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管切开患者高压氧舱内呼吸道的护理 被引量:4
1
作者 谢小红 谢秋幼 +2 位作者 徐洁明 韦丽群 黄怀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88-788,共1页
关键词 气管切开 高压氧舱内 呼吸道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纳米SiO_2·nH_2O粒径控制与形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谢吉民 徐洁明 朱建军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24,共3页
研究了利用粉煤灰与氟化钙等以气相法直接制备纳米级SiO2·nH2O的工艺。通过有效控制酸解和水解的速度,研究了在水解过程中加入乙醇、乙二醇、丙三醇、十二烷基硫酸钠、柠檬酸作为水解添加剂和分散剂时,对颗粒粒径的良好控制作用,... 研究了利用粉煤灰与氟化钙等以气相法直接制备纳米级SiO2·nH2O的工艺。通过有效控制酸解和水解的速度,研究了在水解过程中加入乙醇、乙二醇、丙三醇、十二烷基硫酸钠、柠檬酸作为水解添加剂和分散剂时,对颗粒粒径的良好控制作用,并制备出不同粒径的纳米SiO2·nH2O。研究还发现,以柠檬酸作为分散剂时,粒子表面出现多孔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nH2O 粉煤灰 气相法 制备 粒径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酯类预防高压氧诱发脑血栓形成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1
3
作者 廖春 黄怀 +3 位作者 徐洁明 温建新 韦丽群 田望梅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5-315,共1页
关键词 硝酸酯类 预防 高压氧 脑血栓形成 观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氧化作用的富有机质页岩吸附水量 被引量:5
4
作者 游利军 徐洁明 +2 位作者 康毅力 程秋洋 周洋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6-116,共11页
页岩气井大型水力压裂后压裂液返排率普遍较低,滞留压裂液可能诱发页岩产生裂缝,但在水力裂缝与天然裂缝中占据有效气体传输通道,影响压裂效果。选取四川盆地龙马溪组典型富有机质页岩,采用填砂管与粒状页岩模拟体积改造的页岩气层,开... 页岩气井大型水力压裂后压裂液返排率普遍较低,滞留压裂液可能诱发页岩产生裂缝,但在水力裂缝与天然裂缝中占据有效气体传输通道,影响压裂效果。选取四川盆地龙马溪组典型富有机质页岩,采用填砂管与粒状页岩模拟体积改造的页岩气层,开展了蒸馏水与氧化液体积改造后页岩气层吸附水量的对比实验,明确了氧化对压裂液渗吸分散到裂缝附近基块孔隙的作用与机理。结果表明,与蒸馏水相比,氧化作用可以增强页岩渗吸分散水相作用,降低页岩孔隙空间内的自由水量,增加页岩吸附水量;富有机质页岩氧化作用消耗有机质,分解有机黏土复合体,裂缝与孔喉壁面更多的黏土矿物接触压裂液,增加黏土矿物吸附水量,降低裂缝面及基块孔隙含水饱和度,释放渗流空间。建议根据具体工程地质特征,优选氧化性流体的加入时间及用量,充分发挥滞留氧化性压裂液的造缝能力,促进压裂液渗吸分散,实现压裂液少返排或零返排,增大气体在裂缝中有效渗流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有机质页岩 氧化 渗吸 储层损害 裂缝 零返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溶蚀作用对页岩水相自吸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程秋洋 游利军 +2 位作者 康毅力 周洋 徐洁明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4-103,共10页
页岩气藏水力压裂需将大量含溶解氧的水基压裂液泵入地层,但返排率却普遍低于30%,分析水相自吸机理对解释压裂液滤失分布行为具有重要作用.富有机质页岩沉积于缺氧还原环境,在富氧条件下易发生氧化反应,进而影响水相自吸行为.为此,选取... 页岩气藏水力压裂需将大量含溶解氧的水基压裂液泵入地层,但返排率却普遍低于30%,分析水相自吸机理对解释压裂液滤失分布行为具有重要作用.富有机质页岩沉积于缺氧还原环境,在富氧条件下易发生氧化反应,进而影响水相自吸行为.为此,选取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露头样品,开展大尺度岩样先后自吸蒸馏水、氧化液实验,以及基块、裂缝柱塞岩样氧化前后水相自吸对比实验.氧化液加速微裂缝扩展和新裂缝产生,促进更多可溶盐沿着裂缝析出,水相分布范围较蒸馏水更大.氧化前平行、垂直层理基块柱塞岩样自吸量分别为0.4250和0.4461 g,而氧化后增加到0.4900和0.4978 g,对应的裂缝柱塞岩样自吸量分别为0.9912和0.9500 g,氧化后增加到1.0886和1.0669 g.氧化溶蚀作用使基块柱塞岩样自吸量增长11.6%~15.3%,自吸势提高2.32%~8.26%;裂缝柱塞岩样自吸量增长9.8%~12.3%,自吸势提高22.5%~33.3%,且自吸平衡时间缩短13.68%~20.23%.氧化溶蚀作用对页岩组分的物质净移除效应,扩大了水相赋存空间的同时改善了基质孔隙半径分布、增强裂缝面水润湿性、诱发裂缝萌生与扩展对应降低自吸前缘饱和度,协同作用加速了水相扩散分布并增加了自吸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藏 压裂液 自吸 氧化溶蚀 可溶盐 水相圈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织金区块煤层气开发方式探讨
6
作者 徐洁明 《石化技术》 CAS 2023年第6期155-157,共3页
为了探索适合织金工区煤层气井合理高效的开发方式及排采制度,对大、小试验井组开发方式及排采制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地质条件是含气水平的先决因素,开发方式及压裂规模是引起产量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合理的排采制度是产能充分... 为了探索适合织金工区煤层气井合理高效的开发方式及排采制度,对大、小试验井组开发方式及排采制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地质条件是含气水平的先决因素,开发方式及压裂规模是引起产量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合理的排采制度是产能充分释放的保障。建议根据具体工程地质特征,优化压裂工艺方式,合理加大压裂规模,逐级降压排采,通过单井调控达到井组面积降压,实现煤层气井效益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金工区 煤层气 排采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