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掺钼氧化锌薄膜的发光特性 被引量:3
1
作者 石市委 徐汉淑 +2 位作者 李洪霞 朱煜东 孙兆奇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5-248,共4页
使用磁控溅射法在石英基底上制备钼掺杂氧化锌薄膜。扫描电镜结果表明薄膜由晶粒大小为40~80 nm范围内的颗粒组成,薄膜具有六方纤锌矿型结构且沿c轴择优取向生长。在可见光范围(400~760 nm)内所有薄膜的平均光透射率超过90%。退火薄... 使用磁控溅射法在石英基底上制备钼掺杂氧化锌薄膜。扫描电镜结果表明薄膜由晶粒大小为40~80 nm范围内的颗粒组成,薄膜具有六方纤锌矿型结构且沿c轴择优取向生长。在可见光范围(400~760 nm)内所有薄膜的平均光透射率超过90%。退火薄膜的光致发光(PL)光谱表明,退火处理对发光峰的位置有很大影响,随着退火温度的增加,发光峰位置从380 nm红移至400 nm或从470 nm红移至525 nm。此外,钼掺杂对退火薄膜PL光谱的强度影响很大。我们认为,薄膜中缺陷浓度的变化是导致发光峰红移的主要原因,讨论了PL谱中不同的可见光的发光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掺杂 氧化锌 微结构 光致发光 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金属锂和1,3-丙二胺插层的超导体Lix(C3H10N2)yFe2Se2具有39K超导转变温度
2
作者 徐文涛 徐汉淑 +2 位作者 曾涑源 罗婧婧 唐凯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39-444,共6页
通过两步法成功合成了一种新的FeSe基超导体Lix(C3H10N2)yFe2Se2(C3H10N2指的是1,3-丙二胺).这种新材料属于四方晶系,其超导转变温度为35 K.在125℃退火12h后,该样品的晶体结构保持不变,但超导转变温度突然移至39 K,这些均被粉末X射线... 通过两步法成功合成了一种新的FeSe基超导体Lix(C3H10N2)yFe2Se2(C3H10N2指的是1,3-丙二胺).这种新材料属于四方晶系,其超导转变温度为35 K.在125℃退火12h后,该样品的晶体结构保持不变,但超导转变温度突然移至39 K,这些均被粉末X射线衍射和磁化率测量证实.样品在退火前后,晶格常数a和b在0.3%内变化,但是晶格常数c的变化约为1%.因此,可以推断,样品的超导转变温度的明显变化应该归因于插层样品内部结构的重排和电子更均匀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Se基超导体 共同插层 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