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妇科腹腔镜手术体位的调整对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徐玉云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2期160-160,163,共2页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体位的调整对体位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对100例妇科手术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着妇科腹腔镜手术量的大幅度增加,通过调整手术体位使因体位引起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正确、...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体位的调整对体位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对100例妇科手术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着妇科腹腔镜手术量的大幅度增加,通过调整手术体位使因体位引起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正确、合理地安置患者的手术体位,可有效预防和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妇科 体位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化疗联合调强放疗治疗Ⅲ期子宫内膜癌术后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2
作者 徐玉云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33期52-53,共2页
目的探讨紫杉醇+卡铂(TC)化疗联合调强放疗治疗Ⅲ期子宫内膜癌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Ⅲ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TC化疗,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TC化疗联合调强放疗,对比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紫杉醇+卡铂(TC)化疗联合调强放疗治疗Ⅲ期子宫内膜癌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Ⅲ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TC化疗,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TC化疗联合调强放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随访3年存活率。结果观察组局部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6,P<0.05)。随访3年,观察组患者生存36例,生存率为90.0%;对照组患者生存35例,生存率为87.5%。观察组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P>0.05)。观察组毒性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5,P>0.05)。结论临床中对Ⅲ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实施TC化疗联合调强放疗可降低局部复发率,但在生存率方面未能体现明显优势,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及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期子宫内膜癌 调强放疗 化疗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例讨论式教学在临床带教工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赵美玲 徐玉云 薛慧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9期25-25,共1页
我们于2002~2003年将病例讨论式教学用于48名护生的临床实习带教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选择48名2002~2003年在我院实习的大专及中专护生,每4~6名组成一实习小组,8周为一实习周期,院内轮转实习.每组护生入科实习时... 我们于2002~2003年将病例讨论式教学用于48名护生的临床实习带教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选择48名2002~2003年在我院实习的大专及中专护生,每4~6名组成一实习小组,8周为一实习周期,院内轮转实习.每组护生入科实习时,由护士长或总带教老师对护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与实际护理操作能力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订授课计划,由浅入深选择典型病例作为授课内容,每周1次,共8周,使学生基本掌握本专科实习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例讨论 临床带教工作 临床实习带教 护生 效果 学用 教学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俯卧位碳纤维腹板加热塑膜固定技术在直肠癌放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罗敬 李国强 +2 位作者 郑志坚 叶玲 徐玉云 《内科》 2017年第3期312-315,共4页
目的探讨俯卧位碳纤维腹板加热塑膜固定技术对直肠癌患者放疗摆位重复性的影响及对危及器官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直肠癌术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观察组患者行俯卧位碳纤维腹板加热塑膜固定三维适形... 目的探讨俯卧位碳纤维腹板加热塑膜固定技术对直肠癌患者放疗摆位重复性的影响及对危及器官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直肠癌术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观察组患者行俯卧位碳纤维腹板加热塑膜固定三维适形调强放疗(IMRT),对照组行仰卧位加热塑体膜固定IMRT。比较两组患者计划靶区(PTV)平均剂量(Dmean)和总体积(VT)、小肠和膀胱照射剂量和体积;比较两组患者的摆位误差及急性放射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PTV的VT和Dmean比较、小肠和膀胱的V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小肠和膀胱的照射体积和Dmean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头-脚、左-右及前-后方向位移误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和治疗后胃肠道反应和泌尿系反应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俯卧位碳纤维腹板加热塑膜固定技术应用于直肠癌根治术后放疗能保证放疗疗效,保护小肠和膀胱等危及器官,摆位重复性良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放射治疗 碳纤维腹板 摆位重复性 小肠 膀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Ⅲ期直肠癌术后调强放疗同期口服卡培他滨化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国强 罗敬 +3 位作者 郑志坚 徐玉云 杨超 陈爱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6期116-117,共2页
目的研究Ⅱ、Ⅲ期直肠癌术后调强放疗同期口服卡培他滨化疗的疗效。方法 126例Ⅱ、Ⅲ期直肠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术后放化疗差异分为观察组(采取调强放疗同期口服卡培他滨化疗)及对照组[先行FOLFOX4方案3程化疗后实施调强放疗]... 目的研究Ⅱ、Ⅲ期直肠癌术后调强放疗同期口服卡培他滨化疗的疗效。方法 126例Ⅱ、Ⅲ期直肠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术后放化疗差异分为观察组(采取调强放疗同期口服卡培他滨化疗)及对照组[先行FOLFOX4方案3程化疗后实施调强放疗],各63例。对比治疗效果,观察用药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总生存率为95.24%(60/63),其中无病生存率为76.19%(48/63),局部复发率为1.59%(1/63);对照组患者总生存率为82.54%(52/63),其中无病生存率为58.73%(37/63),局部复发率为23.81%(15/63);观察组患者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143、4.375、14.032,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9.37%高于对照组73.0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00,P>0.05)。结论在Ⅱ、Ⅲ期直肠癌术后实施调强放疗联合卡培他滨同期化疗,疗效确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肿瘤局部复发风险,用药方案具有良好安全可行性,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调强放疗 卡培他滨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文化建设的思路及措施 被引量:2
6
作者 徐玉云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12S期74-75,共2页
随着卫生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医院面临的内外环境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传统的医院文化受到了冲击,同时,医院文化自身也应与时俱进。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促进医院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的转变,已经成为当前医院改革与发展中急需解决... 随着卫生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医院面临的内外环境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传统的医院文化受到了冲击,同时,医院文化自身也应与时俱进。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促进医院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的转变,已经成为当前医院改革与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文化建设 思路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者“看病贵”问题分析
7
作者 徐玉云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12Z期143-144,共2页
“看病贵”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和议论的热点问题之一。人们只知道自己的钱是直接交给医院的,自然也就将满腹的怨气和矛头指向医院。那么,患者的钱真的都是被医院赚去了吗?以下将从对当前的医疗收费组成分析来探讨患者“看病贵”问... “看病贵”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和议论的热点问题之一。人们只知道自己的钱是直接交给医院的,自然也就将满腹的怨气和矛头指向医院。那么,患者的钱真的都是被医院赚去了吗?以下将从对当前的医疗收费组成分析来探讨患者“看病贵”问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医疗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微针刀颈枕快速松解术结合颈椎微调法治疗青年颈椎曲度异常 被引量:18
8
作者 洪海平 陶冶 +2 位作者 钟诚 李婕 徐玉云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0年第6期524-529,共6页
目的:观察超微针刀颈枕快速松解术结合颈椎微调法治疗青年颈椎曲度异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自2016年11月至2018年10月治疗青年颈椎曲度异常88例,因失访而实际获完整临床资料86例,男37例,女49例;年龄20~40(30.55±5.21)岁... 目的:观察超微针刀颈枕快速松解术结合颈椎微调法治疗青年颈椎曲度异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自2016年11月至2018年10月治疗青年颈椎曲度异常88例,因失访而实际获完整临床资料86例,男37例,女49例;年龄20~40(30.55±5.21)岁;病程1~42(14.21±7.38)个月。86例分为两组,44例采用超微针刀颈枕快速松解术结合颈椎微调法治疗(治疗组),42例采用常规针刺结合推拿治疗(对照组)。治疗组1次/周,对照组3次/周,3周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周结束、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时记录颈痛量表(NPQ)评分(并计算百分率)、颈椎活动度(ROM)评分,治疗前与治疗结束1个月随访时记录颈椎生理曲度D值,并评定治疗结束时和1个月随访时两组临床疗效。治疗期间同时要求患者注意纠正日常不良姿势,睡觉保持低枕位,每日早、晚用高低适中的柱形枕置于颈后,颈椎后伸状态下平睡0.5 h。结果:对照组脱落2例,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各个观察时点颈痛评分、颈椎活动度评分、颈椎生理曲度D值均显著改善(均P<0.05);组间比较,治疗3周结束及1个月后随访时,治疗组颈痛NPQ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颈痛NPQ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203.63,P=0.000),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4.964,P=0.012);两组颈椎活动度的ROM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颈椎活动度ROM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240.32,P=0.000),但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并不存在交互效应(F=0.311,P=0.734)。治疗结束1个月后随访时颈椎生理曲度D值的改善程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1%(40/44),高于对照组的80.95%(34/42,P<0.05);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09%(37/44),对照组有效率为76.19%(32/42,P>0.05),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微针刀颈枕快速松解术结合颈椎微调法能有效恢复颈椎生理曲度,缓解颈椎疼痛,改善颈椎活动度,安全性较好,是治疗症状型青年颈椎曲度异常患者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超微针刀 手法 骨科 颈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