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隐结构模型分析的心血管疾病中医问诊证候分类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许朝霞 刘腾飞 +7 位作者 王忆勤 张连文 刘国萍 燕海霞 郭睿 郝一鸣 洪毓键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3期9-13,共5页
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的中医问诊证候分类特征,为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建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利用中医心系问诊采集量表,采集大样本心血管疾病临床病例,根据问诊信息的"有、无"分别赋值"1、0",建立问诊数据库;基于隐... 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的中医问诊证候分类特征,为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建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利用中医心系问诊采集量表,采集大样本心血管疾病临床病例,根据问诊信息的"有、无"分别赋值"1、0",建立问诊数据库;基于隐结构分析,找出规律,建立隐结构模型;人机结合,对部分隐变量进行综合聚类分析和类的细分;基于模型结果,分析心血管疾病的临床中医问诊证候分类特征。结果心血管疾病中医问诊证候以心气虚、心阳虚、气阴两虚、痰湿、血瘀、气滞、心火亢盛、津液亏虚为主,并兼见胃气上逆、肾气不固、脾胃虚寒等证,其出现率依次为46%、23%、34%、18%、19%、39%、14%、1.7%、19%、27%、25%,并提示了这些证候与关系密切的各问诊症状之间的相关性(包括出现的概率和互信息)。结论隐结构分析方法能为中医证候的分类提供定性定量依据,并提示综合聚类分析和类的细分方法的应用能进一步明确隐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从而为临床中医证候标准的建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结构模型 综合聚类分析 证候分类 中医问诊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大学饮食中心预应力结构设计施工及监测 被引量:2
2
作者 庄一舟 陆涵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32-34,共3页
以某大学饮食中心的预应力框架结构为实例 ,着重论述了在梁、柱等细部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并强调了施工控制和监测的必要性 ,通过实践经验总结提出建议性的结论。
关键词 框架结构 预应力混凝土 设计 施工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展厅框架结构裂缝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开成 +1 位作者 庄一舟 朱晗迓 《低温建筑技术》 2004年第5期96-98,共3页
通过建立钢筋混凝土框架裂缝分析的有限元模型 ,对摩托城展厅屋面为网架结构的超长框架结构的裂缝进行分析计算 。
关键词 框架结构 网架屋面 温度收缩 裂缝 事故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攻防对抗序列的“饱和”能力评估方法
4
作者 刘勇 周宏潮 +1 位作者 杨照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7-102,共6页
针对导弹“饱和”攻击作战样式的效能评估问题,提出一种“多对多”条件下基于攻防对抗序列的仿真评估方法。该方法基于进攻导弹和反导火力单元的描述模型,构建反导火力目标分配准则和分配模型,并考虑拦截窗口、目标通道占用和释放等因素... 针对导弹“饱和”攻击作战样式的效能评估问题,提出一种“多对多”条件下基于攻防对抗序列的仿真评估方法。该方法基于进攻导弹和反导火力单元的描述模型,构建反导火力目标分配准则和分配模型,并考虑拦截窗口、目标通道占用和释放等因素,提出通道饱和度来描述进攻目标流的密集程度,并采用预测命中点方法快速预估进攻成功率,从攻防2个角度评估“饱和”能力,最后给出工程仿真实现流程。在典型场景设置下,验证了该方法在不同条件下的适用性,可用于指导攻防对抗评估与推演仿真系统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攻防对抗 反导评估 通道饱和 能力评估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无接触终端创新创业项目
5
作者 孙珊珊 +2 位作者 李欣 杨晶 王铁滨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675-678,共4页
疫情期间,接触不宜,制作了一个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无接触终端系统。利用体感控制器手势控制软件,实现手势的精准控制。以点餐平台为实例,构建无接触点餐终端系统,软件与驱动可一键式安装且配有日志记录与进程守护功能,其具有作为终端软... 疫情期间,接触不宜,制作了一个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无接触终端系统。利用体感控制器手势控制软件,实现手势的精准控制。以点餐平台为实例,构建无接触点餐终端系统,软件与驱动可一键式安装且配有日志记录与进程守护功能,其具有作为终端软件简单且安全的优势。该系统是一个集创新性、科技性、实用性于一体的终端架构,在未来可能会有较好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体感控制器 无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精神卫生工作人员抑郁状况调查
6
作者 朱颖 张长新 +1 位作者 郭建娜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84-86,共3页
目的了解社区精神卫生工作人员抑郁状况。方法对88名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工作人员采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本组社区精神卫生工作人员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评分范围0分-52分,平均(8.74±7.09)分,男性为(10.00... 目的了解社区精神卫生工作人员抑郁状况。方法对88名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工作人员采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本组社区精神卫生工作人员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评分范围0分-52分,平均(8.74±7.09)分,男性为(10.00±6.80)分,女性为(8.27±7.45)分;可能有抑郁症状检出率为7.9%,抑郁症状检出率为5.7%;各条目为3分检出率由高到低排名前5位的依次为:条目12(71.6%)、条目16(67.0%)、条目8(60.2%)、条目4(42.0%)、条目11(14.8%)。结论社区精神卫生工作人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评分低于全国城市常模,幸福感、快乐感、未来希望感及睡眠状况较差,应予以有针对性的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精神卫生工作人员 心理健康 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 睡眠障碍 阈下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10例五脏系疾病患者中医面色特征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徐璡 玮斐 +5 位作者 许朝霞 李雪平 尚倩倩 黄太浩 郝一鸣 王忆勤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5期17-21,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脏腑疾病患者面部区域特征,为中医望诊信息客观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应用Smart TCM-I型中医生命信息分析系统检测510例五脏系患者的面色状态,提取面部整体、前额、眼眶、脸颊、鼻部、下巴部位的颜色标准红(R)、绿(G)、蓝(B... 目的探讨不同脏腑疾病患者面部区域特征,为中医望诊信息客观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应用Smart TCM-I型中医生命信息分析系统检测510例五脏系患者的面色状态,提取面部整体、前额、眼眶、脸颊、鼻部、下巴部位的颜色标准红(R)、绿(G)、蓝(B)和色调(H)、饱和度(S)、明度(V)共36个特征定量参数,运用Kruskal M-Wallis H及Nemenyi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五脏系疾病患者中肺系、心系、肝系、脾胃系、肾系分别为96、105、101、107、101例,其前额、眼眶、脸颊、鼻部、下巴部位的参数R、G、B、H、S、V值有不同的统计学差异。结论面色特征定量参数可为五脏疾病病位分区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脏 面色 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活的多层嵌套拉丁超立方体设计构造 被引量:1
8
作者 段晓君 +1 位作者 王正明 晏良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4-178,共5页
计算机试验的设计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嵌套拉丁超立方体设计是计算机试验设计中的一种新型方法,其在多种精度试验中有广泛的应用。但多数嵌套拉丁超立方体设计要求低精度试验次数需为高精度试验次数的倍数,这在应用中会有很大的局限性... 计算机试验的设计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嵌套拉丁超立方体设计是计算机试验设计中的一种新型方法,其在多种精度试验中有广泛的应用。但多数嵌套拉丁超立方体设计要求低精度试验次数需为高精度试验次数的倍数,这在应用中会有很大的局限性。通过对其构造方法的改进,得到一种结构更加灵活的多层嵌套拉丁超立方体设计,使得不同精度试验的次数可以更加灵活选取。该设计方法在一维投影上可以达到很好的均匀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较若干相关方法能够达到更小的均方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套设计 计算机试验 拉丁超立方体设计 多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ullback-Leibler距离离散度的加权代理模型 被引量:3
9
作者 晏良 段晓君 +1 位作者 刘博文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9-165,共7页
复杂系统的仿真通常具有高维度、高计算量等特点,代理模型因其明晰的数学表达和良好的计算特性可用于逼近真实系统。加权模型对比单个代理模型来说,其稳定性和适应性更广。不同的代理模型其性能不一,根据特定指标,可以构造最优加权代理... 复杂系统的仿真通常具有高维度、高计算量等特点,代理模型因其明晰的数学表达和良好的计算特性可用于逼近真实系统。加权模型对比单个代理模型来说,其稳定性和适应性更广。不同的代理模型其性能不一,根据特定指标,可以构造最优加权代理模型。基于代理模型预测分布以及Kullback-Leibler距离构造各子代理模型之间的离散度,并提出一种新的权函数构造方法。算例表明,该方法与最优子模型的精度相当,同时能提高对真实响应分布的逼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系统 代理模型 Kullback-Leibler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脉图参数的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风险预测机器学习模型构建及分析
10
作者 王斯曼 张梦楚 +6 位作者 李文 许艾 尧明慧 徐璡 郭睿 王忆勤 燕海霞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5年第7期134-141,共8页
目的基于脉图参数,应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LVH)风险预测模型,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1年5月、2023年7月-2024年7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市中医医院、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原... 目的基于脉图参数,应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LVH)风险预测模型,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1年5月、2023年7月-2024年7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市中医医院、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295例,根据超声心动图结果将患者分为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组(LVH组)和原发性高血压无左心室肥厚组(无LVH组)。采集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生化指标,并应用SMART-Ⅰ型中医脉象数字化分析仪检测脉图参数。基于决策树、支持向量机、极端梯度提升模型算法构建临床预测模型。分别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决策曲线分析从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预测能力等方面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基于SHAP算法解释各预测因素对原发性高血压伴LVH风险发生的影响。结果与无LVH组比较,LVH组体质量指数降低,男性比例、饮酒者、吸烟者比例降低(P<0.05);LVH组室壁增厚、左心室内径增大、左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无LVH组升高(P<0.05);LVH组左颈总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左颈总动脉抵抗力指数、血清尿酸、血清肌酐较无LVH组降低(P<0.05)。LVH组脉图参数T4、T、W1、W2、H3/H1及H4/H1较无LVH组升高(P<0.05)。3类机器学习算法构建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7、0.962、0.873,表明该模型区分度较好,具有一定的诊断效能。校正曲线提示模型预测准确度一般;临床决策曲线显示,XGBoost模型具有更高净效益。结论基于脉图参数和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的可解释性模型可以作为预测原发性高血压伴LVH风险的可靠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脉图参数 左心室肥厚 机器学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