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覆不规则煤柱孤岛工作面冲击地压弱结构法防治技术 被引量:2
1
作者 董文卓 陈理强 +3 位作者 王文杰 史明伟 徐维正 马宏军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45,52,共7页
为解决上覆不规则煤柱孤岛工作面冲击地压防治问题,分析了国内该条件下导致冲击地压的研究现状;以唐山矿Y484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分析得出以上覆不规则煤柱、大埋深、本层煤柱和煤岩层结构为主的上覆不规则孤岛工作面冲击地压的主控因素;... 为解决上覆不规则煤柱孤岛工作面冲击地压防治问题,分析了国内该条件下导致冲击地压的研究现状;以唐山矿Y484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分析得出以上覆不规则煤柱、大埋深、本层煤柱和煤岩层结构为主的上覆不规则孤岛工作面冲击地压的主控因素;提出了通过制造弱结构调控冲击地压主控因素的防冲方法,描述了弱结构的特征及其通过调整应力分布防治冲击地压的原理;采用FLAC3D建立数值模型,分析了上覆不规则煤柱孤岛工作面的变形破坏过程及应力分布规律,使用弹塑性本构模型模拟弱结构,验证了弱结构对冲击地压的防控作用。通过现场工程实践,建立并实施了以弱结构为主的冲击地压防治技术,并通过应力法和钻屑法验证了弱结构对该条件下的冲击地压具有良好的防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煤柱 孤岛工作面 弱结构 冲击地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厚坚硬岩层运移对采场超前支承压力影响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许斌 张沿 徐维正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4-140,共7页
为了揭示采场超前支承压力在受巨厚坚硬岩层运移影响之后的演化规律和变异特征,以杨柳煤矿典型巨厚坚硬岩层赋存条件为模型,运用物理模拟和机械模拟实验方法进行模拟研究,并与无巨厚坚硬岩层的采场模型进行比较。通过研究发现:采场中巨... 为了揭示采场超前支承压力在受巨厚坚硬岩层运移影响之后的演化规律和变异特征,以杨柳煤矿典型巨厚坚硬岩层赋存条件为模型,运用物理模拟和机械模拟实验方法进行模拟研究,并与无巨厚坚硬岩层的采场模型进行比较。通过研究发现:采场中巨厚坚硬岩层对其支承压力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巨厚坚硬岩层发生破断之前,其应力集中程度高、影响范围广、影响程度剧烈;临近巨厚坚硬岩层破断前,覆岩中有巨厚坚硬岩层时的超前支承压力峰值和影响范围分别为无巨厚坚硬岩层时的1.15倍和1.9倍;巨厚坚硬岩层处于稳定状态时或已发生破断后,采场支承压力峰值和影响范围相对无巨厚坚硬岩层采场较小,对采场超前支承压力的影响相对较弱;支承压力峰值的增大势必会使采场前方煤壁的影响范围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厚坚硬岩层 超前支承压力 演化规律 机械模拟实验方法 变异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弱化结构的上覆煤柱区冲击地压防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潘立友 史明伟 +2 位作者 董文卓 徐维正 刘宏军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9-104,110,共7页
为实现上覆煤柱影响区冲击地压的整体可控性,提出利用复合弱化结构进行冲击能量耗散,在阐述复合弱化结构定义、分类和弱化度及上覆煤柱导致冲击地压发生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复合弱化结构的防冲力学机制。结果表明:弹性能指数、冲击能指... 为实现上覆煤柱影响区冲击地压的整体可控性,提出利用复合弱化结构进行冲击能量耗散,在阐述复合弱化结构定义、分类和弱化度及上覆煤柱导致冲击地压发生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复合弱化结构的防冲力学机制。结果表明:弹性能指数、冲击能指数随复合弱化结构弱化度的增大而降低;复合弱化结构将冲击危险区域的弹性能分段耗散,能有效改变煤岩弹性能释放模式;对既定的残留煤柱采用顶板(煤)预破坏措施实现冲击能量的耗散。在唐山矿煤柱区域进行了现场试验,采取整体耗能措施后,冲击危险区域的钻孔应力值和钻屑量均小于发生冲击地压的临界值,保证了煤柱区的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煤柱 复合弱化结构 能量耗散 整体防控 爆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碳纤维前途光明 被引量:7
4
作者 徐维正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1997年第5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碳纤维 世界 聚丙烯腈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煤柱影响下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徐维正 许斌 +3 位作者 唐鹏 史明伟 董文卓 张沿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5-91,共7页
为探究空间煤柱影响下冲击地压防治技术,以唐山矿Y396、Y394工作面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应用与检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分析工作面诱发冲击地压的主控因素,确定空间煤柱影响下冲击地压防控技术,并在现场实施后进行效... 为探究空间煤柱影响下冲击地压防治技术,以唐山矿Y396、Y394工作面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应用与检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分析工作面诱发冲击地压的主控因素,确定空间煤柱影响下冲击地压防控技术,并在现场实施后进行效果检验。研究结果表明:Y396、Y394工作面采掘期间诱发冲击地压的主控因素为上部5煤层遗留的不规则煤柱及本煤层不规则煤柱;通过FLAC^(3D)软件,得出Y394工作面在回采期间的三个异常应力升高区;确定了主要防控区域,实施相应的防控技术,并通过钻屑法检验,确定区域内冲击地压危险已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煤柱 数值模拟 采空区 钻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公司竞相开发电子用导电聚合物
6
作者 徐维正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1年第6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国外 新材料开发 电子用导电聚合物 导电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