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基座对准条件下惯性制导精度评估方法
1
作者 刘文超 徐松林 +1 位作者 郑小兵 王宝和 《舰船电子工程》 2025年第3期50-54,共5页
针对动基座对准条件下惯性制导精度评估的问题,综合考虑工具误差和初始误差研究了一种惯性制导精度分析评估方法。首先推导分析了初始误差和工具误差对惯导导航计算精度的影响规律,然后基于主动段终点导航参数误差与制导落点偏差的关系... 针对动基座对准条件下惯性制导精度评估的问题,综合考虑工具误差和初始误差研究了一种惯性制导精度分析评估方法。首先推导分析了初始误差和工具误差对惯导导航计算精度的影响规律,然后基于主动段终点导航参数误差与制导落点偏差的关系给出了制导精度评估方法,最后采用蒙特卡罗方法仿真评估了各单项误差和综合误差对应的惯性制导精度。研究结果表明:除与Z项视加速度有关的一次项工具误差和天向初始位置误差对制导精度影响较小外,其他初始误差与工具误差对制导精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可采取有效手段对初始误差和工具误差进行修正补偿以提高制导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制导 初始误差 工具误差 制导精度 蒙特卡罗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动传播简介
2
作者 徐松林 郑志军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共2页
爆炸/冲击碰撞问题极为严峻,防护材料与结构不断推陈出新,材料非均匀性、非连续性对传统的波传播理论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亟需认识新材料/结构在强动载荷作用下的波传播特性,发展计及材料非线性、界面非线性影响的波传播理论,以指导高强... 爆炸/冲击碰撞问题极为严峻,防护材料与结构不断推陈出新,材料非均匀性、非连续性对传统的波传播理论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亟需认识新材料/结构在强动载荷作用下的波传播特性,发展计及材料非线性、界面非线性影响的波传播理论,以指导高强韧防护材料设计和应用,全面提升装备防护性能,促进深海、深空、深地、国防和民用等相关领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碰撞 非线性影响 防护材料 材料非线性 波动传播 非连续性 新的挑战 防护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界面的动态剪切扩散行为 被引量:2
3
作者 陈美多 张祥林 +4 位作者 袁良柱 赵巨岩 王鹏飞 马昊 徐松林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4-59,共16页
动载荷下剪切失稳控制的扩散行为是岩石局部大变形发展和宏观力学性能劣化的诱因。基于广义变分原理建立剪切载荷作用下界面动态失稳的力学模型,得到了关于界面失稳的判别式和扩散方程。基于判别方程得到了剪切力和动力效应对失稳界面... 动载荷下剪切失稳控制的扩散行为是岩石局部大变形发展和宏观力学性能劣化的诱因。基于广义变分原理建立剪切载荷作用下界面动态失稳的力学模型,得到了关于界面失稳的判别式和扩散方程。基于判别方程得到了剪切力和动力效应对失稳界面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外部剪切作用力的增大,剪切变形带角度有一定程度的增大;随着局部动力系数的增大,即局部惯性作用力的增大,剪切带角度明显减小。结合本征位移求解扩散方程,初步得到其位移解析表达式,位移随加载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大。为了验证理论模型的可靠性,并进一步研究界面失稳的变形行为和对波传播的影响,建立了数值分析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界面失稳为局部剪切破坏滑移的先导条件;界面厚度和剪切力越大,局部位移越大;界面剪切扩散行为极大降低了透射波的幅值,同时也改变了透射波的频率。研究结果可为岩石局部化变形、岩石动态强度等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界面 有限变形 剪切局部化 惯性效应 动态失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观非连续介质的应力波传播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袁良柱 陈美多 +3 位作者 谢雨珊 陆建华 王鹏飞 徐松林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8-59,共12页
固体介质,如岩石、混凝土、贝壳和多孔材料等均具有细观非连续、宏观连续的特性,揭示这种细观非连续性对材料动力学响应的影响规律,对于材料设计、安全防护等具有重要意义。从广义Taylor公式出发,推导了分数阶定义下的非连续介质的一维... 固体介质,如岩石、混凝土、贝壳和多孔材料等均具有细观非连续、宏观连续的特性,揭示这种细观非连续性对材料动力学响应的影响规律,对于材料设计、安全防护等具有重要意义。从广义Taylor公式出发,推导了分数阶定义下的非连续介质的一维波动方程,引入等效分数阶简化了控制方程。利用有限差分法得到了控制方程的数值解,结果表明:控制方程中的等效分数阶阶数越小,计算得到的波形衰减的程度越大。为了验证方程的可靠性,并进一步研究非连续介质的波传播规律,在考虑多孔材料、岩石等介质的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基于ABAQUS软件建立了随机多孔介质模型。分析发现:多孔介质的波传播受到介质细观非连续程度、材料属性和输入波脉宽的影响,但对应的等效分数阶阶数只与介质细观非连续程度相关,因此,其可以作为评价非连续介质动态响应的一个依据。等效分数阶阶数随着孔隙率的增加而减小,孔洞相对数量分布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其统计关系近似呈线性关系。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多孔材料、贝壳等细观非连续介质的波动传播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阶导数 细观非连续 波传播 有限差分 等效分数阶阶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ersoff势的晶格中波动传播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子清 王鹏飞 徐松林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4-47,共14页
在晶格间的Tersoff势作用下分别研究了单晶体系和多晶体系中的波动传播特性。首先,在微振动的情况下,分别基于晶格间线性作用、Tersoff势作用以及含缺陷的Tersoff势作用3种势能函数研究了单晶体系中格波的传播,得到了晶格中的色散关系... 在晶格间的Tersoff势作用下分别研究了单晶体系和多晶体系中的波动传播特性。首先,在微振动的情况下,分别基于晶格间线性作用、Tersoff势作用以及含缺陷的Tersoff势作用3种势能函数研究了单晶体系中格波的传播,得到了晶格中的色散关系以及格波波速的表达式。其次,分别以碳晶格和硅晶格为例,运用有限差分方法,研究了3种势能作用下单晶体系中的波动传播过程,对比了压缩和拉伸冲击下晶格的运动差异,并讨论了入射速度对位移峰值和受力峰值的影响,揭示了单晶体系中波动传播与连续介质中波动传播的差异。最后,分别以金刚石和碳化硅为例,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多晶体系中的波动传播特性,讨论了不同空间位置原子的运动差异。结果表明:多晶体系中晶格结构更复杂,其中的波动传播特性与单晶体系存在差异;缺陷的存在对波动传播规律影响显著,这种影响在多晶体系中表现得更加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格动力学 微振动 Tersoff势 缺陷 分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观非均匀介质中的耦合波动传播
6
作者 陆建华 袁良柱 +3 位作者 谢雨珊 陈美多 王鹏飞 徐松林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0-74,共15页
非均匀介质在自然界中十分常见,针对细观非均匀介质的波动力学行为和非均匀性描述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并充满挑战。建立了反映细观非均匀材料压剪耦合特性的一般压剪耦合本构关系,提出了描述材料非均匀性的耦合系数,并建立了广义波动方... 非均匀介质在自然界中十分常见,针对细观非均匀介质的波动力学行为和非均匀性描述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并充满挑战。建立了反映细观非均匀材料压剪耦合特性的一般压剪耦合本构关系,提出了描述材料非均匀性的耦合系数,并建立了广义波动方程。广义波动方程数值分析表明,耦合系数的正负、取值和组合与应力/应变张量共同影响耦合波动传播过程。作为算例,给出了一阶近似的压剪耦合参数确定的本构关系以及3个压剪耦合特征波速的表达式,并利用有限差分法得到了耦合压缩波和剪切波的传播过程。研究了4个非均匀性耦合系数对应力状态、耦合波速和波传播过程的影响。耦合压缩波速反映了剪切对压缩的耦合效应和体积压实效应2种机制的竞争,耦合剪切波速反映了压缩对剪切的耦合效应和介质持续畸变带来的剪切弱化效应2种机制的竞争。这些机制可通过压剪耦合参数的不同组合来实现。应用真三轴实验系统测量了花岗岩、由砂浆制成的模型材料、具有粗骨料的水泥砂浆制成的材料3种非均匀介质在不同压剪应力下的纵波波速。结果表明,体积压实效应普遍存在,而非均匀程度越高,材料伸缩的同时完成切向的畸变导致压缩波的速度显著降低,剪切对纵波波速的影响越占据主导。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整体趋势基本一致。本研究可为非均匀材料的波速和动态力学性能研究提供物理机制方面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性 压剪耦合效应 广义波动方程 本构关系 波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幂律梯度材料的热弛豫响应行为
7
作者 谢雨珊 徐松林 +2 位作者 袁良柱 陈美多 王鹏飞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2-43,共12页
梯度材料热弛豫响应行为的理论研究对于热分析具有重要意义。结合Cattaneo-Vernotte线性双曲型热传导方程,推导得到幂律梯度材料的一维双曲型非傅里叶热传导方程。通过积分变换法,解得频域内温度场的贝塞尔级数形式解,随后利用极点留数... 梯度材料热弛豫响应行为的理论研究对于热分析具有重要意义。结合Cattaneo-Vernotte线性双曲型热传导方程,推导得到幂律梯度材料的一维双曲型非傅里叶热传导方程。通过积分变换法,解得频域内温度场的贝塞尔级数形式解,随后利用极点留数法,得到时间域内温度场的第一类解析解。在第一类解析解的基础上,由简化欧拉方程解得第二类解析解。结合拉普拉斯数值逆变换方法,验证了解析解的准确性。以高温阻热梯度材料Mo-ZrC的应用为例,讨论了一般温度边界条件以及温度脉冲载荷作用下幂律梯度材料的热弛豫响应行为。分析发现,在所研究范围内温度场具备波动和传导衰减的双重特性。响应时间和温度幅值随着热弛豫时间系数的增大而增大,温度场分布和单元波形与梯度结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弛豫响应 Mo-ZrC梯度材料 贝塞尔级数 拉普拉斯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轴压缩大理岩局部化变形的试验研究及其分岔行为 被引量:27
8
作者 徐松林 吴文 +2 位作者 李廷 吴玉山 白世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96-301,共6页
常规三轴压缩过程 ,岩石试件破坏常常是以狭窄剪切带形式存在的局部化变形为先导。结合常规三轴压缩试验 ,对大理岩破坏过程中局部化变形的发展过程进行研究 ,其结果表明 :岩石局部化变形分为三个阶段 ,即稳定阶段、稳定增长阶段和快速... 常规三轴压缩过程 ,岩石试件破坏常常是以狭窄剪切带形式存在的局部化变形为先导。结合常规三轴压缩试验 ,对大理岩破坏过程中局部化变形的发展过程进行研究 ,其结果表明 :岩石局部化变形分为三个阶段 ,即稳定阶段、稳定增长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 ;局部化变形在体积膨胀点之前开始稳定增长 ;达到一定程度后 ,岩石表现出短暂的应变硬化 ,岩石开始剪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轴压缩 局部化变形 剪切带 分岔行为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FE/Al含能复合材料的压缩行为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徐松林 阳世清 +2 位作者 赵鹏铎 李俊玲 卢芳云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08-712,共5页
金属/氟聚合物含能复合材料是一类新型的高级含能材料.研究了室温下Al含量和应变率对PTFE/Al含能复合材料压缩性能和反应性能的影响,所加载的应变率为6×10^(-3)s^(-1)~8×10~3s^(-1).材料压缩性能的应变率效应明显:与静态加... 金属/氟聚合物含能复合材料是一类新型的高级含能材料.研究了室温下Al含量和应变率对PTFE/Al含能复合材料压缩性能和反应性能的影响,所加载的应变率为6×10^(-3)s^(-1)~8×10~3s^(-1).材料压缩性能的应变率效应明显:与静态加载相比,动态加载下材料模量和强度明显提高,但应变降低.材料的损伤过程主要包括塑性变形、开裂和反应3部分.随着Al含量的增加,材料准静态和动态压缩强度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Al含量为35%时达到最高值102.6 MPa和154 MPa;引发反应所需加载的应变率增加,但对应的应力值差别不明显,基本在165 MPa左右,材料引发后反应完全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能材料 PTFE/Al 压缩 应变率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氮四唑类高氮含能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40
10
作者 徐松林 阳世清 岳守体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3期52-54,共3页
以5-氨基四唑为原料,合成了3种偶氮四唑类高氮含能化合物(偶氮四唑铵盐(AZT)、偶氮四唑胍盐(GZT)及偶氮四唑三氨基胍盐(TAGZT)),利用IR、NM R、DSC、熔点测试和元素分析鉴定了其结构,简要地介绍了其爆炸性能。研究表明,作为新型高氮含... 以5-氨基四唑为原料,合成了3种偶氮四唑类高氮含能化合物(偶氮四唑铵盐(AZT)、偶氮四唑胍盐(GZT)及偶氮四唑三氨基胍盐(TAGZT)),利用IR、NM R、DSC、熔点测试和元素分析鉴定了其结构,简要地介绍了其爆炸性能。研究表明,作为新型高氮含能材料,偶氮四唑盐具有高的正生成焓、成气量大、燃烧无烟或少烟、燃后剩余残渣少以及不吸湿等特点,且具有良好的爆炸性能,可作为新型气体发生剂、低特征信号推进剂、低烟或无烟烟火剂以及高能炸药的重要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偶氮四唑 高氮含能材料 合成 表征 5-氨基四唑 高氮含能材料 含能化合物 偶氮 合成 低特征信号推进剂 表征 爆炸性能 气体发生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三轴静载作用下混凝土的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徐松林 王鹏飞 +2 位作者 单俊芳 张鸣 周李姜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59-67,共9页
研制了一种真三轴静载作用下混凝土、岩石动态实验系统。该系统采用液压伺服控制系统可对试件施加三向独立的100 MPa静载、采用霍普金森杆(SHPB)冲击加载可对试件施加1 GPa以下的冲击动载;同时,立方体试件六个面的动态信号可由六根杆上... 研制了一种真三轴静载作用下混凝土、岩石动态实验系统。该系统采用液压伺服控制系统可对试件施加三向独立的100 MPa静载、采用霍普金森杆(SHPB)冲击加载可对试件施加1 GPa以下的冲击动载;同时,立方体试件六个面的动态信号可由六根杆上的应变片记录。由此,研究了C30混凝土材料在不同的真三轴静载条件下的动态压缩性能,得到了三向独立的动态应力应变关系、动态体积应变、动态Drucker-Prager强度参数等。尼龙和花岗岩试件作为对比材料,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动力学 真三轴静载 Hopkinson压杆(SHPB) 混凝土 加载路径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Hopkinson杆的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4
12
作者 徐松林 王鹏飞 +1 位作者 赵坚 胡时胜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0-185,共6页
混凝土、岩石类材料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动态力学性能研究一直备受关注,但鉴于动态实验的复杂性,对真三轴应力状态下材料的动态加载一直未曾实现。本文中研制了一套真三轴静载作用下混凝土、岩石类材料的"三维Hopkinson杆"动... 混凝土、岩石类材料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动态力学性能研究一直备受关注,但鉴于动态实验的复杂性,对真三轴应力状态下材料的动态加载一直未曾实现。本文中研制了一套真三轴静载作用下混凝土、岩石类材料的"三维Hopkinson杆"动态力学实验系统,为冲击载荷作用下材料动态各向异性特性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实验测试技术。该系统采用液压伺服控制对立方体试件施加三向独立的0~100 MPa真三轴静载,再利用分离式Hopkinson压杆对试件施加冲击动载,具体研究了C30混凝土材料在不同真三轴静载条件下的动态压缩性能,得到了不同条件下X、Y、Z方向上的动态应力应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力学性能 真三轴静态加载 混凝土 三维Hopkinson压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FE/Al含能复合物的本构关系 被引量:17
13
作者 徐松林 阳世清 +1 位作者 张炜 卢芳云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9-444,共6页
室温下,利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和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获得了PTFE/Al含能复合物在应变率10^-3~10^3S^-1范围内的压缩应力应变曲线。通过对不同应变率下力学性能的分析,初步建立了材料基于Johnson—Cook塑性模型的压缩本构方程,考虑了材... 室温下,利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和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获得了PTFE/Al含能复合物在应变率10^-3~10^3S^-1范围内的压缩应力应变曲线。通过对不同应变率下力学性能的分析,初步建立了材料基于Johnson—Cook塑性模型的压缩本构方程,考虑了材料的应变硬化效应和应变率效应。利用该方程进行的PTFE/Al弹丸侵彻钢靶板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较符合,验证了该方程的可靠性和合理性,对PTFE/Al材料的实际应用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力学 本构关系 压缩 PTFE/Al 含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体中弹性波传播尺度效应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徐松林 郑文 +2 位作者 刘永贵 席道瑛 李广场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48-1356,共9页
含缺陷岩体具有尺度效应,此类岩体中传播的弹性波也有尺度效应。对现场测点EC37-201-06,在3.0×3.2 m2的范围内采用动态有限元方法进行了15种尺度的弹性波传播规律的分析研究。对现场测点EC37-101-06,在1.2×1.2 m2的范围内采... 含缺陷岩体具有尺度效应,此类岩体中传播的弹性波也有尺度效应。对现场测点EC37-201-06,在3.0×3.2 m2的范围内采用动态有限元方法进行了15种尺度的弹性波传播规律的分析研究。对现场测点EC37-101-06,在1.2×1.2 m2的范围内采用准静态有限元方法进行了60种尺度的弹性波波速与围压及计算尺度的关系的计算分析。前者采用了射线理论分析思想,而后者采用等效介质分析思想,得到了相应的弹性波的尺度效应,但二者规律有差异。为建立二者间的联系,也为了工程应用,基于量纲理论分析方法,给出了一个半理论的波速与入射波频率的计算公式。与现场声波和地震波测试结果,以及考虑随机分布单节理散射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此公式基本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动力学 弹性波 尺度效应 节理岩体 量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剪联合冲击下K9玻璃中的失效波 被引量:8
15
作者 徐松林 唐志平 +3 位作者 谢卿 张兴华 方子骏 郑航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85-392,共8页
对K9玻璃进行了冲击速度为150~400 m/s,倾斜角为10°、15°的纵剖试样斜撞击实验.结果表明,在加载剪切横波(S + )和卸载纵波(P - )之间有波速超过了纵波波速的波阵面存在,此波的存在对卸载纵波和卸载横波的幅值有一定的影响.... 对K9玻璃进行了冲击速度为150~400 m/s,倾斜角为10°、15°的纵剖试样斜撞击实验.结果表明,在加载剪切横波(S + )和卸载纵波(P - )之间有波速超过了纵波波速的波阵面存在,此波的存在对卸载纵波和卸载横波的幅值有一定的影响.由于失效波的产生与材料的表面性质密切相关,为消除纵剖试样中间界面的影响,模拟VISAR的实验条件,进行了冲击速度为70~300 m/s、倾斜角为10°的横剖试样斜撞击实验.可以确定在此冲击范围失效波的波速在0.98~1.4 km/s,产生失效波的临界状态为:压应力0.86~1.01 GPa,对应剪应力0.053~0.071 GPa.表明剪应力的存在极大降低了失效波产生的阈值.在此基础上初步分析了撞击面的动摩擦因数和相对滑移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失效波 压剪联合冲击 K9玻璃 动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轴应力状态下混凝土的侵彻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徐松林 单俊芳 +1 位作者 王鹏飞 胡时胜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8,共8页
研制了三轴应力状态作用下混凝土侵彻实验装置。该装置采用液压伺服控制系统对立方体试件施加三向独立的静载、采用高压气体驱动子弹侵彻混凝土试件;试件六个面的动态压缩信号和侧面摩擦信号可由六根杆上的应变片记录。以混凝土试件为例... 研制了三轴应力状态作用下混凝土侵彻实验装置。该装置采用液压伺服控制系统对立方体试件施加三向独立的静载、采用高压气体驱动子弹侵彻混凝土试件;试件六个面的动态压缩信号和侧面摩擦信号可由六根杆上的应变片记录。以混凝土试件为例,对立方体试件施加三向独立的0~100 MPa真三轴静载,研究其在不同应力状态下的侵彻性能,得到了立方体试件在无侧限、单向侧限、双向侧限下的侵彻差异,揭示出应力状态对侵彻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轴应力状态 侵彻 混凝土 加载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理岩有限变形分岔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徐松林 吴文 +1 位作者 张奇华 张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2-46,共5页
应用有限变形理论的塑性可膨胀本构关系 ,对大理岩进行反对称变形分岔分析 ,得到分岔的应力公式、特征方程和剪切带存在条件。结合大理岩实验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此方法得到的剪切带角度和最小分岔应力在围压较高时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 ... 应用有限变形理论的塑性可膨胀本构关系 ,对大理岩进行反对称变形分岔分析 ,得到分岔的应力公式、特征方程和剪切带存在条件。结合大理岩实验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此方法得到的剪切带角度和最小分岔应力在围压较高时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 ,但低围压时存在差异 ,说明其可应用于韧性变形的分析 ;此方法可以较好地分析岩石的峰前行为 ,但峰后存在差异 ,表明大理岩峰后可能存在二次或更高次的后继分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变形 分岔分析 大理岩 本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岩中混凝土灌注桩荷载传递初步分析 被引量:16
18
作者 徐松林 吴文 +1 位作者 吴玉山 盛建荣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1998年第1期75-80,共6页
根据现场实测资料,把嵌岩段作为一个空间体系来考虑,分析了嵌岩段荷载传递性状,提出参数k的确定方法,初步分析了嵌岩桩的荷载传递机制。
关键词 嵌岩段 荷载传递 软岩 混凝土灌注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短微纤维增强水泥冲击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徐松林 唐志平 +1 位作者 胡晓军 蔡建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1-260,共10页
基于唐志平等提出的剪切波跟踪技术(SWT),对聚丙烯短微纤维增强水泥(FCEM)和素水泥(CEM)进行了冲击速度76~506m/s、倾斜角为10°的斜撞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材料的Hugoniot冲击绝热线均有四个明显的临界点A、B、C、D,分别对... 基于唐志平等提出的剪切波跟踪技术(SWT),对聚丙烯短微纤维增强水泥(FCEM)和素水泥(CEM)进行了冲击速度76~506m/s、倾斜角为10°的斜撞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材料的Hugoniot冲击绝热线均有四个明显的临界点A、B、C、D,分别对应材料的Hugoniot弹性限、剪切卸载波(S-)消失、孔洞崩塌点和颗粒材料的再压缩点。其中临界点B,在过去的研究工作中尚未被揭示,只有采用剪切波跟踪技术对S-波进行跟踪测量,才能最终确定。对剪切强度的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剪切波,尤其是卸载剪切波来探测脆性材料内部动态损伤非常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力学 聚丙烯纤维增强水泥 剪切波跟踪技术 孔洞崩塌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卸荷过程岩体中弹性波波速变化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徐松林 刘永贵 +2 位作者 席道瑛 李广场 杜赟 《岩土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907-2916,共10页
伴随岩体卸荷过程,岩体内部应力状态要进行调整,同时岩体内部几何结构也要发生变化。由于卸荷过程应力状态变化很复杂,文中利用卸载过程中岩体内部几何结构的变化来反映卸载过程,通过岩体几何结构对弹性波传播的影响来分析卸载过程的波... 伴随岩体卸荷过程,岩体内部应力状态要进行调整,同时岩体内部几何结构也要发生变化。由于卸荷过程应力状态变化很复杂,文中利用卸载过程中岩体内部几何结构的变化来反映卸载过程,通过岩体几何结构对弹性波传播的影响来分析卸载过程的波速。为考虑弹性波作用下局部裂纹的相互作用,采用双裂纹模型近似分析。在双裂纹体系内部采用"相互作用"分析法,以部分考虑波在岩体内的多次散射;在双裂纹体系之间采用线性叠加分析法,以考虑岩体中缺陷影响的局部化。通过节理裂隙的张开程度和节理裂隙的张开率描述卸载过程对双裂纹体系的影响,由此,对比分析了开挖卸载过程中四种不同的玄武岩与主频25 kHz和主频1 kHz对应的弹性波波速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卸载过程的推移,主频25 kHz声波和主频1 kHz地震波对应的相对波速逐渐减小,但声波波速的减小幅度要比地震波减小的幅度小,声波波速可以降低到原来的80%,而地震波波速可以降低到原来的50%。结论对于水利工程、隧道工程等建基面的验收和评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动力学 弹性波 波速 卸荷 双裂纹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