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区震后山地灾害综合风险评价
被引量:4
- 1
-
-
作者
苏鹏程
韦方强
徐爱淞
江玉红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31-237,F0002,共8页
-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重大滑坡
泥石流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技术"(2008BAK50B04)
+2 种基金
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汶川地震灾区山地灾害评估与预警报应用技术"(2009DFR20620)
国家公益性行业(气象)专项"强降水诱发山体滑坡
泥石流气象预报警报技术"(GYHY201006039)
-
文摘
汶川地震触发了大量次生山地灾害,震后山地灾害活动风险对灾区的发展规划决策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对四川境内震后灾区基础资料的分析和研究,分别对灾区的44个县(市)进行了山地灾害危险性、易损性和风险评价,并以震后灾害点密度对危险性评价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二者之间具有线性函数关系。评价结果表明,高度危险区集中于龙门山断裂附近,并且呈现明显的带状分布,面积比例为39.8%;极高易损和高度易损区则主要分布于成都、绵阳、德阳、雅安等大城市周边地区,面积比例为13.1%;高度风险区则主要位于龙门山腹地向山前平原的过渡带,属于高度危险和高度易损的结合部位,面积比例为11.0%。高风险区是今后恢复重建和发展规划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地区;中度风险区由于灾后恢复重建的推进,其承灾体的易损性将会上升,容易导致其向高度风险转化,也要给予重视。
-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山地灾害
风险评价
四川省
-
Keywords
Wenchuan earthquake
mountain hazard
risk assessment
Sichuan Province
-
分类号
P642.23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