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森林碳汇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徐松浚 李亮宇 +1 位作者 赵艳 徐正春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18-222,共5页
在界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基于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对森林碳汇研究文献数量进行的定量分析表明,该研究领域在我国越来越受关注;并从森林碳汇的认识、森林碳汇制度研究、森林碳汇市场问题、森林碳汇计量与价值评价方法等方面定性分... 在界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基于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对森林碳汇研究文献数量进行的定量分析表明,该研究领域在我国越来越受关注;并从森林碳汇的认识、森林碳汇制度研究、森林碳汇市场问题、森林碳汇计量与价值评价方法等方面定性分析了我国森林碳汇研究现状。总结出研究中存在概念不明确、计量及价值评价方法不统一、定量研究缺乏、制度研究不全面、缺少森林碳汇与社会及生态关系的研究等不足,及森林碳汇市场扩大、森林碳汇产权化、森林碳汇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统一森林碳汇计量及价值评价方法等研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碳汇 研究进展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湿地植被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
2
作者 徐松浚 赵艳 +1 位作者 李亮宇 徐正春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17-121,共5页
采用线路踏查与样地调查法对广州市湿地植被进行研究,利用重要值、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物种均匀度指数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市湿地植被共125科224属362种,优势科为禾本科、菊科和蝶形花... 采用线路踏查与样地调查法对广州市湿地植被进行研究,利用重要值、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物种均匀度指数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市湿地植被共125科224属362种,优势科为禾本科、菊科和蝶形花科。沿海及海岸湿地植被以马唐、茳芏、芦苇和弓果黍为主;河流湿地植被以马唐为优势物种;人工湿地主要植被为荷花、马唐、狗牙根和弓果黍。各湿地类型植被多样性指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物种丰富度指数依次为河流湿地>人工湿地>沿海及海岸湿地,其余3项指标大小均为沿海及海岸湿地>河流湿地>人工湿地,但差异不显著。并提出湿地植被保护建议:以生态优先为原则;制定湿地可持续发展与保护规划;建立高效共管机制;加强湿地植被研究与监测,培养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植被 重要值 生物多样性 保护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森林生物量及碳储量评估 被引量:24
3
作者 刘萍 邓鉴峰 +3 位作者 魏安世 徐正春 梁璇 徐松浚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2-65,共4页
基于广州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和广东主要树种的木材密度和碳密度数据,采用IPCC方法对广州市森林生物量和碳储量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广州市林业用地中森林生物量为1 610.53×104t,单位面积生物量为54.82 t/hm2,乔木林生物量为60.94... 基于广州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和广东主要树种的木材密度和碳密度数据,采用IPCC方法对广州市森林生物量和碳储量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广州市林业用地中森林生物量为1 610.53×104t,单位面积生物量为54.82 t/hm2,乔木林生物量为60.94 t/hm2,乔木林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84.28%;广州市林业用地中森林碳储量为792.60×104t,乔木林碳储量占85.63%;单位面积森林碳储量为26.98 t/hm2,乔木林生物量为30.47 t/hm2。森林生物量和碳储量主要依赖于森林蓄积量,因此,选择蓄积量大的树种造林,加强森林经营管理是提高森林生物量和碳储量以及城市森林功能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森林 森林生物量 森林碳储量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公益林生态效益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叶龙华 易立飒 +2 位作者 莫楚欣 徐松浚 刘锡辉 《防护林科技》 2013年第4期109-111,共3页
介绍了公益林的基本情况,重点阐述了广东省近年来公益林生态效益的研究成果,包括涵养水源效益、固土保肥效益、调节小气候效益、固碳释氧效益、净化空气效益、景观游憩效益及生物多样性效益,并对公益林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广东 公益林 生态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城郊森林生长状况调查
5
作者 赵艳 徐正春 +2 位作者 温秀军 徐松浚 黄小芮 《中国城市林业》 2014年第1期1-4,共4页
以广州市城郊森林为研究对象,选取面积为400 m^2的标准地34块,进行了森林生长状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广州市城郊森林树种组成较丰富,以混交林为主;大部分林分为密林,疏林地极少。共调查树种45种、1 215株,结果为乡土树种占80.2%,表明... 以广州市城郊森林为研究对象,选取面积为400 m^2的标准地34块,进行了森林生长状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广州市城郊森林树种组成较丰富,以混交林为主;大部分林分为密林,疏林地极少。共调查树种45种、1 215株,结果为乡土树种占80.2%,表明广州市城郊森林植物种类以乡土树种为主;其中主要优势树种为马尾松、马占相思、荷木等。调查所有乔木的平均胸径为15.3 cm,平均树高为8.9 m,以胸径10~20cm、树高5~10 m范围数量居多,表明广州市城郊森林幼龄林多于成过熟林。从林木生长状况看,大部分树种生长状况良好,少数树种如马尾松、南洋楹、桉树、黎蒴、秋枫等局部受到病虫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郊森林 生长状况 调查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协调发展视角下旅游精准扶贫的要素特征与模式研究
6
作者 熊冠星 徐松浚 《领导科学论坛》 2020年第13期35-38,共4页
旅游精准扶贫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区域协调发展视角下,旅游精准扶贫要明晰区域特色,直面前进过程中的挑战。推进旅游精准扶贫工作,不仅要掌握旅游精准扶贫的区域要素特征,还应当了解旅游... 旅游精准扶贫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区域协调发展视角下,旅游精准扶贫要明晰区域特色,直面前进过程中的挑战。推进旅游精准扶贫工作,不仅要掌握旅游精准扶贫的区域要素特征,还应当了解旅游精准扶贫的有效模式与实践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精准扶贫 要素特征 模式 区域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怀集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
7
作者 鲍文沁 徐正春 徐松浚 《防护林科技》 2014年第12期84-86,共3页
通过对怀集县林业主管部门、合作社、农户进行调研,探讨当地林下经济发展现状,总结出了主要发展模式。针对目前存在的自主性发展较差、各模式发展不平衡、产业规模小、效益低下、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提出了加强政府扶持、科学合理规... 通过对怀集县林业主管部门、合作社、农户进行调研,探讨当地林下经济发展现状,总结出了主要发展模式。针对目前存在的自主性发展较差、各模式发展不平衡、产业规模小、效益低下、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提出了加强政府扶持、科学合理规划、示范带动发展、加强科技支撑、创建特色品牌等对策,以期为推动怀集县林下经济健康、有效、持续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经济 发展模式 对策 怀集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