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流域企业重金属污染空间分布及风险评估
1
作者 王世豪 刘寒冰 +8 位作者 张荣 陈坤 赵琛 刘菁 梁家辉 师华定 谷庆宝 徐新良 黄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553-2564,共12页
本文基于重金属企业数据,分析了长江流域涉重金属重点企业污染空间分布特征,基于重金属污染“源-径-汇”过程,构建了企业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对长江流域企业重金属污染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企业及污染物排放口主要分布... 本文基于重金属企业数据,分析了长江流域涉重金属重点企业污染空间分布特征,基于重金属污染“源-径-汇”过程,构建了企业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对长江流域企业重金属污染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企业及污染物排放口主要分布在中下游干流水系、鄱阳湖水系和太湖流域。江西、湖南、云南和四川是冶炼企业的主要分布地区,重金属污染物种类最多。污染源危险性较高的县域主要分布在江西、湖南、江苏和云南等地。污染物传输途径中高危险性县域主要分布在江西、江苏、安徽、湖南等地。污染受体脆弱性在上游四川、重庆,中游湖北以及下游地区表现出显著的集聚特征,中、高脆弱性县域主要分布在湖北、湖南、四川、安徽、重庆等地。长江流域约有14.26%的县域重金属污染综合风险等级为高或极高,中、高风险县域主要分布在江西、湖南和江苏等地,此外四川、云南、安徽、湖北和重庆部分县域有污染超标的风险,未来需要进一步采取防控措施降低污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重金属污染 多源数据 风险评价 县域尺度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2020年逐年1Km中国夏季地表城市热岛空间数据集及空间扩张分析
2
作者 贾若愚 刘洛 +2 位作者 徐新良 韩冬锐 乔治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9-154,共6页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城市热岛效应日益加剧。本研究耦合地表温度、土地利用覆被、城市建成区边界和数字高程模型等数据,基于GEE(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对逐8天MODIS LST(Land Surface Temperature)产品进行时间...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城市热岛效应日益加剧。本研究耦合地表温度、土地利用覆被、城市建成区边界和数字高程模型等数据,基于GEE(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对逐8天MODIS LST(Land Surface Temperature)产品进行时间线性插值并生产全国无缝LST数据,进一步利用动态简化城市边界算法,研发2005—2020年逐年1 km空间分辨率中国夏季地表城市热岛空间数据集。在此基础上,使用城市热岛空间扩张指数揭示2005—2020年夏季昼夜中国城市热岛空间扩张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05—2020年夏季昼夜中国地表城市热岛面积分别增长1.95和2.49倍。2020年夏季昼夜中国地表城市热岛强度分别为1.36℃和1.33℃,较2005年增长0.08℃和0.38℃。2005—2020年夏季昼夜中国地表城市热岛空间扩张均以边缘型为主,2015—2020年城市热岛空间扩张程度在各时期最高。填充型城市热岛空间扩张城市热岛强度最高。本研究所研发的时间线性插值算法和动态简化城市边界算法为长时间序列城市热岛效应空间识别和城市热岛强度表征提供技术范式,中国地表城市热岛空间数据集为主动适应和减缓城市热环境风险与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热岛效应 地表温度 时间线性插值 动态简化城市边界算法 空间扩张 GE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林地资源时空动态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68
3
作者 徐新良 刘纪远 +1 位作者 庄大方 张树文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1-46,共6页
该文在 3S技术支持下 ,利用中国资源环境数据库中 1985、1995和 2 0 0 0年 3期全国林地空间分布数据 ,通过建立林地资源时空演变模型 ,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尺度上探讨了 1985— 2 0 0 0年中国林地资源动态变化的时空过程和内在动因 .结果表... 该文在 3S技术支持下 ,利用中国资源环境数据库中 1985、1995和 2 0 0 0年 3期全国林地空间分布数据 ,通过建立林地资源时空演变模型 ,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尺度上探讨了 1985— 2 0 0 0年中国林地资源动态变化的时空过程和内在动因 .结果表明 :1985— 2 0 0 0年全国林地面积总量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 ,其中 2 0世纪 90年代前期林地净增加2 2 2 63万hm2 ,主要是由于灌木林和疏林地的增加所导致 ;90年代后期林地总量呈减少的趋势 ,但有林地却净增加84 56万hm2 .全国林地资源的动态变化空间分异明显 ,其中东北大小兴安岭、长白山 ,西南地区以及东南沿海地区以林、草、耕地相互转换为主 ;四川盆地和东南丘陵以林地、耕地相互转换为主 ;华北、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以林地、草地相互转换为主 .从全国来看 ,90年代林地面积呈现总量减少的趋势 ,减少的林地集中分布于传统林区 ,其中东北地区林地面积净减少最多 ,其次为西南地区 .而在造林区林地面积净增加最多的为东南地区 ,以福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技术 森林 林地资源 时空动态特征 驱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尺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遥感监测方法 被引量:33
4
作者 徐新良 刘纪远 庄大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4期2365-2369,共5页
以中国科学院国家资源环境数据平台土地利用/覆被专题数据库的建设为背景,总结了国家尺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涉及的主要遥感监测技术和方法,包括基于遥感监测的土地利用/覆被分类系统、遥感信息源、土地利用/土地覆盖信息提取方法、土地... 以中国科学院国家资源环境数据平台土地利用/覆被专题数据库的建设为背景,总结了国家尺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涉及的主要遥感监测技术和方法,包括基于遥感监测的土地利用/覆被分类系统、遥感信息源、土地利用/土地覆盖信息提取方法、土地利用分类1 km栅格成分数据构建技术以及土地利用分类面积汇总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家尺度土地利用/土地覆盖专题空间数据库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尺度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遥感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S和GIS技术与作物模型结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徐新良 杜朝正 闵稀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6期9146-9150,共5页
借助于RS和GIS技术,可以将作物模型的应用提升为区域尺度。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了RS、GIS技术与作物模型结合的国内外研究进展,阐述了RS与GIS技术和作物模型各自的优势、结合的必要性以及相结合的方式、层次和结合点,列举了一... 借助于RS和GIS技术,可以将作物模型的应用提升为区域尺度。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了RS、GIS技术与作物模型结合的国内外研究进展,阐述了RS与GIS技术和作物模型各自的优势、结合的必要性以及相结合的方式、层次和结合点,列举了一些结合应用的例子,目前研究应用的现状,并分析了二者与作物模型结合的不足与研究前景。随着RS与GIS技术发展越来越成熟,RS与GIS技术和作物模型结合,是作物模型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并且这一趋势将促进RS、GIS、作物模型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RS 作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的油区农田土壤石油烃含量估测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任红艳 史学正 +3 位作者 庄大方 徐新良 江东 于信芳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95-300,共6页
利用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研究油区农田土壤在颗粒为2mm、0.25mm和0.15mm时的光谱(原始、一阶微分、连续统去除、多次散射校正)反射率与石油烃含量变化的关系,建立并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估测了石油烃含量。结果表明:原始、连... 利用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研究油区农田土壤在颗粒为2mm、0.25mm和0.15mm时的光谱(原始、一阶微分、连续统去除、多次散射校正)反射率与石油烃含量变化的关系,建立并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估测了石油烃含量。结果表明:原始、连续统去除、多次散射校正光谱的反射率对石油烃含量变化的响应在350~600nm最敏感(P〈0.05),一阶微分光谱的敏感波段为2280nm(|r|=0.81,P〈O.01);光谱预处理能明显提高石油烃含量的估测精度,但土壤研磨对估测精度的影响因光谱预处理方法而异。基于可见一近红外光谱技术,本研究确立了估测油区农田土壤石油烃含量的颗粒粒径(2mm)和光谱预处理方法(一阶微分),实现了石油烃含量的快速、有效估测,探索了一种可替代传统分析技术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近红外光谱 油区 农田 土壤 石油烃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和GIS的流域水文信息提取——以巴中市为例 被引量:18
7
作者 杨华容 文路军 +2 位作者 彭文甫 徐新良 王怀英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4-38,共5页
为了探讨基于DEM和GIS的流域水文信息提取过程中阈值确定的有关问题,应用ArcGIS中的Hydrology水文分析工具,对巴中市水域的水文信息提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汇流累积量与河网密度、流域面积满足二阶导数关系,利用导数关系能够有... 为了探讨基于DEM和GIS的流域水文信息提取过程中阈值确定的有关问题,应用ArcGIS中的Hydrology水文分析工具,对巴中市水域的水文信息提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汇流累积量与河网密度、流域面积满足二阶导数关系,利用导数关系能够有效确定河网提取阈值。2阈值对河网信息提取具有较大的影响,阈值越小,河网越稠密。当阈值达到8500时,提取的河网密度和面积基本趋于稳定且与实际水系基本符合。3实际地形特征、原始DEM数据可能存在的误差以及其他人为因素等都会对水文提取结果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GIS 水文信息提取 巴中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载体镍基催化剂的一氧化碳甲烷化反应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郑荣兵 徐新良 +1 位作者 徐亚荣 王吉德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4期339-342,323,共4页
本文分别以沉淀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三氧化二铝载体及不同铝钛比的复合载体;用浸渍法负载活性组分镍,再通过一氧化碳甲烷化反应考察其催化性能。结果表明,Ni的最佳担载量是15%(w),高TiO2含量复合载体制备的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最佳,其中... 本文分别以沉淀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三氧化二铝载体及不同铝钛比的复合载体;用浸渍法负载活性组分镍,再通过一氧化碳甲烷化反应考察其催化性能。结果表明,Ni的最佳担载量是15%(w),高TiO2含量复合载体制备的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最佳,其中催化剂15%Ni/60%Al2O3-40%TiO2的CO转化率在90%以上,CH4选择性达到100%。在320℃~440℃范围内,催化剂活性随温度升高而提高。在空速为5 000h-1~15 000h-1范围内,随着空速的增大催化剂活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 甲烷化 镍催化剂 铝钛复合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脊膜动静脉瘘的诊断与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3
9
作者 徐新良 洪韬 +1 位作者 叶明 张鸿祺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16期150-152,共3页
目的探讨硬脊膜动静脉瘘的诊断方法及总结显微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经显微手术治疗的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脊髓血管造影确诊,全部经半椎板入路行引流静脉显微外科切断术。结果硬脊膜动静脉瘘多见于中老年男... 目的探讨硬脊膜动静脉瘘的诊断方法及总结显微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经显微手术治疗的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脊髓血管造影确诊,全部经半椎板入路行引流静脉显微外科切断术。结果硬脊膜动静脉瘘多见于中老年男性,病程长,临床表现为运动、感觉及大小便功能障碍。术后行脊髓血管造影复查瘘口全部消失。结论脊髓血管造影是诊断硬脊膜动静脉瘘的金标准,脊髓CTA及MRI检查可以作为筛查的一种手段。半椎板入路引流静脉切断术治疗硬脊膜动静脉瘘效果确切,简单可靠,可作为治疗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脊膜 动静脉瘘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坝上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19
10
作者 刘晓 张学霞 +1 位作者 徐新良 陈德超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4-104,共11页
【目的】定量研究土地利用背景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特征,旨在正确认识不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机制,为坝上区域土地利用格局优化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本文以河北坝上张北、沽源、丰宁3县为... 【目的】定量研究土地利用背景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特征,旨在正确认识不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机制,为坝上区域土地利用格局优化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本文以河北坝上张北、沽源、丰宁3县为研究对象,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2000年以来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利用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模型评估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进而探讨了该地区生态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结果】(1)2000—2015年坝上地区湿地、草地面积逐渐减少,分别减少28、26 km^2,建筑用地面积持续增加,共增加24 km^2,其他土地利用面积稍有增加;草地和湿地主要向农田转移,建筑用地的增加主要来自于农田、湿地的转移。(2)坝上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上呈'西低东高'的趋势,低值区主要位于张北西部,而高值区主要位于丰宁南部燕山森林区;15年间,坝上地区85.92%的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增加态势,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共增加334.83亿元,其中,气候调节服务价值增加最多,增加了90.44亿元,土壤保持、水文调节、水资源供给价值先增后减;草地、森林和湿地对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的贡献率在85%以上,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最大。(3)坝上地区人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逐渐增加,生态经济协调度为0.09,处于潜在危机区,坝上地区的生态经济系统具有潜在的危险性。【结论】坝上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逐渐提高,但对坝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起重要贡献作用的草地和湿地退化明显,经济发展仍受生态压力的制约,生态环境仍然脆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坝上地区 生态经济协调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CC汽油轻芳烃组分氧化萃取脱硫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晓飞 徐新良 +1 位作者 徐亚荣 王吉德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7-51,共5页
采用水热晶化法合成了含钛中孔分子筛Ti-MCM-41,并以此分子筛为反应催化剂,用催化氧化法对催化裂化汽油轻芳烃组分进行脱硫研究,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剂油体积比、双氧水体积分数对催化裂化汽油脱硫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因... 采用水热晶化法合成了含钛中孔分子筛Ti-MCM-41,并以此分子筛为反应催化剂,用催化氧化法对催化裂化汽油轻芳烃组分进行脱硫研究,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剂油体积比、双氧水体积分数对催化裂化汽油脱硫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脱硫率影响的大小顺序为:双氧水体积分数>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剂油体积比;以Ti-MCM-41分子筛为催化剂,在反应时间为60min、反应温度为70℃、剂油体积比为1∶1、双氧水体积分数为3%的工艺条件下可使催化裂化汽油轻芳烃组分的硫含量从1056.0μg/g降低到264.2μ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筛 氧化 萃取 脱硫 汽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17年中国农业机械总动力水平空间演变特征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雄一 徐新良 +4 位作者 张正 庄大春 曾钦 毕仁贵 严灿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14-722,共9页
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探究2000-2017年中国9大农业区农业机械总动力水平的空间分布,从省域层面分析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澳门、台湾除外)地均农业机械总动力空间分布的演变特征,并运用皮尔逊(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究耕地变化和第... 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探究2000-2017年中国9大农业区农业机械总动力水平的空间分布,从省域层面分析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澳门、台湾除外)地均农业机械总动力空间分布的演变特征,并运用皮尔逊(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究耕地变化和第一产业增加值变化与农业机械总动力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000-2017年,中国农业机械总动力水平快速提升,整体由"一强多弱"向"多强并存"格局演变,但省域发展不均衡,存在较明显的空间差异。农业机械总动力与第一产业增加值变化的相关系数为0.735,说明农业机械总动力的增长会带动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提高,与耕地变化的相关系数为0.4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总动力 空间分布 演变特征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MCM-41/H_2O_2·HCOOH催化氧化模拟汽油中噻吩的选择氧化及动力学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晓飞 徐新良 +1 位作者 徐亚荣 王吉德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56-860,共5页
以正辛烷为溶剂、噻吩(THP)为模型硫化合物组成模拟轻质油品,以自合成的中孔分子筛Ti-MCM-41为催化剂,H2O2和HCOOH分别为氧化剂和助氧化剂,对其进行氧化抽提脱硫实验。采用正交实验得到较佳反应条件,即H2O2添加量为体积分数1%、反应时间... 以正辛烷为溶剂、噻吩(THP)为模型硫化合物组成模拟轻质油品,以自合成的中孔分子筛Ti-MCM-41为催化剂,H2O2和HCOOH分别为氧化剂和助氧化剂,对其进行氧化抽提脱硫实验。采用正交实验得到较佳反应条件,即H2O2添加量为体积分数1%、反应时间40min、反应温度50℃。在此条件下,噻吩脱除率为95.6%,油收率为98.7%。进一步考察了Ti-MCM-41分子筛不同用量和重复利用次数对反应脱硫率和油品收率的影响。动力学研究表明,以Ti-MCM-41/H2O2.HCOOH为催化氧化体系,模拟轻质油中噻吩的脱除反应为表观一级反应,反应活化能Ea为40.18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CM-41 噻吩(THP) 催化氧化 氧化脱硫 模拟轻质油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蚀监控系统在一套蒸馏装置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任立华 徐新良 +1 位作者 于凤昌 崔新安 《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 CAS 2010年第3期56-59,共4页
采用微软SQL SERVER2005作为数据运行平台,构建了炼油装置腐蚀监控系统,并在乌石化公司炼油厂一套常减压装置进行了试点。该系统从工艺、材料、定点测厚、离线监测、在线监测、化学分析等方面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数据库技术来管理设备腐蚀... 采用微软SQL SERVER2005作为数据运行平台,构建了炼油装置腐蚀监控系统,并在乌石化公司炼油厂一套常减压装置进行了试点。该系统从工艺、材料、定点测厚、离线监测、在线监测、化学分析等方面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数据库技术来管理设备腐蚀档案。系统不仅具有腐蚀监测数据的录入、审核、管理、显示、查询等初级功能,还具有报告自动生成、腐蚀状态分析、系统报警、腐蚀判别等功能,提高了防腐蚀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使炼油厂的设备管理上了一个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油 装置 腐蚀 监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燃式发动机检测用油国家标准样品的研制
15
作者 任立华 徐新良 +1 位作者 蒋福山 肖菊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6-19,共4页
参照车用无铅汽油国内外相关标准,确定了点燃式发动机Ⅰ类、Ⅱ类检测用油技术性能指标,制定了文字标准,并以储量丰富、性质稳定的新疆混合原油生产的液体烃类调配制成了点燃式发动机检测用油国家标准样品,经过测试,该样品均匀性良好且... 参照车用无铅汽油国内外相关标准,确定了点燃式发动机Ⅰ类、Ⅱ类检测用油技术性能指标,制定了文字标准,并以储量丰富、性质稳定的新疆混合原油生产的液体烃类调配制成了点燃式发动机检测用油国家标准样品,经过测试,该样品均匀性良好且在有效期内性质稳定,可作为汽车发动机匹配的标定试验用标准样品和仲裁用汽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物质 发动机 检测系统 研制 汽油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混合酸催化FCC汽油烷基化硫的转移性能 被引量:9
16
作者 徐亚荣 沈本贤 +2 位作者 徐新良 赵基钢 刘刚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33-638,共6页
采用固体混合酸在搅拌反应釜中催化FCC汽油进行烷基化硫转移反应,研究了载体催化剂在不同硅铝质量比下的B酸、L酸和总酸含量、催化剂混合酸的负载量、混合酸的质量比以及不同焙烧温度对酸量的影响,考察了酸分布、酸量与催化剂催化活性... 采用固体混合酸在搅拌反应釜中催化FCC汽油进行烷基化硫转移反应,研究了载体催化剂在不同硅铝质量比下的B酸、L酸和总酸含量、催化剂混合酸的负载量、混合酸的质量比以及不同焙烧温度对酸量的影响,考察了酸分布、酸量与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关系,分析了FCC汽油烷基化反应前后的烃组成和辛烷值。结果表明:当载体中w(Si)为0.6~0.7时,催化剂中B酸含量最大;当混合酸负载量为60%,焙烧温度为500~550℃时,催化剂的总酸量最大,此时催化剂烷基化硫转移反应的活性最高,噻吩硫的转移率达到93.7%。在烷基化反应前后,FCC汽油油品的组成变化不大,烯烃含量略有降低,辛烷值下降0.2个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混合酸 烷基化 硫转移 FCC汽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CC汽油噻吩类硫化物烷基化硫转移反应机理的量子化学 被引量:6
17
作者 徐亚荣 沈本贤 +1 位作者 徐新良 朱庆才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06-811,共6页
以各种甲基噻吩与2-甲基丁烯-2在催化剂作用下的烷基化反应为模型反应,对FCC汽油的噻吩类硫化物的定位效应和烷基化反应机理进行了从头算的量子化学研究。采用LST/QST/CG进行过渡态搜索,验证仲正碳离子进行重排转变为叔正碳离子的可行... 以各种甲基噻吩与2-甲基丁烯-2在催化剂作用下的烷基化反应为模型反应,对FCC汽油的噻吩类硫化物的定位效应和烷基化反应机理进行了从头算的量子化学研究。采用LST/QST/CG进行过渡态搜索,验证仲正碳离子进行重排转变为叔正碳离子的可行性和具体途径。结果表明,计算得到的叔正碳离子的能量低于仲正碳离子的,仲正碳离子重排为叔正碳离子是放热过程,该反应的能垒仅19.74kJ/mol。2-甲基噻吩的烷基化反应是典型的亲电取代反应,对中间体IM及产物P进行结构优化,以分子复合物R和IM为起点进行LST/QST/CG过渡态搜索,所得过渡态TS1经优化后的几何构型的能量为-2.072×106 kJ/mol,在132cm-1有唯一的虚频;以IM和P为起点进行LST/QST/CG过渡态搜索,所得过渡态TS2经优化后的能量为-2.071×106 kJ/mol,在128.9cm-1处有唯一虚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吩硫化物 烷基化反应 过渡态 Fukui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化学技术用于有机合成──醇的氧化反应 被引量:4
18
作者 冯若 刘志滨 +4 位作者 高炬 马其观 徐新良 黄金兰 陈兆华 《声学技术》 CSCD 1993年第1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氧化还原反应 声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Y分子筛催化FCC汽油噻吩类硫化物烷基化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魏书梅 徐亚荣 +1 位作者 徐新良 王吉德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3-67,共5页
采用HY分子筛催化FCC汽油中噻吩类硫化物烷基化硫转移反应,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HY分子筛烷基化催化性能的影响以及反应前后油品硫形态和烃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HY分子筛为催化剂,在反应温度130℃、反应时间60 min时,馏程小... 采用HY分子筛催化FCC汽油中噻吩类硫化物烷基化硫转移反应,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HY分子筛烷基化催化性能的影响以及反应前后油品硫形态和烃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HY分子筛为催化剂,在反应温度130℃、反应时间60 min时,馏程小于120℃的轻馏分中有90.98%的硫化物转移到大于120℃的重馏分中。将FCC汽油的烷基化硫转移技术与加氢技术的组合工艺与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进行比较,组合工艺能在保证轻馏分收率的前提下,将切割点后移,可减轻重馏分汽油加氢精制的负荷,降低轻馏分中的硫含量和减少油品的辛烷值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分子筛 烷基化 硫转移 催化裂化汽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素与丙二醇合成碳酸丙烯酯中试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徐新良 展江宏 +1 位作者 魏伟 赵宁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06年第5期366-368,共3页
在小试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尿素与丙二醇(PG)直接合成碳酸丙烯酯(PC)的百吨级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160℃,反应压力为33~47 kPa,反应时间为5~7 h,n(尿素):n(PG)=1.0:1.5;m(催化剂):m(尿素)=(2~3):100的... 在小试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尿素与丙二醇(PG)直接合成碳酸丙烯酯(PC)的百吨级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160℃,反应压力为33~47 kPa,反应时间为5~7 h,n(尿素):n(PG)=1.0:1.5;m(催化剂):m(尿素)=(2~3):100的条件下,产品PC的收率为94%~96%;反应过程中,催化剂可采用离心分离的方法进行回收,且可循环使用;经过减压精馏和快速蒸馏处理后,产品PC的纯度为99.6%,各项质量指标均达到了优级品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 丙二醇 碳酸丙烯酯 合成 中试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