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用菌病毒病害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
作者 徐章逸 边银丙 《食用菌学报》 2008年第3期80-84,共5页
概述了食用菌病毒病的种类、危害特征、检测技术及防治措施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提出了食用菌病毒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食用菌病毒病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食用菌 病毒病 检测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鳞伞生物学特性与驯化栽培 被引量:8
2
作者 蔡婧 李世华 +5 位作者 李军 李扬 罗义 刘杰 徐章逸 王锋尖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1-67,共7页
对采集自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地区的柠檬鳞伞(Pholiota limonella)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并对获得的菌株进行分子鉴定、生物学特性及驯化栽培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柠檬鳞伞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7.0,最适碳源为麦芽糖和... 对采集自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地区的柠檬鳞伞(Pholiota limonella)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并对获得的菌株进行分子鉴定、生物学特性及驯化栽培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柠檬鳞伞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7.0,最适碳源为麦芽糖和蔗糖,最适氮源为硝酸钾。使用木屑为主要培养料栽培柠檬鳞伞,菌袋接种后于(25±1)℃、黑暗条件下培养,约60 d后菌丝满袋;出菇时的环境温度为10~22℃,相对湿度>90%,光照0~125 lx,开袋后25~30 d形成原基,35~40 d即可采收;平均生物学效率为24.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鳞伞 菌丝生长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树桑黄抗氧化菌株筛选及植物激素对胞内黄酮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然 徐章逸 +3 位作者 李佳玥 王健菁 边银丙 陈哲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1-67,共7页
测定了桑树桑黄(Sanghuangporus sanghuang)10个菌株发酵菌丝体的生物量、多糖、黄酮、三萜及多酚含量,并比较其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总还原力,分析活性成分含量与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菌株SH06发酵菌丝体的黄... 测定了桑树桑黄(Sanghuangporus sanghuang)10个菌株发酵菌丝体的生物量、多糖、黄酮、三萜及多酚含量,并比较其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总还原力,分析活性成分含量与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菌株SH06发酵菌丝体的黄酮和多酚含量较高,抗氧化能力较强,且黄酮含量与3个抗氧化指标显著相关,表明黄酮是桑树桑黄抗氧化作用的主要活性物质。比较了萘乙酸(NAA)、细胞分裂素(6-BA)、3-吲哚乙酸(IAA)、水杨酸(SA)、脱落酸(ABA)这5种植物激素对菌株SH06液体发酵的影响,发现发酵培养基中添加10 mg·L^-1 6-BA可将菌丝体生物量及胞内黄酮含量分别提高1.38和1.7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 液体发酵 黄酮 多酚 抗氧化 植物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关联度法在杏鲍菇优良杂交菌株筛选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潘慧 徐章逸 边银丙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25,共4页
以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6号和ACCC50894为亲本,分别采用单孢杂交和原生质体单核体杂交方式获得65和37个杂交子,观测杂交子及亲本菌丝体生长情况,选择长势好及生长快速的杂交子进行栽培出菇试验。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5个生长势... 以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6号和ACCC50894为亲本,分别采用单孢杂交和原生质体单核体杂交方式获得65和37个杂交子,观测杂交子及亲本菌丝体生长情况,选择长势好及生长快速的杂交子进行栽培出菇试验。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5个生长势较强的杂交子从7个性状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单孢杂交获得的杂交子D12、D18、D20、D30、D19、D31、D17和D48关联度排名先于两亲本,农艺性状和子实体性状表现较好;原生质体单核体杂交菌株Y29和Y30关联度排名介于两亲本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单孢杂交 原生质体单核体杂交 农艺性状 灰色关联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胁迫后真菌病毒LeV-HKB对香菇菌丝抗深绿木霉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郭孟配 叶征明 +2 位作者 申桂煜 边银丙 徐章逸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3-148,共6页
分别将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菌丝、分生孢子悬浮液接种和喷洒到携带Lentinula edodes mycovirus HKB(LeV-HKB)的3个香菇(Lentinula edodes)菌株,及其相应等基因脱毒菌株的菌落上,比较了25℃和37℃(高温胁迫)条件下处理的香... 分别将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菌丝、分生孢子悬浮液接种和喷洒到携带Lentinula edodes mycovirus HKB(LeV-HKB)的3个香菇(Lentinula edodes)菌株,及其相应等基因脱毒菌株的菌落上,比较了25℃和37℃(高温胁迫)条件下处理的香菇带毒和脱毒菌株对深绿木霉菌丝和分生孢子的抗性,以及对深绿木霉产孢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25℃的处理,香菇菌株是否带毒对深绿木霉的菌丝和分生孢子的抗性及对深绿木霉菌丝产孢能力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经37℃处理48 h后,香菇带毒菌株SY1和S606对深绿木霉菌丝和分生孢子的抗性,以及对深绿木霉菌丝产孢能力的影响显著弱于其脱毒菌株SY1-R8和S606-M8,而带毒菌株L135在这3个性状上显著强于其脱毒菌株L135-M8。本研究说明,LeV-HKB影响受高温胁迫后的香菇菌丝对深绿木霉的抗性,但因寄主不同影响效果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Lentinula edodes mycovirus HKB(LeV-HKB) 高温胁迫 深绿木霉 抗性 产孢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