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哌卡因复合布托啡诺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马新刚 徐翠兰 薛明喜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8期83-85,共3页
目的观察0.1%罗哌卡因复合布托啡诺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其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将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300例随机分成Ⅰ、Ⅱ、Ⅲ组各100例,分别采用0.1%罗哌卡因、0.1%罗哌卡因复合0.03 mg/mL布托啡诺、0.1%罗哌卡因... 目的观察0.1%罗哌卡因复合布托啡诺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其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将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300例随机分成Ⅰ、Ⅱ、Ⅲ组各100例,分别采用0.1%罗哌卡因、0.1%罗哌卡因复合0.03 mg/mL布托啡诺、0.1%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4μg/mL实施膜外自控镇痛。于镇痛前和镇痛后10、30 min、宫口开全时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运动神经阻滞分级(改良Bromage分级法),记录镇痛起效时间、镇痛药用量、镇痛不良反应、镇痛满意度、产程时间、生命体征、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与镇痛前比较,三组镇痛期间VAS分值均降低(P均<0.05);Ⅱ组与Ⅰ、Ⅲ组比较,镇痛起效时间明显加快(P均<0.055);Ⅱ、Ⅲ组与Ⅰ组比较,PCA有效次数减少(P均<0.05),VAS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镇痛期间催产素使用率、产后出血量、产程、剖宫产率和器械助产率、新生儿产后1、5 min Apgar评分比较,P均>0.05。结论 0.1%罗哌卡因复合布托啡诺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布托啡诺 硬膜外镇痛 自控镇痛 分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区水土环境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展羽 徐翠兰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7,共4页
针对灌区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中出现的一系列环境问题,提出了灌区治理与改造的措施。结论认为:通过水利措施、农业措施、生态措施的综合治理,以及加强舆论监督、健全管理机制等重要手段,改善了灌区的水土环境,促进了灌区资源、环境、生... 针对灌区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中出现的一系列环境问题,提出了灌区治理与改造的措施。结论认为:通过水利措施、农业措施、生态措施的综合治理,以及加强舆论监督、健全管理机制等重要手段,改善了灌区的水土环境,促进了灌区资源、环境、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区 水土环境 灌溉 综合治理 可持续发展 运行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力衰竭治疗的演变和现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文博 徐翠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46-47,共2页
近50年来,随着人们对心力衰竭病理生理学的认识不断更新,本病的治疗措施也在不断演变。大体上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认为心衰的主要改变在心肾,治疗上重用洋地黄和利尿剂;第二阶段认识到心衰时心脏和周围循环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发生紊乱,... 近50年来,随着人们对心力衰竭病理生理学的认识不断更新,本病的治疗措施也在不断演变。大体上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认为心衰的主要改变在心肾,治疗上重用洋地黄和利尿剂;第二阶段认识到心衰时心脏和周围循环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发生紊乱,故治疗上主张用血管扩张剂、新型强心剂;第三阶段认识到心衰也是神经体液病变,提出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阻断剂等。本文重点讨论第三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治疗 发展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问题探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孟展 徐翠兰 《国土资源》 2013年第8期46-48,共3页
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经济学涵义是指通过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就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看。要有两个飞跃:一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 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经济学涵义是指通过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就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看。要有两个飞跃:一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二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同时他还指出,实现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将是一个很长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度规模经营 农村土地 江苏 经济效益 合理配置 生产要素 集体经济 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问题探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孟展 徐翠兰 《现代农村科技》 2013年第13期71-72,共2页
发展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方法。本文通过剖析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内涵,分析江苏省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现状和限制因素,提出实现途径。
关键词 农村 土地 适度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微血管密度与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耿建利 王子良 +3 位作者 徐翠兰 王太泽 赵丽华 李军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1年第4期225-228,共4页
目的 :探讨微血管密度 (MVD)与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 ,以Ⅷ因子相关抗原作为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测定其微血管密度。结果 :5 9例结直肠癌中 ,淋巴结转移组MVD高表达 ,无淋巴结转移组MV... 目的 :探讨微血管密度 (MVD)与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 ,以Ⅷ因子相关抗原作为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测定其微血管密度。结果 :5 9例结直肠癌中 ,淋巴结转移组MVD高表达 ,无淋巴结转移组MVD低表达 (P <0 0 5 )。MVD低表达组 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MVD高表达组 (P <0 0 5 )。 33例患者术中施行门脉插管术后接受 5 Fu化疗 ,5年生存率MVD低表达组与MVD高表达组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术后未加辅助治疗 2 6例 ,5年生存率MVD低表达组明显高于MVD高表达组 (P <0 0 5 )。结论 :MVD表达与结直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直肠肿瘤 新生血管化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股沟斜疝误诊的罕见原因(苗勒氏管保存综合征)
7
作者 张祥盛 徐翠兰 崔前进 《临床误诊误治》 1993年第6期243-244,共2页
苗勒氏管保存综合征是由于苗勒氏抑制激素(müllerian-inhibiting hormone)缺乏或作用异常而发生的一种罕见的男性假两性畸形。本综合征首先由 Nilsol 于1939年报告,迄今文献报告不足百例。患者外部表现为正常男性,单或双侧隐睾,盆... 苗勒氏管保存综合征是由于苗勒氏抑制激素(müllerian-inhibiting hormone)缺乏或作用异常而发生的一种罕见的男性假两性畸形。本综合征首先由 Nilsol 于1939年报告,迄今文献报告不足百例。患者外部表现为正常男性,单或双侧隐睾,盆腔内或腹股沟区存在子宫及输卵管,临床上几乎均被误诊为腹股沟斜疝,术中发现子宫才可明确诊断。我们遇见二例,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误诊 男性 假两性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雨强和坡度条件海涂盐土边坡侵蚀细沟发育过程 被引量:5
8
作者 郑加兴 佘冬立 +2 位作者 徐翠兰 刘冬冬 沈晖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3-318,共6页
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在不同坡度(11.3°、21.8°、35.0°)和降雨强度(85 mm/h、110 mm/h、125 mm/h)条件下,模拟海涂盐土边坡细沟发育过程。坡面侵蚀细沟发育动态采用数码摄像进行监测,通过Image-Pro Plus(IPP)6图像... 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在不同坡度(11.3°、21.8°、35.0°)和降雨强度(85 mm/h、110 mm/h、125 mm/h)条件下,模拟海涂盐土边坡细沟发育过程。坡面侵蚀细沟发育动态采用数码摄像进行监测,通过Image-Pro Plus(IPP)6图像分析软件对图像和数据进行整理。结果表明:(a)不同坡度和降雨强度条件下,径流产生后,很快在坡面形成细沟且细沟沟网密度变化较快;细沟数量、细沟深度、细沟平均宽度和细沟密度均随降雨时间延长而增大。(b)缓坡度条件下,土壤跌坑发育慢,细沟侵蚀率低;随着坡度增大,坡面跌坑形成后水流聚集迅速,水流侵蚀冲刷力强,细沟发育快。(c)细沟发育越深,坡面细沟数量也越多;坡面侵蚀率与细沟平均深度及水流雷诺数分别在p<0.05和p<0.01水平上呈显著的正线性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涂盐土边坡 边坡坡度 降雨强度 细沟侵蚀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农田土壤容重空间变异性及其尺度效应 被引量:14
9
作者 徐翠兰 侯淑楠 +2 位作者 姚紫东 张飞 佘冬立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24-429,共6页
以南方典型农田作物生长地为试验区,利用经典统计与地统计学方法,分析研究了选定区域不同深度土层(0~10,10~20 cm)土壤容重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尺度效应,并对试验区农田土壤容重进行空间插值估算.结果表明农田土壤容重变异系数较小,为弱变... 以南方典型农田作物生长地为试验区,利用经典统计与地统计学方法,分析研究了选定区域不同深度土层(0~10,10~20 cm)土壤容重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尺度效应,并对试验区农田土壤容重进行空间插值估算.结果表明农田土壤容重变异系数较小,为弱变异.半方差函数分析表明土壤容重的块基比小于10%,田间土壤容重由空间自相关部分引起的异质性程度很大.在尺度效应研究中,随着采样幅度增大,变异系数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通过调整采样点位置"再采样"发现,当采样间距增大时,土壤容重变异系数变化幅度很小(6.32%~7.92%),而相关距离却减小.说明当采样幅度一定时,采样间距对土壤容重变异系数的影响很小.通过空间插值估算,绘制等值线图发现两层土壤容重也具有相关联的空间分布规律,且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76.此外,土壤容重空间变异受人为活动影响程度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容重 空间变异 尺度效应 经典统计 地统计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开发整理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被引量:31
10
作者 徐翠兰 朱成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837-3839,3842,共4页
在对土地开发整理的概念和内涵进行分析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土地开发整理的生态环境效应,针对土地开发整理可能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从项目立项、规划设计2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对策措施,以期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决策和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土地开发整理 生态环境效应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位调控对冬小麦排水中氮磷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翠兰 孙振海 孟佳佳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87-894,共8页
为了寻找减少氮磷流失的最优控水方式,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地下水位控制对冬小麦地氮磷流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控水方式对冬小麦地排水中氮磷浓度影响明显.经地下水位控制,冬小麦各生育期地下排水中的氨态氮(NH+4-N)质量浓度降低... 为了寻找减少氮磷流失的最优控水方式,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地下水位控制对冬小麦地氮磷流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控水方式对冬小麦地排水中氮磷浓度影响明显.经地下水位控制,冬小麦各生育期地下排水中的氨态氮(NH+4-N)质量浓度降低,而硝态氮(NO-3-N)质量浓度则有所增加;拔节孕穗期保持水位100 mm处理排水总磷(TP)质量浓度增加,抽穗开花期排水TP质量浓度降低;拔节孕穗期保持水位-200 mm处理TP质量浓度降低,抽穗开花期则有所增加.冬小麦地土壤速效氮质量比在拔节孕穗期有所减少,抽穗开花期保持高水位有利于速效氮质量比降低,拔节孕穗期土壤中的速效磷质量比都有一定幅度的降低,抽穗开花期保持高水位有利于速效磷质量比降低,在水位较低的情况下,控水时间越长,速效磷质量比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地下水位 控水方式 氮磷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原区土地整理适宜水面率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翠兰 马春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527-5529,共3页
依据水文学和农田灌排基本原理,从除涝和环境等多角度出发,对平原区土地整理项目区的产汇流和需水容量进行分析,针对土地整理项目区的水系条件等建立其适宜水面率分析模型:选择CODCr作为水环境容量计算的基本控制因子,执行国家地表水质... 依据水文学和农田灌排基本原理,从除涝和环境等多角度出发,对平原区土地整理项目区的产汇流和需水容量进行分析,针对土地整理项目区的水系条件等建立其适宜水面率分析模型:选择CODCr作为水环境容量计算的基本控制因子,执行国家地表水质量标准中的Ⅳ类或Ⅴ类标准,用水环境容量基本公式推求坑塘河沟蓄水量,根据坑塘河沟平均正常蓄水深度分析水环境容量水面率R环境;用项目区设计排涝模数反推除涝时的滞蓄水量,根据滞涝水深(考虑坑塘河沟预降)分析除涝水面率R除涝。平原区土地整理项目的适宜水面率R平原=R除涝∪R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区 土地整理 水面率 水环境容量 排涝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沿海地区土地整治项目成效综合评估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斌 邹玉田 +4 位作者 于宽畏 徐翠兰 隋雪艳 丁继辉 佘冬立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43-448,共6页
为了对江苏省沿海地区大量土地进行整治,针对沿海地区盐碱土改良增产效果进行量化以获取整治效果.以江苏省沿海地区的4个土地整治项目为例,从资金投入、过程管理、工程实施、综合效益4个方面选取了27个评价指标组成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用... 为了对江苏省沿海地区大量土地进行整治,针对沿海地区盐碱土改良增产效果进行量化以获取整治效果.以江苏省沿海地区的4个土地整治项目为例,从资金投入、过程管理、工程实施、综合效益4个方面选取了27个评价指标组成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用统计类比、专家咨询等方法构建了土地整治综合评估模型,得到综合效益评价值,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为沿海地区土地整治成效的定量化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该研究区的4个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的总体成效较为显著,大部分指标达到计划要求,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但是各项目单项指标成效评估差距较大,土地整治项目综合评价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评价结果为沿海地区在土地整治实践中有针对性地改进提供了依据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沿海地区 土地整治 成效综合评估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土地整治项目成效综合评估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曹雨桐 佘冬立 +3 位作者 刘斌 徐翠兰 丁继辉 隋雪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7-32,36,共7页
为科学全面评估土地整治项目成效,论文以江苏省15个已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为例,从资金投入、过程管理、工程实施、综合效益4个方面入手构建了"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3级土地整治综合评估指标体系,采用ANP-FCE法(网络分析-模糊... 为科学全面评估土地整治项目成效,论文以江苏省15个已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为例,从资金投入、过程管理、工程实施、综合效益4个方面入手构建了"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3级土地整治综合评估指标体系,采用ANP-FCE法(网络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江苏省土地整治成效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江苏省土地整治项目成效显著,评价结果优秀,与实际情况相符;但仍存在实施进展拖沓,建后管护弱化,忽视生态环境建设等问题,建议从制定农田生态建设长期专项计划和工程后期管护长效机制入手,完善土地整治标准化管理体系。论文的研究方法和评估模型可为类似地区土地整治项目成效综合评估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成效评估 ANP-F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模拟退火算法的最优土壤采样尺度选择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晓瑞 周生路 +2 位作者 徐翠兰 隋雪艳 黄晓阳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0-196,共7页
以研究区0.5 km×0.5 km(尺度a)网格的7050个样点为基础,分别得到1 km×1 km网格的1757个样点(尺度b),2 km×2 km网格的444个样点(尺度c),4 km×4 km网格的110个样点(尺度d),以土壤有机质(SOM)为目标属性,运用模拟退火... 以研究区0.5 km×0.5 km(尺度a)网格的7050个样点为基础,分别得到1 km×1 km网格的1757个样点(尺度b),2 km×2 km网格的444个样点(尺度c),4 km×4 km网格的110个样点(尺度d),以土壤有机质(SOM)为目标属性,运用模拟退火算法对4种采样尺度的土壤样点进行优化选择,确定区域土壤调查的最优采样尺度。研究发现,通过模拟退火算法优化选择后,尺度a、b、c、d的最优样点数量分别为956、751、283和95个,优选的样点在空间上均匀分布。随着采样尺度的减小,采样点数量呈倍数增长,但对土壤属性的预测精度并没有相应比例的增加,且随着样点数量的增加,土壤属性预测精度的增加量逐渐减小。从样点数量与土壤属性预测精度综合来看,2 km×2 km的采样尺度是最优的土壤采样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样尺度 模拟退火算法 土壤有机质 土壤属性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沿海地区围垦动态与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广博 徐翠兰 +3 位作者 黄蕊 韩笑 赵君涵 佘冬立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3-170,共8页
为研究沿海地区围垦动态以及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以江苏沿海地区为研究区,基于ENVI 5.3与ArcGIS 10.0平台,以2000年Landsat-7 ETM和2017年Landsat-8 OLI的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目视解译的方式提取海岸线,然后用监督分类方法得到... 为研究沿海地区围垦动态以及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以江苏沿海地区为研究区,基于ENVI 5.3与ArcGIS 10.0平台,以2000年Landsat-7 ETM和2017年Landsat-8 OLI的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目视解译的方式提取海岸线,然后用监督分类方法得到江苏沿海地区2000年和2017年的土地利用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a)2000—2017年间江苏沿海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围垦,江苏省围垦土地面积107420.0 hm^2,年均围垦面积6318.8 hm^2,全省平均岸线围垦强度为7.11 hm^2/(a·km)。(b)连云港市围垦强度最低,大部分耕地、林地与水体转化为城乡、工矿及居民用地;盐城市海岸线长度最长,围垦面积最大,整体利用格局向海岸方向迁移,耕地、未利用土地等面积略有下降;南通市围垦强度最大,林地面积大幅度减小,城镇面积增加。(c)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江苏沿海围垦与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滩涂围垦 Landsat影像 监督分类 主成分分析 驱动力 江苏沿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耕地后备资源空间分布与利用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赖明华 李婧媛 徐翠兰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65-69,共5页
【目的】研究江苏省耕地后备资源空间分布与利用模式。【方法】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91个区县为调查对象,采用基于GIS的核密度分析模型、平均中心模型等对耕地后备资源空间分布和利用模式进行分析。【结果】江苏省可开发、可复垦、可整... 【目的】研究江苏省耕地后备资源空间分布与利用模式。【方法】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91个区县为调查对象,采用基于GIS的核密度分析模型、平均中心模型等对耕地后备资源空间分布和利用模式进行分析。【结果】江苏省可开发、可复垦、可整理耕地后备资源数量分别占总量的19.26%、77.65%、3.09%,且空间分布不均匀,总体分布特征是北多南少。通过对全省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时序(2015年以前、2016—2020年、2020年以后)的分析,得出在3个时间段内可完成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分别占全省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总面积的16.03%、41.56%、42.41%,并利用平均中心模型得到耕地后备资源的迁移变化情况。【结论】根据江苏省耕地后备资源的类型,指导其利用模式,主要有用于耕地占补平衡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通过核密度模型和平均中心模型,得到两种模式下的耕地后备资源地域分布和开发利用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后备资源 利用模式分析 耕地占补平衡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渠道输水系统优化研究——以江苏省赣榆县班庄镇土地整理项目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赖明华 侯淑楠 徐翠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9期10326-10330,共5页
[目的]研究节水灌溉工程设计方法,提高农田水利设施保水率和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方法]分析各种形式的渠道输水系统的适宜性,优化设计我国常用的梯型、U型明渠输水系统,以江苏省赣榆县班庄镇土地整理项目为例进行验证。[结果]根据项目... [目的]研究节水灌溉工程设计方法,提高农田水利设施保水率和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方法]分析各种形式的渠道输水系统的适宜性,优化设计我国常用的梯型、U型明渠输水系统,以江苏省赣榆县班庄镇土地整理项目为例进行验证。[结果]根据项目地土壤条件选择预制混凝土U型渠道,渠床糙率为0.015,优化数学模型:F=(α+2.5%)min[F1+F2+F3]=(α+2.5%)min[V1f1+V2f2+V3f3+cother];决策变量为纵坡I=1/2 000,外倾角α=5°;得到投资最少,效果最佳的渠道断面,渠道总投资为37 806元。[结论]该优化设计方案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 渠道 输水系统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