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还原氧化石墨烯包覆钛酸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1
作者 刘航 秦龙威 +3 位作者 徐振凯 蔺多佳 张剑峰 夏鑫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2-186,共5页
为了得到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优异的钛酸锂(LTO)负极材料,将质量浓度不同的氧化石墨烯与LTO材料进行物理混合,再通过热处理方法制备出还原氧化石墨烯包覆钛酸锂(LTO@rGO)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拉曼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 为了得到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优异的钛酸锂(LTO)负极材料,将质量浓度不同的氧化石墨烯与LTO材料进行物理混合,再通过热处理方法制备出还原氧化石墨烯包覆钛酸锂(LTO@rGO)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拉曼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化学工作站对复合材料的晶体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质量浓度为2mg/mL时,在电流密度为1C条件下,LTO@rGO复合材料初始比容量为168mAh/g,经过50次循环后容量为165.2mAh/g,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锂 还原氧化石墨烯 表面改性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三甲苯多效热集成分离工艺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徐振凯 马海洪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3-76,共4页
采用化工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选取PR-BM热力学模型对从C9芳烃分离精制偏三甲苯的工艺进行模拟研究。通过对不同工艺流程的比较和分析,发现在精馏分离流程中,采用双效热集成技术可以明显降低精馏分离工艺的能耗,与传统精馏工艺流程... 采用化工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选取PR-BM热力学模型对从C9芳烃分离精制偏三甲苯的工艺进行模拟研究。通过对不同工艺流程的比较和分析,发现在精馏分离流程中,采用双效热集成技术可以明显降低精馏分离工艺的能耗,与传统精馏工艺流程相比,其节能率可以达到64.79%;偏三甲苯产品的纯度达到98.51%,收率为90.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三甲苯 分离流程 热集成 节能 多效精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支撑聚吡咙基碳纤维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3
作者 徐振凯 马鸣 +3 位作者 蔺多佳 刘航 张剑峰 夏鑫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31,共9页
为探究聚吡咙基碳纤维作为自支撑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将聚羧酸铵盐(PCAAS)和不同质量分数的聚氧乙烯(PEO)混合溶液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成前驱体纳米纤维,在500℃下亚胺化、环化形成聚吡咙(BBB)纤维,800℃下炭化形成聚吡咙基碳纤维(BC... 为探究聚吡咙基碳纤维作为自支撑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将聚羧酸铵盐(PCAAS)和不同质量分数的聚氧乙烯(PEO)混合溶液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成前驱体纳米纤维,在500℃下亚胺化、环化形成聚吡咙(BBB)纤维,800℃下炭化形成聚吡咙基碳纤维(BCF),将BCF作为负极材料装配成锂离子电池,探究不同质量分数PEO对BCF形貌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EO质量分数为6%时,前驱体纳米纤维表面光滑且直径均匀,炭化后的BCF直径减小了24.2%;聚吡咙作为芳杂环聚合物有密集的碳链,经炭化后含碳量高达97.5%;且咪唑和+吡咯的残留N导致较多无序碳的产生,N上的孤对电子作为载体促进电子迁移,并为Li提供了更多活性位点;在恒流充放电循环中,50 mA/g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圈后仍具有422.3 mA·h/g的放电比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聚吡咙 碳纳米纤维 柔性自支撑 电化学性能 负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物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4
作者 安桂香 庄桂东 +2 位作者 徐振凯 姚明经 迟玉森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73-175,共3页
人体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活性是影响血压的重要因素。利用蛋白酶水解食物中蛋白得到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AHPs),不仅能够抑制ACE活性、降压明显,而且具有安全性好,成本低,易吸收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主要综述了血... 人体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活性是影响血压的重要因素。利用蛋白酶水解食物中蛋白得到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AHPs),不仅能够抑制ACE活性、降压明显,而且具有安全性好,成本低,易吸收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主要综述了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ACEI)的降压机理、来源、结构分类、生理活性、制备与精制以及前景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 食物蛋白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基GaSn合金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5
作者 张剑峰 陈玉 +3 位作者 刘航 蔺多佳 徐振凯 夏鑫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0-95,共6页
为解决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体积膨胀导致电化学性能严重下降的问题,将镓锡(GaSn)液态合金与碳纳米纤维网络相结合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分别通过物理吸附和静电纺丝两种方式将GaSn合金约束或包覆在纳米纤维导电网络中,对材料的形貌、... 为解决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体积膨胀导致电化学性能严重下降的问题,将镓锡(GaSn)液态合金与碳纳米纤维网络相结合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分别通过物理吸附和静电纺丝两种方式将GaSn合金约束或包覆在纳米纤维导电网络中,对材料的形貌、结构以及性能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GaSn液态合金通过超声空化效应形成亚微米级合金微球。将GaSn合金吸附在碳纳米纤维膜基底上,合金团聚成大颗粒嵌在纳米纤维网络表面,导致其余合金无法渗透到内部,影响GaSn合金在电化学性能方面的发挥。而将GaSn合金混合静电纺丝、炭化后,大量合金被碳膜包覆,均匀分布在纳米纤维网络中,粒径大小均一,材料在循环过程中由于液态合金良好的自愈合性、流动性以及灵活性,可修复脱嵌锂时产生的破损以及充分紧附纳米纤维导电网络,提高锂离子传输效率。从第2圈充放电循环至100圈后,容量保持率高达9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镓锡液态合金 自愈合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静电纺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丁烯羰基合成戊醛的工艺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岳 徐振凯 +2 位作者 张凯旋 马海洪 陈勇强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47-1250,共4页
采用连续实验装置,以1-丁烯和合成气为原料、三苯基膦乙酰丙酮羰基铑为催化剂,经羰基合成反应制备了戊醛.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催化剂用量及合成气中H2与CO的配比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提高反应温度、增加反应压力和催... 采用连续实验装置,以1-丁烯和合成气为原料、三苯基膦乙酰丙酮羰基铑为催化剂,经羰基合成反应制备了戊醛.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催化剂用量及合成气中H2与CO的配比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提高反应温度、增加反应压力和催化剂用量可明显提高1-丁烯的转化率,反应压力和催化剂含量对戊醛选择性的影响较小;降低反应压力或提高合成气中H2分压,可显著提高产物中正戊醛的含量.在100℃、1.5 MPa、反应液中铑含量250 lg/g、原料气中n(H2):n(CO)=1.9~2.0的条件下,1-丁烯转化率为85%~90%,戊醛选择性在95%以上,产物中正戊醛与2-甲基丁醛的摩尔比为8~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丁烯 合成气 羰基合成 戊醛 铑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Mg共掺杂钴酸锂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7
作者 蔺多佳 闫源 +3 位作者 刘航 张剑峰 徐振凯 夏鑫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112,共5页
钴酸锂(LCO)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在电子产品领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但由于高电压下会导致其晶相的不可逆相变从而导致循环稳定性降低,因此如何提高钴酸锂在高电压下的电化学稳定性一直是研究热点。为了改善钴酸锂的电化学稳定性,采用固... 钴酸锂(LCO)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在电子产品领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但由于高电压下会导致其晶相的不可逆相变从而导致循环稳定性降低,因此如何提高钴酸锂在高电压下的电化学稳定性一直是研究热点。为了改善钴酸锂的电化学稳定性,采用固相球磨-烧结法合成了Al-Mg共掺杂的LCO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及电化学性能测试表征晶体结构、形貌和测量其循环稳定性。结果表明:Mg、Al进入钴酸锂晶格内部后有效地提高了其电化学稳定性,当Al掺杂量为0.1%,Mg掺杂量为1%时,在0.5C的倍率,3~4.5V的电压下,首圈放电比容量可达136.7mAh/g,100圈后的容量保持率可达76.2%,同时也表现出了良好的倍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酸锂 电化学性能 固相球磨-烧结法 Al-Mg共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敏聚合物负载钯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
8
作者 张硕 华来玉 +3 位作者 周磊 徐振凯 陈涛 王际平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3期333-340,共8页
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Am)和4-乙烯基三苯基膦(DPPS)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通过溶液自由基聚合制备温敏聚合物P(NIPAAm-co-DPPS);然后将醋酸钯引入到P(NIPAAm-co-DPPS),并加入NaBH_4还原,可得到温敏聚合物负载钯催化剂P(... 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Am)和4-乙烯基三苯基膦(DPPS)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通过溶液自由基聚合制备温敏聚合物P(NIPAAm-co-DPPS);然后将醋酸钯引入到P(NIPAAm-co-DPPS),并加入NaBH_4还原,可得到温敏聚合物负载钯催化剂P(NIPAAm-co-DPPS)Pd(0)。通过调控NIPAAm与DPPS的摩尔投料比,可得到一系列不同转变温度的温敏聚合物;利用~1H NMR、^(31)P NMR、GPC对温敏聚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利用^(31)P NMR、XRD和TEM对所得催化剂进行表征,并通过TG对Pd含量进行分析;以水相中对硝基苯酚(4-NP)的还原为模型反应,研究温度、催化剂用量以及循环使用次数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NIPAAm-co-DPPS)Pd(0)中Pd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分散性且含量为2.8 wt%;当温度低于其转变温度时该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转化率较高,且在循环使用10次后,转化率仍保持在98%,而当温度高于其转变温度时转化率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基聚合 温敏聚合物 负载型Pd催化剂 对硝基苯酚 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站引水明渠中的波浪现象 被引量:1
9
作者 徐振凯 徐庆伟 王澍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07年第3期46-47,共2页
水电站引水明渠中的波浪现象的发生是由于水力发电按日负荷曲线工作,和偶然的负荷突然卸除以及其他原因而引起的。文章阐述了波浪现象产生的基本关系。
关键词 水电站 引水明渠 波浪现象 顺行波 逆流波 正波 负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吡啶基Cu(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降解活性艳蓝KN-R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华来玉 张硕 +3 位作者 周磊 徐振凯 陈涛 王际平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1期134-140,共7页
以2吡啶甲酸乙酯和无水丙酮为原料,通过三步法合成有机配体三联吡啶(tpy-Cl),再将其与过渡金属盐CuCl2·2H2O配位得到三吡啶基Cu(Ⅱ)配合物,并以该配合物为催化剂应用于催化降解活性艳蓝KNR。通过1HNMR、FTIR以及XRD对三吡啶基Cu(Ⅱ... 以2吡啶甲酸乙酯和无水丙酮为原料,通过三步法合成有机配体三联吡啶(tpy-Cl),再将其与过渡金属盐CuCl2·2H2O配位得到三吡啶基Cu(Ⅱ)配合物,并以该配合物为催化剂应用于催化降解活性艳蓝KNR。通过1HNMR、FTIR以及XRD对三吡啶基Cu(Ⅱ)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利用TG对配合物中CuO含量进行分析以间接算出Cu的含量,利用EDS直接测定配合物中Cu的含量,同时探讨该配合物催化剂在活性艳蓝KNR降解中的催化性能;系统研究了催化剂用量、温度、pH、过氧化氢浓度以及循环使用次数对活性艳蓝KNR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配体三联吡啶(tpy-Cl)与金属Cu(Ⅱ)可形成稳定的Cu配合物,并且Cu的含量达14%;该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催化脱色性能,室温下,55min脱色率可达到95%以上,在循环使用5次后仍可保持着较高的催化活性,在印染废水处理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联吡啶配体 Cu(Ⅱ)配合物 催化降解 活性艳蓝KN-R 脱色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Zr共掺杂钴酸锂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11
作者 张剑峰 刘伟 +3 位作者 刘航 徐振凯 蔺多佳 夏鑫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3-178,187,共7页
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了Al-Zr共掺杂钴酸锂正极材料,探究了钴酸锂正极材料在高电位下的循环稳定性以及终烧温度和终烧保温时间对材料形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恒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技术表征了材料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 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了Al-Zr共掺杂钴酸锂正极材料,探究了钴酸锂正极材料在高电位下的循环稳定性以及终烧温度和终烧保温时间对材料形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恒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技术表征了材料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在终烧温度1000℃、终烧保温时间16h条件下制备的材料颗粒分散均匀、粒径范围1~5μm。在0.1C电流密度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87.4mAh/g,循环50圈后容量保持率仍有91.3%,高电位下充放电循环稳定,容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固相法 终烧温度 保温时间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必须把草原灌溉提到日程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玉文 徐振凯 魏建华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07年第4期227-227,共1页
介绍了松嫩草场资源现状,论述了草原灌溉的必要性,建议在做好草原灌溉规划基础上,合理布设草原灌溉试验站,以便在适合区域推广草原灌溉。
关键词 松嫩平原 草原现状 问题 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