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RAPD技术中几个条件的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徐晓立 杨建军 《草食家畜》 2002年第2期1-2,共2页
本文通过对RAPD反应中模板抽提、模板浓度、Mg2 + 和dNTP浓度、样本选择及取样大小的分析 ,探讨了RAPD的反应条件。高纯度的模板DNA是反应进行的基础 ;模板的用量一般在 2 5~ 10 0ng为佳 ;对每一引物、模板都应反复摸索 ,以获得最佳Mg2... 本文通过对RAPD反应中模板抽提、模板浓度、Mg2 + 和dNTP浓度、样本选择及取样大小的分析 ,探讨了RAPD的反应条件。高纯度的模板DNA是反应进行的基础 ;模板的用量一般在 2 5~ 10 0ng为佳 ;对每一引物、模板都应反复摸索 ,以获得最佳Mg2 + 与dNTP浓度 ;群体扩增产物出现的多态性比个体的更为丰富明显 ;取样大小对结果的统计分析影响不大。只有在充分优化RAPD反应条件的基础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D技术 条件优化 模板抽提 生物技术遗传育种 DNA 群体扩增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卫星DNA指纹技术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徐晓立 徐勇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02年第1期9-11,共3页
关键词 微卫星DNA指纹技术 动物 遗传 育种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RAPD技术研究9个家猪群体的遗传结构
3
作者 徐晓立 任瑞文 孙金海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3年第6期32-34,共3页
利用 RAPD技术对 9个家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 ,包括 1 3 /1 7罗伯逊易位纯合子猪、易位杂合子猪及正常核型猪的 3个群体、丹系长白猪群体、加系双肌臀杜洛克猪群体、加系双肌臀大约克猪群体、加系双肌臀长白猪群体、及欧洲猪与易... 利用 RAPD技术对 9个家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 ,包括 1 3 /1 7罗伯逊易位纯合子猪、易位杂合子猪及正常核型猪的 3个群体、丹系长白猪群体、加系双肌臀杜洛克猪群体、加系双肌臀大约克猪群体、加系双肌臀长白猪群体、及欧洲猪与易位杂合子猪产生的 2个杂交后备猪群体。用 1 7条已筛选出的产生多态性的随机引物对模板 DNA进行扩增 ,共得到 3 84条清晰稳定的多态型片段 ,片段长度在 2 0 0~ 40 0 0 bp之间。根据多态性结果计算出群体间的共有带率F及遗传距离指数 D,并以此绘制出群体的亲缘关系树状聚类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伯逊易位 亲缘关系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赭绿青霉Sp1菌株木聚糖酶最佳产酶条件及部分酶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冯蕾 宋彦波 +6 位作者 徐晓立 罗思施 杨新平 陈竞 秦新政 唐娴 谢君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06-1614,共9页
【目的】从土壤中分离筛选获得了一株具有高产木聚糖酶能力的真菌Sp1。【方法】经过28SrDNA测序鉴定为赭绿青霉(Penicillium ochro-chloron)。通过对摇瓶发酵条件优化试验及酶特性研究。【结果】该菌株的最适产酶条件为:2%(W/V)粗制木聚... 【目的】从土壤中分离筛选获得了一株具有高产木聚糖酶能力的真菌Sp1。【方法】经过28SrDNA测序鉴定为赭绿青霉(Penicillium ochro-chloron)。通过对摇瓶发酵条件优化试验及酶特性研究。【结果】该菌株的最适产酶条件为:2%(W/V)粗制木聚糖+0.5%葡萄糖为碳源,0.44%KNO3+0.06%蛋白胨为氮源,发酵起始pH为5.0,150mL三角瓶装液量为40mL,转速为220r/min,28℃下培养72h木聚糖酶酶活可达387U/mL。将菌株Sp1发酵所得粗酶液经过纯化后研究其酶学特性,酶最适反应pH为4.0,最适反应温度为55℃,在40℃,pH2.2~6.0,酶活性稳定。终浓度为0.01mol/L的Na+、K+和Zn2+对酶活有促进作用。【结论】所筛选的Sp1菌株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聚糖酶 赭绿青霉 发酵条件 酶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木霉菌(Trichoderma sp.)TY2纤维素酶最佳产酶条件及部分酶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冯蕾 严琴 +6 位作者 徐晓立 罗思施 杨新平 秦新政 陈竞 唐娴 谢君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24-1331,共8页
【目的】筛选高活力纤维素酶产生菌,高效利用纤维素资源。【方法】从朽木和和纸浆样品中分离筛选出一株产纤维素酶活较高的菌株TY2。对其形态和18SrDNA特征序列分析鉴定为木霉菌(Trichodermasp.)。对菌株发酵条件及酶学特性进行研究。... 【目的】筛选高活力纤维素酶产生菌,高效利用纤维素资源。【方法】从朽木和和纸浆样品中分离筛选出一株产纤维素酶活较高的菌株TY2。对其形态和18SrDNA特征序列分析鉴定为木霉菌(Trichodermasp.)。对菌株发酵条件及酶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TY2菌株的最佳产酶条件为:1%滤纸+2%麸皮+0.5%葡萄糖为碳源,0.5%蛋白胨为氮源,起始pH5.0,温度28℃,200r/min,5d,其CMCase和FPase活力分别达412.5和100.3U/mL。经分离纯化出TY2菌株内切β-葡聚糖苷酶。内切β-葡聚糖苷酶最适反应温度为60℃,最适反应pH为4.6,在50℃以下,pH3.0~5.0,酶活性稳定,且在80℃仍具有降解CMC-Na的效果。同时研究发现铜离子、锌离子、钾离子和钠离子对内切β-葡聚糖苷酶的酶活有促进作用,而汞离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所筛选的TY2菌株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 木霉 发酵条件 内切Β-葡聚糖苷酶 酶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高支点自落式混凝土搅拌机研制技术要点 被引量:2
6
作者 徐晓立 冯新红 《建筑机械》 2020年第8期29-31,共3页
为满足水利水电工程快速施工、大坝混凝土(尤其是四级配混凝土)生产强度高的要求,需研制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自落式混凝土搅拌机。文章依据现有技术和多年国内外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实践经验,阐述了最新研制的JF5000型混凝土搅拌机的... 为满足水利水电工程快速施工、大坝混凝土(尤其是四级配混凝土)生产强度高的要求,需研制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自落式混凝土搅拌机。文章依据现有技术和多年国内外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实践经验,阐述了最新研制的JF5000型混凝土搅拌机的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搅拌机 大坝混凝土 高支点 自落式 气动倾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木霉的选育及固态发酵产纤维素酶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梅炼 张爱萍 +1 位作者 徐晓立 谢君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4-100,共7页
从纤维素酶产生菌绿色木霉TY-2出发,通过紫外诱变技术选育出1株遗传稳定性良好的高产菌株H-28,其产纤维素酶的滤纸酶活力稳定在2.67 U/g左右,较出发菌株提高58.08%。以麸皮和蔗渣为主要原料对变异株H-28进行固态发酵研究,单因素优化了... 从纤维素酶产生菌绿色木霉TY-2出发,通过紫外诱变技术选育出1株遗传稳定性良好的高产菌株H-28,其产纤维素酶的滤纸酶活力稳定在2.67 U/g左右,较出发菌株提高58.08%。以麸皮和蔗渣为主要原料对变异株H-28进行固态发酵研究,单因素优化了培养基、培养条件和表面活性剂对菌株H-28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影响,最后选取影响产酶较大的4个因素:发酵时间、Mandels营养盐液、蛋白胨、吐温-80做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最终优化后突变菌株H-28的产酶能力最高值为6.79 U/g,是出发菌株的4.0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木霉 纤维素酶 诱变选育 固态发酵 滤纸酶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链霉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初步应用
8
作者 杨建军 张伟信 徐晓立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886-1890,共5页
【目的】筛选抗链霉素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初步建立其竞争ELISA快速检测方法。【方法】用EDC方法将链霉素(SM)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偶联,制备完全抗原SM-BSA及SM-OVA,SM-OVA免疫BALB/c小鼠,经细胞融合后,SM-BSA包被... 【目的】筛选抗链霉素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初步建立其竞争ELISA快速检测方法。【方法】用EDC方法将链霉素(SM)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偶联,制备完全抗原SM-BSA及SM-OVA,SM-OVA免疫BALB/c小鼠,经细胞融合后,SM-BSA包被酶标板,ELISA筛选阳性克隆,并经有限稀释单克隆化及亚型鉴定,所获阳性克隆注射BALB/c小鼠,制备单抗腹水,并进一步western-blot鉴定其特异性,并对其竞争ELISA检测方法进行优化。【结果】经有限稀释,获单克隆抗体7株,其中链霉素特异性单克隆抗体1株,对其竞争ELISA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论】获抗链霉素单克隆抗体1株,并初步建立了其竞争ELLISA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霉素残留 单克隆抗体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人工鱼群算法在显微镜自动对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江旻珊 闫瑾 +1 位作者 徐晓立 张学典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3-71,共9页
对焦窗口的选择是实现显微镜自动对焦的关键步骤。针对传统的对焦窗口选取方法不能准确定位目标物体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人工鱼群对焦窗口法。以整幅图像中细节最丰富的区域作为对焦窗口的选取依据,充分利用人工鱼群算法良好的... 对焦窗口的选择是实现显微镜自动对焦的关键步骤。针对传统的对焦窗口选取方法不能准确定位目标物体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人工鱼群对焦窗口法。以整幅图像中细节最丰富的区域作为对焦窗口的选取依据,充分利用人工鱼群算法良好的全局寻优能力,在整幅图像中选取最佳对焦窗口;将全局优值添加到每条人工鱼的行为更新中,使其能快速移动到当前最佳位置甚至是全局最优位置。此外,在算法中引入了淘汰机制,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再根据算法中公告板的特点,结合趋势对比法识别干扰区域,有效排除非目标区域的影响。实验表明,该方法得到的对焦窗口,可以更好地对目标物体进行对焦,大大提高了自动对焦的精确度,并且构建对焦窗口的效率较传统方法提高了1.6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对焦 对焦窗口 区域选择算法 人工鱼群算法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