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泥盆系—中三叠统层序格架内生储盖分布 被引量:15
1
作者 徐胜林 陈洪德 +4 位作者 陈安清 林良彪 李君文 杨俊斌 高山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9-167,共9页
在层序格架内讨论四川盆地泥盆系—中三叠统烃源岩、储集层发育特征及生储盖组合配置关系,结合盆地现有的油气勘探成果,建立四川盆地泥盆系—中三叠统层序地层格架与油气生储盖组合图解。研究表明,二级层序格架内盆地发育2套区域性烃源... 在层序格架内讨论四川盆地泥盆系—中三叠统烃源岩、储集层发育特征及生储盖组合配置关系,结合盆地现有的油气勘探成果,建立四川盆地泥盆系—中三叠统层序地层格架与油气生储盖组合图解。研究表明,二级层序格架内盆地发育2套区域性烃源岩和3套区域性储集层:SS5和SS6海侵期,以发育富有机质暗色碳酸盐岩和泥岩为特征,克拉通台内坳陷和深水陆棚的烃源岩在后期热演化过程中形成生烃中心;SS4海侵体系域储集层主要是一套与古隆起相关的岩溶储集层,SS5高位体系域储集层主要发育于台地边缘礁滩相带,SS6海侵体系域—高位体系域储集层主要发育于台地边缘礁滩相带。四川盆地泥盆系—中三叠统发育综合型、高位型、海侵型3种生储盖组合;区域性烃源岩发育于二级层序海侵期;区域性储集层发育于二级层序高位期;区域性盖层分布与烃源岩展布特征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 生储盖组合 泥盆系—中三叠统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南地区飞仙关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 被引量:11
2
作者 徐胜林 陈洪德 +1 位作者 林良彪 陈安清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9-23,共5页
在野外剖面、钻井岩心详细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对染色薄片、岩石薄片、扫描电镜和物性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川东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储集层岩石类型主要为鲕粒灰岩、泥晶灰岩和少量的白云岩,其中最佳储... 在野外剖面、钻井岩心详细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对染色薄片、岩石薄片、扫描电镜和物性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川东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储集层岩石类型主要为鲕粒灰岩、泥晶灰岩和少量的白云岩,其中最佳储集体鲕粒灰岩主要发育于飞仙关组三段;储集层储集空间以次生孔隙为主,主要发育晶间孔、晶间溶孔、粒间溶孔和粒内溶孔4种类型;储集层物性较差,为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的储集层。研究认为沉积相、成岩作用和构造运动对储集层具有明显的影响,其中沉积相类型控制了储集层发育位置,而成岩作用和构造运动则对储集层物性具有控制性的影响。白云石化作用和压溶作用较好的改善了储层的孔渗情况,胶结作用和压实作用则对储层孔渗起到破坏性作用,导致了储层的孔渗能力变差;构造运动则总体上体现为改良研究区飞仙关组储层的孔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储集层特征 飞仙关组 川东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层序地层与鲕滩展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徐胜林 陈洪德 +1 位作者 林良彪 陈安清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77-583,16,共7页
在川东南地区,以层序地层学原理为指导,通过综合分析野外露头剖面和钻井等资料,分析了飞仙关组和鲕滩的发育特征。飞仙关组发育完整,可以识别出两个三级层序底界面,均为Ⅱ型层序的岩性、岩相转换面。第1层序海侵期主要发育混积陆棚环境... 在川东南地区,以层序地层学原理为指导,通过综合分析野外露头剖面和钻井等资料,分析了飞仙关组和鲕滩的发育特征。飞仙关组发育完整,可以识别出两个三级层序底界面,均为Ⅱ型层序的岩性、岩相转换面。第1层序海侵期主要发育混积陆棚环境,从第1层序高位期开始研究区进入碳酸盐岩台地演化阶段,鲕粒滩开始发育。第1层序高位期至第2层序高位早期,主要为开阔台地沉积环境,灰岩和鲕粒灰岩为主要岩石类型;第2层序高位晚期,沉积局限台地环境的紫红色泥页岩、白云岩夹石膏层。鲕粒滩主要发育于第1层序高位期和第2层序高位早期。第1层序高位期鲕滩呈北西—南东向展布,第2层序高位早期鲕滩则为北东—南西向展布。鲕粒滩分布以第2层序高位早期较佳,为潜在的最有利勘探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界面 层序划分与特征 鲕滩展布 飞仙关组 川东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伪标签的功能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徐胜林 田霞 《印刷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4-36,共3页
防伪标签通常以不干胶标贴的形式存在.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如产品本身、产品一级包装、产品二级包装,甚至在包装内容物上都有应用。作为具有独立功能或综合功能的标签,防伪标签已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行业门类,大到安全性极... 防伪标签通常以不干胶标贴的形式存在.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如产品本身、产品一级包装、产品二级包装,甚至在包装内容物上都有应用。作为具有独立功能或综合功能的标签,防伪标签已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行业门类,大到安全性极高的综合防伪贴纸式不干胶签证.小到单一功能的防水警示手机保修标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伪标签 功能设计 设计原则 设计要素 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防伪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徐胜林 《印刷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0期27-29,共3页
防伪是一个防范假冒的古老技艺,古代就有在瓷器、字画上添加印记或警告语以确定制作者身份、防止假冒的做法.
关键词 国外 防伪技术 应用 发展印刷防伪 新技术 新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识几种新型防伪油墨 被引量:1
6
作者 徐胜林 《印刷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2期53-53,共1页
防伪油墨是防伪印刷中使用较多的防伪产品,也是技术更新较快的防伪技术,下文将介绍几种有新意的防伪油墨的特点、印刷工艺及其应用领域.
关键词 防伪油墨 防伪印刷 变色防伪油墨 视角变色防伪油墨 紫外荧光防伪油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安全肉标准化生产认证的现实意义
7
作者 徐胜林 刘东燕 +2 位作者 刘树军 吴爱芹 马士文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2年第2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泰安市 安全肉标准化生产认证工作 畜牧业 生产方式 产业化发展 现实意义 品牌战略 消费者权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高端安全纸技术品鲜 被引量:1
8
作者 徐胜林 《印刷技术》 2010年第23期27-28,共2页
随着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普通的防伪材料与技术已经不能抵挡有价商业票据伪造品的大浪潮,因此,为了保障有价票据持有者的权益不受损害,票据印刷企业在有价票据的防伪功能上也是挖空心思,不断推出新型的防伪材料与技术。在此,让我们一起... 随着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普通的防伪材料与技术已经不能抵挡有价商业票据伪造品的大浪潮,因此,为了保障有价票据持有者的权益不受损害,票据印刷企业在有价票据的防伪功能上也是挖空心思,不断推出新型的防伪材料与技术。在此,让我们一起来关注票据防伪印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 商业票据 安全 国际 票据印刷企业 防伪材料 防伪功能 防伪印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包装防伪应用一瞥
9
作者 徐胜林 《印刷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2期19-21,共3页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用户对包装防伪要求的日益高涨,防伪包装已成为包装企业和包装使用者谈论越来越多的话题.市场需求刺激了包装防伪技术的进步,也促使包装企业不断开发新的防伪产品,以迎合包装个性化防伪的要求.如果您正准备为产品包装...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用户对包装防伪要求的日益高涨,防伪包装已成为包装企业和包装使用者谈论越来越多的话题.市场需求刺激了包装防伪技术的进步,也促使包装企业不断开发新的防伪产品,以迎合包装个性化防伪的要求.如果您正准备为产品包装增加防伪功能,或为客户设计包装防伪解决方案,不妨先了解、借鉴一些国外在包装防伪方面的观念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装企业 防伪产品 客户 国外 增加 产品包装 外包装 包装防伪 防伪包装 防伪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伪包装设计
10
作者 徐胜林 《印刷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2期57-59,共3页
随着防伪技术的发展和用户包装防伪要求的日益高涨,防伪包装成为包装企业和包装使用者谈论得越来越多的话题。市场需求刺激了包装防伪的技术进步,也使包装制作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并积极与专业防伪企业联合,满足企业包装个性化的要求。
关键词 防伪印刷 包装材料防伪 新技术 防伪包装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伪标识技术
11
作者 徐胜林 《印刷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5-57,共3页
随着国内包装技术的发展和商家对产品防伪功能的需求日益高涨,防伪标识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本文谨就包装常用防伪标识技术与应用进行简略介绍.
关键词 防伪标识技术 包装 种类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建立包装印制企业的防伪优势?
12
作者 徐胜林 田霞 《印刷杂志》 2004年第12期7-9,共3页
关键词 企业 市场营销 防伪行业 法宝 IT业 种业 业务推广 方式 优势 引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晚古生代物源体系及聚砂规律 被引量:19
13
作者 陈安清 陈洪德 +2 位作者 徐胜林 时国 张成弓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7,共7页
为了认识沉积充填与大面积成藏的关系,根据大量的野外露头和钻井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的物源体系和砂体发育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本溪—太原期的陆表海阶段物源供给有限,小型潮控三角洲与大面积潮坪交错发育;山西—下石... 为了认识沉积充填与大面积成藏的关系,根据大量的野外露头和钻井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的物源体系和砂体发育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本溪—太原期的陆表海阶段物源供给有限,小型潮控三角洲与大面积潮坪交错发育;山西—下石盒子期为陆内坳陷盆地形成发展期,物源供给充分,大型浅水三角洲在宽缓的斜坡上大面积聚砂;上石盒子期盆地进入成熟稳定阶段,坡降进一步降低,发育聚泥为主的网状河三角洲;在宽缓的古地貌背景下多河道浅水三角洲的频繁进退和侧向迁移,使多物源供砂、多水系输砂和缓斜坡聚砂组成的'源-输-汇'三元耦合聚砂系统形成了大面积立体网毯状砂体,为岩性-地层圈闭小而多、大面积分布奠定了基础,成就了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满盆生气、到处含气、岩性控气'的富气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地质 岩性 物源分析 网毯式聚砂 沉积充填 浅水三角洲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南地区娄山关群白云岩稀土元素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18
14
作者 江文剑 侯明才 +2 位作者 邢凤存 徐胜林 林良彪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73-482,共10页
通过对四川盆地东南部(简称川东南)寒武系娄山关群两剖面(京竹和中坝剖面)的白云岩样品进行岩石学和稀土元素特征研究,主要有微晶白云岩、颗粒白云岩、晶粒白云岩和鞍形白云石4种类型。稀土元素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4种类型的白云岩(石)... 通过对四川盆地东南部(简称川东南)寒武系娄山关群两剖面(京竹和中坝剖面)的白云岩样品进行岩石学和稀土元素特征研究,主要有微晶白云岩、颗粒白云岩、晶粒白云岩和鞍形白云石4种类型。稀土元素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4种类型的白云岩(石)均具有较低的稀土元素含量(平均含量为15.69×10-6)和较高的Y/Ho比值(平均值为50),且与铁锰含量相关性很弱,反映了研究区白云岩受陆源碎屑物和铁锰氧化物的污染较小。2不同类型白云岩(石)其稀土元素总含量有一定差别,泥微晶白云岩具有高的稀土元素含量(平均值为21.06×10-6),主要与其含有丰富的藻类有关;颗粒白云岩(平均值13.66×10-6)与晶粒白云岩(平均值13.02×10-6)具有相近的稀土元素含量;鞍形白云石具有较高的稀土元素含量(平均值为16.28×10-6),可能与热液参与有关。34种类型白云岩(石)均具有与灰岩相似的稀土配分模式,(Nd/Yb)SN平均值为1.52,相对轻稀土富集和重稀土亏损,负δEu和负δCe异常(平均值分别为0.79和0.36),显著Y正异常和La正异常,这些特征表明其白云岩化流体主要为海源性流体,成岩系统较封闭,成岩环境为还原环境,成岩温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成岩流体 白云岩 娄山关群 寒武系 川东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南寒武系娄山关群白云岩成岩作用特征 被引量:12
15
作者 江文剑 侯明才 +2 位作者 邢凤存 徐胜林 林良彪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1-319,共9页
通过对川东南寒武系娄山关群两剖面(京竹和中坝)的白云岩及后期充填物的岩石学、碳氧同位素和阴极发光特征综合研究,系统分析了娄山关群白云岩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其主要的成岩作用类型包括白云岩化作用、溶蚀作用、胶结作用和硅化作用... 通过对川东南寒武系娄山关群两剖面(京竹和中坝)的白云岩及后期充填物的岩石学、碳氧同位素和阴极发光特征综合研究,系统分析了娄山关群白云岩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其主要的成岩作用类型包括白云岩化作用、溶蚀作用、胶结作用和硅化作用等,认为白云岩成因有4种:准同生、回流渗透、埋藏和热液白云岩化作用。并将成岩作用阶段划分为准同生、早成岩、晚成岩和表生成岩等4个阶段。同时,分析了成岩演化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孔隙发育的影响,其成岩演化主要受到沉积环境、沉积物原始结构特征和沉积旋回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于潮坪潟湖环境的泥微晶白云岩,原始孔隙不发育,受后期成岩流体改造较弱,孔隙不发育;形成于滩相环境的颗粒白云岩和晶粒白云岩,原始孔隙较发育,后期成岩流体改造较强,孔隙发育,可以作为良好的油气储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白云岩 娄山关群 寒武系 川东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旺苍地区栖霞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运周 徐胜林 +4 位作者 陈洪德 林良彪 董翼昕 余瑜 张瑶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0-217,共8页
为研究川东北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沉积期古环境,对川东北旺苍地区鹿渡坝剖面进行了野外露头观察,开展了室内镜下薄片鉴定与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栖霞组19件样品δ^(13)C和δ^(18)O呈现离散型,不具有线性关系,且均满足δ^(18)O>-6‰... 为研究川东北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沉积期古环境,对川东北旺苍地区鹿渡坝剖面进行了野外露头观察,开展了室内镜下薄片鉴定与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栖霞组19件样品δ^(13)C和δ^(18)O呈现离散型,不具有线性关系,且均满足δ^(18)O>-6‰,Mn/Sr≤0.6、Fe/Sr<3、MgO/CaO<0.125,可作为古环境分析的可靠对象。陆源元素Al_2O_3和TiO_2含量低,且呈强烈正相关,REE与(Al_2O_3+TiO_2)有较强烈的正相关,结合其他相关的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V/(V+Ni)和U/Th的相关性等)表明,栖霞组形成于缺氧—贫氧环境;Sr/Ba介于21.9~261.9之间,说明海平面相对较高,故陆源物质含量稀少,且沉积时期陆源碎屑物受古水深的控制;碳、氧同位素揭示古海洋温度介于17.62~28.43℃,古盐度介于129.07~135.21,MgO/CaO比值介于0.007~0.029,揭示沉积古环境主体为相对温暖的热带潮湿气候,水深在小范围内呈震荡式变化,经历过2次海侵—海退旋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沉积环境 碳酸盐岩 栖霞组 中二叠统 川东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性油气藏储层非均质性成因模式——以鄂尔多斯盆地榆林—米脂地区盒8段为例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安清 陈洪德 +4 位作者 林良彪 侯中健 向芳 徐胜林 王峻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23,112,共5页
储层的非均质性是影响岩性油气藏勘探开发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分析鄂尔多斯盆地榆林—米脂地区的基准面旋回层序叠加样式与砂体成因、储层物性特征和成岩相组合特征,识别出3种类型的基准面旋回叠加样式,不同位置和不同沉积体系中... 储层的非均质性是影响岩性油气藏勘探开发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分析鄂尔多斯盆地榆林—米脂地区的基准面旋回层序叠加样式与砂体成因、储层物性特征和成岩相组合特征,识别出3种类型的基准面旋回叠加样式,不同位置和不同沉积体系中发育不同的基准面旋回叠加样式;主要分为压实、压实—胶结和胶结—溶蚀3种成岩相组合;建立了物性向上变化不大、物性向上变差、物性向上变好、物性向上变差后复变好、物性向上变好后复变差和物性变化复杂6种储层非均质性成因模式。基准面旋回变化和成岩作用是岩性油气藏非均质性的主要控制因素。在中期基准面旋回早期,充填在层序界面之上的进积—加积型的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以发育物性向上变化不大、物性向上变差和物性向上变差后复变好3种成因的非均质性储层为主,非均质性相对较弱,为最有利的储层发育相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 非均质性 成因模式 基准面旋回 成岩相 盒8段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中部地区喀拉扎组一段震积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
18
作者 唐文斌 徐胜林 +3 位作者 陈洪德 陈安清 梁杰 肖冬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45-354,共10页
吐哈盆地是具有双重基底与前陆结构的多旋回复合盆地。晚侏罗世的燕山运动控制和影响着喀拉扎组的沉积作用。通过20余口钻井的岩心观察,首次在胜北-红连地区上侏罗统喀拉扎组一段中识别出多种地震成因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包括液化作用... 吐哈盆地是具有双重基底与前陆结构的多旋回复合盆地。晚侏罗世的燕山运动控制和影响着喀拉扎组的沉积作用。通过20余口钻井的岩心观察,首次在胜北-红连地区上侏罗统喀拉扎组一段中识别出多种地震成因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包括液化作用成因的砂岩脉(墙)、液化角砾岩、液化卷曲变形、球-枕构造、液化均一层和负载构造;水塑性变形成因的纹层卷曲变形、丘-槽构造、环形层和振动滑塌;脆性变形成因的震积角砾岩、阶梯状微断层和"V"字型地裂缝。依据仅在喀拉扎组一段中识别的震积岩变形特征,建立了震积岩垂向序列,表明研究区在喀拉扎组一段沉积期,受频繁而强烈地震事件的影响。详细对比了震积岩在各口钻井中的时空分布规律,地震强度从北部山前带的胜北地区到南缘的红连地区有减弱的趋势,表明古地震的震源来自博格达造山带。Dickinson三角投点图也显示喀拉扎组一段砂岩的物源主要来自北部的博格达山造山带。震积岩的大量发育表明,燕山运动Ⅱ幕导致博格达山于晚侏罗世喀拉扎组一段沉积期发生了剧烈的构造隆升,该地区的发现的大量震积岩是盆-山关系的特殊沉积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积岩 燕山运动 喀拉扎组 晚侏罗纪 博格达山 台北凹陷 吐哈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林龄无患子人工林枯落物的持水性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成功 万志兵 +4 位作者 李燕 戴淑娟 姜航 王立超 徐胜林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6-52,共7页
采用枯落物林地调查和浸泡实验法,研究黄山地区不同林龄无患子人工林枯落物层的水文效应,建立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水时间、吸水速率和浸水时间之间的回归关系。结果表明:同一人工林内3个龄级无患子林分枯落物持水特性差异显著,龄级与... 采用枯落物林地调查和浸泡实验法,研究黄山地区不同林龄无患子人工林枯落物层的水文效应,建立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水时间、吸水速率和浸水时间之间的回归关系。结果表明:同一人工林内3个龄级无患子林分枯落物持水特性差异显著,龄级与持水特性间呈多项式回归,第Ⅰ龄级林分枯落物的持水性能最佳,其自然持水量、自然持水率、最大持水量、最大持水率、最大净持水量均最大;不同龄级林分枯落物的吸水量与浸水时间呈现对数函数关系,相关系数 R2为0.9124~0.9194,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表现为幂函数关系,相关系数 R2为0.9860~0.9875;随着浸水时间的增加其吸水速率越来越低,浸水1 h 时吸水速率最大,达195.25 g/h,浸水2 h 后吸水速率降为109.81 g/h,浸水20 h 后吸水速率降为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患子 人工林 枯落物 持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坳陷中段上侏罗统遂宁组岩相古地理及砂体展布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安然 陈洪德 +1 位作者 徐胜林 赵军寿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3年第1期35-39,共5页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以中期旋回为编图单元,对川西坳陷中段上侏罗统遂宁组的古地理和砂体展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川西坳陷中段上侏罗统遂宁组可划分为1个长期旋回(LSC1)与3个中期旋回(MSC1,MSC2和MSC3)。其中,MSC1—...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以中期旋回为编图单元,对川西坳陷中段上侏罗统遂宁组的古地理和砂体展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川西坳陷中段上侏罗统遂宁组可划分为1个长期旋回(LSC1)与3个中期旋回(MSC1,MSC2和MSC3)。其中,MSC1—MSC3沉积期,龙门山前缘均发育有较大规模的冲积扇群,辫状河三角洲沉积表现为多个辫状河三角洲叠置的沿龙门山前缘分布的辫状河三角洲群;MSC1—MSC2沉积期,川西坳陷中段发育的沉积体系类型以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为主,冲积扇仅在规模及位置上有所变化,该时期砂体主要分布于龙门山前缘与中江—回龙地区;MSC3沉积期,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发育于郫县—温江—大邑地区,砂体厚度以及规模均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相 古地理 砂体展布 遂宁组 川西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