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人类遗传资源共享利用的标准化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曹宗富 曹彦荣 +5 位作者 马立广 彭左旗 胡序怀 王媛媛 徐玖瑾 马旭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1-58,共8页
中国人类遗传资源平台是国家自然资源科技共享平台的一部分。为规范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的收集、整理、整合、保存及共享利用,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下,作者参照国内外资源整合成功的经验,对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的整理整合及共享利用的标... 中国人类遗传资源平台是国家自然资源科技共享平台的一部分。为规范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的收集、整理、整合、保存及共享利用,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下,作者参照国内外资源整合成功的经验,对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的整理整合及共享利用的标准化进行了研究,文中简要报道人类遗传资源整理整合、数据库建设及共享利用的标准化研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遗传资源 共享 标准化 整合 数据库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北少数民族东乡族的Y染色体微卫星单倍型分析(英文) 被引量:1
2
作者 杨亚军 安黎哲 +4 位作者 徐玖瑾 张伟华 周瑞霞 王勋陵 谢小冬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38,共5页
运用国际法医学界推荐的“最小单倍型”共7个微卫星位点(DYS19,DYS389Ⅰ,DYS389Ⅱ, DYS390,DYS391,DYS392,DYS393)和1个高多态性微卫星位点DYS385,采用PCR结合银染显色技术,对采自临夏回族自治区东乡县的133个健康男性个体的DNA,进行了... 运用国际法医学界推荐的“最小单倍型”共7个微卫星位点(DYS19,DYS389Ⅰ,DYS389Ⅱ, DYS390,DYS391,DYS392,DYS393)和1个高多态性微卫星位点DYS385,采用PCR结合银染显色技术,对采自临夏回族自治区东乡县的133个健康男性个体的DNA,进行了Y染色体8个微卫星的等位基因及单倍型分布状况遗传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东乡族保留着较高的Y-STR遗传多态性,在测出的66个等位基因中共构建了110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为98.9%,表明该系统有较强的个体识别能力.另外,我们的研究可以为东乡族这一穆斯林民族的起源提供有价值的遗传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染色体 STR 单倍型 东乡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北部5个民族群体Y染色体遗传分析(英文)
3
作者 杨亚军 安黎哲 +1 位作者 谢小冬 徐玖瑾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7-52,共6页
研究了来自中国西北部甘肃省的5个民族群体的403个男性个体的Y染色体遗传特征,其中3个为甘肃省特有少数民族:东乡族(133人)、裕固族(56人)、保安族(78人).另外,还有回族(66人)和汉族(70人).研究共涉及Y染色体上的17个遗传多态位点,其中... 研究了来自中国西北部甘肃省的5个民族群体的403个男性个体的Y染色体遗传特征,其中3个为甘肃省特有少数民族:东乡族(133人)、裕固族(56人)、保安族(78人).另外,还有回族(66人)和汉族(70人).研究共涉及Y染色体上的17个遗传多态位点,其中1个是微卫星(DYS19).另外,有16个位点是单核苷酸多态位点,包括M9,92R7,SRY1532,Tat,LLY22g,SRY2627,RPS4Y,12F2,SRY8299,SY81,M20,L1Y,SRY+465,47Z,APT和DYS287(YAP).除了插入片段多态位点DYS287(YAP)使用琼脂糖直接检测外,其余位点均采用PCR-RFLP方法研究.在所研究的5个群体中,仅有7个单核苷酸M9,92R7,SRY1532,RPS4Y,12F2,LIY和DYS287(YAP)表现为多态,且构成了9种单倍群(单倍群HG1,HG2,HG3,HG4,HG9,HG10,HG13,HG16和HG26).其中:回族拥有全部9种类型,而东乡族和汉族拥有8种,保安族和裕固族占据7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染色体 短串联重复序列 单核苷酸多态 少数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方11个少数民族血清转铁蛋白C亚型的遗传多态性
4
作者 陈静娴 陈强 +1 位作者 徐玖瑾 杜若甫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0-26,共7页
用超薄等电聚焦电泳和利凡诺-硫酸亚铁铵样品处理法,分析中国南方11个少数民族共计2121人的血清转铁蛋白C(TfC)亚型多态。结果Tf^(C1),Tf^(C2)和Tf^(Dhi)存在于所有被查群体中,而Tf^B则完全缺乏。在3个群体中发现Tf^(C4),6个群体中发现T... 用超薄等电聚焦电泳和利凡诺-硫酸亚铁铵样品处理法,分析中国南方11个少数民族共计2121人的血清转铁蛋白C(TfC)亚型多态。结果Tf^(C1),Tf^(C2)和Tf^(Dhi)存在于所有被查群体中,而Tf^B则完全缺乏。在3个群体中发现Tf^(C4),6个群体中发现Tf^(C3),二者的频率都小于0.01。在布依族中发现罕见的TfC4-2型,黎族中发现TfC4-4型,哈尼族中发现TfC4-1型,哈尼族和黎族中分别发现TfC3-2型;另在布依族和彝族中发现TfDChi纯合子。11个少数民族的Tf^(C2)频率变动范围为0.25~0.38,比以前报道的中国汉族群体Tf^(C2)频率为0.18~0.25高得多,特別是白族群体的Tf^(C2)频率已达到世界范围的最高值(0.38)。笔者认为中国南方少数民族Tf^(C2)频率高的原因,除与民族差异有关外,可能还与地理环境气候及人群相对隔离有关。Tf^(C4)虽然在中国人群中出现的频率较低,但似乎支持美印地安人中高频率的Tf^(C4)来源于祖先的蒙古人种这一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铁球蛋白C 遗传学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诱导急性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凋亡 被引量:7
5
作者 劳凤学 冯骥良 +4 位作者 柳忠辉 商迎辉 陈正华 姚倩 徐玖瑾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89-292,共4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抑制急性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增殖、引发S期阻滞和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白藜芦醇体外处理培养的Jurkat细胞后,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Wrigh-Giemsa染色、Hoechest 33258/PI荧光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Jurkat细胞...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抑制急性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增殖、引发S期阻滞和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白藜芦醇体外处理培养的Jurkat细胞后,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Wrigh-Giemsa染色、Hoechest 33258/PI荧光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Jurkat细胞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结果:白藜芦醇0.2 mmol.L-1处理组的抑制Jurkat细胞增殖率达64.01%,并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白藜芦醇处理细胞24 h后可见凋亡形态学改变,Hoechest 33258/PI染色显示白藜芦醇处理组细胞部分细胞核呈亮蓝色,随培养时间延长,亮蓝色荧光染色细胞数量逐渐增多。Wrigh-Giemsa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发现部分细胞体积缩小、染色质浓缩及边集等现象的出现。流式细胞术检测表明,0.05 mmol.L-1白黎芦醇处理48 h组62.57%的细胞被阻滞于细胞周期S期,亚二倍体细胞数量12.01%,未加药对照组细胞亚二倍体细胞数量2.05%。结论:白藜芦醇可以抑制Jurkat细胞的增殖,引起细胞周期的S期阻滞,并诱导其发生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JURKAT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诱导人T淋巴瘤Jurkat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赵洲 郑连斌 +2 位作者 冯骥良 劳凤学 徐玖瑾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2期30-34,共5页
用荧光染色、透射电镜、Wright-Giemsa染色方法检测人T淋巴瘤Jurkat细胞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诱导凋亡时的形态学变化情况,并用流式细胞仪对其进行定量分析,West blot检测部分凋亡信号分子分泌的变化情况.发现白藜芦醇能明显诱... 用荧光染色、透射电镜、Wright-Giemsa染色方法检测人T淋巴瘤Jurkat细胞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诱导凋亡时的形态学变化情况,并用流式细胞仪对其进行定量分析,West blot检测部分凋亡信号分子分泌的变化情况.发现白藜芦醇能明显诱导该细胞凋亡,显现出典型的凋亡现象,且凋亡有明显的药物依赖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各药物处理组(0.125,0.25,0.5,1.0,2.0μL/mL)的凋亡率(3.01%,8.93%,17.97%,22.45%,32.88%)和对照组的凋亡百分率(0.91%)比较有显著性差异.West Blot检测则发现,Res降低了bcl-xl,bax的表达,以至不能进一步产生bcl-2/bax和bcl-2/bcl-xL二聚体来抑制细胞凋亡,即减除了这些凋亡抑制因子对细胞凋亡的抑制,从而使细胞顺利进入caspase介导的凋亡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T淋巴瘤Jurkat细胞 细胞凋亡 白藜芦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