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碳超高性能混凝土单轴受压力学性能
1
作者 黄乐 苏凯栋 +2 位作者 高奔浩 池寅 徐礼华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3-192,共10页
为解决超高性能混凝土水泥用量成倍增加所带来的高碳排放问题,采用高炉矿渣、粉煤灰和硅灰等材料大掺量替代硅酸盐水泥,制备了一种低水泥含量的低碳超高性能混凝土(LC-UHPC)。考虑水泥替代率、钢纤维体积掺量和水胶比等3个因素,设计制作... 为解决超高性能混凝土水泥用量成倍增加所带来的高碳排放问题,采用高炉矿渣、粉煤灰和硅灰等材料大掺量替代硅酸盐水泥,制备了一种低水泥含量的低碳超高性能混凝土(LC-UHPC)。考虑水泥替代率、钢纤维体积掺量和水胶比等3个因素,设计制作了11组共154个试件,通过不同龄期的立方体抗压试验、抗折试验与单轴受压试验研究了LC-UHPC破坏形态、基本强度与变形能力等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并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数学方程。结果表明:LC-UHPC轴心受压破坏形态为剪切破坏,钢纤维掺入能明显改善LC-UHPC各项力学性能指标;与传统UHPC相比,LC-UHPC的水泥替代率最高可达70%,其28 d单轴抗压强度可达149.09 MPa;建立的轴心受压应力-应变曲线方程能够较好地预测LC-UHPC单轴受压下的力学响应全过程,可为LC-UHPC力学性能研究及其结构构件的设计计算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低水泥含量 单轴受压试验 力学性能 应力-应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轴心受拉应力-应变关系研究 被引量:75
2
作者 徐礼华 梅国栋 +1 位作者 黄乐 鲁维妙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5-45,共11页
考虑纤维种类、长径比、体积掺量3个主要因素,设计制作34组纤维混凝土试件,通过轴心抗拉试验,研究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轴心抗拉应力-应变关系。结果表明,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在受拉破坏时,呈现明显的塑性破坏特征;与相同配合比... 考虑纤维种类、长径比、体积掺量3个主要因素,设计制作34组纤维混凝土试件,通过轴心抗拉试验,研究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轴心抗拉应力-应变关系。结果表明,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在受拉破坏时,呈现明显的塑性破坏特征;与相同配合比的基体混凝土相比,随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特征值的提高,混杂纤维混凝土轴心受拉应力-应变全曲线特征点的应力、应变均有显著提升。基于试验结果,分析纤维特征值对特征点应力、应变的影响,提出关于纤维掺量和长径比的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轴心抗拉应力-应变关系曲线方程,包括特征点应力、应变的计算公式,可供工程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纤维混凝土 破坏机理 变形过程 曲线形态 应力-应变全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T形截面钢管混凝土柱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61
3
作者 徐礼华 杜国锋 +1 位作者 温芳 徐浩然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21,共8页
在总结分析各种异形钢管混凝土柱工程应用的基础上,提出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焊接T形柱(WeldedRectangular Composite T-shaped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ular Column,简称WRC-T钢管混凝土柱)。考虑约束效应系数、长径比、肢长腹比等参... 在总结分析各种异形钢管混凝土柱工程应用的基础上,提出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焊接T形柱(WeldedRectangular Composite T-shaped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ular Column,简称WRC-T钢管混凝土柱)。考虑约束效应系数、长径比、肢长腹比等参数的影响,设计制作34个WRC-T钢管混凝土柱试件;通过轴心受压试验,考察试件的破坏形态,实测试件的荷载-纵向应变曲线、强度承载力和稳定承载力,分析各参数对此类试件轴心受压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试验数据回归分析,参考国内外相关规范的计算条文,提出WRC-T钢管混凝土柱轴心受压强度承载力和稳定承载力的实用计算公式。研究表明,WRC-T钢管混凝土柱的两个组成部分能很好地协同工作,力学性能好;长径比L/i≤14.4的试件可视为短柱,长径比14.4<L/i≤33.6的可视为中长柱。文中所提强度承载力和稳定承载力公式的计算结果与试验值符合良好,可供工程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形钢管混凝土 组合柱 轴心受压 强度 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混凝土深梁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在ANSYS中的实现 被引量:17
4
作者 徐礼华 池寅 +1 位作者 李荣渝 苏洁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577-2582,共6页
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对钢纤维混凝土深梁进行非线性分析,详细地探讨了钢纤维混凝土和钢筋的本构模型、单元特性,并基于Nilson黏结滑移理论,考虑钢筋与钢纤维混凝土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ANSYS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参数化建模,完成了... 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对钢纤维混凝土深梁进行非线性分析,详细地探讨了钢纤维混凝土和钢筋的本构模型、单元特性,并基于Nilson黏结滑移理论,考虑钢筋与钢纤维混凝土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ANSYS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参数化建模,完成了非线性分析。与试验结果比较表明,在ANSYS中钢纤维混凝土采用Solid65单元、钢筋采用Pipe20单元及其相应的本构关系和破坏准则模拟钢纤维混凝土受力全过程,并用Combin39三维非线性弹簧单元模拟钢筋与钢纤维混凝土之间的黏结滑移可取得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混凝土 深梁 ANSYS 黏结滑移 Combin3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荷载作用下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关系研究 被引量:61
5
作者 徐礼华 黄彪 +3 位作者 李彪 池寅 李长宁 时豫川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2,共12页
考虑聚丙烯纤维体积掺量和长径比两个因素,设计制作54个混凝土试件,通过单轴循环加载试验,研究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力学行为。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混凝土相比,聚丙烯纤维混凝土试件破坏形态为延性破坏;其循环受压应力-应变曲线包络线与... 考虑聚丙烯纤维体积掺量和长径比两个因素,设计制作54个混凝土试件,通过单轴循环加载试验,研究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力学行为。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混凝土相比,聚丙烯纤维混凝土试件破坏形态为延性破坏;其循环受压应力-应变曲线包络线与单调受压应力-应变关系曲线近似一致;聚丙烯纤维的掺入可显著改善混凝土的循环受压力学行为,提高混凝土的受压韧性、峰后延性和滞回耗能能力,减小其刚度退化和应力劣化程度,但对其峰值强度、弹性模量和塑性应变影响较小;聚丙烯纤维掺量影响较纤维长径比影响更为明显。基于试验结果,参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建立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单轴受压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可为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结构设计、工程应用和相关规程修订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 循环荷载 应力-应变曲线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与变形钢筋黏结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徐礼华 陈平 +2 位作者 黄乐 张奥利 李彪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5-22,共8页
通过51个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试件的中心拉拔试验,研究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与变形钢筋的黏结性能,分析钢纤维体积率、钢纤维长径比、聚丙烯纤维体积率和混凝土强度对黏结性能的影响,建立黏结本构关系。结果表明:对极限黏结强度... 通过51个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试件的中心拉拔试验,研究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与变形钢筋的黏结性能,分析钢纤维体积率、钢纤维长径比、聚丙烯纤维体积率和混凝土强度对黏结性能的影响,建立黏结本构关系。结果表明:对极限黏结强度的影响排序为,混凝土强度最大,钢纤维的体积率和长径比次之,聚丙烯纤维体积率最小;随着钢纤维体积率、钢纤维长径比和混凝土强度的增大,极限黏结强度分别提高18.4%、17.4%和50.5%,峰值滑移分别提高39%、38%和31%,聚丙烯纤维体积率的变化对极限黏结强度和峰值滑移没有明显影响;与钢纤维混凝土、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相比,极限黏结强度相应提高5.3%、21.3%和18.2%,峰值滑移相应提高2.8%、36%和90%。提出黏结应力-滑移全曲线的数学表达式,可为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的工程应用和《纤维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修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 变形钢筋 黏结性能 黏结本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受压状态下钢纤维混凝土一维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33
7
作者 徐礼华 李长宁 +2 位作者 李彪 池寅 黄彪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7-87,共11页
设计制作36个钢纤维混凝土试件,通过单轴循环受压试验,研究钢纤维混凝土循环受压性能,分析钢纤维特征参数对其影响,在此基础上,参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建立了钢纤维混凝土循环受压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结果表明:... 设计制作36个钢纤维混凝土试件,通过单轴循环受压试验,研究钢纤维混凝土循环受压性能,分析钢纤维特征参数对其影响,在此基础上,参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建立了钢纤维混凝土循环受压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结果表明:钢纤维混凝土试件在循环荷载下破坏特性呈现明显延性特征;钢纤维的掺入显著提高混凝土峰值强度,改善其延性及滞回能耗;钢纤维混凝土循环受压应力-应变曲线包络线与单调荷载下应力-应变曲线近似一致;相同卸载点应变时,混凝土累计塑性应变随钢纤维掺量增加而逐渐减小。该文提出的本构模型能较好地反映钢纤维混凝土在循环荷载下的应力-应变关系以及损伤演化过程,可为钢纤维混凝土的工程应用和相关规程的修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混凝土 循环受压 应力-应变关系 破坏机理 损伤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自应力自密实高强混凝土中长柱受压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徐礼华 徐方舟 +3 位作者 周鹏华 谷雨珊 吴敏 许明耀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6-34,44,共10页
为提高钢管内混凝土的密实度,减小混凝土的收缩,以保证钢管与混凝土更好地工作,满足实际工程需要,文中提出采用钢管自应力自密实高强混凝土柱,考虑初始自应力、长细比和混凝土强度等因素的影响,设计制作16个钢管自应力自密实高强混凝土... 为提高钢管内混凝土的密实度,减小混凝土的收缩,以保证钢管与混凝土更好地工作,满足实际工程需要,文中提出采用钢管自应力自密实高强混凝土柱,考虑初始自应力、长细比和混凝土强度等因素的影响,设计制作16个钢管自应力自密实高强混凝土中长柱试件,通过轴心受压试验,考察试件的破坏形态,实测试件的荷载-纵向变形曲线、荷载-挠度曲线和极限承载力,分析了各参数对试件轴心受压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大部分中长柱的破坏形态均为弯曲失稳破坏;初始自应力提高5MPa,钢管自应力自密实高强混凝土中长柱极限承载力提高19%,并改善了延性;长细比由5增大至12,试件的极限承载力降低16.9%;混凝土强度提高36.3%,钢管自应力自密实高强混凝土中长柱极限承载力提高16.3%。基于试验结果,参考国内相关规范,建立钢管自应力自密实高强混凝土中长柱轴心受压稳定承载力计算公式,可供工程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高强 自应力自密实混凝土 中长柱 轴压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40
9
作者 徐礼华 邓方茜 +2 位作者 徐浩然 黄乐 韦翠梅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13,共11页
考虑纤维种类、轴压比、剪跨比、配筋率等因素,设计制作22根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框架柱试件,通过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柱的抗震性能。基于实测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及破坏形态,探讨纤维种类等因素对试件耗能能力和延性的... 考虑纤维种类、轴压比、剪跨比、配筋率等因素,设计制作22根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框架柱试件,通过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柱的抗震性能。基于实测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及破坏形态,探讨纤维种类等因素对试件耗能能力和延性的影响规律,建立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柱位移延性系数计算公式。结果表明,钢-聚丙烯混杂纤维在增强柱耗能能力方面优于钢纤维或聚丙烯纤维,并随轴压比的增大,其发挥作用越明显;剪跨比、纵筋配筋率和配箍率对混杂纤维混凝土柱耗能能力和延性的影响与普通混凝土柱类似,随其增大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纤维混凝土柱 抗震性能 耗能能力 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江口水库区岩石软化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8
10
作者 徐礼华 刘素梅 李彦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30-1434,共5页
通过采用岩样干燥、自然和饱和状态下的物理力学性能试验,对丹江口水库库区代表性岩样的软化性能进行了研究,以此探讨岩石软化作用,为丹江口水库续建工程诱发地震机理研究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随着试件含水率的增加,岩石单轴抗压强... 通过采用岩样干燥、自然和饱和状态下的物理力学性能试验,对丹江口水库库区代表性岩样的软化性能进行了研究,以此探讨岩石软化作用,为丹江口水库续建工程诱发地震机理研究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随着试件含水率的增加,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均下降,岩石的软化系数与孔隙比有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江口库区 岩石 软化性能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木工程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25
11
作者 徐礼华 傅旭东 +4 位作者 彭华 杜新喜 傅少君 邹勇 安旭文 《高等建筑教育》 2016年第1期55-60,共6页
为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武汉大学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实行文工交叉,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实行主辅修、双学位、国际化办学,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文章提出了涵盖"知识结构、实践技能、能... 为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武汉大学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实行文工交叉,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实行主辅修、双学位、国际化办学,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文章提出了涵盖"知识结构、实践技能、能力结构、综合素质"4维度28要素的"土木工程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构建了以"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大学生全程职业规划教育体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为主体,以"校企协同创新实践平台"为依托的培养体系,建立了健全的培养体系运行机制。经过八年的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培养的学生知识面宽,综合素质好,创新与实践能力强,就业质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专业 复合型创新人才 4维度28要素创新人才培养理念 “三平台、三模块”课程体系 全程职业规划教育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边多腔钢管自密实高强混凝土短柱轴心受压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徐礼华 徐鹏 +3 位作者 侯玉杰 余地华 徐方舟 周远顺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7-45,共9页
以天津高银117大厦巨型柱为原型,按1/20缩尺设计制作7个多边多腔钢管自密实高强混凝土短柱试件。通过轴心受压试验,考察了试件的破坏形态,实测试件的荷载-变形曲线、荷载-应变曲线,研究了试件轴压性能,分析了混凝土强度、钢管壁厚度、... 以天津高银117大厦巨型柱为原型,按1/20缩尺设计制作7个多边多腔钢管自密实高强混凝土短柱试件。通过轴心受压试验,考察了试件的破坏形态,实测试件的荷载-变形曲线、荷载-应变曲线,研究了试件轴压性能,分析了混凝土强度、钢管壁厚度、有无钢筋笼等参数对试件承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多边多腔钢管自密实高强混凝土短柱轴心受压全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在达到90%极限承载力之前,试件外形无明显变化;提高混凝土强度对试件承载力的提高作用最为明显,有无钢筋笼对试件承载力的影响不明显,增加钢管壁厚度不仅可以提高试件承载力,而且可以显著改善试件延性。基于试验结果,参考国内外相关规范,建立了多边多腔钢管自密实高强混凝土短柱轴心受压承载力实用计算公式,可供实际工程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边多腔钢管 高强混凝土 轴压性能 强度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OC的混凝土结构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4
13
作者 徐礼华 池寅 +2 位作者 刘素梅 方梅 胡晓斌 《高等建筑教育》 2022年第5期118-125,共8页
慕课(MOOC),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结合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为混合式教学提供了支撑和保障,对高校课程教学改革及内涵式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依托武汉大学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混凝结构设计(简称混凝土结构),... 慕课(MOOC),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结合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为混合式教学提供了支撑和保障,对高校课程教学改革及内涵式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依托武汉大学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混凝结构设计(简称混凝土结构),进行MOOC课程建设,通过内容重构、教学设计和在线适用性改造优化课程结构,形成课程特色。在此基础上,坚持OBE理念,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设计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建立相应的评价方法。实践表明,基于MOOC的混凝土结构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慕课(MOOC) 混凝土结构 混合式教学 成果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双侧板贯穿式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徐礼华 童敏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9-57,共9页
双侧板贯穿式节点是基于钢管混凝土柱横向受力特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梁柱连接节点。对6组17个十字形节点进行静力和拟静力试验研究,分析节点核心区的受力特点及抗震性能,结果表明:塑性铰均发生在穿心板外的钢梁上,调整竖向穿心板长度可... 双侧板贯穿式节点是基于钢管混凝土柱横向受力特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梁柱连接节点。对6组17个十字形节点进行静力和拟静力试验研究,分析节点核心区的受力特点及抗震性能,结果表明:塑性铰均发生在穿心板外的钢梁上,调整竖向穿心板长度可以控制塑性铰发生的位置;双侧板贯穿式节点可有效地减缓钢梁上翼缘与钢管柱连接处的应力和应变梯度,减小节点核心区所受剪力,削减梁柱连接焊缝应力峰值,从而提高结构体系的耗能能力;所有节点试件的滞回曲线饱满,强度和刚度退化不明显,延性好,耗能能力强;不同类型和尺寸竖向穿心板的节点试件整体抗震性能差别不大。研究成果可供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抗震设计参考,丰富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的类型,促进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工程中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钢管混凝土柱 钢梁 双侧板贯穿式节点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断裂破碎带的丹江口水库诱发地震成因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礼华 谢向东 刘素梅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7-136,共10页
根据丹江口库区的地质构造特征,考虑库区已有的断裂破碎带和岩石力学参数随深度的变化,运用ABAQUS软件建立丹江口库区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计算其构造应力场和水压应力场,分析两场的共同作用,在此基础上探讨丹江口水库提高水位后的诱发... 根据丹江口库区的地质构造特征,考虑库区已有的断裂破碎带和岩石力学参数随深度的变化,运用ABAQUS软件建立丹江口库区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计算其构造应力场和水压应力场,分析两场的共同作用,在此基础上探讨丹江口水库提高水位后的诱发地震成因。结果表明:一期蓄水引起的水压应力场和位移场是诱发库岸外围一系列微震的主要因素;二期蓄水引起水压应力和位移的增加,会在库岸外围—厚坡、九重、彭桥、仓房、田川等地再次诱发一系列微震,在宋湾—关防滩—旧淅川、上寺—黑桃园、林茂山—丹江口—青山港和紫山凹—旧均县等地新诱发一系列小震,震源深度在5~11km范围内;蓄水后的构造应力场和蓄水前的基本相同,由水体静压力引起的应力变化很小,水体荷载产生的应力直接诱发较大震级的地震是不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诱发地震成因 断裂破碎带 水压应力场 构造应力场 丹江口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管冷油器工作壁温的设计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礼华 魏恩宗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4年第S1期78-82,共5页
介绍了热管冷油器的工作特点,分析了热管的工作壁温,提出了理想壁温的概念和设计壁温的思路。结合实例,用计算机算出理想壁温,由此得出了某一冷油器的设计壁温,工业性试验验证了它的可行性,为热管冷油器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热管 冷油器 锅炉/工作壁温 理想壁温 重油 回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以评促建中加强土木工程专业建设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礼华 《高等建筑教育》 2010年第4期38-41,共4页
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针对2004年武汉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评估视察报告指出的专业建设问题,研究提出加强专业建设的总体思路和主要措施,总结了通过5年建设取得的成效,凝练了专业建设... 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针对2004年武汉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评估视察报告指出的专业建设问题,研究提出加强专业建设的总体思路和主要措施,总结了通过5年建设取得的成效,凝练了专业建设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评估 专业建设思路 专业建设措施 专业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板式热管重油冷却器的试验研究
18
作者 徐礼华 陈亚平 +1 位作者 王勇 李峰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14-18,共5页
本文针对燃用高粘度重油的火电厂回油冷却难的问题,在研制翅片式热管重油冷却器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利用螺旋板换热器的优点,提出了螺旋板式热管重油冷却器,并进行了小型实验。实验证明,这种结构的重油冷却器冷却效果更佳,优点更为突出。
关键词 锅炉 重油 渣油 螺旋板热管 冷油器 火电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筋钢纤维混凝土叠合梁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19
作者 徐礼华 李书进 《郑州工学院学报》 1991年第3期53-60,共8页
本文通过21根叠合梁的试验研究,探讨了配筋钢纤维混凝土叠合梁正截面受力性能,分析了钢纤维的掺入对叠合梁受拉钢筋“应力超前”效应减缓的程度,提出了配筋钢纤维混凝土叠合梁受拉钢筋应力限值的公式。
关键词 钢纤维混凝土 叠合梁 受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组合T形短柱轴压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8
20
作者 杜国锋 徐礼华 +1 位作者 徐浩然 温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49-555,共7页
在总结分析各种异形钢管混凝土柱工程应用的基础上,提出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焊接T形柱(Welding Rectangular Composite T-shaped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ular Column,简称WRC-T钢管混凝土柱).考虑约束效应系数、长径比、肢长腹比等参... 在总结分析各种异形钢管混凝土柱工程应用的基础上,提出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焊接T形柱(Welding Rectangular Composite T-shaped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ular Column,简称WRC-T钢管混凝土柱).考虑约束效应系数、长径比、肢长腹比等参数的影响,设计制作20个WRC-T钢管混凝土短柱试件,通过短柱的轴心受压试验,考察试件的破坏形态,实测试件的荷载-变形曲线和极限承载力,分析各参数对此类短柱轴压力学性能的影响.应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6.5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将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两者符合较好.研究表明,WRC-T钢管混凝土短柱的两个组成部分能很好地协同工作,力学性能好,便于施工;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6.5中的C3D8R单元进行实体建模可以较好地模拟WRC-T钢管混凝土短柱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形钢管混凝土 组合柱 轴心受压 短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