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治疗方式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理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李艳萍
徐照娟
+3 位作者
仝娜
郑立波
张克香
吴燕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11期18-19,24,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式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成功行介入治疗和外科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86例,按照其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外科组和介入组。采用儿童行为量表对18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别在术前和术后6个月进行心...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式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成功行介入治疗和外科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86例,按照其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外科组和介入组。采用儿童行为量表对18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别在术前和术后6个月进行心理行为检测。结果先天性心脏病各组患儿治疗后心理行为总粗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介入组男孩术后心理行为总粗分及攻击因子粗分分别低于外科组男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女孩术后心理行为总粗分及抑郁、社会退缩、违纪因子粗分分别低于外科组女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宜早期治疗,不同的手术方式对患儿心理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介入治疗优于外科治疗,在整个病程中相应的心理干预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手术方式
儿童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母亲产后抑郁症状对婴儿忽视的影响:基于群体和个体视角的证据
被引量:
3
2
作者
肖意苹
张烜
+2 位作者
毛芳香
徐照娟
曹枫林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9-33,共5页
目的旨在从群体和个体视角分别探索母亲产后抑郁症状及其不同潜在类型与婴儿忽视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934名产后1年内的母亲为研究对象,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和婴儿忽视迹象量表分别评估母亲产后抑郁症状和婴儿忽视情况。...
目的旨在从群体和个体视角分别探索母亲产后抑郁症状及其不同潜在类型与婴儿忽视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934名产后1年内的母亲为研究对象,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和婴儿忽视迹象量表分别评估母亲产后抑郁症状和婴儿忽视情况。结果母亲产后抑郁症状与婴儿忽视存在正相关(B=0.27,P<0.001)。产后母亲群体中存在4个类别的抑郁情绪,即轻度型(23.02%)、中度-焦虑型(26.23%)、中度-抑郁型(15.85%)和重度型(34.90%),且这4种类别在婴儿月龄(F=22.68,P<0.001)、母亲工作情况(χ^(2)=35.22,P<0.001)、母乳喂养难度(χ^(2)=9.03,P=0.029)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得分(χ^(2)=745.22,P<0.001)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轻度型相比,中度-焦虑型(B=1.48,P<0.001)、中度-抑郁型(B=1.67,P<0.001)及重度型(B=3.73,P<0.001)的母亲婴儿忽视情况更严重,且重度型较中度-焦虑型和中度-抑郁型更为严重。结论护理人员应该及时识别母亲产后抑郁症状的不同亚型,提供相应干预措施,以期减少婴儿忽视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忽视
产后抑郁症状
群体视角
个体视角
潜在类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治疗方式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理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李艳萍
徐照娟
仝娜
郑立波
张克香
吴燕
机构
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内科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儿科
出处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11期18-19,24,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式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成功行介入治疗和外科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86例,按照其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外科组和介入组。采用儿童行为量表对18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别在术前和术后6个月进行心理行为检测。结果先天性心脏病各组患儿治疗后心理行为总粗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介入组男孩术后心理行为总粗分及攻击因子粗分分别低于外科组男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女孩术后心理行为总粗分及抑郁、社会退缩、违纪因子粗分分别低于外科组女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宜早期治疗,不同的手术方式对患儿心理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介入治疗优于外科治疗,在整个病程中相应的心理干预是必要的。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手术方式
儿童心理学
Keywords
cardiac defect
congenital
operation methods
child psychology
分类号
R725.4 [医药卫生—儿科]
R395.1 [医药卫生—医学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母亲产后抑郁症状对婴儿忽视的影响:基于群体和个体视角的证据
被引量:
3
2
作者
肖意苹
张烜
毛芳香
徐照娟
曹枫林
机构
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儿童医学中心
出处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9-33,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07108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22JC016)。
文摘
目的旨在从群体和个体视角分别探索母亲产后抑郁症状及其不同潜在类型与婴儿忽视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934名产后1年内的母亲为研究对象,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和婴儿忽视迹象量表分别评估母亲产后抑郁症状和婴儿忽视情况。结果母亲产后抑郁症状与婴儿忽视存在正相关(B=0.27,P<0.001)。产后母亲群体中存在4个类别的抑郁情绪,即轻度型(23.02%)、中度-焦虑型(26.23%)、中度-抑郁型(15.85%)和重度型(34.90%),且这4种类别在婴儿月龄(F=22.68,P<0.001)、母亲工作情况(χ^(2)=35.22,P<0.001)、母乳喂养难度(χ^(2)=9.03,P=0.029)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得分(χ^(2)=745.22,P<0.001)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轻度型相比,中度-焦虑型(B=1.48,P<0.001)、中度-抑郁型(B=1.67,P<0.001)及重度型(B=3.73,P<0.001)的母亲婴儿忽视情况更严重,且重度型较中度-焦虑型和中度-抑郁型更为严重。结论护理人员应该及时识别母亲产后抑郁症状的不同亚型,提供相应干预措施,以期减少婴儿忽视的发生。
关键词
婴儿忽视
产后抑郁症状
群体视角
个体视角
潜在类别分析
Keywords
infant neglect
postnatal depression symptoms
group perspective
individual perspective
latent class analysis
分类号
R473.71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治疗方式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理行为的影响
李艳萍
徐照娟
仝娜
郑立波
张克香
吴燕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母亲产后抑郁症状对婴儿忽视的影响:基于群体和个体视角的证据
肖意苹
张烜
毛芳香
徐照娟
曹枫林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