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置式薄层色谱-表面增强拉曼光谱联用基底的制备及在有机反应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卢贝贝 张晨杰 +1 位作者 徐敏敏 姚建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4,共7页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因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和可无损原位检测等优点,已发展成为一种功能强大的分析技术,但通常混合体系的SERS快速检测仍然存在巨大的技术挑战.本文采用液-液两相界面自组装法制备了大面积和高均匀性的Au@SiO_(2)单...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因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和可无损原位检测等优点,已发展成为一种功能强大的分析技术,但通常混合体系的SERS快速检测仍然存在巨大的技术挑战.本文采用液-液两相界面自组装法制备了大面积和高均匀性的Au@SiO_(2)单层膜SERS基底,结合薄层色谱(TLC),构建了新型TLC-SERS联用技术,将TLC的快速分离和SERS的高灵敏检测有机结合,克服了混合体系检测中分离叠加光谱和出现假阴性结果的困难.系统研究了内置Au@SiO_(2)单层膜SERS基底的稳定性和均匀性,解决了以往TLC-SERS联用技术中分离斑点二次扩散和硅胶背景干扰等问题.通过新型TLC-SERS联用技术,实现了模型反应苯硼酸和3-溴吡啶的Suzuki偶联反应过程的监测,以及分离鉴定无标准样品的未知烯烃加成反应产物.结果表明,通过SERS对TLC分离后的斑点所含物质进行结构分析,对分离后出现斑点重叠而难以区分的样品进行成像技术分析,获得相对应物种的信息.该新型联用技术可为解决众多难以分离鉴定的有机化学反应混合产物的难题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色谱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联用技术 Au@SiO_(2) 有机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血清TG/TSH水平预测甲状腺癌根治术后复发风险的价值
2
作者 李婷婷 徐敏敏 +1 位作者 李志安 童海江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10期1536-1538,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预测甲状腺癌根治术后复发风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本院接受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的110例甲状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随访结果分为复发组(n=27)和未复发组(...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预测甲状腺癌根治术后复发风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本院接受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的110例甲状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随访结果分为复发组(n=27)和未复发组(n=83)。比较两组一般资料、血清TG、TSH及TG/TSH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甲状腺癌根治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并通过ROC曲线分析血清TG、TG/TSH水平预测甲状腺癌根治术后复发的价值。结果两组临床分期Ⅱ期占比、淋巴转移占比及TG、TG/TSH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分期Ⅱ期占比、淋巴转移占比及TG、TG/TSH水平为甲状腺癌根治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TG、TG/TSH水平预测甲状腺癌根治术后复发情况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5、0.892(P<0.05)。结论影响甲状腺癌根治术后复发的因素较多,包括临床分期、淋巴转移占比及TG、TG/TSH水平,患者术前TG、TG/TSH水平越高患者复发风险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球蛋白 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癌 根治术 复发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纳米粒子二聚体-Au片耦合体系“热点”的尺寸效应
3
作者 曾自强 张晨杰 +1 位作者 徐敏敏 姚建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0-137,共8页
表面增强光谱“热点”效应一直是相关领域广受关注的主题,其中与尺寸和激发波长相关的动态“热点”转移效应的可控性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利用有限元法(FEM)对Au纳米粒子球二聚体-Au片耦合体系进行了模拟计算,研究了激发波长和纳米... 表面增强光谱“热点”效应一直是相关领域广受关注的主题,其中与尺寸和激发波长相关的动态“热点”转移效应的可控性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利用有限元法(FEM)对Au纳米粒子球二聚体-Au片耦合体系进行了模拟计算,研究了激发波长和纳米粒子尺寸对体系不同间隙处电磁场增强的影响.结果表明,该体系所拥有的两种等离激元共振模式的分离和位置与纳米尺寸密切相关,并且影响该耦合体系的“热点”分布.当纳米粒子尺寸为30 nm,激发波长范围为450~535 nm和670~950 nm时,两种等离激元共振模式以协同效应为主,“热点”主要存在于粒子与粒子间隙;随着纳米粒子球尺寸增加至85~105 nm,激发波长范围分别为670~695nm和725~755 nm时,两种等离激元共振模式之间开始出现竞争效应,发现“热点”由粒子与粒子间隙处转移至粒子与金片间隙处.该研究结果为“热点”转移调控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点” 表面等离极化激元 金纳米粒子二聚体 竞争效应 转移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中PMBA脱羧反应及界面水影响的电化学SERS研究
4
作者 秦海敬 贺乾军 +2 位作者 徐敏敏 袁亚仙 姚建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9-135,共7页
基于气-液界面自组装法和转移技术制备了负载Au纳米粒子单层膜的玻碳电极(Au MLF@GC),并将其用于离子液体-电化学体系界面过程现场的研究.以对巯基苯甲酸(PMBA)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SPR)催化脱羧生成苯硫酚(TP)反应为探针,采用电化学-表... 基于气-液界面自组装法和转移技术制备了负载Au纳米粒子单层膜的玻碳电极(Au MLF@GC),并将其用于离子液体-电化学体系界面过程现场的研究.以对巯基苯甲酸(PMBA)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SPR)催化脱羧生成苯硫酚(TP)反应为探针,采用电化学-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通过电位阶跃法研究了其在离子液体体系中的反应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亲水性离子液体[BMIm]BF_(4)/Au MLF@GC的零电荷电位(pzc)为−0.95 V,PMBA脱羧反应仅在pzc以正区间发生;通过SERS谱峰强度变化以二级反应拟合获得该反应的速率常数,发现其反应速率常数的对数与阶跃后电位呈线性关系;随着体系外加水的含量(摩尔分数)由0增至0.001和0.003,阶跃后发生脱羧反应的起始电位负移,且同一阶跃电位下反应速率常数随着外加水量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电化学 脱羧反应速率常数 零电荷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Im]BF_4/Pt电极界面激光诱导电沉积Cu基材料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徐敏敏 梅金华 +1 位作者 姚建林 顾仁敖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77-581,共5页
本文利用激光诱导并结合控制一定的电极电位,在[BMIm]BF_4/Pt电极体系中实现了激光诱导电沉积Cu基材料.研究表明在非沉积电位(-0.2 V)激光可诱导产生电沉积.激光的功率和照射时间对沉积产物有显著影响:功率越大,照射时间越长,则表面沉... 本文利用激光诱导并结合控制一定的电极电位,在[BMIm]BF_4/Pt电极体系中实现了激光诱导电沉积Cu基材料.研究表明在非沉积电位(-0.2 V)激光可诱导产生电沉积.激光的功率和照射时间对沉积产物有显著影响:功率越大,照射时间越长,则表面沉积物的量越多,且沉积仅仅发生在激光照射点以内.此类激光诱导电沉积的发生主要源于激光的热效应可使电极表面局域温度显著上升,从而降低沉积的阈值电位,促使电沉积在非沉积电位区间发生.SEM研究表明电极表面的沉积点由50 nm左右的纳米粒子聚集而成,进一步的EDS和拉曼光谱证明该产物主要由Cu和Cu_2O的混合物组成.以对巯基苯甲酸(MBA)为探针分子,通过SERS信号的强度变化,现场监测了激光诱导电沉积的过程,在起始阶段其沉积物的SERS效应明显,随沉积时间延长,因沉积物增多其形貌发生变化,"热点"消失,其SERS效应反而降低并随后保持不变.同时,沉积点以外的SERS中并未检测到MBA,说明激光诱导作用仅仅发生在激光照射区域内,这为电极表面的定向沉积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激光 诱导电沉积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金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催化应用
6
作者 高姣 徐敏敏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24年第10期34-36,共3页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以其高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功能性特征,备受科研界的青睐。沸石咪唑酯骨架-8(ZIF-8)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的优点,因而在吸附以及催化反应中具有巨大优势。文章选用ZIF-8材料作为载体,在其表面负载金(Au)纳米粒子,制备了ZIF-8@A...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以其高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功能性特征,备受科研界的青睐。沸石咪唑酯骨架-8(ZIF-8)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的优点,因而在吸附以及催化反应中具有巨大优势。文章选用ZIF-8材料作为载体,在其表面负载金(Au)纳米粒子,制备了ZIF-8@Au异质结纳米材料用于催化应用研究,将其应用于还原环境污染物六价铬离子。当Au与ZIF-8的质量比为1∶0.5时,对六价铬离子的还原效率最高,达到4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异质结 催化 六价铬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荨麻叶龙头草花期器官生物量分配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徐敏敏 董琼 +2 位作者 于建国 轩志龙 夏富才 《吉林林业科技》 2016年第2期19-23,共5页
选取处于花期的荨麻叶龙头草30株,对其根、茎、叶及花等器官生物量及其分配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花期各器官生物量表现为根>茎叶>花,变异系数分别表现为19.38%、17.20%、31.34%;花生物量分配变异系数相对较大,说明其调节... 选取处于花期的荨麻叶龙头草30株,对其根、茎、叶及花等器官生物量及其分配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花期各器官生物量表现为根>茎叶>花,变异系数分别表现为19.38%、17.20%、31.34%;花生物量分配变异系数相对较大,说明其调节生殖分配能力较强。植株高度与各器官生物量呈正相关性,但不显著;根生物量分配与总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茎叶及花生物量分配与总生物量均呈负相关,但花器官生物量分配不显著。花期各器官物质分配规律是:由营养器官(根)、支持器官(茎)、光合器官(叶)向生殖器官(花)转移,在林分郁闭后,其茎直接转换成茎状根,为下一年繁殖做好准备。说明其具有自我调节各器官生产力分配能力,对外界有较强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叶龙头草 生态适应性 生物量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里香酚单向输水抑菌垫制备及其对冷鲜马肉保鲜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徐敏敏 王潮姿 +2 位作者 李文博 黄欢 孙文秀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3-88,共6页
为解决冷鲜马肉在贮藏过程中发生汁液流失,导致冷鲜马肉发生腐败变质的问题,该研究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单向输水抑菌垫并应用于冷鲜马肉的保鲜实验中。通过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缓释性能、单向输水性能和抗菌性能评价该抑菌... 为解决冷鲜马肉在贮藏过程中发生汁液流失,导致冷鲜马肉发生腐败变质的问题,该研究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单向输水抑菌垫并应用于冷鲜马肉的保鲜实验中。通过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缓释性能、单向输水性能和抗菌性能评价该抑菌垫对冷鲜马肉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百里香酚被成功包埋于上层纤维膜中并且具有缓释作用,对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抑菌圈直径为(24.32±0.72)mm],水可以自发地从疏水层到达亲水层并且被吸收。将该抑菌垫应用于冷鲜马肉的贮藏实验中,单向输水抑菌垫对于马肉中菌落总数值、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值的上升均具有明显地延缓作用,并且可以将马肉货架期延长6 d。该抑菌垫可以控制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水分并抑制微生物繁殖,因此,该抑菌垫可以有效延长冷鲜肉的货架期,为冷鲜肉的贮藏保鲜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里香酚 单向输水 缓释 抗菌 马肉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SiO_2膜/Ti电极吸附吡啶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
9
作者 徐敏敏 刘可 +1 位作者 郭清华 姚建林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2-276,共5页
基于壳层隔绝纳米粒子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合成了Au@SiO2纳米粒子,并对其进行了相关表征.结果表明,包裹的二氧化硅层连续、致密,Au@SiO2膜/Ti电极上可获得吸附吡啶分子的高质量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信号.通过Pt、Ni电极的测试,证实该信... 基于壳层隔绝纳米粒子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合成了Au@SiO2纳米粒子,并对其进行了相关表征.结果表明,包裹的二氧化硅层连续、致密,Au@SiO2膜/Ti电极上可获得吸附吡啶分子的高质量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信号.通过Pt、Ni电极的测试,证实该信号源于吸附在基底表面的吡啶分子.此外,Au@SiO2膜/Ti电极上吸附吡啶分子的现场SERS光谱研究表明:在-0.1^-0.6 V电位区间,吡啶分子平躺吸附;从-0.6 V起,吸附的吡啶分子由平躺逐渐转变为垂直;而当电位为-1.2 V时,电极表面析氢,吡啶脱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钛电极 Au@SiO2纳米粒子 吡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计量管理降低燃气计量输差的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敏敏 《石化技术》 CAS 2017年第10期153-153,共1页
燃气计量输差问题困扰着我国很多燃气企业和用户,能够直接影响燃气企业的绩效管理和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实际燃气输送工作经验总结,论述了造成燃气计量输差的主要原因,并从计量源头控制、燃气网络设计和施工、管线巡回检查以及计量表的... 燃气计量输差问题困扰着我国很多燃气企业和用户,能够直接影响燃气企业的绩效管理和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实际燃气输送工作经验总结,论述了造成燃气计量输差的主要原因,并从计量源头控制、燃气网络设计和施工、管线巡回检查以及计量表的计量控制四方面,阐明了加强燃气计量管理的具体措施,避免计量输差问题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管理 燃气计量输差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中铜纳米粒子膜的电沉积制备及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凤珠 徐敏敏 +3 位作者 袁亚仙 梅金华 姚建林 顾仁敖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047-2050,共4页
采用恒电位方法研究了室温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氟硼酸盐([BMIM]BF4)中氧化铟锡(ITO)电极表面Cu的沉积过程.结果表明,Cu2+在ITO表面经中间产物Cu+还原为Cu.采用XRD和SEM对不同电位下沉积层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表面组... 采用恒电位方法研究了室温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氟硼酸盐([BMIM]BF4)中氧化铟锡(ITO)电极表面Cu的沉积过程.结果表明,Cu2+在ITO表面经中间产物Cu+还原为Cu.采用XRD和SEM对不同电位下沉积层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表面组成和结构与沉积电位有关.在较正电位下沉积所得为Cu/Cu2O的混合纳米粒子;在较负电位下为Cu纳米粒子.随着沉积电位逐渐变负,其形貌经历了花状、棒状向球形纳米粒子转变的过程,且所得沉积膜逐渐变得致密,其中Cu纳米粒子膜表现出较强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活性,并且SERS信号均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铜纳米粒子膜 电沉积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甲苯界面制备均匀可循环SERS基底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雪姣 梅金华 +4 位作者 倪丹丹 郭清华 徐敏敏 姚建林 顾仁敖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563-1566,共4页
采用在沸水浴中还原硅酸钠的方法制备壳层约为4 nm的Au@SiO2核壳纳米粒子,利用水/甲苯两相界面诱捕出其单粒子层膜并将其转移到硅片上.作为对比,采用化学方法在氧化铟锡(ITO)玻璃表面自组装了Au@SiO2膜.以1,4-对苯二硫作为探针分子考察... 采用在沸水浴中还原硅酸钠的方法制备壳层约为4 nm的Au@SiO2核壳纳米粒子,利用水/甲苯两相界面诱捕出其单粒子层膜并将其转移到硅片上.作为对比,采用化学方法在氧化铟锡(ITO)玻璃表面自组装了Au@SiO2膜.以1,4-对苯二硫作为探针分子考察了它们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活性以及可循环使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Au@SiO2核壳粒子可避免待测分子与基底直接接触,NaBH4溶液可作为基底循环的洗涤剂,经化学组装的基底可循环性较差,每次洗涤后SERS效应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而两相界面形成的单粒子致密膜的SERS效应稳定性较好,循环性能较高,洗涤10次后SERS效应仍未明显降低,因此该膜可作为循环使用的SERS基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SiO2 甲苯/水界面 SERS基底 循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粒子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二维成像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沈红霞 王梅 +3 位作者 徐敏敏 姚建林 邹文君 顾仁敖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09-1013,共5页
以单个椭球形Fe2O3@Au核壳粒子作为SERS活性基底,苯硫酚(TP)作为探针分子,研究了椭球形粒子表面SERS效应的分布,对比了粒子尖端以及中间SERS效应的差别.为了得到单个粒子表面不同部分对SERS强度的贡献差别,通过数学模拟和解析了探针分... 以单个椭球形Fe2O3@Au核壳粒子作为SERS活性基底,苯硫酚(TP)作为探针分子,研究了椭球形粒子表面SERS效应的分布,对比了粒子尖端以及中间SERS效应的差别.为了得到单个粒子表面不同部分对SERS强度的贡献差别,通过数学模拟和解析了探针分子SERS的二维成像(2D-mapping)信号,获得了粒子边缘不同点的SERS效应.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当xy平面内粒子在垂直入射(z轴)平面波作用下,单个椭球形Fe2O3@Au核壳粒子表面单位面积上的SERS强度相差极大,粒子长轴方向端点附近单位面积上的SERS效应最大,而其它表面部分较弱,其中与短轴平行方向的表面附近为最弱,差异可达到约2~3个数量级.若考虑SERS增强主要为电磁场增强的尖端效应,则单个椭球形粒子尖端的局域感应电磁场为垂直方向的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椭球形粒子 Fe2O3@Au核壳粒子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二维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板法合成金银核壳纳米线及电化学表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凌丽 袁亚仙 +2 位作者 徐敏敏 姚建林 顾仁敖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0-164,共5页
采用氧化铝模板由交流电沉积制备纯银纳米线.然后借助化学还原法,在已制备好的银线表面包裹不同厚度的金壳层,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AgcoreAushell复合纳米线.电子显微镜(SEM,TEM)显示该复合结构纳米线表面形貌与加入的金盐量有关,而且包... 采用氧化铝模板由交流电沉积制备纯银纳米线.然后借助化学还原法,在已制备好的银线表面包裹不同厚度的金壳层,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AgcoreAushell复合纳米线.电子显微镜(SEM,TEM)显示该复合结构纳米线表面形貌与加入的金盐量有关,而且包裹层较薄的复合纳米线表面存在大量的孔洞.循环伏安测试表明,具有孔洞效应的复合纳米线经多次循环扫描后即可过渡到无孔洞效应的表面.以对巯基苯胺(PATP)作为探针分子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可用于表征纳米材料的表面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线 核壳结构 孔洞效应 电化学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电极表面吸附的苯并咪唑电化学SERS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韦萍洁 袁亚仙 +2 位作者 徐敏敏 姚建林 顾仁敖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49-352,共4页
利用电化学循环伏安和极化曲线,考察了镍电极在不同浓度苯并咪唑(BMIH)-乙腈体系的缓蚀效果.结果表明,随着缓蚀剂BIMH浓度的增加,其氧化电位正移,且氧化电流降低,腐蚀电位正移.调制电位下测试镍电极表面BMIH吸附的现场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利用电化学循环伏安和极化曲线,考察了镍电极在不同浓度苯并咪唑(BMIH)-乙腈体系的缓蚀效果.结果表明,随着缓蚀剂BIMH浓度的增加,其氧化电位正移,且氧化电流降低,腐蚀电位正移.调制电位下测试镍电极表面BMIH吸附的现场表面增强拉曼光谱.随电位正移,BIMH可在镍电极表面吸附成膜,与金属镍生成配合物,阻止镍电极的腐蚀.并考察了不同浓度BIMH的成膜行为.结果发现,0.001 mol·L-1BIMH即可在镍电极表面成膜,这表明非水乙腈体系的镍表面,BMIH有较佳的缓蚀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镍电极 苯并咪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岸线资源价值利用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徐敏敏 《港口科技》 2010年第5期1-4,19,共5页
港口岸线具有"稀缺性"的天然禀赋,它是港口发展重要的物质基础。然而,大多数岸线的使用者仅把岸线当成无需成本的"免费"资源,造成了大量的浪费。介绍了国内外的对岸线资源价值利用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岸线有偿使用... 港口岸线具有"稀缺性"的天然禀赋,它是港口发展重要的物质基础。然而,大多数岸线的使用者仅把岸线当成无需成本的"免费"资源,造成了大量的浪费。介绍了国内外的对岸线资源价值利用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岸线有偿使用的实例和港口岸线收费的依据,着重阐述了如何实施岸线有偿使用的价值实现,可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 岸线 现状 有偿利用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甘蔗剥叶机结构分析及实验研究
17
作者 杨春兰 徐敏敏 +3 位作者 胡明军 黄伟 麻芳兰 陆雪雯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9-182,共4页
对研发的新型甘蔗剥叶机机架进行了结构分析和实验验证。按照总体设计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结构分析,表明新型甘蔗剥叶机机架强度满足设计要求。为了进一步验证分析结果,进行了动态应变应力测试,将测试结果与仿真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 对研发的新型甘蔗剥叶机机架进行了结构分析和实验验证。按照总体设计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结构分析,表明新型甘蔗剥叶机机架强度满足设计要求。为了进一步验证分析结果,进行了动态应变应力测试,将测试结果与仿真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新型甘蔗剥叶机结构分析的正确性,为该新型甘蔗剥叶机设计的合理性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剥叶机 机架 有限元分析 应变应力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当代家居陶艺的流行趋势
18
作者 徐敏敏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2年第2期89-91,共3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意识发生了很大改变。陶瓷作为一种材质介入家居领域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当代审美文化的影响下,当代陶艺在传统陶艺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与发展,引导着现代家居审美趣味的转变。在审美多元化的今天,家居陶...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意识发生了很大改变。陶瓷作为一种材质介入家居领域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当代审美文化的影响下,当代陶艺在传统陶艺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与发展,引导着现代家居审美趣味的转变。在审美多元化的今天,家居陶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家居陶艺,不仅美化了居住环境,陶冶了人们的审美情操,还丰富了人们的视觉享受。现代家居陶艺正以一种流行的趋势走进人们的文化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审美文化 传统陶艺 现代家居 流行趋势 审美意识 审美趣味 居住环境 审美情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双重人格”的矫正
19
作者 徐敏敏 《江苏教育》 2004年第08A期30-31,共2页
我经常教育学生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把品德放在第一位,学生也总是噢噢答应,似乎真理解了老师的一片苦心。可是前几天发生了一件事,让我感到有点心寒……
关键词 道德教育 小学 双重人格 学生心理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MS-Au复合基底上多环芳烃分子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慧 夏迪 +2 位作者 袁亚仙 徐敏敏 姚建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76-382,共7页
利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对有机物的富集功能,通过在金纳米粒子单层膜(Au MLF)表面旋涂薄层PDMS膜制备PDMS-Au MLF复合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基底.研究了SERS增强性能与旋涂液浓度及稀释溶剂间的关系,考察了复合基底增强活性的均匀性... 利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对有机物的富集功能,通过在金纳米粒子单层膜(Au MLF)表面旋涂薄层PDMS膜制备PDMS-Au MLF复合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基底.研究了SERS增强性能与旋涂液浓度及稀释溶剂间的关系,考察了复合基底增强活性的均匀性.研究发现,采用叔丁醇为稀释溶剂,浓度为2%(质量分数)的旋涂液时所得复合基底表面多环芳烃(PAHs)的SERS信号强度最高,且此基底SERS信号强度偏差小于10%.分别以PDMS-Au MLF复合材料和Au MLF作为基底,对比研究了对萘、蒽、菲和芘4种多环芳烃的SERS检测能力.结果表明,PDMS-Au MLF复合基底对以上4种有机物的检出限分别为10^(-6),10^(-7),10^(-8)及10^(-7)mol/L,相比于单一Au MLF基底,其检测限至少降低了1个数量级,这主要源自于PDMS对PAHs的富集作用,且此类复合基底可用于多种多环芳烃混合物的特征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复合基底 多环芳烃 聚二甲基硅氧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