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社会学视野下南通农村乡土民居百年演变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徐永战
杨科
-
机构
南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08-909,共2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江苏南通近代历史建筑艺术研究"(10CF096)
-
文摘
通过对南通农村民居百年变迁历史的回顾与总结,结合时代特征与经济文化背景,分析了3个时期民居的文化风格与建筑特色,强调了新时代下农村民居传统特色的消失应引起人们的重视。以南通农村百年民居的变迁为缩影,主张农村民居建设应注重对当代地域文化的表现。
-
关键词
乡土民居
变迁
传承
-
Keywords
Vernacular dwellings
Vicissitudes
Inheritance
-
分类号
TU241.4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
-
题名南通民居的地域文化特征
被引量:6
- 2
-
-
作者
徐永战
陈伯超
-
机构
南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研究所
-
出处
《华中建筑》
2009年第3期181-185,共5页
-
基金
南通市哲学社会科学资助项目(编号:08B002)
-
文摘
该文从城乡差异、多种文化影响等方面阐述了南通民居文化特征的形成,并叙写了其外敛内显、崇文尊孔的具体特征体现。
-
关键词
南通民居
地域文化
城乡异构
外敛内显
崇文尊孔
-
Keywords
Folk house in Nantong, Regional culture, Rural-urban difference, Concealed outside and showed inside, Respect to culture and Confucianism
-
分类号
TU241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
-
题名南通民居特色初探
被引量:3
- 3
-
-
作者
徐永战
姚栋
-
机构
南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河南省公路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
出处
《河南科技》
2007年第6期30-31,共2页
-
文摘
南通民居包括南通市区士大夫阶层和文人学者的居住建筑以及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村平民百姓的风土建筑。本文主要研究风土建筑,它反映了南通地区所独具的美的理想:风土建筑价格低廉,结构简单,建造技术易于掌握,因而风土建筑盛行于南通地区:风土建筑巧妙地利用地方材料,造型自由活泼,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
关键词
南通地区
民居
风土建筑
居住建筑
建造技术
地方材料
环境相
农村
-
分类号
TU241.5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
-
题名海洋文化指导下栟茶古镇历史形态的保护对策和实践
- 4
-
-
作者
徐永战
过伟敏
-
机构
南通大学古建筑研究中心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
出处
《创意与设计》
2012年第5期19-23,共5页
-
基金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苏北沿海古镇艺术及保护研究"(项目编号:2011SJB760022)
南通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多文化影响下的南通古镇意象研究"(项目编号:03040975)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南通早期陆地多为冲击成洲,产生了一系列以盐场为支柱产业的古镇,栟茶就是其中一个。随着海岸线东移,盐运和经营使栟茶保持了持续的繁荣。古镇是日前南通镇区上保留较好的历史建筑集中区域,东西大街保存了大量的历史建筑,栟茶具有完整的古护城河和历史道路系统,本文详细阐述栟茶古镇的历史风貌,街市结构、街区形制、古镇民居的范式特色。表明古街、古民居是不可多得的人类文化遗产。是栟茶的根,是栟茶归属感和认同感的根源。同时还论述了栟茶古镇的保护措施。
-
关键词
古镇空间
民居
保护方式
片区城市设计
-
Keywords
Ancient town space
Folk dwellings
Protection measures
Region and city design
-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基于海洋观的栟茶古镇开发研究
- 5
-
-
作者
徐永战
邵耀辉
-
机构
南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
出处
《创意与设计》
2014年第2期94-98,共5页
-
基金
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栟茶古镇和洋口港旅游联动开发研究的中间成果。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为薛星
王凯捷
陈宏珍等
-
文摘
沿海大开发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古镇的开发和海港的旅游经营业也完成了基础的发展,解决二者继续发展的瓶颈是联合互补开发。海洋文化将栟茶古镇和洋口港风景区从内涵角度来为一体,范公堤和栟茶运河将二者从空间上联系起来,形成两点一线的旅游区域开发,在总体上古镇体现人文历史特色,港口体现自然景观风貌,二者之间的地带体现南通传统乡土意向。在总体海洋文化指导下,栟茶古镇以其多元文化传承,空间格局维护和建筑特色保持为开发重点,洋口港以盐文化挖掘、自然景观营造为核心,中间地带以南通传统民居变迁为主线,以南通传统种植为手段,形成古镇的生态环境,打造运动健身休闲之地。摘要:
-
关键词
栟茶古镇
洋口港
互补开发
-
Keywords
bencha town of Yangkou Port
complementary development
-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南通城市建筑色彩景观的规划与实践
被引量:3
- 6
-
-
作者
黄泽
徐永战
杨科
-
机构
南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
出处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3年第6期261-265,共5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CF096)
-
文摘
南通东濒黄海,南临长江,自宋代建城起,已有千年的文化积淀,近代张謇将南通的建设推向了世界高度。凯文·林奇认为当人面对一个城市时,第一意象便是这个城市的色彩,因此城市色彩的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南通城市建筑色彩景观为研究对象,紧扣南通地域文化特征,在大量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特定区域进行分析,阐述南通城市建筑色彩特征,对建立属于南通自身的城市建筑色彩体系提出合理的规划策略和建议。
-
关键词
南通
建筑色彩景观
地域文化
建筑色彩规划
-
分类号
TU98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
-
题名废旧物品在景观营造中的文化情节
被引量:7
- 7
-
-
作者
唐浩
陈伯超
徐永战
-
机构
沈阳建筑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研究所
-
出处
《山西建筑》
2006年第8期12-13,共2页
-
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05L355)
-
文摘
通过对废旧物品生命内容的研究,挖掘废旧物品的文化情感价值,探讨将其应用于景观营造中的设计方法,以实现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
关键词
废旧物品
景观营造
价值
可持续发展
-
Keywords
waste materials, landscape creation, valu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分类号
TU985.13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
-
题名基于城市形态中分形特征的生态城市研究
- 8
-
-
作者
姜妍
宋亮
徐永战
-
机构
南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
出处
《城市建筑》
2014年第20期388-389,共2页
-
文摘
生态城市是当前以及未来人们城市规划和设计的重要目标。利用分形理论对城市形态进行研究,可以将城市发展的各个层面均纳入到生态性系统中加以规划。
-
关键词
分形
城市形态
生态城市
层级
-
Keywords
fractal, urban form, ecological city, level
-
分类号
TU984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
-
题名过境公路对小城镇的影响及其对策
被引量:1
- 9
-
-
作者
姚栋
徐永战
王双全
-
机构
河南省公路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南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沈阳建筑大学
-
出处
《河南科技》
2007年第7期41-42,共2页
-
文摘
追溯小城镇的形成,多由路边聚落发展而来.过境公路承担着多重任务,具有多重功能:首先小城镇过境公路,是更大区域交通线的组成部分,其等级较高,多为国家级或省级交通干线,沟通诸区域间的联系,这些交通线是为区域发展服务的,小城镇的空间及经济的发展多依赖这些公路。
-
关键词
过境公路
小城镇
组成部分
交通干线
区域发展
交通线
大区域
国家级
-
分类号
F299.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谈环境雕塑在城市建设中的意义
- 10
-
-
作者
陈海鹏
隋志全
徐永战
-
机构
沈阳建筑大学
北京东方畅想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出处
《山西建筑》
2006年第2期52-53,共2页
-
文摘
介绍了雕塑设计的要求和内容,分析了环境雕塑的发展演变过程以及具有的特征,探讨了环境雕塑在城市建设中具有的作用,表明了环境雕塑在城市空间环境景观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关键词
环境雕塑
城市景观
艺术形象
装饰功能
-
Keywords
environmental sculpture, landscape of city, artistic imagery, trimming function
-
分类号
TU986.4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
-
题名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改革经验探讨
- 11
-
-
作者
周姝天
范占军
陈婷婷
刘学
徐永战
-
机构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建筑学院)
-
出处
《安徽建筑》
2022年第2期123-124,147,共3页
-
基金
南通大学“课程思政”2020校级立项-建筑设计基础考核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编号139420632105)。
-
文摘
作为建筑学专业一年级新生走进建筑设计大门的启蒙专业课程,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南通大学建筑系课程教学实践为依托,分析现阶段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和考核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和总结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改革的经验。
-
关键词
建筑设计基础
教学改革
建筑系课程
-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