取温度55℃、时间20 min,... 以番石榴叶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技术优化番石榴叶中多酚物质的提取工艺;通过测定还原力、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和抑制猪油的氧化作用,探讨番石榴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超声波提取温度55℃、时间20 min,料液比1∶70(g/mL),乙醇浓度50%,在此条件下多酚含量达114.82 mg/g。抗氧化研究表明,番石榴叶多酚能有效抑制猪油的氧化,且具有较好的还原力和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石榴叶 多酚 超声波提取 抗氧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石榴叶对食品中几种常见细菌的抑菌作用 被引量:9
3
作者 徐金瑞 郭志成 +2 位作者 罗燕琴 刘思超 刘燕娴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3-175,共3页
应用药敏纸片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对比研究番石榴叶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对食品中4种常见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分析抑菌作用与其总黄酮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番石榴叶水提取物、乙醇提取... 应用药敏纸片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对比研究番石榴叶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对食品中4种常见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分析抑菌作用与其总黄酮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番石榴叶水提取物、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总体上,水提取物抑菌活性优于乙醇提取物,水提取物的抑菌效果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黄酮类化合物是番石榴叶中重要的抑菌物质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石榴叶 提取物 抑菌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抗氧化剂协同作用对葵花籽油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6
4
作者 徐金瑞 邓翌凤 列丽坤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0-42,共3页
以POV作为油脂稳定性的评价指标,采用Schaal烘箱法研究了温度、光照、TBHQ、BHA、BHT及复合抗氧化剂对葵花籽油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光照对葵花籽油的氧化过程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温度影响更为显著。TBHQ、BHA和BHT 3种抗... 以POV作为油脂稳定性的评价指标,采用Schaal烘箱法研究了温度、光照、TBHQ、BHA、BHT及复合抗氧化剂对葵花籽油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光照对葵花籽油的氧化过程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温度影响更为显著。TBHQ、BHA和BHT 3种抗氧剂单独作用均能明显提高葵花籽油的稳定性,其中以TBHQ效果最好;在同等剂量下,除TBHQ外,复合抗氧化剂比抗氧化剂单独使用效果更显著;柠檬酸(CA)对抗氧化剂有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花籽油 抗氧化剂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抗氧化剂协同效应对花生油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徐金瑞 列丽坤 邓翌凤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56-58,共3页
以过氧化值(POV)作为油脂稳定性的评价指标,采用Schaal烘箱法,研究了TBHQ、BHA、BHT及复合抗氧化剂对花生油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效果优于单一抗氧化剂的,柠檬酸对抗氧化剂有协同增效作用,花生油中添加0.015%TBH... 以过氧化值(POV)作为油脂稳定性的评价指标,采用Schaal烘箱法,研究了TBHQ、BHA、BHT及复合抗氧化剂对花生油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效果优于单一抗氧化剂的,柠檬酸对抗氧化剂有协同增效作用,花生油中添加0.015%TBHQ、0.005%BHT和0.01%柠檬酸抗氧化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油 抗氧化剂 过氧化值 抗氧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中草药乙醇提取物对猪油的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6
6
作者 徐金瑞 孙育斌 卢晓玲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5-47,共3页
采用Schaal烘箱法,以过氧化值(POV)为评价指标,比较了甘草、淫羊藿、黄芪、黄芩、连翘5种中草药乙醇提取物对猪油的抗氧化作用效果。结果表明,5种中草药乙醇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存在一定差异,表现为甘草>黄芪>黄芩>淫羊藿>连... 采用Schaal烘箱法,以过氧化值(POV)为评价指标,比较了甘草、淫羊藿、黄芪、黄芩、连翘5种中草药乙醇提取物对猪油的抗氧化作用效果。结果表明,5种中草药乙醇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存在一定差异,表现为甘草>黄芪>黄芩>淫羊藿>连翘。总体上5种中草药乙醇提取物均可有效延缓猪油的氧化反应,且5种提取物在0.1%~0.3%添加量范围内其抗氧化能力随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强,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乙醇提取物 抗氧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接种的具有饱和传染率和垂直传染的SIRS传染病模型 被引量:3
7
作者 徐金瑞 王美娟 张拥军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11-314,共4页
研究了一类具有饱和传染率和垂直传染的SIRS传染病模型,并在此模型中假设对易感者和恢复者的新生儿,以及母体染病但尚未感染的新生儿进行预防接种,得到了模型的无病平衡点和地方性平衡点全局渐近稳定性的充分条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结... 研究了一类具有饱和传染率和垂直传染的SIRS传染病模型,并在此模型中假设对易感者和恢复者的新生儿,以及母体染病但尚未感染的新生儿进行预防接种,得到了模型的无病平衡点和地方性平衡点全局渐近稳定性的充分条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RS模型 垂直传染 预防接种 饱和传染率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饱和接触率的捕食者有病的捕食系统的模型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徐金瑞 王美娟 张拥军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78-482,共5页
研究了一类疾病只在捕食者中存在,且具有饱和接触率的捕食系统的SI(susceptible-infec-ted)传染病模型.讨论了解的有界性.应用特征根法得到了平衡点局部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通过构造Liapunov函数和Dulac函数得到了平衡点全局渐近稳定的... 研究了一类疾病只在捕食者中存在,且具有饱和接触率的捕食系统的SI(susceptible-infec-ted)传染病模型.讨论了解的有界性.应用特征根法得到了平衡点局部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通过构造Liapunov函数和Dulac函数得到了平衡点全局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接触率 平衡点 全局渐近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法修饰玻璃碳电极及其铜的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 被引量:2
9
作者 徐金瑞 刘以饿 +2 位作者 庄秀润 三轮智夫 竹内丰英 《电化学》 CAS CSCD 1995年第2期209-213,共5页
在邻苯二酚-甲醛-NaOH介质中,于-0.1~+1.5(vs,SEE)扫描范围内用循环伏安法制作修饰玻璃碳电极。电极可用于水中痕量铜的测定,其灵敏度比未修饰的玻璃碳电极提高35倍以上,定量下限为0.1ng/ml。
关键词 修饰电极 邻苯二酚 溶出伏安法 玻璃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电化学检测法测定制药厂废水中硫脲和硫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金瑞 辛梅华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3年第2期186-190,共5页
本文建立了反相离子对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同时测定制药厂废水中的硫脲和硫.流动相为10%甲醇+2.0mmol/L四丁基溴化铵(TBABr)+0.02ommol/L EDTA·2Na+0.01mol/LNaH_2PO_4缓冲溶液(pH5.5),流速为1ml/min,柱温40℃,检测电位.5V(vs,Ag... 本文建立了反相离子对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同时测定制药厂废水中的硫脲和硫.流动相为10%甲醇+2.0mmol/L四丁基溴化铵(TBABr)+0.02ommol/L EDTA·2Na+0.01mol/LNaH_2PO_4缓冲溶液(pH5.5),流速为1ml/min,柱温40℃,检测电位.5V(vs,Ag/AgCl).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是0—120,μg/ml,检出限为硫脲18μg/L、硫1.5μg/L.样品测定的回收率在97—104%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脲 制药厂 废水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二胺修饰玻碳电极和它的应用
11
作者 徐金瑞 刘以饿 岑传铨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37-38,41,共3页
近年来,修饰电极的制作并用于电化学分析的报道越来越多,对银敏感的修饰电极也有一些报道。柄山等人利用玻碳电极经湿法氧化或还原后制作IDA,EDTA和GEDTA修饰电极,测定低至1×10-6mol·L-1Ag+。
关键词 乙二胺 电极 玻碳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拉胶复配凝胶特性及其在绿茶可吸果冻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2
作者 侯方丽 徐金瑞 +3 位作者 张名位 何宇芬 胡勇 龚玉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306-310,共5页
研究卡拉胶的复配凝胶特性,优化绿茶可吸果冻的制作工艺。通过测定复配凝胶的凝胶强度、析水率、透明度、弹性和脆性等凝胶特性,将卡拉胶与魔芋胶、黄原胶、瓜尔豆胶进行三元复配,确定可吸果冻制作的最佳三元复配凝胶;通过四因素三水平L... 研究卡拉胶的复配凝胶特性,优化绿茶可吸果冻的制作工艺。通过测定复配凝胶的凝胶强度、析水率、透明度、弹性和脆性等凝胶特性,将卡拉胶与魔芋胶、黄原胶、瓜尔豆胶进行三元复配,确定可吸果冻制作的最佳三元复配凝胶;通过四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实验优化绿茶可吸果冻的制作工艺。结果显示,卡拉胶的三元复配凝胶为卡拉胶∶魔芋胶∶黄原胶=27∶18∶4。绿茶可吸果冻的最佳配方为:复配胶添加量为0.7%、绿茶茶汤的添加量为60%、白砂糖的添加量为13%、柠檬酸的添加量为0.08%,得到的绿茶可吸果冻酸甜爽口、色香味俱佳,凝胶性能高于市售可吸果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拉胶 凝胶性能 三元复配 绿茶可吸果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生物学评价 被引量:9
13
作者 林晓艳 范红松 +5 位作者 李旭东 唐敏 张伶利 谭言飞 徐金瑞 张兴栋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3-68,共6页
低温下,水热合成的纳米羟基磷灰石浆液与中性胶原溶胶混合,升温使羟基磷灰石晶体与胶原自组装形成复合凝胶,经洗涤、冻干,获得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采用XRD,FTIR和TEM对复合材料的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羟基磷灰石晶体尺寸为16nm&... 低温下,水热合成的纳米羟基磷灰石浆液与中性胶原溶胶混合,升温使羟基磷灰石晶体与胶原自组装形成复合凝胶,经洗涤、冻干,获得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采用XRD,FTIR和TEM对复合材料的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羟基磷灰石晶体尺寸为16nm×40nm;复合材料的晶相组成,羟基磷灰石晶体大小、胶原纤维的结构等都与天然骨相似。采用骨髓嗜多染细胞微核实验、致敏实验、以及细胞毒性实验对复合材料进行生物相容性评价。小鼠骨髓微核率为1.6±0.9,与阴性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和阳性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最大剂量法实验表明复合材料无致敏作用。滤膜扩散实验证明复合材料无细胞毒性。复合材料骨内植入的组织学分析表明,4周时,在材料和骨组织的界面处有新骨生成,12周时,界面处有大量的新骨形成。皮下植入44周后,材料降解成碎片,纤维组织长入材料降解区域。本研究制备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具有体内降解和促进骨形成的能力。不具有致染色体畸变作用、皮肤致敏作用和细胞毒性,是一种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潜在的骨替换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细胞毒性 致敏作用 微核试验 骨植入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罐头食品中EDTA残留量的薄层色谱测定 被引量:23
14
作者 王琼 方艳红 徐金瑞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37-39,共3页
采用薄层色谱法 ,测定罐头食品中 EDTA(乙二胺四乙酸 )的残留量 .点样于硅胶 G板上 ,以V水 ∶ V甲醇 =80∶ 2 0 ,内含有 2 0 mmol· L-1四丁基溴化铵与 0 .0 3mol· L-1醋酸钠缓冲溶液 (p H=4 )为展开剂 ,上行展开后直接进行薄... 采用薄层色谱法 ,测定罐头食品中 EDTA(乙二胺四乙酸 )的残留量 .点样于硅胶 G板上 ,以V水 ∶ V甲醇 =80∶ 2 0 ,内含有 2 0 mmol· L-1四丁基溴化铵与 0 .0 3mol· L-1醋酸钠缓冲溶液 (p H=4 )为展开剂 ,上行展开后直接进行薄层色谱扫描测定 .方法操作简单快速 ,在 10~ 4 0 0 mg· 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方法回收率为 96 .7%~ 10 1.4 % ,RSD为 0 .82 %~ 1.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胺四乙酸 薄层色谱法 罐头食品 残留量 含量测定 络合剂 EDTA 食品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薯麦芽复合饮料加工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黄建蓉 王志江 +1 位作者 徐金瑞 冯芬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247-249,共3页
以紫薯和麦芽为原料制备复合饮料,利用麦芽里含有的淀粉酶水解原料中的淀粉,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酶解温度、酶解时间、紫薯和麦芽质量比对饮料中还原糖含量和感官评分的影响,探讨还原糖含量和感官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不... 以紫薯和麦芽为原料制备复合饮料,利用麦芽里含有的淀粉酶水解原料中的淀粉,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酶解温度、酶解时间、紫薯和麦芽质量比对饮料中还原糖含量和感官评分的影响,探讨还原糖含量和感官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不同加工条件下,还原糖含量的变化趋势并不总是与感官评分一致。优化的工艺条件是:酶解温度为75℃,酶解时间为1h,薯麦质量比为5:7,制得的复合饮料还原糖含量为10.45%,感官评分为21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薯 麦芽 淀粉酶 还原糖含量 感官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HPLC快速测定调味品中有机酸 被引量:23
16
作者 辛梅华 李明春 +1 位作者 篮心仁 徐金瑞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6-39,共4页
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酱油、食醋中的主要有机酸。在ODS2柱上 ,以 5 %CH3OH— 0 10mol .L- 1KH2 PO4 (pH3 0 )溶液作流动相 ,流速 1 0mL/min ,UV2 15nm进行检测。方法简便、快速 ,样品加标回收率在 95 %~ 110 %范围内。
关键词 测定 调味品 有机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修饰电极开路富集测定工业废水中铅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斌 徐金瑞 +1 位作者 三轮智夫 孙向英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82-283,共2页
通过共价键合的方式,制成壳聚糖修饰电极,建立了在非电解条件下,壳聚糖修饰电极络合富集测定Pb(Ⅱ)的方法,同时对壳聚糖修饰电极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Pb(Ⅱ)的线性范围为0.50~200Pe·ml^(-1),相对标准偏差为7.9%,定量下限为0.50... 通过共价键合的方式,制成壳聚糖修饰电极,建立了在非电解条件下,壳聚糖修饰电极络合富集测定Pb(Ⅱ)的方法,同时对壳聚糖修饰电极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Pb(Ⅱ)的线性范围为0.50~200Pe·ml^(-1),相对标准偏差为7.9%,定量下限为0.50μg·ml^(-1),方法的回收率为94%~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修饰电极 络合富集 伏安法 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红肉火龙果果肉色素的纯化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冠林 胡坤 +2 位作者 邓晓婷 徐金瑞 高永清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0-123,共4页
研究了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火龙果果肉色素的条件和纯化后色素的稳定性。采用静态试验和动态试验确定纯化条件,计算纯化色素的色价。在供试的5种大孔吸附树脂中,HPD100树脂的吸附和洗脱效果最好。在室温下,以40%乙醇为洗脱剂,吸附流速和洗... 研究了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火龙果果肉色素的条件和纯化后色素的稳定性。采用静态试验和动态试验确定纯化条件,计算纯化色素的色价。在供试的5种大孔吸附树脂中,HPD100树脂的吸附和洗脱效果最好。在室温下,以40%乙醇为洗脱剂,吸附流速和洗脱流速均为10 mL/min时,纯化的紫红肉火龙果果肉色素色价为109.62,是未纯化前的6.2倍。光照不利于色素的稳定,Na+、K+、Mg2+、Ca2+、EDTA以及葡萄糖对色素的稳定性影响不大,而Sn2+、柠檬酸和酒石酸加快色素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 色素 大孔吸附树脂 纯化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几个山羊品种(群体)与岩羊RAPD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杰 徐金瑞 +9 位作者 白文林 杨易 王永 欧阳熙 费立松 覃志红 王同军 佘陆军 欧其拉一 马玉才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34-437,共4页
以两组40个随机引物,筛选出16个重复性好的多态引物,对四川5个山羊品种、藏山羊两个生态类型、3个杂交群体和岩羊共计113只个体,进行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结果表明:16个引物扩增出67条带,其中54条带呈现多态,多态率为80 60%。山... 以两组40个随机引物,筛选出16个重复性好的多态引物,对四川5个山羊品种、藏山羊两个生态类型、3个杂交群体和岩羊共计113只个体,进行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结果表明:16个引物扩增出67条带,其中54条带呈现多态,多态率为80 60%。山羊各群体共有条带为23条,山羊和岩羊共有条带为13条,岩羊有4条特异带。不同引物所扩增出的片段在各群体中分布频率不同。山羊群体间相似系数为0 8216 0 9362,其中,安哥拉山羊与建昌黑山羊杂交后代F2和F3之间相似系数最大,为0 9362。山羊各群体与岩羊相似系数为0 4996 0 5064。山羊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 0638 0 1784。山羊各群体与岩羊的遗传距离为0 4936 0 5403。高原型藏山羊与山谷型藏山羊间的遗传距离小(0 1005)、相似系数大(0 8995),序列为TTCCGAACCC引物扩增出的片段为750bp,仅在高原型藏山羊中出现,可作为区分这两个生态类型的遗传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山羊 品种 岩羊 RAPD分析 相似系数 遗传距离 分子标记 多态引物 杂交群体 随机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筛选燕麦菊花饮料配方 被引量:7
20
作者 黄建蓉 王志江 +1 位作者 徐金瑞 黄晓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255-258,共4页
以燕麦和菊花为原料,采用高温α-淀粉酶制备燕麦酶解液(燕麦∶水=1∶15),与高温浸提得到的菊花汁(菊花∶水=1∶50)进行调配,制得燕麦菊花复合饮料。以还原糖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确定了燕麦酶解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80℃、加酶量2... 以燕麦和菊花为原料,采用高温α-淀粉酶制备燕麦酶解液(燕麦∶水=1∶15),与高温浸提得到的菊花汁(菊花∶水=1∶50)进行调配,制得燕麦菊花复合饮料。以还原糖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确定了燕麦酶解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80℃、加酶量220u/g、酶解时间50min。运用正交实验设计9个不同配方的燕麦菊花饮料,采用评分检验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其感官品质进行评价,筛选出最优配方为:燕麦酶解液与菊花汁比例为1∶3,复合稳定剂(CMC∶黄原胶=1∶1)添加量0.15%,白砂糖添加量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菊花 高温Α-淀粉酶 评分检验法 模糊综合评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