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调针法”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徐秀梅 徐彦龙 米登海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8期153-156,共4页
目的:观察“三调针法”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N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脊髓损伤后NB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间歇无菌导尿、训练辅助排尿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 目的:观察“三调针法”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N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脊髓损伤后NB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间歇无菌导尿、训练辅助排尿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三调针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尿流动力学、残余尿量的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尿流动力学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膀胱残余尿量均较治疗减少(P<0.05);观察组较对照减少明显(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100.00%(30/30)]高于对照组[83.33%(25/30)](P<0.05)。结论:“三调针法”治疗脊髓损伤后NB,可改善尿流动力学,恢复排尿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性膀胱 三调针法 脊髓损伤 尿流动力学 膀胱残余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结合CT可有效诊断早期甲状腺乳头癌及颈部淋巴结转移 被引量:2
2
作者 周静 翟虹 徐秀梅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7期678-683,共6页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结合CT在早期诊断甲状腺乳头癌中的应用及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疑似甲状腺乳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选患者均行甲状腺切除术及颈部淋...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结合CT在早期诊断甲状腺乳头癌中的应用及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疑似甲状腺乳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选患者均行甲状腺切除术及颈部淋巴结清扫,并进行高频超声及CT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统计高频超声、CT单独及联合检查检出甲状腺乳头癌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分析高频超声、CT单独及联合检查对甲状腺乳头癌的诊断价值和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 120例疑似甲状腺乳头癌患者中甲状腺乳头癌阳性107例(89.17%),阴性13例(10.83%);颈部淋巴结转移65例(54.17%),未转移55例(45.83%)。高频超声检出甲状腺乳头癌真阳性72例,真阴性9例;CT检出真阳性74例,真阴性10例;联合检查检出真阳性89例,真阴性11例。高频超声检出颈部淋巴结转移真阳性49例,真阴性43例;CT检出真阳性51例,真阴性44例;联合检查检出真阳性61例,真阴性52例。ROC分析结果显示,高频超声、CT联合检查诊断甲状腺乳头癌的敏感度、准确度、曲线下面积均高于高频超声、CT单独检查(P<0.05);高频超声、CT联合检查预测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曲线下面积均高于高频超声、CT单独检查(P<0.05)。结论 高频超声结合CT早期诊断甲状腺乳头癌的价值较高,且可预测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二者联合检查的效果优于单独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癌 高频超声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淋巴结转移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星形细胞瘤术后合并进行性脊柱侧凸康复治疗1例
3
作者 李超 徐弢 +4 位作者 张丽蓉 徐秀梅 董春璇 时斌 寄婧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12期136-139,共4页
目的:观察1例脊髓星形细胞瘤术后合并进行性脊柱侧凸的康复疗效。方法:对1例确诊为脊髓星形细胞瘤术后合并进行性脊柱侧凸的患者,针对运动功能障碍、肌力障碍、感觉障碍及脊柱侧凸等进行综合康复治疗。结果:经过12个月的综合康复训练,... 目的:观察1例脊髓星形细胞瘤术后合并进行性脊柱侧凸的康复疗效。方法:对1例确诊为脊髓星形细胞瘤术后合并进行性脊柱侧凸的患者,针对运动功能障碍、肌力障碍、感觉障碍及脊柱侧凸等进行综合康复治疗。结果:经过12个月的综合康复训练,患者运动功能、感觉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和步行功能均得到有效改善,但Cobb角度由13°增加到41°。结论:早期积极介入综合康复治疗可以促进此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脊柱侧凸 康复 脊髓损伤 施罗斯矫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疗效观察 被引量:37
4
作者 徐秀梅 徐彦龙 +2 位作者 寄婧 董春璇 谢又生 《西部中医药》 2018年第5期97-100,共4页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脊髓损伤导致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90例随机分为大膀胱和小膀胱2组,均采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4周后评估2组患者膀胱功能积分、残余尿量及膀胱容量。结果:针...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脊髓损伤导致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90例随机分为大膀胱和小膀胱2组,均采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4周后评估2组患者膀胱功能积分、残余尿量及膀胱容量。结果: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可减少神经源性大膀胱患者的膀胱残余尿量,增加膀胱容量,提高膀胱功能,降低膀胱功能积分;但此法对脊髓损伤导致的神经源性小膀胱疗效不佳。结论:对于脊髓损伤导致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尽早加入膀胱康复训练及针灸治疗,对于促进患者神经源性膀胱功能的恢复起决定性作用,并且可避免小膀胱的出现;而对于神经源性小膀胱患者建议针刺治疗,以刺激轻、周期长为主,并配合膀胱康复训练或药物治疗,或许可达到理想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性膀胱 脊髓损伤 针灸 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ICAM-1在超声联合造影剂致大鼠脑损伤组织中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5
作者 徐秀梅 王蓓 +2 位作者 翟虹 王彪 赵献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9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造影剂致大鼠脑损伤组织中IL-1、ICAM-1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超声照射剂量的关系。方法 SD大鼠2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实验组20只,实验组根据超声机械指数和照射时间随机分为4个亚组:MI1.5照射5 min组(A1组)、MI1.5照射10 ...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造影剂致大鼠脑损伤组织中IL-1、ICAM-1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超声照射剂量的关系。方法 SD大鼠2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实验组20只,实验组根据超声机械指数和照射时间随机分为4个亚组:MI1.5照射5 min组(A1组)、MI1.5照射10 min组(A2组)、MI1.9照射5 min组(B1组)、MI1.9照射10min组(B2组),各5只。对照组注射造影剂Sonovue;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超声照射大鼠脑部颞窗,伊文思蓝作为追踪剂,使用光镜观察各组脑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IL-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脑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实验组肉眼观察可见蓝色染色,光镜下可见细胞水肿、红细胞渗出、个别细胞坏死。实验组脑损伤组织IL-1、ICAM-1阳性细胞数高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间比较,B1、B2组较A1、A2组损伤脑组织IL-1、ICAM-1阳性细胞数增多(P均<0.05)。结论超声联合造影剂致大鼠脑损伤组织中IL-1、ICAM-1表达升高,其水平与超声照射剂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超声 造影剂 血脑屏障 白细胞介素1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超声与弹性成像对乳腺良恶性结节诊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徐秀梅 翟虹 赵献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9期100-100,共1页
本研究通过比较二维超声与弹性成像对乳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效能,探讨其诊断价值的差异性和互补性。
关键词 诊断价值 恶性结节 弹性成像 二维超声 乳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阵针法配合针刺三阴穴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31例 被引量:14
7
作者 徐秀梅 徐彦龙 《西部中医药》 2013年第12期57-59,共3页
目的:观察矩阵针法联合针刺三阴穴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舍尼通片,1片/次,2次/d,4周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30天后评估治疗结果。观察组采用矩阵针法联合针刺三阴穴治疗,10天1个疗程,... 目的:观察矩阵针法联合针刺三阴穴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舍尼通片,1片/次,2次/d,4周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30天后评估治疗结果。观察组采用矩阵针法联合针刺三阴穴治疗,10天1个疗程,1个疗程后休息2天,接续下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NIH-CPSI症状评分、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和卵磷脂小体计数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矩阵针法联合针刺三阴穴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炎 慢性 非细菌性 矩阵针法 三阴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味地黄丸对糖尿病大鼠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徐秀梅 范英昌 +3 位作者 冯莉 杨琳 郭茂娟 赵旭 《现代中医药》 CAS 2008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复制糖尿病(DM)动物模型,观察中成药六味地黄丸对该模型的影响,探讨滋阴补肾法对四氧嘧啶型糖尿病大鼠的整体状况及血糖的调节作用。方法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复制大鼠糖尿病模型,并以各组大鼠的整体状况、体重以及血糖的变化进行比... 目的复制糖尿病(DM)动物模型,观察中成药六味地黄丸对该模型的影响,探讨滋阴补肾法对四氧嘧啶型糖尿病大鼠的整体状况及血糖的调节作用。方法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复制大鼠糖尿病模型,并以各组大鼠的整体状况、体重以及血糖的变化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六味地黄丸可以改善糖尿病大鼠的整体状况,降低血糖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用此方法建立糖尿病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说服力,且六味地黄丸对此模型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动物模型 六味地黄丸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2021年扬州市江都区食品风险监测微生物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徐秀梅 谢杨 +2 位作者 王伟 李玲 张银超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第26期104-106,共3页
目的:了解2018—2021年江都区市售食品的微生物污染情况,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江苏省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书册》要求,采集超市、零售店、农贸市场、网店等场所104份样品,并检测相关微生物指标。结果:2018... 目的:了解2018—2021年江都区市售食品的微生物污染情况,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江苏省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书册》要求,采集超市、零售店、农贸市场、网店等场所104份样品,并检测相关微生物指标。结果:2018—2021年共检测104份样品,微生物总体检出率为38.46%(40/104);卫生学指示菌总体检出率为52.94%(36/68),其中豆浆果茶类检出率为81.82%(9/11),谷物冲调类检出率为75%(18/24);食源性致病菌总体检出率为9.62%(10/104),其中水产螺类的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50%(4/8),谷物冲调类的蜡样芽孢杆菌和克罗诺杆菌属检出率分别为20.83%(5/24)、10%(3/24),有1份水产螺类同时检出副溶血性弧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2份谷物冲调类同时检出蜡样芽胞杆菌和克罗诺杆菌属。结论:江都区市售食品存在不同程度的微生物污染风险,水产螺类、豆浆果茶类、谷物冲调类等需要重点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风险监测 卫生学指示菌 食源性致病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16及Ki67在宫颈鳞状上皮内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秀梅 钟守军 +2 位作者 陈志强 陈莹莹 邓文同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7期195-197,210,共4页
目的分析P16及Ki67在宫颈鳞状上皮内肿瘤(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4年10月~2017年10月确诊为慢性宫颈炎、低级别上皮内肿瘤、高级别上皮内肿瘤的患者100例,进行病变部位的组织活检、HE染色,并且利用免疫组化S... 目的分析P16及Ki67在宫颈鳞状上皮内肿瘤(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4年10月~2017年10月确诊为慢性宫颈炎、低级别上皮内肿瘤、高级别上皮内肿瘤的患者100例,进行病变部位的组织活检、HE染色,并且利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患者体内P16与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宫颈病变患者P16的表达随着病变程度的增加而增加,P16阳性表达若为+,病变细胞胞核和胞浆均着色,主要分布于基底部,若为++,下1/3出现病变细胞,若为+++,超过1/3出现病变细胞;宫颈病变患者Ki67的表达随着病变程度的增加呈增高趋势,Ki67阳性表达若为+,病变细胞胞核和胞浆均着色,主要分布于基底部,若为++,下1/3出现病变细胞,若为+++,超过1/3出现病变细胞。结论P16、Ki67的表达与宫颈癌前病变程度正相关,确定P16、Ki67的表达量,对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6 KI67 癌前病变 表达情况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籍翻译——以《管子》英译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秀梅 宫钦言 《管子学刊》 2017年第1期97-102,共6页
对比《管子》两个英译本对《牧民》《权修》《立政》《枢言》《法禁》五篇中7处包含"耻"字的语句的翻译,不难看出,中国典籍英译中应该注意核心术语的翻译,对于核心术语,应尽可能采用语义翻译,而且应尽可能保持术语的前后一致... 对比《管子》两个英译本对《牧民》《权修》《立政》《枢言》《法禁》五篇中7处包含"耻"字的语句的翻译,不难看出,中国典籍英译中应该注意核心术语的翻译,对于核心术语,应尽可能采用语义翻译,而且应尽可能保持术语的前后一致;不能采取语义翻译的部分,应根据上下文内容保证译文的语义合理性;对句子与篇章的翻译,应符合目的语即英语的语法规范,保证语言的地道流畅,提高译文的可接受性,以达到传播中国文化的翻译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籍翻译 核心术语 语义翻译 语义与句法合理性 《管子》英译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引黄灌区开发对生态环境脆弱带的影响—以宁夏碱碱湖新灌区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秀梅 张克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2000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研究了干旱荒漠地区新引黄灌区生态环境的变化 。
关键词 新引黄灌区 生态环境脆弱带 宁夏 碱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风化痰通络方联合热敏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徐秀梅 廖华敏 黄意珩 《江西中医药》 CAS 2022年第9期50-52,56,共4页
目的:观察祛风化痰通络方与热敏灸联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风痰阻络型)的疗效。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2年6月收治于我院的54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风痰阻络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语言康复训练)和观察组(语言康复训练+中药结合... 目的:观察祛风化痰通络方与热敏灸联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风痰阻络型)的疗效。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2年6月收治于我院的54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风痰阻络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语言康复训练)和观察组(语言康复训练+中药结合热敏灸),各27例。两组均干预治疗2个疗程,2周为1个疗程。干预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前后语言功能(ABC)评分、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CFCP)评分、NIHS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并评价其疗效。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有效率89.9%高于对照组的70.4%(P<0.05)。干预后两组ABC总评分及各项评分均较前提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CFCP评分、NIHS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较前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风化痰通络方联合热敏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促进患者的语言功能恢复,提高失语症患者生活沟通能力,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失语 祛风化痰通络方 热敏灸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经络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Hcy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徐秀梅 吕国雄 +1 位作者 汪美宝 邓新新 《江西中医药》 2020年第7期47-49,共3页
目的:研究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经络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符合研究标准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经络患者120例,按照中医临床辨证分型,随机将其分为风痰瘀阻、气虚血瘀、痰热腑实、肝阳暴亢及阴虚风... 目的:研究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经络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符合研究标准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经络患者120例,按照中医临床辨证分型,随机将其分为风痰瘀阻、气虚血瘀、痰热腑实、肝阳暴亢及阴虚风动5个证型组,分别检测其血清Hcy水平,各两组间进行比较,运用统计学处理并分析。结果:不同证型组的Hcy水平相比较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血清Hcy水平最高的是风痰瘀阻证组和气虚血瘀证组。结论:高Hcy水平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经络的辨证论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即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经络的5个辨证分型中,风痰瘀阻证、气虚血瘀证最具特异性,临床辨证施治需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急性期 中经络 辨证分型 血清HC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现代文献计量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秀梅 徐彦龙 杜元灏 《江西中医药》 2010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回顾1958~2008年针灸学文献,探索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用穴和治疗方法的规律,以期为针灸标准化研究提供客观的、可靠的数据。方法:通过文献检索,采用计量分析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以地仓、颊车... 目的:回顾1958~2008年针灸学文献,探索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用穴和治疗方法的规律,以期为针灸标准化研究提供客观的、可靠的数据。方法:通过文献检索,采用计量分析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以地仓、颊车、阳白、合谷、翳风、太阳、下关、四白、迎香等穴应用频次为最;治疗方法以针刺、电针为主。结论:针灸治疗本病临床有效,但因用穴、治疗模式、治疗过程等没有统一的标准,故无法通过科学依据证实其有效性,应加强治疗过程标准化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针灸疗法 文献计量学 评价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珂自拟胃复康方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0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秀梅 胡珂 周城林 《江西中医药》 2015年第7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胡珂"胃复康方"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肝郁脾虚,湿热瘀毒证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电子胃镜及胃黏膜病检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100例,按抽签法随机分为胃复康方+西药组(观察组)和西药组(对照组),... 目的:探讨胡珂"胃复康方"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肝郁脾虚,湿热瘀毒证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电子胃镜及胃黏膜病检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100例,按抽签法随机分为胃复康方+西药组(观察组)和西药组(对照组),对照组50例口服维酶素片及多潘立酮片;观察组50例口服胃复康方,西药同对照组,治疗3个疗程(3个月)。结果:临床疗效:观察组显效30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66%,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胃镜疗效: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好转,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病理组织活检:治疗后观察组固有腺体萎缩块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舌像:两组治疗前后均有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脉象: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安全性观测:治疗期间,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及造血系统、心、肝、肾功能损害等。结论:胡珂"胃复康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肝郁脾虚,湿热瘀毒证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胡珂 胃复康方 肝郁脾虚 湿热瘀毒证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药治疗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秀梅 肖朝阳 靳雪梅 《江西中医药》 2014年第11期77-80,共4页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临床并发症之一,当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多,其常见并发症也呈逐年递增趋势。西医认为该病的发生与代谢紊乱、神经缺血损伤、自由基损伤...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临床并发症之一,当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多,其常见并发症也呈逐年递增趋势。西医认为该病的发生与代谢紊乱、神经缺血损伤、自由基损伤及基因表达异常等因素有关。临床症状比较复杂,主要表现为肢体疼痛和感觉异常,后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医药治疗 治疗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硬化病38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秀梅 肖朝阳 《江西中医药》 2011年第11期34-36,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多发性硬化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病例7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以甲基强的松龙、强的松治疗;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内服及针灸治疗;同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的情况。结...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多发性硬化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病例7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以甲基强的松龙、强的松治疗;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内服及针灸治疗;同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神经功能体征及EDSS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硬化病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病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彩色多普勒检查在健康体检中的必要性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秀梅 《北方药学》 2011年第11期71-71,共1页
目的:探讨乳腺彩色多普勒检查在健康体检中的必要性。方法:对2010年2月~2010年8月在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的824名女性进行乳腺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检出乳腺增生625例,乳腺包块286例,其中经手术及穿刺病理证实为良性的包块239例,恶性... 目的:探讨乳腺彩色多普勒检查在健康体检中的必要性。方法:对2010年2月~2010年8月在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的824名女性进行乳腺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检出乳腺增生625例,乳腺包块286例,其中经手术及穿刺病理证实为良性的包块239例,恶性包块47例。结论:乳腺彩色多普勒检查对乳腺肿块的早期发现具有重要意义,应作为健康体检的常规检查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彩色多普勒 体格检查 必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截瘫患者定期进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的必要性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秀梅 《北方药学》 2011年第12期83-84,共2页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彩超检查对于截瘫患者预防和早期发现静脉血栓的必要性。方法:对2009年7月~2011年6月在我院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的156例截瘫患者进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结果:发现深静脉血栓69例,浅静脉血栓18例。结论:下肢静脉彩超检...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彩超检查对于截瘫患者预防和早期发现静脉血栓的必要性。方法:对2009年7月~2011年6月在我院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的156例截瘫患者进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结果:发现深静脉血栓69例,浅静脉血栓18例。结论:下肢静脉彩超检查对截瘫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应作为截瘫病人定期复查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瘫 下肢静脉血栓 彩超 必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