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旋转交错网格的TI介质二维三分量面波模拟
1
作者 魏皓 童思友 +3 位作者 辛成庆 袁士川 王金刚 徐秀刚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2-1036,共15页
基于标准交错网格(Standard Staggered Grid,SSG)的有限差分法在面波的正演模拟中应用广泛。单一的瑞利波或勒夫波模拟已不能满足横向各向同性(TI)介质中面波模拟的需求。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旋转交错网格(Rotated Staggered Grid,RSG)的T... 基于标准交错网格(Standard Staggered Grid,SSG)的有限差分法在面波的正演模拟中应用广泛。单一的瑞利波或勒夫波模拟已不能满足横向各向同性(TI)介质中面波模拟的需求。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旋转交错网格(Rotated Staggered Grid,RSG)的TI介质二维三分量面波模拟方法。首先,采用一阶速度—应力二维三分量波动方程将P-SV波方程和SH波方程联合;其次,将RSG有限差分法结合多轴完美匹配层技术,实现包含瑞利波和勒夫波的二维三分量面波模拟;然后从波前快照、波形曲线和频散曲线三个方面,定性和定量地对比RSG和SSG有限差分法在二维各向同性介质均匀半空间面波模拟的效果和精度;最后,将所提方法应用在均匀半空间TI介质(包括VTI、HTI和TTI)和两层速度递增TTI介质的二维三分量面波模拟,通过波场快照、地震记录和频散能量图分析TI介质中的面波特征和各向异性参数对面波频散特征的影响。实验分析结果证明了文中方法在面波模拟实践中的适用性,为二维全波场地震波模拟甚至是全波场反演提供了重要参考,对进一步认识各向异性介质中面波的传播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波模拟 有限差分 二维三分量 TI 介质 频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动方程的共聚焦点成像技术 被引量:6
2
作者 徐秀刚 李振春 吕彬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7年第4期329-333,共5页
对于较复杂的理论模型和低信噪比的实际地震资料处理来说,用基于射线理论的有限差分走时法共聚焦点(CFP)成像技术生成的CFP偏移剖面不能精确地对地下构造成像。为此,探讨了基于波动方程的傅里叶有限差分法(FFD)共聚焦点(CFP)成像技术。... 对于较复杂的理论模型和低信噪比的实际地震资料处理来说,用基于射线理论的有限差分走时法共聚焦点(CFP)成像技术生成的CFP偏移剖面不能精确地对地下构造成像。为此,探讨了基于波动方程的傅里叶有限差分法(FFD)共聚焦点(CFP)成像技术。该技术可以自动检测宏观速度场正确与否,大大提高了聚焦算子的计算精度和双聚型保幅成像精度。数值模拟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实际资料处理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与基于射线理论的有限差分走时法的CFP成像剖面对比结果表明,基于波动方程的CFP偏移剖面分辨率更高,层位更清楚,可以对地下构造清晰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焦点成像 波动方程延拓 傅里叶有限差分 两步聚焦 振幅随射线参数变化分析 成像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伏地表条件下波动方程法共聚焦点成像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徐秀刚 李振春 +1 位作者 叶月明 鲍敬伟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8-42,共5页
为解决起伏地表条件下的偏移成像,引入了共聚焦点成像技术。采用合成聚焦算子和面炮合成的共聚焦点方法和波场逐步累加的直接下延法对起伏地表条件下的模型资料和实际资料进行偏移成像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克服了起伏地表的影响,直接... 为解决起伏地表条件下的偏移成像,引入了共聚焦点成像技术。采用合成聚焦算子和面炮合成的共聚焦点方法和波场逐步累加的直接下延法对起伏地表条件下的模型资料和实际资料进行偏移成像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克服了起伏地表的影响,直接实现了基于起伏地表的叠前深度成像;采用波场延拓的方法实现了起伏地表条件下的单点聚焦成像和多点聚焦成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起伏地表的静校正问题,并且计算效率得到提高,在选取较少聚焦点的情况下,就可以达到和共炮偏移一样的成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伏地表 共聚焦点成像 合成聚焦算子 共聚焦点道集 叠前深度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移成像条件下的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
4
作者 徐秀刚 李振春 +2 位作者 叶月明 仝兆岐 秦德文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6-49,共4页
为提高炮域叠前深度偏移的计算效率,引入时移成像条件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基于频率空间域有限差分波场延拓算子进行延拓,采用时移成像条件来求取大延拓步长间的层位成像值,成像条件虽然增加一次逆傅里叶变换,但对计算时间的影响却不大。... 为提高炮域叠前深度偏移的计算效率,引入时移成像条件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基于频率空间域有限差分波场延拓算子进行延拓,采用时移成像条件来求取大延拓步长间的层位成像值,成像条件虽然增加一次逆傅里叶变换,但对计算时间的影响却不大。脉冲响应和Marmousi模型的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得到与小步长效果相当的成像结果的同时,又可以成倍地提高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深度偏移 时移成像条件 计算效率 波动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频分析的初至拾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岳龙 刘怀山 +2 位作者 刘凯 徐秀刚 邢磊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8-520,共13页
地震记录的初至拾取是地震资料处理的基础工作,特别是静校正、层析成像等后续处理对初至拾取的精度要求较高。当初至波到达时,其信号的振幅、频率、相位均会发生变化,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频分析的初至拾取算法,该算法在噪声判别系... 地震记录的初至拾取是地震资料处理的基础工作,特别是静校正、层析成像等后续处理对初至拾取的精度要求较高。当初至波到达时,其信号的振幅、频率、相位均会发生变化,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频分析的初至拾取算法,该算法在噪声判别系数的约束下,利用小波变换时频分析提取信号的瞬时相位谱,然后利用瞬时相位谱的过零点属性拾取初至。为了提高计算效率,在给定时窗内部计算信号的瞬时相位谱,并且利用多个不同的噪声判别系数初至拾取的统计结果确定最终的初至时间。理论信号和实际地震资料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抗噪能力,初至拾取的精度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至拾取 小波变换 时频分析 瞬时相位谱 噪声判别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聚焦点技术的起伏地表基准面重建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振春 安琪 +1 位作者 马光凯 徐秀刚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7年第5期373-376,共4页
复杂地表条件严重影响了来自地下的反射信息,如果地表一致性的条件不能满足,常规的时移静校正就不再适用,基于共聚焦点技术的起伏地表基准面重建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在起伏地表以下选定某一水平界面作为基准面,在基准面... 复杂地表条件严重影响了来自地下的反射信息,如果地表一致性的条件不能满足,常规的时移静校正就不再适用,基于共聚焦点技术的起伏地表基准面重建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在起伏地表以下选定某一水平界面作为基准面,在基准面上求取一系列的聚焦算子,这些包含了起伏地表信息的聚焦算子可用来跟初始炮记录作用进行波场重建生成新的炮记录。模型试算表明,重建后的炮记录基本消除了起伏地表的影响,成像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伏地表 共聚焦点技术 聚焦算子 基准面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BN资料二次定位质量监控方法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忠成 童思友 +3 位作者 周华伟 方云峰 孙郧松 徐秀刚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28-735,I0008,I0009,共10页
OBN地震采集需要把检波器布置到海底,但由于复杂的海洋环境影响,OBN节点在海底实际着床位置通常偏离设计位置,需要重新定位。目前,已经发展出多种海底地震检波点二次定位方法,但方法的提出者重点关注的是各种二次定位方法的原理以及应... OBN地震采集需要把检波器布置到海底,但由于复杂的海洋环境影响,OBN节点在海底实际着床位置通常偏离设计位置,需要重新定位。目前,已经发展出多种海底地震检波点二次定位方法,但方法的提出者重点关注的是各种二次定位方法的原理以及应用效果,关于在实际应用中如何做好质量监控鲜有系统性描述。为此,在等效速度法二次定位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OBN检波点二次定位精度的因素,包括直达波旅行时拾取精度、观测系统、旅行时系统误差等。结果表明:直达波旅行时拾取精度对二次定位的精度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把炮点和检波点分别投影到x轴、y轴和z轴,炮点相对于检波点的分布越均匀对称,则该方向定位精度越高;较难发现旅行时系统误差,但对z方向定位精度有较大影响。同时还给出了做好OBN资料二次定位质量监控的方法与建议:首先,对初至旅行时进行筛选,保证用于二次定位的初至旅行时质量;然后,在计算过程中添加系统时移量这一未知数,用于计算可能存在的初至旅行时系统时移,并尽可能选择相对于检波点均匀对称的炮点的初至时间参与计算;最后,通过对比二次定位前、后共检波点道集直达波双曲动校正后形态、旅行时误差的空间分布、数理统计等,对二次定位质量进行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N 二次定位 旅行时 质量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