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实结合的智能温室环境控制系统实验项目设计与实现
1
作者 蔚瑞华 徐立鸿 徐志宇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25年第2期72-75,共4页
面向“物联网系统”“模块化电子系统设计”“自动控制系统设计”等课程,利用模块化电子系统搭建、三维环境交互、智能交互技术,全方位还原物联网应用的典型场景环境;通过工程项目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有直观的认识;同时在实验中引入物... 面向“物联网系统”“模块化电子系统设计”“自动控制系统设计”等课程,利用模块化电子系统搭建、三维环境交互、智能交互技术,全方位还原物联网应用的典型场景环境;通过工程项目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有直观的认识;同时在实验中引入物联网传感器和控制器的硬件终端,使学生在实验中进行传感器组网、控制器设计,控制算法的嵌入和仿真。教学实践表明,采用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实结合 综合创新实验 项目设计 环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法的沼液中化学需氧量预测研究
2
作者 邱嘉玲 徐志宇 +6 位作者 孙元丰 贺莉 茹成翔 张云红 魏欢欢 代廷广 刘庆玉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85-592,共8页
文章首先采集含Cl^(-),Br^(-)和NO_(2)^(-)标准水样的近红外光谱及其对应的COD质量浓度,然后基于间隔随机蛙跳算法确定最优近红外特征波长组合,并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建立高质量浓度无机阴离子沼液中COD质量浓度预测模型,最后将该模... 文章首先采集含Cl^(-),Br^(-)和NO_(2)^(-)标准水样的近红外光谱及其对应的COD质量浓度,然后基于间隔随机蛙跳算法确定最优近红外特征波长组合,并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建立高质量浓度无机阴离子沼液中COD质量浓度预测模型,最后将该模型用于真实沼液的COD质量浓度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标准水样中Cl^(-),Br^(-)和NO_(2)^(-)预测模型对应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8,0.99和0.99,相对分析误差(RPD)分别为8.89,8.95和11.75;沼液中COD预测模型的R^(2)分别为0.77,0.95和0.76,RPD分别为2.23,5.02和2.19。该模型可以实现对高质量浓度无机阴离子沼液的COD质量浓度近红外光谱数据的有效特征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预测模型 沼液 化学需氧量 无机还原性阴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油菜秸秆资源情况、利用现状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1
3
作者 孙元丰 李晓阳 +5 位作者 胡潇方 许雪乔 杨午滕 孙仁华 薛颖昊 徐志宇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油菜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系统梳理我国油菜秸秆资源情况和利用现状对于延长油菜产业链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基于农业农村部全国秸秆资源台账数据库及文献资料,对我国油菜秸秆资源底数和利用现状进行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 油菜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系统梳理我国油菜秸秆资源情况和利用现状对于延长油菜产业链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基于农业农村部全国秸秆资源台账数据库及文献资料,对我国油菜秸秆资源底数和利用现状进行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发展建议。结果显示,2021年,全国油菜秸秆产生量为2914.7万吨(未统计港澳台),可收集量为2368.4万吨,仅次于玉米、水稻和小麦三大粮食作物秸秆资源量。油菜秸秆肥料化利用占绝对比重(63.9%),且以直接还田利用为主(51.4%),饲料化和燃料化利用潜力巨大,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占比较低。未来,油菜秸秆需要加强还田和饲料化利用关键科技与装备支撑,并注重政策体系建设,提升产业化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秸秆 产生量 可收集量“ 五料化”利用 直接还田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表面电火花沉积耐磨涂层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4
作者 杨金朋 王子君 +5 位作者 张新颖 高峰 陈晓明 徐志宇 朱广林 郭策安 《装备环境工程》 2025年第1期31-49,共19页
系统概述了近十年来电火花沉积技术在钢表面耐磨涂层制备领域的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趋势,重点聚焦其技术原理、材料应用及工艺优化。首先,阐述了电火花沉积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其工艺流程和影响因素。其次,从电极材料的成分出发,详细分... 系统概述了近十年来电火花沉积技术在钢表面耐磨涂层制备领域的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趋势,重点聚焦其技术原理、材料应用及工艺优化。首先,阐述了电火花沉积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其工艺流程和影响因素。其次,从电极材料的成分出发,详细分析了不同的耐磨涂层,包括难熔单金属涂层、传统合金涂层、高熵合金涂层、非晶合金涂层及复合材料涂层,分别从沉积条件、微观结构、硬度和摩擦学性能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探讨,并归纳总结了相关研究成果,全面展现了其性能特点与应用潜力。最后,进一步探讨了电火花沉积技术的发展趋势,重点分析了涂层形成机理的深入研究、新型涂层材料的开发、沉积工艺参数的优化、大面积低成本制备技术以及沉积工艺的自动化实现等多个方面,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沉积 耐磨涂层 高熵合金 非晶合金 复合材料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化筛选视角的土默特汉藏融合佛殿形制演变探析
5
作者 陈泽群 徐志宇 +1 位作者 韩松江 张楠 《世界建筑》 2025年第5期82-89,共8页
本文以文化筛选理论为基础,系统探析了土默特地区从明代中期到清末的佛殿形制演变过程。聚焦于大召、席力图召等典型案例,结合文献与测绘资料,通过史料的对比与分析,探讨了汉藏融合建筑形制的发展路径与形成原因。研究表明,土默特形制... 本文以文化筛选理论为基础,系统探析了土默特地区从明代中期到清末的佛殿形制演变过程。聚焦于大召、席力图召等典型案例,结合文献与测绘资料,通过史料的对比与分析,探讨了汉藏融合建筑形制的发展路径与形成原因。研究表明,土默特形制经历了3个文化筛选阶段:明后期,引入了安多形制的汉式结构;清初,格鲁派建筑风格逐步主导,空间布局与装饰日益多元化;清中晚期,汉式、藏式与蒙古民居风格深度交融。最终推论,土默特融合形制的演变是多层次、多阶段的文化筛选过程,是不同时空下的政治考量、匠人技艺以及使用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机制包括多方影响性、选择倾向性和适应修改性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交互作用。本研究深化了对蒙古高原汉藏融合建筑的理解,为文化筛选理论在建筑领域的拓展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默特形制 藏传佛教建筑 汉藏融合 文化筛选 文化圈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对油菜秸秆营养品质及其牛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娜 郭万正 +5 位作者 樊启文 黄静 杜恩存 陈芳 徐志宇 魏金涛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81-187,共7页
为研究不同处理对油菜秸秆营养价值及瘤胃降解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将油菜秸秆经高压、酶菌协同发酵、高压和酶菌协同发酵复合法处理,并测定其营养成分,并选用3头健康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黑安格斯阉牛,采用尼龙袋法测定油菜秸秆(RS)、高压... 为研究不同处理对油菜秸秆营养价值及瘤胃降解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将油菜秸秆经高压、酶菌协同发酵、高压和酶菌协同发酵复合法处理,并测定其营养成分,并选用3头健康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黑安格斯阉牛,采用尼龙袋法测定油菜秸秆(RS)、高压油菜秸秆(HPRS)、酶菌协同发酵高压油菜秸秆(SFHPRS)的主要营养成分在瘤胃中的降解率和动态降解模型参数。试验结果表明:SFHPRS的总能、粗蛋白质含量都显著高于RS和HPRS(P<0.05);酶菌协同发酵处理可以显著降低油菜籽秸秆中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提高相对饲用价值(RFV)、相对饲草品质(RFQ)及饲草分级指数(GI)(P<0.05)。RS、HPRS、SFHPRS的干物质、有机物、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72 h瘤胃降解率呈现出一致的规律,即SFHPRS>HPRS>RS,瘤胃消化0~72 h内SFHPRS的粗蛋白质瘤胃降解率显著高于RS、HPRS(P<0.05)。SFHPRS的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的快速降解部分、有效降解率均显著高于RS、HPRS(P<0.05)。综上可知,本试验条件下,油菜秸秆进行酶菌协同发酵后,总能、粗蛋白质含量均有所提高,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显著下降。采用高压和酶菌协同发酵的复合法,能够更有效提高油菜秸秆饲料主要营养成分在瘤胃中的降解率,提升其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秸秆 高压 酶菌协同发酵 尼龙袋法 瘤胃降解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工科专业课微信公众号建设——以“运动控制系统”精品课程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徐志宇 余有灵 彭澎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19年第6期37-42,共6页
以同济大学"运动控制系统"精品课程建设为例,分析了大学工科专业课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结合智能手机和微信App的普及性,建设了专业课微信公众号,具备群发推送、在线对话、用户自主阅读3个功能。为便于用户自主阅读,利用... 以同济大学"运动控制系统"精品课程建设为例,分析了大学工科专业课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结合智能手机和微信App的普及性,建设了专业课微信公众号,具备群发推送、在线对话、用户自主阅读3个功能。为便于用户自主阅读,利用自定义菜单,设计了微信公众号的主要板块及子项。通过教学实践中的3个典型案例,展示了课程公众号在实现课堂与实验室的翻转,改善教学效果,增进师生互动,提高学习兴趣,训练独立思考能力,树立科学精神等方面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公众号 课程教学改革 群发推送 在线对话 自主阅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情防控期间实质等效导向在线教学探索
8
作者 徐志宇 王宁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21年第8期5-9,23,共6页
针对教育部提出的“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要求,提出了云课堂与在线学习平台相结合的在线教学解决方案。利用ZOOM软件实现云课堂教学,确保师生线上实时互动。借助CANVAS平台优化在线课程管理,全面强化师生在课前、课内... 针对教育部提出的“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要求,提出了云课堂与在线学习平台相结合的在线教学解决方案。利用ZOOM软件实现云课堂教学,确保师生线上实时互动。借助CANVAS平台优化在线课程管理,全面强化师生在课前、课内、课后的线上非实时互动。通过一节专业课的教学设计,对比分析线上、线下教学的优势与不足,论证“实质等效”的可能性,为建设混合式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教学 实质等效 云课堂 在线课程管理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旋加速器制备^(89)Zr及其纯化和标记研究
9
作者 徐志宇 杨大参 +3 位作者 王桂香 程晚亭 王枫清 马福秋 《同位素》 CAS 2024年第2期139-145,共7页
为了获得高质量^(89)Zr核素用于核医学显像,利用HM-20S型回旋加速器辐照^(89)Y靶制备^(89)Zr,对核反应激发函数进行了计算,设计了靶系统并制备靶片通过回旋加速器辐照制备^(89)Zr,对靶片放化分离方法和^(89)Zr标记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 为了获得高质量^(89)Zr核素用于核医学显像,利用HM-20S型回旋加速器辐照^(89)Y靶制备^(89)Zr,对核反应激发函数进行了计算,设计了靶系统并制备靶片通过回旋加速器辐照制备^(89)Zr,对靶片放化分离方法和^(89)Zr标记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回旋加速器制备^(89)Zr最佳束流能量为9~13.5 MeV,其中在13.5 MeV能量处获得最大反应截面。回旋加速器束流引出为14 MeV,经真空膜和靶膜衰减后剩余能量约为12.86 MeV,束流在^(89)Y靶中呈高斯分布,射程约为0.821 mm。^(89)Y靶片经15μA束流辐照1.50~3.33 h,得到轰击结束时^(89)Zr活度为22.20~85.45 mCi,产额约为36.51~63.30 MBq/(μA·h)。采用UTEVA树脂从辐照后的靶片中分离^(89)Zr,^(89)Zr回收率为86.27%,Y(Ⅲ)去除率为99.80%。^(89)Zr-DFO-NCS标记化合物放化纯度>98%,标记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9)Zr ^(89)Y 医用同位素 回旋加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ranet与防火墙技术
10
作者 徐志宇 黄健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30-33,共4页
本文从技术与安全角度分析了Intranet和防火墙技术。主要介绍了Intranet的网络互连和交换技术,以及防火墙技术的分类与典型配置。
关键词 INTRANET 防火墙 路由器 网关 企业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农业发展下的生态农场建设:沿革、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7
11
作者 徐湘博 徐融 +4 位作者 张林秀 胡潇方 李晓阳 薛颖昊 徐志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1-712,共12页
我国生态农场建设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了国内外生态农业与生态农场概念和政策实践的发展轨迹,运用文献计量法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进展与差异,并提出了针对我国生态农场建设的系统性建议。研究发现:1)虽然我国生... 我国生态农场建设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了国内外生态农业与生态农场概念和政策实践的发展轨迹,运用文献计量法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进展与差异,并提出了针对我国生态农场建设的系统性建议。研究发现:1)虽然我国生态农业研究与实践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形成了集“概念-研究-实践-政策”于一体的生态农业发展体系;2)近30年,国内外关于生态农业和生态农场的研究热度呈指数上升趋势,但发表在中文期刊上的文献数量从2017年开始出现下降;3)从研究主题看,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上的关于中国生态农业的研究与全球研究相比,均共同关注了“气候变化”和“生态风险”等议题,而国内期刊上的文献更多关注“生态农场”“家庭农场”“休闲农业”等具体政策实施对象;4)国内外关于生态农业的研究,在定量判定生态农业模式、生态农业措施之间及其与粮食产量之间作用关系、农场规模化与农场绩效表现关系、生态农业措施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有效性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基于此,本文提出在推动我国生态农场建设过程中应该:1)重视生态农场领域的理论研究和技术研发;2)加强生态农场建设的政策顶层设计和对政策执行的监督机制;3)注重生态农场建设的品牌建设和宣传,以提高公众对生态农场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生态农场 政策演进 可持续性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典型生态农业主体的实践特征与发展建议——基于431个国家级生态农场的研究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潇方 孙仁华 +4 位作者 孙元丰 李晓阳 高戈 徐志宇 严东权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75-1085,共11页
生态农场是实现资源匹配、环境友好、食品安全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是生态农业的具体实践者,代表我国当前生态农业生产经营的较高水平。本文基于431个国家级生态农场数据,对我国生态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基本特征、生态农业技术措施应用、... 生态农场是实现资源匹配、环境友好、食品安全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是生态农业的具体实践者,代表我国当前生态农业生产经营的较高水平。本文基于431个国家级生态农场数据,对我国生态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基本特征、生态农业技术措施应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情况等进行分析与讨论,并提出建议与展望。研究发现:1)主体平均规模为317.4 hm^(2),平均注册登记资金为2312.3万元。生产农产品类别丰富,产业业态多样,获产品或管理认证的主体占94.3%。农场主平均年龄为47.6岁,高中及以上学历占96.7%。2)有种植过程的主体均应用生态农业技术措施,其中人工除草、布设杀虫灯、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和布设黄/蓝板等措施应用率高。技术措施的选用可能与主体种植经验、技术难易程度及政策引导等因素有关。3)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水平高,各项废弃物回收利用率均在95%以上,好氧堆肥是最常用的处理方式。处理方式较为单一可能与废弃物特点、处理成本、实施难易程度及政策考核方向等因素有关。基于本研究结果,建议给予不同规模、类型的主体差异化政策支持,鼓励主体探索应用更适宜的生态农业技术,建议行业专家与技术人员加强对主体的技术指导与监测评估,并加强对生态农场的生态与社会效益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场 经济特征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可持续发展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生态农场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25
13
作者 乔玉辉 甄华杨 +6 位作者 徐志宇 居学海 王宏燕 陈欣 章家恩 高尚宾 李季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6-211,共6页
生态农场作为生态农业的落地载体,兼顾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市场灵活性,在带动农户发展专业化、标准化、绿色化生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新形势下,各地已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生态农场典型案例。2016—2017年,作者重点... 生态农场作为生态农业的落地载体,兼顾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市场灵活性,在带动农户发展专业化、标准化、绿色化生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新形势下,各地已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生态农场典型案例。2016—2017年,作者重点围绕面源污染防控与农业清洁生产,以我国东部15个省市的468家生态农场为研究对象,制定调查问卷开展典型案例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90%的农场成立时间在15年以下,生态农场经营者的平均年龄为47.5岁,土地面积在6.6~16.6hm2的农场占到40%,土地平均租金为11 040元·hm?2·a?1;以公司、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为组织形式的农场各占23%、40%和30%;进行了农产品质量认证的农场占到73%;生态农业措施采用率排在前5位的是有机肥/堆肥、人工/机械除草、轮作、清洁田园、杀虫灯/秸秆还田;养殖农场的生态意识较为淡薄,生态措施的采用情况也不乐观。在农场投入方面,种植农场的肥料投入和养殖农场的饲料投入最高,劳动力工资平均在3~4万元·cap.?1·a?1;种植农场收益率为?21%~70%,养殖农场为13%~337%,种养结合农场为?21%~152%;50%的农场获得过农业补贴。从调研结果看,我国生态农场有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但还处于初级阶段,缺乏相应的指导。文章在调研的基础上还从技术应用、产业融合、成本收益、销售途径及补贴政策等方面分析了生态农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我国生态农场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生态农场 面源污染防控 农业清洁生产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FID的越南高校课堂考勤信息管理系统开发
14
作者 范俊达 许维胜 徐志宇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13年第4期98-102,共5页
现阶段,越南高校课堂考勤大都沿用传统的人工点名方式,效率低下且影响正常教学。为此本文应用射频识别(RFID)技术,开发课堂考勤信息的计算机管理系统。采用校园一卡通和TSW-F3RF型感应卡读写器作为身份标识和考勤设备;设计考勤信息数据... 现阶段,越南高校课堂考勤大都沿用传统的人工点名方式,效率低下且影响正常教学。为此本文应用射频识别(RFID)技术,开发课堂考勤信息的计算机管理系统。采用校园一卡通和TSW-F3RF型感应卡读写器作为身份标识和考勤设备;设计考勤信息数据库的局部、全局ER模型,并用Microsoft Access实现;用Visual Basic编制用户界面。可实现考勤信息记录、学生请假、教师审核等多项功能。原型系统的实验测试结果验证了其有效性。该成果将有助于提高越南高校行政办公效率,推进校园信息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考勤信息管理系统 射频识别(RFID) 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 VISUAL Basic程序语言 校园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预处理方式对油菜秸秆微贮饲料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伍玉鹏 刘恒恒 +2 位作者 胡荣桂 徐志宇 王砚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134-139,共6页
破坏油菜秸秆表皮的纤维结构并充分发挥乳酸菌的作用是微贮制备优质油菜秸秆饲料的关键。本研究利用秸秆腐熟剂破坏油菜秸秆表皮结构,利用高温蒸煮调控优势菌群,通过比较高温蒸煮、秸秆腐熟剂好氧发酵和乳酸菌厌氧发酵的不同组合,筛选... 破坏油菜秸秆表皮的纤维结构并充分发挥乳酸菌的作用是微贮制备优质油菜秸秆饲料的关键。本研究利用秸秆腐熟剂破坏油菜秸秆表皮结构,利用高温蒸煮调控优势菌群,通过比较高温蒸煮、秸秆腐熟剂好氧发酵和乳酸菌厌氧发酵的不同组合,筛选较优的油菜秸秆微贮饲料化前处理方法,以提高油菜秸秆微贮效率和发酵品质。不同组合处理的结果对比显示:利用秸秆腐熟剂进行7 d的好氧发酵,然后进行高温蒸煮,最后利用乳酸菌进行33 d的厌氧发酵是对油菜秸秆进行饲料化微贮的最佳方法。该方法在不延长总体饲料制备时间的前提下,获得了最高的秸秆饲料感官评分(82分),较常规微贮提高了78%,显著低于常规处理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分别为62.3%和47.2%),并拥有更高的粗蛋白质(CP)(5.67%)和乳酸(3.42%)含量,能够有效提高油菜秸秆饲用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秸秆 微贮 饲料品质 预处理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同位素^(202)Hg稀释技术测定土壤汞有效性——与化学提取方法比较 被引量:2
16
作者 郑顺安 徐志宇 +1 位作者 王飞 郑向群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7-94,共8页
准确评价汞(Hg)在土壤中的有效性对预测污染土壤中Hg的潜在生态风险及其环境质量标准的修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稳定同位素202Hg稀释技术及同位素交换动力学方法(IEK)分析红壤和潮土中同位素可交换Hg含量(E值)及同位素可利用... 准确评价汞(Hg)在土壤中的有效性对预测污染土壤中Hg的潜在生态风险及其环境质量标准的修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稳定同位素202Hg稀释技术及同位素交换动力学方法(IEK)分析红壤和潮土中同位素可交换Hg含量(E值)及同位素可利用态Hg含量(Ea),并与4种单一提取法和1种连续提取法(改进的BCR法)获得的土壤有效态Hg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外源稳定同位素202Hg加入土壤后,红壤和潮土的悬浮液中同位素交换均在24 h后达到稳定状态。同位素交换动力学方程对悬浮液中同位素比值及土壤同位素交换态含量Et值的变化有比较理想的拟合效果,红壤三个间段的E值(E1 min、E1 min-24 h和E>24 h)及所占全量的比例均高于潮土。两种土壤Ea(为E1 min与E1 min-24 h之和)所占全量的比例为38%~60%,显著高于单一提取法中提取率最高的0.03%TGA-1/15 mol L-1Na2HPO4(10%~15%)及连续提取的∑BCR(20%~27%,为酸可提取态、还原态和氧化态占全量之和),这表明与化学方法相比较,用土壤同位素可利用态Hg含量(Ea)作为土壤中有效态Hg含量的表征可能偏高,原因可能与外源同位素被土壤固持及土壤悬浮液的性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稀释 化学提取 土壤 同位素交换动力学(IE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膜残留污染防控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87
17
作者 薛颖昊 曹肆林 +3 位作者 徐志宇 靳拓 贾涛 严昌荣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95-1600,共6页
地膜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资之一,地膜覆盖已广泛应用到全国,尤其是北方干旱、半干旱和南方的高山冷凉地区,且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2015年地膜用量达145.5万t,覆盖面积达1 831.8万hm^2。地膜覆盖技术对保障中国食物安全供给做出了... 地膜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资之一,地膜覆盖已广泛应用到全国,尤其是北方干旱、半干旱和南方的高山冷凉地区,且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2015年地膜用量达145.5万t,覆盖面积达1 831.8万hm^2。地膜覆盖技术对保障中国食物安全供给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随着地膜投入量和使用年限不断增加,大量农膜残留在土壤中,不但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持续进行,而且对农业环境安全与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通过分析生物降解地膜替代、一膜两(多)用、机械化地膜回收等地膜残留污染防控关键技术的现状,提出未来应对地膜残留污染的技术措施和策略,为地膜覆盖技术合理应用和残膜污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残留污染 防控技术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生态农场发展空间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13
18
作者 高尚宾 宋成军 +4 位作者 徐志宇 孙仁华 薛颖昊 胡潇方 乔玉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733-1741,共9页
生态农场是发达国家农业环境政策的主要实施对象,是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单位,成为农业绿色发展的有效抓手。本文依托跨时7年的生态农场调查数据,结合农业农村部5年的生态农业基地建设经验,得出了我国4个区域和3类生态农场的经济参数... 生态农场是发达国家农业环境政策的主要实施对象,是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单位,成为农业绿色发展的有效抓手。本文依托跨时7年的生态农场调查数据,结合农业农村部5年的生态农业基地建设经验,得出了我国4个区域和3类生态农场的经济参数,进一步依据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规划,按照3%~5%生态化转型比例,评估了生态农场在区域和全国尺度的发展空间,分析了生态农场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产业价值,从战略层面提出我国近期生态农场建设的最新要求和政策建议。结果显示:1)从区域看,华南地区生态农场投入产出效率最高,东北地区生态农场投入产出效率最低;从类型看,种养结合单体产投比和利润率最高,养殖型和种植型单体产投比、利润率较小。2)到2022年,国内生态农场将达到3万~5万家,生态农场区域规模排序为: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北地区>华南地区,可有效带动市场投资和提供就业机会。3)近期应在“长三角”地区和部分重点区域,率先建成一批具有全国示范引领作用的生态农场,逐步向全国推广生态农场评价工作,优化生态农场补偿政策,打造生态农场大数据系统,培育生态农场产业化平台,创设生态农场产业投融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场 生态振兴 农业绿色发展 高效生态农业 经济特征 发展趋势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型/246型氟橡胶多段硫化机理及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东翰 段佳玉 +2 位作者 张超 徐志宇 方庆红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202-12208,共7页
选用2601氟橡胶(2601FKM)和2461氟橡胶(2461FKM)为原料,N,N′-双亚肉桂基-1,6-己二胺为硫化剂,制备了加工性能优异、强度适中、低温性能好的氟橡胶共混胶。采用氟谱固体核磁(^(19)F MAS-NMR)、红外光谱(ATR-FTIR)分析了2601FKM、2461FK... 选用2601氟橡胶(2601FKM)和2461氟橡胶(2461FKM)为原料,N,N′-双亚肉桂基-1,6-己二胺为硫化剂,制备了加工性能优异、强度适中、低温性能好的氟橡胶共混胶。采用氟谱固体核磁(^(19)F MAS-NMR)、红外光谱(ATR-FTIR)分析了2601FKM、2461FKM及其共混胶多段硫化过程中链结构的演变,提出了该共混胶的多段硫化机理。进一步地,对共混胶的硫化特性和交联密度进行了测试分析,并采用差式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A)和拉伸试验对比了一段硫化和二段硫化产物的热性能和拉伸性能。结果表明,2601FKM和2461FKM二段硫化产物交联键含量均高于一段硫化,2461FKM二段硫化产物的交联键含量是2601FKM的1.67倍;当2601FKM/2461FKM共混比为40/60时,硫化产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均较低,一段硫化产物的T_(g)为-16.5℃,二段硫化产物的T_(g)为-12.1℃,耐低温性良好;随着共混胶中2461FKM用量的增加,两段硫化产物的热分解温度(T_(d))均明显升高;随着共混胶中2461FKM用量的增加,其拉伸强度线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橡胶 多段硫化 硫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及其秸秆在肉羊瘤胃降解率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武莹莲 屠焰 +5 位作者 薛颖昊 康凌云 哈丽代·热合木江 孔路欣 马长永 徐志宇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115-120,共6页
文章旨在通过分析油菜及其秸秆的营养成分和在羊瘤胃中的降解特性,为油菜作为反刍动物饲草资源提供营养参数。试验采用尼龙袋法,用9只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湖羊测定全株油菜和油菜秸秆在6、12、24、48、72和96 h时的瘤胃降解率。结果表明... 文章旨在通过分析油菜及其秸秆的营养成分和在羊瘤胃中的降解特性,为油菜作为反刍动物饲草资源提供营养参数。试验采用尼龙袋法,用9只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湖羊测定全株油菜和油菜秸秆在6、12、24、48、72和96 h时的瘤胃降解率。结果表明:全株油菜的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含量明显高于油菜秸秆;油菜及其秸秆的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CP的降解率分别在24.62%~47.90%及12.14%~29.12%、7.43%~19.92%及6.05%~18.70%、3.70%~9.59%及3.74%~9.96%、18.48%~44.87%及4.29%~10.88%;全株油菜在任意时间点的DM和CP降解率,及其DM和CP的快速降解部分、慢速降解部分和有效降解率均显著高于油菜秸秆(P<0.05),而NDF与ADF的降解参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全株油菜和油菜秸秆在瘤胃中的降解率均较低,相比之下,全株油菜更易被羊瘤胃消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秸秆 全株油菜 饲料化 瘤胃降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