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手术中纱布含血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徐继梅 郑云霞 余丽霞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14-616,625,共4页
目的对腹腔镜手术中常用的无纺纱布含液量进行测试,评估患者术中失血量。方法使用生理盐水进行无纺纱布含液量实验,对10 cm×10 cm 4层无纺纱布、7 cm×7 cm 4层无纺纱布、8 cm×10 cm 8层无纺纱布用0. 9%Na Cl进行模拟腹... 目的对腹腔镜手术中常用的无纺纱布含液量进行测试,评估患者术中失血量。方法使用生理盐水进行无纺纱布含液量实验,对10 cm×10 cm 4层无纺纱布、7 cm×7 cm 4层无纺纱布、8 cm×10 cm 8层无纺纱布用0. 9%Na Cl进行模拟腹腔镜手术含液量试验。结果 10 cm×10 cm 4层无纺纱布饱和度是10 ml,经10 mm腹腔镜trocar取出后含液量是9 ml;7 cm×7 cm 4层无纺纱布饱和度是8 ml,经10 mm腹腔镜trocar取出后含液量是6 ml;8 cm×10 cm 8层无纺纱布饱和度是12 ml,经10 mm腹腔镜trocar取出后含液量是10 ml。结论对腹腔镜手术中常用的无纺纱布含液量进行测试,可帮助术者及麻醉医师有效估算术中失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纺纱布 腹腔镜手术 含液量 失血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个优质粳稻新品种在淮安市晚茬口应用安全性测试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石广跃 付炳春 +1 位作者 吴国庆 徐继梅 《农业科技通讯》 2020年第1期105-106,271,107,共4页
为遴选、推广适宜淮安的优质粳稻新品种,2018年在江苏省稻麦科技综合示范基地(淮安)开展了12个优质粳稻新品种安全性测试。结果表明,在两端用水紧张、土壤漏水漏肥的淮安市晚茬口水稻上,南粳505是熟期适中、兼顾产量和食味品质的最佳品... 为遴选、推广适宜淮安的优质粳稻新品种,2018年在江苏省稻麦科技综合示范基地(淮安)开展了12个优质粳稻新品种安全性测试。结果表明,在两端用水紧张、土壤漏水漏肥的淮安市晚茬口水稻上,南粳505是熟期适中、兼顾产量和食味品质的最佳品种,建议大面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安 优质粳稻新品种 晚麦茬口 安全性 优质食味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菜稻轮作种植模式介绍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桂楼 徐继梅 史纪锁 《现代农业》 2007年第5期25-25,共1页
菜稻轮作有利于降低病虫害基数,促进土壤结构改良,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增产增收效果明显。文章重点介绍了茄果类蔬菜——水稻、瓜类蔬菜——水稻两种轮作模式,主要生产技术以及效益情况。
关键词 菜稻轮作 模式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插优质丰产粳稻品种筛选专题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忠红 周冬冬 +5 位作者 方书亮 李必忠 张永进 周年兵 徐继梅 周耘 《农业科技通讯》 2020年第7期99-103,共5页
旨在筛选适宜当地机插的优质丰产粳稻品种。2019年,在淮安市稻麦综合示范基地,以13个国(省)审粳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参照机插粳稻高产栽培管理方法,比较不同品种综合生产力。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生育期在129~155 d,亩产量变幅为673.16~7... 旨在筛选适宜当地机插的优质丰产粳稻品种。2019年,在淮安市稻麦综合示范基地,以13个国(省)审粳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参照机插粳稻高产栽培管理方法,比较不同品种综合生产力。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生育期在129~155 d,亩产量变幅为673.16~775.28 kg,较苏秀867(CK)产量高的品种有淮稻268、金粳698、南粳505、金粳818、徐稻9号等8个品种,而综合比较供试品种生育期、产量、品质及其抗性,适宜当地机插的优质丰产粳稻品种以金粳698、徐稻9号、南粳2728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插 优质丰产 粳稻品种 筛选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安市机插水稻秧苗化控效果试验研究
5
作者 葛梦婕 王爱华 +4 位作者 方书亮 刘忠红 周冬冬 徐继梅 周耘 《农业科技通讯》 2019年第10期60-63,共4页
为研明机插水稻秧苗化控效果,在淮安市稻麦综合示范基地,设置化控剂量和化控时期二因素试验,比较不同处理机插稻秧苗综合素质及水稻产量。研究结果表明:与喷施清水处理相比,科学化控不仅利于提升机插稻秧苗素质,且产量较高,其中以1叶1... 为研明机插水稻秧苗化控效果,在淮安市稻麦综合示范基地,设置化控剂量和化控时期二因素试验,比较不同处理机插稻秧苗综合素质及水稻产量。研究结果表明:与喷施清水处理相比,科学化控不仅利于提升机插稻秧苗素质,且产量较高,其中以1叶1心期喷施多效唑0.2~0.3g/10盘条件下秧苗素质优,且最终实际亩产分别达723.1kg和701.5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安 机插 水稻秧苗 化控效果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涟水县12月份播种的稻茬小麦应变高产栽培技术
6
作者 黄维勤 庾跃东 +2 位作者 徐继梅 左利 石广跃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6期210-212,共3页
总结了涟水县12月份播种的稻茬小麦的特征特性变化及其应变高产栽培技术,以实现一播全苗、早拔节、早抽穗、穗数足、穗型大、单穗重高,进而确保亩产稳定在400 kg之上。
关键词 小麦 晚播小麦 稻茬小麦 高产栽培 应变栽培 特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对长江中下游常规超级粳稻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7
作者 葛梦婕 王爱华 +4 位作者 方书亮 徐继梅 周耘 孟天瑶 魏海燕 《农业科技通讯》 2019年第1期69-75,共7页
为探明长江中下游常规超级粳稻磷素吸收利用特征,2013-2014年,在稻麦两熟制条件下,选用8个常规超级粳稻为试材,同时以8个常规非超级粳稻为对照,设置7个氮肥水平0N(0 kg/亩)、10N (10 kg/亩)、12.5N (12.5 kg/亩)、15N (15 kg/亩)、17.5N... 为探明长江中下游常规超级粳稻磷素吸收利用特征,2013-2014年,在稻麦两熟制条件下,选用8个常规超级粳稻为试材,同时以8个常规非超级粳稻为对照,设置7个氮肥水平0N(0 kg/亩)、10N (10 kg/亩)、12.5N (12.5 kg/亩)、15N (15 kg/亩)、17.5N (17.5 kg/亩)、20N (20 kg/亩)、22.5N(22.5 kg/亩),采用模拟机插小苗栽培方式,系统比较不同施氮量条件下常规超级粳稻与非超级粳稻磷素吸收利用特征。结果表明:(1)随施氮量增加,拔节期和抽穗期植株磷素吸收量呈增加趋势,而成熟期均呈先增后降趋势,超级粳稻在N20处理下磷素吸收量最高,而对照在N17.5处理下最高;拔节期吸磷量超级粳稻小于对照,差异不显著,而中后期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分别高9.22%和10.92%;磷素阶段积累量和积累比例表现出相似变化趋势。(2)抽穗至成熟阶段叶片和茎鞘磷素积累与转运量,超级粳稻较对照优势明显,穗部磷素积累量也较高,而茎叶对穗的磷素转运贡献率低。(3)磷素产谷利用率平均值为对照>超级粳稻,且差异极显著。超级粳稻百千克籽粒需磷量为0.502 kg(0.346~0.701 kg),极显著高于对照。增施适量氮肥对实现超级粳稻磷素高效吸收和利用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超级粳稻 氮肥 磷素吸收和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涟水县小麦单产进一步增长的限制因素及应变高产栽培技术
8
作者 左利 付炳春 +2 位作者 吴国庆 徐继梅 周耘 《农业科技通讯》 2019年第12期269-270,272,共3页
涟水县是年产商品小麦3.3亿~3.7亿kg的小麦生产大县,当前限制小麦单产进一步增长的因素有耕整质量差、秸秆还田技术不到位、播种量过大、盲目施肥、综合防控技术不过关、麦农技术素质不高、防御自然灾害能力低等.笔者通过开展针对性调... 涟水县是年产商品小麦3.3亿~3.7亿kg的小麦生产大县,当前限制小麦单产进一步增长的因素有耕整质量差、秸秆还田技术不到位、播种量过大、盲目施肥、综合防控技术不过关、麦农技术素质不高、防御自然灾害能力低等.笔者通过开展针对性调查研究,提出了规模化种麦农户确实可实行的——涟水县小麦单产8250 kg/hm^2以上的应变高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高产 限制因素 高产栽培 涟水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柳州市少年儿童行为问题调查(摘要)
9
作者 徐继梅 赵克林 +1 位作者 陶玉 潘柳萍 《上海精神医学》 1992年第1期61-61,共1页
用艾氏儿童行为量表调查柳州市4~16岁儿童1040名,男女各半。共筛出有行为问题儿童123名,发生率为11.73%。
关键词 少年 儿童 行为问题 广西 柳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将弱兵状态下提升单位能力的现实路径
10
作者 徐继梅 马忠新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6-48,共3页
单位强将弱兵主要有高质量决策低质量执行、高质量目标低标准达成、高目标定位低能力落实三种表现。认知能力不足、情绪智力不足、精神智力不足和行动能力有限是导致单位兵弱的主要原因。可通过培育下级系统思维、着力发展内生动力、明... 单位强将弱兵主要有高质量决策低质量执行、高质量目标低标准达成、高目标定位低能力落实三种表现。认知能力不足、情绪智力不足、精神智力不足和行动能力有限是导致单位兵弱的主要原因。可通过培育下级系统思维、着力发展内生动力、明确个体价值追求、全面推动能力进阶四个途径扭转单位强将弱兵局面,提升单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能力 强将弱兵 领导者 单位成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术前应用对声带息肉手术操作及疗效影响的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绪增 徐继梅 +2 位作者 庞宗领 李厚杰 渠倩 《淮海医药》 CAS 2012年第1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声带息肉术前应用地塞米松对术中手术操作及术后恢复过程的影响。方法将2007年9月~2009年8月2年间我科经治的声带息肉患者273例随机分成地塞米松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术中声带检查所见、术后10 d、30 d患者的声音恢复和声带修复... 目的探讨声带息肉术前应用地塞米松对术中手术操作及术后恢复过程的影响。方法将2007年9月~2009年8月2年间我科经治的声带息肉患者273例随机分成地塞米松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术中声带检查所见、术后10 d、30 d患者的声音恢复和声带修复的情况。结果术中声带改变、术后10 d、30 d患者的声音恢复和声带修复的情况2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声带息肉手术前应用地塞米松可以明显缩短术后的恢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带息肉 地塞米松 手术前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