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剪压强度准则的UHPC键齿接缝抗剪承载力
1
作者 徐略勤 徐意宏 +2 位作者 陈亮 江林松 周建庭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261,共9页
为探明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键齿接缝的抗剪承载力及其计算方法,以接缝类型、侧压应力为参数开展5个UHPC键齿接缝和1个UHPC平接缝的足尺模型试验,研究UHPC接缝试件的破坏模式和抗剪承载力变化规律;基于混凝土剪压强度准则,采用八面体应... 为探明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键齿接缝的抗剪承载力及其计算方法,以接缝类型、侧压应力为参数开展5个UHPC键齿接缝和1个UHPC平接缝的足尺模型试验,研究UHPC接缝试件的破坏模式和抗剪承载力变化规律;基于混凝土剪压强度准则,采用八面体应力公式推导UHPC键齿接缝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通过收集62个UHPC键齿接缝的已有试验数据,对本文所提的计算公式进行精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UHPC键齿接缝因键齿根部出现竖向贯通主裂缝而破坏,具有明显的脆性特征;在相同侧压应力下,胶接缝试件的极限荷载比干接缝大21.3%,当侧压应力由3 MPa增大至12 MPa时,胶接缝试件的极限荷载增大了26.9%;本文计算公式可较准确地预测UHPC键齿接缝的抗剪承载力,且离散性较低,计算结果总体偏保守,其中本文5个键齿接缝试件的平均绝对误差为11%,62个已有试件的平均绝对误差为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PC键齿接缝 试验 抗剪承载力 剪压强度准则 八面体应力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蝶形钢板阻尼器力学性能与几何参数优化研究
2
作者 徐略勤 刘杰 +2 位作者 岳克锋 潘锐华 范磊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80,共12页
为了提升新型蝶形钢板阻尼器的耗能效率并优化其几何参数,首先推导了新型阻尼器的初始刚度和屈服力计算公式,然后采用拟静力试验对8个阻尼器试件的失效模式、力学参数和滞回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最后通过67个模型的数值模拟分析,探讨了... 为了提升新型蝶形钢板阻尼器的耗能效率并优化其几何参数,首先推导了新型阻尼器的初始刚度和屈服力计算公式,然后采用拟静力试验对8个阻尼器试件的失效模式、力学参数和滞回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最后通过67个模型的数值模拟分析,探讨了耗能肋宽度比a/b、高厚比H/t、耗能肋条数n、钢板片数N等参数对阻尼器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新型阻尼器力学性能稳定,滞回曲线饱满,极限位移角大于10%,最大等效黏滞阻尼比超过0.4,其力学性能与耗能肋条数n和钢板片数N成比例,便于标准化设计,且初始刚度、屈服力和等效屈服位移均具有良好的理论解析性,理论公式的平均计算误差分别为14.0%、8.4%、-10.9%;通过合理设计耗能肋的尺寸,可实现其全截面屈服的变形状态,使得钢材单位体积耗能量最大达0.217 J/mm^(3),当耗能肋几何参数满足a/b=0.25~0.50、H/t=20~30时,新型阻尼器可实现最优的耗能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蝶形钢板阻尼器 耗能效率 几何参数 拟静力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拱桥加固施工次序方案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徐略勤 杨忠友 +2 位作者 周水兴 岳克锋 沈正璇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5,共8页
为研究钢筋混凝土拱桥最优的加固施工次序,以一座在役4跨箱形拱桥的加固方案为背景,设计了3组针对性的加固方案,并对不同拆除加固施工次序下的主拱圈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采用恒载应力变化率(αD)和荷载效应变化率(αN)评价了施工中拱圈... 为研究钢筋混凝土拱桥最优的加固施工次序,以一座在役4跨箱形拱桥的加固方案为背景,设计了3组针对性的加固方案,并对不同拆除加固施工次序下的主拱圈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采用恒载应力变化率(αD)和荷载效应变化率(αN)评价了施工中拱圈的应力变化规律及加固后原拱圈的荷载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拱上结构的拆建次序对加固后主拱圈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小,但对加固过程中主拱圈的受力状态影响较大;拱顶对称拆除时αD<0,结构处于“卸载”状态,有利于拱桥施工中的受力;αN随着拱上结构恒载减小而增大,且增速减缓,故加固层材料利用率也随拱上结构恒载减小而增大,且增幅变缓;αN越大,则加固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钢筋混凝土拱桥 恒载应力变化率 荷载效应变化率 加固施工次序方案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拱桥主拱圈加固方式及效果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徐略勤 潘锐华 +2 位作者 周水兴 岳克锋 沈正璇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0-258,共9页
目的 寻求钢筋混凝土拱桥主拱圈最佳加固方式,以改善加固效果,给同类危旧拱桥加固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某实际加固桥例提出3种不同卸载方式的加固改造方案,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加固方式的影响规律;对原拱圈初始... 目的 寻求钢筋混凝土拱桥主拱圈最佳加固方式,以改善加固效果,给同类危旧拱桥加固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某实际加固桥例提出3种不同卸载方式的加固改造方案,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加固方式的影响规律;对原拱圈初始应力水平、施工阶段内力、成桥状态下应力、内力及挠度进行分析;利用加固层最大应力比、荷载置换率和挠度变化率对加固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方案三的加固层最大应力比分别比方案一、二大45.12%与52.74%,荷载置换效果最显著,最大值达3.82,挠度变化率最大。结论 选择拱上建筑拆除得越多的方式进行加固,加固效果越好;对钢筋混凝土拱桥进行加固时,应基于加固方式制定加固施工方案,同时需考虑施工工期与加固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拱桥 增大截面法 加固方式 加固效果 加固指标 卸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断层脉冲型地震作用下大跨拱桥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徐略勤 袁茂均 +2 位作者 左英 沈正璇 徐粒寒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4-104,148,共12页
为了研究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的速度脉冲特性和参数对大跨拱桥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首先引入分解叠加(record-decomposition incorporation,RDI)法合成人工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对比研究了不同等效脉冲模型的准确性,进而优化和验证了合成方... 为了研究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的速度脉冲特性和参数对大跨拱桥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首先引入分解叠加(record-decomposition incorporation,RDI)法合成人工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对比研究了不同等效脉冲模型的准确性,进而优化和验证了合成方法;然后以某大跨拱桥为工程背景,采用优化后的RDI方法合成了具有不同参数特征的人工近断层地震动,探讨了脉冲成分与残余分量对拱桥动力响应的影响机制;最后研究了不同脉冲参数对拱桥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优化后的RDI合成方法能有效模拟原始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并得到具有不同脉冲参数的人工地震动;近断层地震记录的高频成分对拱桥结构动力响应具有显著的不利影响;随着脉冲幅值的增大,向前方向性效应和滑冲效应对拱桥动力响应的影响均明显增大;随着脉冲周期的增大,两种脉冲效应对拱桥动力响应均有显著的不利影响;对于脉冲个数的影响,双向脉冲的近断层地震动相比多向脉冲会引起拱桥更大的面内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拱桥 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 脉冲参数 分解叠加(RDI)法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拱肋-一字撑损伤模式与抗震性能评价
6
作者 徐粒寒 徐略勤 +1 位作者 邓海容 江林松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5-227,共13页
横撑是肋拱桥在地震作用下最易发生损伤的部位之一。为了研究地震作用下拱肋与横撑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两者损伤模式的影响规律,首先基于某原型肋拱桥构建拱肋−一字撑简化分析模型,研究横撑刚度、布设位置和数量对结构动力特性和弹性... 横撑是肋拱桥在地震作用下最易发生损伤的部位之一。为了研究地震作用下拱肋与横撑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两者损伤模式的影响规律,首先基于某原型肋拱桥构建拱肋−一字撑简化分析模型,研究横撑刚度、布设位置和数量对结构动力特性和弹性稳定性的影响,设置总计20组对比分析工况;然后基于静力弹塑性分析,根据塑性铰形成路径和分布特点,识别5类典型的拱−撑损伤模式;最后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法,通过定义协同耗能指标ϕ、综合评价指标ξ等,对比分析各类损伤模式的动力响应特征和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静力弹塑性分析和非线性时程分析可以得到相互验证的5类拱−撑损伤模式;当拱−撑结构发生横撑→拱肋→拱脚(BRS)损伤模式时,结构的地震响应规律、抗震性能均明显优于其余4类损伤模式,且横撑、拱肋和拱脚的应变曲线峰值非常接近,三者可协同参与结构整体塑性耗能;所提ϕ和ξ可准确表征各类拱−撑损伤模式的抗震性能,当ϕ的绝对值越接近0或ξ越小时,拱−撑结构的协同耗能机制越好,整体抗震性能更优;当一字撑设计使拱−撑系统满足BRS损伤模式时,结构具有最优的抗震性能。所提出的损伤模式识别方法和量化评价指标可为今后同类拱桥一字型横撑的设计和结构抗震性能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拱桥 一字撑 损伤模式 抗震性能 静力弹塑性 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塔宽幅斜拉桥基于能力需求比的抗震性能评估 被引量:19
7
作者 徐略勤 刘津成 +1 位作者 刘营 陈亮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16,共6页
为研究独塔宽幅斜拉桥在设计地震下的抗震安全及其地震易损性,基于能力需求比提出了一种新的抗震评估流程,建立了与桥梁整体抗震性能关联的3个水平性能目标,根据纤维有限元法和Priestley等效原则提出了混凝土构件的3个水平抗震能力计算... 为研究独塔宽幅斜拉桥在设计地震下的抗震安全及其地震易损性,基于能力需求比提出了一种新的抗震评估流程,建立了与桥梁整体抗震性能关联的3个水平性能目标,根据纤维有限元法和Priestley等效原则提出了混凝土构件的3个水平抗震能力计算方法,并构建了典型构件的能力需求比计算公式,最后采用该流程对某独塔宽幅斜拉桥进行两水准抗震评估及地震易损性评估。结果表明:该桥在现行规范两水准地震下的安全储备较低,横桥向会形成多个抗震薄弱环节;随着地震动的增大,2号墩分别在0.20g、0.25g、0.30g时出现纵筋屈服、塑性变形和局部破坏机制,是全桥最易损伤的构件。评估结果说明基于能力需求比的评估流程既可结合规范进行抗震复核,又能捕捉不同水准地震下桥梁的损伤位置及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独塔 宽主梁 能力需求比 抗震评估流程 纤维模型 有限元法 桥梁抗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碰撞效应对非规则梁桥横向地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8
8
作者 徐略勤 李建中 吴陶晶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5-99,123,共6页
通过考虑上部梁体与防震挡块间的横向碰撞效应,采用线性和非线性时程分析法对非规则梁桥横向地震力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表明:板式橡胶支座的采用有利于减轻由于墩高不一致带来的非规则梁桥横向剪力分布不均的困扰,但同时增... 通过考虑上部梁体与防震挡块间的横向碰撞效应,采用线性和非线性时程分析法对非规则梁桥横向地震力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表明:板式橡胶支座的采用有利于减轻由于墩高不一致带来的非规则梁桥横向剪力分布不均的困扰,但同时增加了主梁与挡块间横向碰撞的机率;碰撞效应的考虑不仅使桥梁结构动力响应增大,而且造成各墩受力重新趋于不均。最后通过参数分析,探讨了不同碰撞条件下非规则梁桥横向地震力分布的变化规律,得到了有益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效应 地震力分布 对比研究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挡块对斜拉桥横向抗震体系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徐略勤 李建中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57-61,94,共6页
为探讨挡块限位装置对斜拉桥横向抗震体系的影响,以宁波大榭二桥为工程背景,采用非线性时程法分析比较了三种状况下斜拉桥的结构地震响应,即不考虑挡块的作用、考虑挡块的影响、挡块破坏后的效应等三种情况。研究表明:梁体与挡块的碰撞... 为探讨挡块限位装置对斜拉桥横向抗震体系的影响,以宁波大榭二桥为工程背景,采用非线性时程法分析比较了三种状况下斜拉桥的结构地震响应,即不考虑挡块的作用、考虑挡块的影响、挡块破坏后的效应等三种情况。研究表明:梁体与挡块的碰撞效应有利于改善斜拉桥在地震作用下的横向受力,降低控制横向设计的锚墩的响应需求;而挡块的破坏则会导致梁体侧向过大的位移,带来结构稳定和疲劳方面的隐患;通过在边墩和锚墩设置粘滞阻尼器可以改善结构的受力、限制梁体的侧移并使支座免于破坏,但增加了设计困难和建设造价,而设置足够强度的挡块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挡块 斜拉桥 横向抗震体系 碰撞效应 摩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腹式连续刚构桥跨径与根部梁高的经济取值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徐略勤 彭元诚 周水兴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5-59,共5页
为了优化空腹式连续刚构桥的关键设计参数,提高经济效益,以贵州水盘高速北盘江大桥为背景,根据上部结构混凝土、普通钢筋和预应力钢束的工程量及其造价提出延米经济指标的概念,从工程造价的经济性角度研究了空腹式连续刚构桥跨径和根部... 为了优化空腹式连续刚构桥的关键设计参数,提高经济效益,以贵州水盘高速北盘江大桥为背景,根据上部结构混凝土、普通钢筋和预应力钢束的工程量及其造价提出延米经济指标的概念,从工程造价的经济性角度研究了空腹式连续刚构桥跨径和根部梁高这2个关键结构设计参数的取值范围。采用有限元参数分析法研究了在桥梁主跨L=210,250,290,330,370m,且根部梁高分别为L/5、L/6、L/7、L/8、L/9、L/10、L/11等工况下,上部结构延米经济指标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混凝土造价的比重随着根部梁高的减小和主跨的增大而不断降低,预应力钢束造价的比重与混凝土刚好相反;上部结构的延米经济指标随根部梁高的减小先降后增,根部梁高在L/8~L/7范围内取值时,延米经济指标最低;空腹式连续刚构桥的经济跨径约为210~290m,超过300m以后,上部结构的经济性将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腹式连续刚构桥 延米经济指标 主跨 根部梁高 参数分析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役桥梁挡块基于保险丝理念的改造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略勤 王龙 +1 位作者 李建中 李钟雄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8-125,143,共9页
因在役桥梁的抗震挡块在构造和配筋上缺乏规范的指导而限位效果低下,基于保险丝理念,通过改造挡块提高在役桥梁抵抗地震破坏的潜能.首先通过拟静力试验,验证了经特定构造和配筋处理的挡块可满足保险丝理念的要求;然后,结合试验,根据滑... 因在役桥梁的抗震挡块在构造和配筋上缺乏规范的指导而限位效果低下,基于保险丝理念,通过改造挡块提高在役桥梁抵抗地震破坏的潜能.首先通过拟静力试验,验证了经特定构造和配筋处理的挡块可满足保险丝理念的要求;然后,结合试验,根据滑移剪切机理建立了改造挡块的强度计算公式,并由此提出了改造挡块的具体实施细节和流程;最后,通过实桥模拟,对比分析了改造挡块的限位和传力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改造挡块发生大位移延性滑移剪切破坏,不会对盖梁/台帽造成损伤;改造挡块在不同设计参数下仍可采用统一的强度计算公式进行分析,计算误差普遍低于10%,大部分低于5%;实桥分析显示在E1和E2地震作用下改造挡块可使梁端侧移分别降低13.5%和22.0%,支座横向变形分别降低83.1%和45.8%;改造挡块在E1地震下处于完全弹性状态,在E2地震下处于强度退化状态,发挥了结构保险丝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挡块 试验 保险丝理念 改造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修正滑移刚体模型的挡块抗震强度预测及其应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徐略勤 李建中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55-61,共7页
基于挡块脆性斜剪破坏的震害,提出"限制挡块破坏范围"和"提高挡块塑性变形能力"两个预期目标,开展了两个系列试验研究,并通过使挡块发生滑移剪切破坏加以实现。在试验基础上,讨论了采用Bozorgzadeh滑移刚体模型预... 基于挡块脆性斜剪破坏的震害,提出"限制挡块破坏范围"和"提高挡块塑性变形能力"两个预期目标,开展了两个系列试验研究,并通过使挡块发生滑移剪切破坏加以实现。在试验基础上,讨论了采用Bozorgzadeh滑移刚体模型预测挡块强度的适用性。分析表明在混凝土接触面粗糙度不可忽略的情况下,Bozorgzadeh模型的计算结果偏低。引入表征接触面粗糙度的混凝土粘聚力修正项,可拓宽滑移刚体模型的适用范围,结合多种文献的试验数据验证表明修正滑移刚体模型实用可靠。最后,针对滑移剪切破坏的挡块建立了抗震强度预测公式,误差分析表明该公式计算结果精确、可靠;且形式简单,便于挡块的配筋设计,具有很高的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修正滑移刚体模型 试验 钢筋混凝土挡块 抗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挡块对规则连续梁桥简化抗震分析方法的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徐略勤 李建中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4-131,共8页
根据Megally等人的试验结果,提出了钢筋混凝土横向抗震挡块的简化滞回分析模型,并以之讨论了挡块对规则连续梁桥横向地震反应的影响,以及对两种常见的简化抗震分析法(一是忽略挡块、二是横向按固结处理)可靠性的影响。通过参数分析后发... 根据Megally等人的试验结果,提出了钢筋混凝土横向抗震挡块的简化滞回分析模型,并以之讨论了挡块对规则连续梁桥横向地震反应的影响,以及对两种常见的简化抗震分析法(一是忽略挡块、二是横向按固结处理)可靠性的影响。通过参数分析后发现:按忽略挡块进行抗震分析会高估结构的位移需求而低估其力的需求,而固结的方式则可能导致相反的结果,两种方法的可靠性与挡块的强度密切相关。挡块的抗震性能对桥梁墩柱的性能状态(弹性/塑性)有显著影响,而强度设计合理的挡块在地震作用下不仅可以发挥良好的"限位功能",而且可以满足桥梁结构多水准设防的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挡块 抗震性能 规则连续梁桥 简化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式橡胶支座梁桥的典型横向震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徐略勤 傅沛瑶 +1 位作者 李建中 龚恋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9-217,共9页
针对板式橡胶支座梁桥在汶川地震中大面积失效的现象,基于震害调查资料对这类桥梁的典型横向震害特征进行了总结,然后基于试验成果和理论分析模型,采用增量动力分析研究了典型桥例的地震损伤过程,并与震害特征进行对比验证,采用参数分... 针对板式橡胶支座梁桥在汶川地震中大面积失效的现象,基于震害调查资料对这类桥梁的典型横向震害特征进行了总结,然后基于试验成果和理论分析模型,采用增量动力分析研究了典型桥例的地震损伤过程,并与震害特征进行对比验证,采用参数分析揭示了桥梁横向震害特征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规律。研究表明:板式橡胶支座梁桥的典型横向震害是位移失控,其结构性损伤很轻;支座的柔性和滑移对墩柱抗震有利,但当地震动较大时,挡块脆断会造成梁体严重移位、支座脱空;挡块的强度、变形能力、间隙和支座的摩擦因数都是横向震害的影响因素;强度和变形能力越大,挡块限位效果越好,但强度增大会造成墩柱延性系数成倍增长,而变形增大对墩柱的影响明显更小;间隙是保证支座隔震和挡块限位的重要方面,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该研究中桥例取5 cm时可达最优效果;摩擦因数对支座隔震效果的影响很大,摩擦因数越大,墩柱的延性系数也越高;改善挡块变形可达到与提高强度相同的限位效果,且对支座隔震的阻碍更小。因此,对传统挡块进行改进宜从提高其变形的角度出发,工程应用中可综合优化挡块的强度和变形来实现预期抗震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支座隔震 挡块限位 板式橡胶支座梁桥 损伤过程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板桥考虑服役劣化的地震损伤破坏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略勤 鲁小罗 周建庭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222-230,共9页
为揭示服役性能劣化对装配式空心板桥抗震性能的影响,提出了空心板桥铰缝劣化和材料性能退化的动力分析方法,并结合实例,采用已有试验结果和实体数值模拟对上述分析方法进行了验证,通过非线性时程分析,研究了空心板桥考虑服役劣化的地... 为揭示服役性能劣化对装配式空心板桥抗震性能的影响,提出了空心板桥铰缝劣化和材料性能退化的动力分析方法,并结合实例,采用已有试验结果和实体数值模拟对上述分析方法进行了验证,通过非线性时程分析,研究了空心板桥考虑服役劣化的地震损伤破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服役劣化导致桥梁上、下部结构相对动力特性发生改变,造成桥梁地震损伤破坏模式的改变,尤其在软土类地震中;服役劣化会增大板端位移及其残余位移,加剧支座的损伤状态,同时也会显著增大墩柱的曲率响应,甚至导致墩柱出现严重的结构性损伤;在软土类地震中,当不考虑服役劣化时,桥梁仅出现位移性震害,但考虑服役劣化后墩柱同时也严重受损。因此,在全寿命抗震设计以及抗震评估和加固中,忽略服役劣化可能导致抗震设计和加固策略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板桥 服役劣化 损伤状态 破坏模式 增量动力分析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结构电算课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 被引量:11
16
作者 徐略勤 《高等建筑教育》 2015年第1期75-78,共4页
为适应中国桥梁建设的飞速发展,改善高校"重理论,轻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缩小桥梁专业本科生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质量缺口,针对桥梁结构电算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困境,提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 为适应中国桥梁建设的飞速发展,改善高校"重理论,轻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缩小桥梁专业本科生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质量缺口,针对桥梁结构电算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困境,提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桥梁结构建模操作有效糅合。根据典型桥型,采用分组,引入"项目式"的教学方法,改变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从而让学生由被动记忆和接受有限元软件的操作规则转变为主动掌握和探索有限元软件的功能和原理,以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和未来职业发展的适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结构电算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项目式教学 分组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考虑桩-土作用的近断层地震响应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略勤 张令 龚浩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63-72,共10页
为揭示桩-土作用对大跨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近断层地震响应影响,针对桥梁抗震分析中常见的6种桩-土作用模拟方法,研究并建立了相应的分析模型,选取9组近断层地震动记录作为激励,开展了全桥数值模拟分析。以直接嵌固法为基准,对比研究了桩... 为揭示桩-土作用对大跨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近断层地震响应影响,针对桥梁抗震分析中常见的6种桩-土作用模拟方法,研究并建立了相应的分析模型,选取9组近断层地震动记录作为激励,开展了全桥数值模拟分析。以直接嵌固法为基准,对比研究了桩-土作用对拱桥关键构件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桩-土作用对系杆拱桥的地震响应具有显著影响,可导致桥梁关键构件的地震响应增大50%以上,其中对拱肋和风撑地震内力的不利影响最大,而对拱肋地震位移的影响最小;采用不同方法模拟桩-土作用对系杆拱桥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总体上一致,但影响程度不同,表明这几种模拟方法都可用于判断桩-土作用的有利或不利影响;最后在本研究范围内,桩-土作用的非线性影响有限,采用计算量更小的m法替代p-y曲线法也能得到较为理想的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 近断层地震 桩-土作用 P-Y曲线法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易损性曲线的斜拉桥横向抗震性能评估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略勤 贺洪滔 +1 位作者 张超 徐意宏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25,共9页
针对斜拉桥在E1、E2两水准设防地震作用下横向抗震性能的合理评估问题,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IDA)从构件和结构体系两个层面构建了背景工程的概率地震易损性曲线,研究了背景工程在两水准设防地震作用下出现轻微、中等、严重等3类损伤状... 针对斜拉桥在E1、E2两水准设防地震作用下横向抗震性能的合理评估问题,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IDA)从构件和结构体系两个层面构建了背景工程的概率地震易损性曲线,研究了背景工程在两水准设防地震作用下出现轻微、中等、严重等3类损伤状态时的超越概率水平,以此评估斜拉桥的横向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构件层面上,主塔、拉索、过渡墩和辅助墩在两水准设防地震下出现3类损伤状态的超越概率均低于40%,且大部分低于30%,而球型钢支座出现中等损伤的超越概率最大超过50%,是全桥横向抗震薄弱环节;在体系层面上,不论是一阶界限法还是二阶界限法,结构的损伤超越概率均明显高于各构件,且在两水准设防地震下发生中等损伤的概率最高(E2地震下一阶和二阶界限法最高分别达88.77%和85.22%),而严重损伤的发生概率低于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斜拉桥 易损性曲线 抗震性能 构件 体系 两水准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薄壁高墩系梁设置方式对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的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腾杰 徐略勤 +1 位作者 刘津成 刘营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7-193,共7页
为研究横系梁的设置方式对双薄壁高墩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的影响,基于OpenSEES建立了全桥三维非线性纤维模型,采用时程分析法,对比研究了4种横系梁工况。结果表明:横系梁对桥梁动力特性影响很大,有无横系梁的桥梁第一阶周期相差1倍以上;... 为研究横系梁的设置方式对双薄壁高墩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的影响,基于OpenSEES建立了全桥三维非线性纤维模型,采用时程分析法,对比研究了4种横系梁工况。结果表明:横系梁对桥梁动力特性影响很大,有无横系梁的桥梁第一阶周期相差1倍以上;横系梁越强,墩身剪力的增幅越大,高墩纵向曲率和弯矩在横系梁附近的突变越显著;横系梁较强时,墩身纵向位移分布接近线性,最大位移在墩顶,增大了桥台支座的变形需求。从兼顾桥梁地震内力和变形两个方面而言,横系梁的设置均不宜过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刚构桥 横系梁 地震响应 双薄壁高墩 纤维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长周期地震响应对比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秦昌 徐略勤 +1 位作者 刘津成 李林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2-78,共7页
为研究长周期地震波对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的影响,基于OpenSEES平台建立了考虑材料和几何双重非线性的全桥动力分析模型,针对远场谐和型、近断层脉冲型和近断层滑冲型3类长周期地震波,与现行规范协调的普通地震波和人工波等5类... 为研究长周期地震波对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的影响,基于OpenSEES平台建立了考虑材料和几何双重非线性的全桥动力分析模型,针对远场谐和型、近断层脉冲型和近断层滑冲型3类长周期地震波,与现行规范协调的普通地震波和人工波等5类共20条波进行非线性时程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长周期地震动对高墩关键截面内力响应的放大作用非常明显,低频成分最丰富的远场谐和型地震波的内力计算值为普通波和人工波的2~4倍;而对高墩位移响应的放大作用比内力更显著,远场谐和型地震波的墩顶位移值超过普通波和人工波的20倍,导致支座剪断破坏;以现行规范反应谱为基准进行抗震设计,会大大低估高墩桥梁的地震内力和位移响应需求,引发灾难性的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墩连续刚构桥 长周期地震波 非线性时程分析 地震响应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