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蔗糖酯酶法生产工艺的优化及产物纯度提升的研究
1
作者 郝丽娜 张钰婧 +2 位作者 徐昇 徐怀义 闵菊平 《中国食品工业》 2025年第1期89-91,共3页
蔗糖酯是一种重要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本文以Novozym435固定化脂肪酶为催化剂,以DMSO/叔丁醇为溶剂,催化合成蔗糖与乙酸乙烯酯反应。试验系统研究了脂肪酶催化合成蔗糖酯的影响因素,对酶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对蔗糖酯产量的影响进行... 蔗糖酯是一种重要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本文以Novozym435固定化脂肪酶为催化剂,以DMSO/叔丁醇为溶剂,催化合成蔗糖与乙酸乙烯酯反应。试验系统研究了脂肪酶催化合成蔗糖酯的影响因素,对酶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对蔗糖酯产量的影响进行初步探讨,并确定了最优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糖酯 固定化 脂肪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甘油二酯塑性脂肪的结晶特性和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杨雪 刘尊 +4 位作者 宋佳 王晓晨 张宁 徐怀义 汪勇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4-29,共6页
在鼓泡式反应器中,利用Lipozyme 435催化棕榈液油甘油解合成棕榈液油甘油二酯(POLDAG),并通过分子蒸馏获得DAG含量达82.6%的POL-DAG。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及脉冲核磁共振仪分析由山茶油(CO)、棕榈油硬脂(PS)和POL-DAG组成的塑性脂肪的结... 在鼓泡式反应器中,利用Lipozyme 435催化棕榈液油甘油解合成棕榈液油甘油二酯(POLDAG),并通过分子蒸馏获得DAG含量达82.6%的POL-DAG。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及脉冲核磁共振仪分析由山茶油(CO)、棕榈油硬脂(PS)和POL-DAG组成的塑性脂肪的结晶特性和相容性。结果表明:混合物的熔点、结晶起始点和结晶焓随CO含量的增加而降低,随PS和POL-DAG含量的增加而升高;当CO、PS与POL-DAG以1∶1∶1混合时相容性最差,而以4∶1∶1混合时相容性最好,其次是1∶4∶1和1∶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二酯 脂肪酶 塑性脂肪 结晶特性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的固定化技术在聚甘油酯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3
作者 闵菊平 徐怀义 +2 位作者 徐昇 郝丽娜 邢磊 《中国食品》 2024年第16期171-173,共3页
酶的固定化技术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使游离的酶附着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让酶保持活性且进行反复利用,减少酶的流失、降低酶的使用成本、提高反应效率,较多地应用于聚甘油酯的生产过程中。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一直都在开展对固定化... 酶的固定化技术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使游离的酶附着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让酶保持活性且进行反复利用,减少酶的流失、降低酶的使用成本、提高反应效率,较多地应用于聚甘油酯的生产过程中。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一直都在开展对固定化技术的研究,目前已经实现了固定化酶在食品、医疗、能源和环境治理等领域的应用。然而,现有的固定化技术仍存在适用范围小和成本较高等问题,需要利用新式材料开发更高效且可持续的固定化酶,控制酶反应并增强其可重复使用性,实现更具成本效益的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复使用性 固定化技术 聚甘油酯 成本效益 反应效率 酶的固定化 酶反应 固定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脂酰乳酸钠的工业化合成新工艺
4
作者 徐怀义 杨佳 闵菊平 《中国食品添加剂》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0-134,共5页
硬脂酰乳酸钠(SSL)属于阴离子型乳化剂,能与淀粉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络合物,改善食物内部的组织结构,使其品质得以提高。以乳酸和硬脂酸为原料,新型的磷酸复配物作为催化剂,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到一步合成硬脂酰乳酸钠(SSL)的新工... 硬脂酰乳酸钠(SSL)属于阴离子型乳化剂,能与淀粉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络合物,改善食物内部的组织结构,使其品质得以提高。以乳酸和硬脂酸为原料,新型的磷酸复配物作为催化剂,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到一步合成硬脂酰乳酸钠(SSL)的新工艺:在真空负压条件下,先聚合、酯化后中和,乳酸与硬脂酸摩尔比为1.9∶1,催化剂用量为硬脂酸质量的2.0%,反应温度为160℃,反应时间为4h,中和剂用量为硬脂酸质量的24%。由于采用温和的磷酸复配物作为催化剂以及采用真空负压、低温的反应条件,该工艺特别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脂酰乳酸钠 磷酸复配物 合成 新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