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土镧在腈纶纤维化学镀银中的应用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徐棚棚 杨杰 +1 位作者 俞丹 王炜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90-595,共6页
采用化学镀法(镀液中加入适量的稀土镧)在硅烷偶联剂改性后的腈纶纤维表面沉积金属银,由粒径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阴极极化曲线以及循环伏安曲线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研究了硝酸镧对化学镀银沉积速度、镀层质量和电化学性... 采用化学镀法(镀液中加入适量的稀土镧)在硅烷偶联剂改性后的腈纶纤维表面沉积金属银,由粒径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阴极极化曲线以及循环伏安曲线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研究了硝酸镧对化学镀银沉积速度、镀层质量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镀银液中加入适宜的硝酸镧,银的沉积速率和腈纶纤维表面银镀层的表面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电化学测试表明,镀银液中增大硝酸镧的浓度(0~0.01 g/L),阴极极化曲线极化度增大,氧化还原峰的电流上升,电沉积的速度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腈纶纤维 化学镀银 硝酸镧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配位基PAN纤维的制备及化学镀银的研究
2
作者 徐棚棚 李培恒 +1 位作者 俞丹 王炜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14,共5页
采用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MPTES)对腈纶纤维(PAN)进行改性,得到一种具有多配位基的腈纶纤维,这些配位基对银有较强的螯合作用,可直接用于化学镀银处理,无需粗化、敏化、活化.探讨了改性剂质量分数、温度、时... 采用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MPTES)对腈纶纤维(PAN)进行改性,得到一种具有多配位基的腈纶纤维,这些配位基对银有较强的螯合作用,可直接用于化学镀银处理,无需粗化、敏化、活化.探讨了改性剂质量分数、温度、时间对化学镀银效果的影响.采用FTIR、SEM、TG表征了腈纶纤维的分子结构、外貌形态和热性能,对纤维化学镀银后的导电性、抗静电性、耐腐蚀性做了相应的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改性后的腈纶纤维化学镀银后镀银层均匀致密,导电性良好,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和抗静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腈纶纤维 APTES MPTES 多配位基 化学镀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电化学还原染色媒介体系对比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杨杰 徐棚棚 +1 位作者 俞丹 王炜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23,共4页
以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比较了Fe(Ⅲ)-草酸-葡萄糖酸钙与Fe(Ⅲ)-TEA-葡萄糖酸钙媒介体系的循环伏安曲线,探讨了体系的氧化还原性.Fe(Ⅲ)-草酸在碱性条件下不能稳定存在,但在加入葡萄糖酸钙(DGL)后,Fe(Ⅲ)-草酸在pH≥13的强碱性条件下依... 以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比较了Fe(Ⅲ)-草酸-葡萄糖酸钙与Fe(Ⅲ)-TEA-葡萄糖酸钙媒介体系的循环伏安曲线,探讨了体系的氧化还原性.Fe(Ⅲ)-草酸在碱性条件下不能稳定存在,但在加入葡萄糖酸钙(DGL)后,Fe(Ⅲ)-草酸在pH≥13的强碱性条件下依然能稳定存在,2种体系都表现出受扩散控制的准可逆反应过程.当n(草酸)∶n(Fe3+)∶n(DGL)=2∶1∶1时,电解30 min氧化还原电位能达到-1 019.2 mV.2种体系的染色效果(K/S及CIELab)都与传统保险粉染色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伏安曲线 电化学还原 K S值 还原艳绿FFB 络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Ⅲ)-草酸-葡萄糖酸钙媒介体系电化学性质及染色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杰 徐棚棚 +1 位作者 俞丹 王炜 《染整技术》 CAS 2013年第3期46-51,共6页
以黄金电极作为工作电极,研究Fe(Ⅲ)-草酸-葡萄糖酸钙媒介体系的电化学性质,循环伏安曲线中峰电流与扫描速率平方根呈线性关系,确定Fe(Ⅲ)-草酸-葡萄糖酸钙媒介体系电化学反应为受扩散控制的准可逆反应过程。试验得出,组成为C_2H_2O_4 1... 以黄金电极作为工作电极,研究Fe(Ⅲ)-草酸-葡萄糖酸钙媒介体系的电化学性质,循环伏安曲线中峰电流与扫描速率平方根呈线性关系,确定Fe(Ⅲ)-草酸-葡萄糖酸钙媒介体系电化学反应为受扩散控制的准可逆反应过程。试验得出,组成为C_2H_2O_4 10.08 g/L、Ca(C_6H_(11)O_7)_2 17.92 g/L、Fe_2(SO_4)_3 8 g/L及NaOH 45 g/L的阴极电解液不仅有好的电化学反应性,同时具有最佳的染色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伏安法 还原强度 电化学性质 K S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