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C/Cu基仿生非光滑耐磨复合涂层的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徐德生 任露泉 +1 位作者 邱小明 王萍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48-151,共4页
磨粒磨损是矿山、工程和农业机械失效的主要原因 ,采用仿生非光滑表面可提高耐磨粒磨损性能。本文采用高频钎焊方法在 4 5号钢表面制备了 WC/Cu非光滑耐磨复合涂层 ,测试了复合涂层孔隙度 ,研究了 WC质量分数、磨粒尺寸、载荷等对其耐... 磨粒磨损是矿山、工程和农业机械失效的主要原因 ,采用仿生非光滑表面可提高耐磨粒磨损性能。本文采用高频钎焊方法在 4 5号钢表面制备了 WC/Cu非光滑耐磨复合涂层 ,测试了复合涂层孔隙度 ,研究了 WC质量分数、磨粒尺寸、载荷等对其耐磨性的影响 ,分析了非光滑涂层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 ,在钎剂为 WC质量 4 %时复合涂层孔隙度低 ,复合涂层与 4 5号钢基体为良好的冶金结合 ,界面区组织致密。磨粒磨损时 ,WC颗粒在涂层表面凸起 ,形成非光滑表面可阻碍磨粒对基体的犁削并使部分磨粒由滑动变为滚动是仿生非光滑复合涂层具有高耐磨粒磨损性能的主要原因。当 WC质量分数在 5 0 %时 ,非光滑涂层耐磨性最好 ,其耐磨性随载荷或磨粒尺寸增大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 复合涂层 磨粒磨损 钎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冬多糖中抗急性心肌缺血活性部位研究 被引量:59
2
作者 徐德生 冯怡 +3 位作者 周跃华 张晓晨 林晓 邓海林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832-837,共6页
目的 :筛选麦冬多糖中抗心肌缺血的活性部位 ,明确其抗心肌缺血作用。方法 :以异丙肾上腺素造成大鼠心肌坏死程度为评价指标 ,筛选麦冬多糖中不同分子量的组分 ,通过垂体后叶素诱发大鼠冠状动脉痉挛实验以及冠状动脉结扎致大鼠急性心肌... 目的 :筛选麦冬多糖中抗心肌缺血的活性部位 ,明确其抗心肌缺血作用。方法 :以异丙肾上腺素造成大鼠心肌坏死程度为评价指标 ,筛选麦冬多糖中不同分子量的组分 ,通过垂体后叶素诱发大鼠冠状动脉痉挛实验以及冠状动脉结扎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实验 ,证明了麦冬活性多糖的抗心肌缺血作用。结果 :麦冬活性多糖可拮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S T段抬高 ,可使结扎大鼠冠脉后升高的S T段明显降低 ,同时降低动物血清中CK和LDH含量升高 ,对心肌缺血造成的SOD降低和MDA增加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 :麦冬活性多糖可保护心肌细胞 ,同时具有抑制心肌缺血造成的自由基生成增加和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多糖 抗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镇痛药物经静脉超前镇痛效应的观察 被引量:62
3
作者 徐德生 王国年 王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68-170,共3页
目的 观察术前单次及术中持续静脉注射不同镇痛药物的超前镇痛效应。方法 90 例静吸复合全麻下行下腹部肿瘤手术(包括直肠癌、结肠癌)病人随机分为三组。曲马多组(T组): 切皮前10min静脉注射曲马多2.0mg/kg及术中持续静脉注射0.5mg... 目的 观察术前单次及术中持续静脉注射不同镇痛药物的超前镇痛效应。方法 90 例静吸复合全麻下行下腹部肿瘤手术(包括直肠癌、结肠癌)病人随机分为三组。曲马多组(T组): 切皮前10min静脉注射曲马多2.0mg/kg及术中持续静脉注射0.5mg·kg-1·h-1至术毕;氯胺酮 组(K组):切皮前3min静脉注射氯胺酮1.5mg/kg及术中持续静脉注射0.5mg·kg-1·h-1至术 毕;对照组(C组):切皮前及术中给予生理盐水。术后均采用PCEA设备镇痛。记录术后视觉模拟评 分(VAS)及Ramsay评分、术后镇痛药物用量、PCEA有效按压次数及并发症。结果 术后VAS评分 仅T组在术后3、4、6、12h点显著低于K组和C组(P<0.05)。术后硬膜外各时点镇痛药用量及各时 段内PCEA有效按压次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T组瘙痒的发生率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  切皮前及术中持续静注曲马多或氯胺酮均未减少术后镇痛药用量,未能显示出超前镇痛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药物 静脉 镇痛 曲马多 氯胺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共晶接触反应钎焊界面形成及腐蚀机理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徐德生 邱小明 +1 位作者 孙大谦 吴山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60-63,共4页
用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研究了铝共晶接触反应钎焊时钎缝界面的形成及其抗电化学腐蚀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Al-Zn共晶接触反应钎焊钎缝中加入Cu可有效地破坏母材Al表面的氧化膜,避免Zn对Al的溶蚀,并形成润湿性良好的Al... 用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研究了铝共晶接触反应钎焊时钎缝界面的形成及其抗电化学腐蚀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Al-Zn共晶接触反应钎焊钎缝中加入Cu可有效地破坏母材Al表面的氧化膜,避免Zn对Al的溶蚀,并形成润湿性良好的Al-Zn-Cu共晶反应钎缝;钎缝的腐蚀过程是沿晶界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钎焊 电化学腐蚀 共晶反应 腐蚀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提取物物理性质评价与改性技术研究的探索 被引量:14
5
作者 徐德生 冯怡 +3 位作者 张宁 沈岚 林晓 刘怡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6年第3期57-61,共5页
中药制剂的原料大部分是中药提取物,其理化性质不明确,往往流动性差,吸湿性强,稳定性差。对于这些物料所表现出的共性和特殊性问题很少进行系统深入的评价与研究,因而也缺少改善其不良物理性质方法(改性技术)的研究。结合我们自己的研... 中药制剂的原料大部分是中药提取物,其理化性质不明确,往往流动性差,吸湿性强,稳定性差。对于这些物料所表现出的共性和特殊性问题很少进行系统深入的评价与研究,因而也缺少改善其不良物理性质方法(改性技术)的研究。结合我们自己的研究工作,综述了中药提取物物理性质的评价方法和改性技术,为解决中药制剂的研究和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为中药由传统制剂向现代制剂向现代剂型转变提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提取物 物理性质 改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地压矿井充填工作面超前采动应力对充填体充实率的反馈机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兆会 陈明振 +8 位作者 李强 王伟 李增强 徐德生 郑晓晨 孙少龙 吴传平 郭心洋 安君琦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04-1818,共15页
高应力是深部矿井冲击地压灾变频率走高的主要原因,充填开采则是控制岩层运动,缓解采动应力集中程度,降低围岩破坏和冲击风险的有效手段。为研究采空区充填体对超前采动应力的控制能力,以山东古城煤矿1123充填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理... 高应力是深部矿井冲击地压灾变频率走高的主要原因,充填开采则是控制岩层运动,缓解采动应力集中程度,降低围岩破坏和冲击风险的有效手段。为研究采空区充填体对超前采动应力的控制能力,以山东古城煤矿1123充填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室内试验、现场实测手段探究充填开采工作面采动应力分布规律,揭示超前采动应力对充填体充实率的反馈机制,指导冲击地压矿井充实率确定。结果表明:工作面开采初期充填体充实率低于80%,坚硬顶板下沉量大,超前采动影响范围大于30 m,应力集中系数达到1.5,断层影响区采动应力影响范围和集中系数分别增至60 m和1.65,片帮冒顶等围岩失稳现象增多;实测了采空区充填体承载应力全程动态演化特征,承载应力分布曲线划分为“快速降低—短暂稳定—快速升高—缓慢降低—二次稳定”5个阶段,低充实率条件下采空区上、中、下3个区域承载应力稳定值分别为1.9、5.2、2.8 MPa;将采空区充填体划分为非充分压实区和充分压实区,构建了充填体支撑作用下坚硬顶板连续沉降模型,得到了坚硬顶板“ʅ”型沉降曲线,非充分压实区范围随充实率近似呈线性减小;试验得到充填体弹性模量和单轴抗压强度随凝固时间的演化曲线,结合顶板沉降曲线和推进速度得到工作面前后采动应力全区域分布曲线;建立了超前采动应力集中程度与充填体承载能力的负指数函数关系,揭示了超前采动应力对充填体充实率的负向反馈机制,实现充填开采降载防冲效果的定量评价;提出了充填体充实率“三位一体”协同提升措施,将1123工作面充实率升高至90%,增强了充填体承载能力,超前采动应力集中系数降至1.3,厚顶煤膨胀变形量减少至50 mm,坚硬顶板破断致冲风险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充填开采 坚硬顶板 采动应力 反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生视角下煤炭资源型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协同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徐德生 穆东 长青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4-67,共4页
基于共生理论视角对系统间协同性的内涵进行了重新界定,并在总结现有定量评价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新的协同性评价模型。采用主要煤炭资源型区域相关面板数据,对我国主要煤炭资源型区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子系统与经济发展子系统之间协... 基于共生理论视角对系统间协同性的内涵进行了重新界定,并在总结现有定量评价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新的协同性评价模型。采用主要煤炭资源型区域相关面板数据,对我国主要煤炭资源型区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子系统与经济发展子系统之间协同状态进行了定量评价,针对主要煤炭资源型区域协同度仍未达到稳定的优质协同状态及子系统间仍处于非对称性互利共生状态的改进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资源型区域 科技创新能力 经济发展 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基底部脑膜瘤(附62例分析)
8
作者 徐德生 郑立高 +2 位作者 孟忠诚 祁宜志 许钢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52-255,共4页
报告近10年连续收治的颅基底脑膜瘤62例,占同期脑膜瘤的53.1%。其中源于蝶骨嵴22例(35.5%),全组病例均经CT扫描证实。12例经MRI检查,CT上测量肿瘤直径>6cm者占85.4%。62例中50例经手术切除... 报告近10年连续收治的颅基底脑膜瘤62例,占同期脑膜瘤的53.1%。其中源于蝶骨嵴22例(35.5%),全组病例均经CT扫描证实。12例经MRI检查,CT上测量肿瘤直径>6cm者占85.4%。62例中50例经手术切除,全切除38例。Simpson分级,1级者4例(8%);2级者30例(60%);3级者4例(8%);4级者12例(24%)。40例获随访:1、2级者恢复良好,仅1例于术后5年复发,4级中6例复发(原位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显微外科手术 颅基底部 手术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非光滑耐磨复合层的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任露泉 徐德生 +1 位作者 邱小明 赵宇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9,共3页
把土壤动物体表的非光滑特征应用于耐磨复合层的仿生设计中 ,制备出仿生非光滑复合层。研究结果表明 ,非光滑表面能将磨料对表面的犁削变为滚动。在两体静载磨料磨损工况下 ,仿生非光滑耐磨复合层的耐磨性是45钢的 2 9倍。仿生非光滑耐... 把土壤动物体表的非光滑特征应用于耐磨复合层的仿生设计中 ,制备出仿生非光滑复合层。研究结果表明 ,非光滑表面能将磨料对表面的犁削变为滚动。在两体静载磨料磨损工况下 ,仿生非光滑耐磨复合层的耐磨性是45钢的 2 9倍。仿生非光滑耐磨复合层具有很高的韧性和塑性 ,且可根据需要调节复合层的厚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 非光滑 耐磨复合层 触土机械部件 磨损 钎料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提取物吸湿特性的数据分析与表征 被引量:64
10
作者 杜若飞 冯怡 +1 位作者 刘怡 徐德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767-1771,共5页
目的:对中药提取物的吸湿过程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并得到表征吸湿能力的特性参数。方法:中药提取物置恒温恒湿和恒温变湿环境中,每隔一定时间称重并计算吸湿增重,并对两组吸湿数据进行数学处理。结果:得到各中药提取物的吸湿时间曲线、吸... 目的:对中药提取物的吸湿过程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并得到表征吸湿能力的特性参数。方法:中药提取物置恒温恒湿和恒温变湿环境中,每隔一定时间称重并计算吸湿增重,并对两组吸湿数据进行数学处理。结果:得到各中药提取物的吸湿时间曲线、吸湿等温曲线以及吸湿方程、吸湿初始速度、吸湿加速度和吸湿特性参数。结论:对吸湿过程的数据处理可以为比较不同吸湿性提取物提供丰富的理论数据,新的吸湿特性参数可以直接表征中药提取物的吸湿能力,对后续的防潮工艺有较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巾药提取物 吸湿特性参数 数据处理 吸湿时间曲线 吸湿等温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料对改善强力宁提取液喷雾干燥粘壁现象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王优杰 冯怡 +3 位作者 杨胤 徐德生 阮克锋 谢亚林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辅料对解决中药复方强力宁提取液喷雾干燥粘壁的效果。方法对辅料的种类、用量,喷雾干燥的工艺进行优化,并通过对有效成分溶出度的考察初步评价其可能对药效的影响。结果强力宁提取液中添加占干膏量10%的轻质氧化镁,及3%微... 目的研究不同辅料对解决中药复方强力宁提取液喷雾干燥粘壁的效果。方法对辅料的种类、用量,喷雾干燥的工艺进行优化,并通过对有效成分溶出度的考察初步评价其可能对药效的影响。结果强力宁提取液中添加占干膏量10%的轻质氧化镁,及3%微晶纤维素,在工艺为进风温度120℃,雾化压力1.05 bar,进液体积流量4.5 mL/min,进风风量35.0 m3/h的条件下进行喷雾干燥,可有效改善粘壁问题。且紫丁香苷溶出度实验显示,加入辅料不影响药物的溶出。结论 轻质氧化镁对改善强力宁提取液喷雾干燥粘壁非常有效,同时加入少量的微晶纤维素能够改善喷雾干燥粉末的团聚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质氧化镁 微晶纤维素 喷雾干燥 粘壁 强力宁提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色法测定三七花中总皂苷的含量 被引量:36
12
作者 沈岚 冯怡 +2 位作者 徐德生 苑素云 周端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68-1370,共3页
关键词 三七花 总皂苷 比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3
作者 沈岚 林晓 +1 位作者 冯怡 徐德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5-148,共4页
关键词 分散片 处方 制备工艺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成药中挥发油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9
14
作者 史万忠 倪力军 +1 位作者 徐德生 张立国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53-1655,共3页
关键词 挥发油 有效性 提取方法 制剂工艺 质控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体流动性的研究及其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被引量:42
15
作者 章波 冯怡 +1 位作者 徐德生 刘怡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04-907,共4页
关键词 粉体 流动性研究 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冬皂苷肠溶微球的载药量和包封率研究 被引量:22
16
作者 冯怡 沈岚 +1 位作者 徐德生 吴笑如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611-613,共3页
目的 :探讨微球载药量和包封率对制剂质量评价的作用 ,提供更为精确的计算方法控制微球质量。方法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麦冬皂苷肠溶微球 ,以比色法测定微球中麦冬总皂苷含量 ,确定载药量及包封率。结果 :麦冬皂苷肠溶微球包封率 (% )为... 目的 :探讨微球载药量和包封率对制剂质量评价的作用 ,提供更为精确的计算方法控制微球质量。方法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麦冬皂苷肠溶微球 ,以比色法测定微球中麦冬总皂苷含量 ,确定载药量及包封率。结果 :麦冬皂苷肠溶微球包封率 (% )为 94 .75± 2 .6 8,载药量 (mg·g-1)为 5 4 .81± 2 .12。结论 :载药量可直接影响临床用药剂量 ,而包封率则体现了制备工艺的优劣及制剂质量。因此 ,在评价微球质量时除了检查制剂的载药量 ,更要检查其包封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皂苷 肠溶微球 载药量 包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甘草复方配伍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沈岚 张梁 +2 位作者 冯怡 徐德生 林晓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4-377,共4页
目的:研究芍药甘草复方配伍的合理性。方法:以甘草酸、甘草苷为指标性成分,运用药动学方法分别比较芍药甘草效应组分和甘草酸效应组分、甘草黄酮效应组分灌胃给药后大鼠药动学参数。结果:给予芍药甘草效应组分的大鼠与单独给予甘草酸效... 目的:研究芍药甘草复方配伍的合理性。方法:以甘草酸、甘草苷为指标性成分,运用药动学方法分别比较芍药甘草效应组分和甘草酸效应组分、甘草黄酮效应组分灌胃给药后大鼠药动学参数。结果:给予芍药甘草效应组分的大鼠与单独给予甘草酸效应组分大鼠比较,甘草酸AUC显著增加,Tmax延长,Cmax明显增加,且体内消除速率显著减慢;与单独给予甘草黄酮效应组分大鼠比较,甘草苷AUC显著增加,Cmax明显增加,Tmax提前。结论:芍药甘草效应组分配伍使用,指标性成分体内吸收增加。从药动学角度揭示了验证了芍药甘草效应组分最佳配比的合理性,为深入研究组方原理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甘草 药动学 芍药苷 甘草酸 甘草黄酮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提取物吸湿特性表征方法再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付小菊 冯怡 +4 位作者 徐德生 赵立杰 李姝琦 谢亚林 阮克锋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075-2079,共5页
目的:建立中药提取物吸湿特性表征方法,使吸湿特性描述达到直观、量化、分级的目的。方法:以与吸湿特性相关的物理性质为变量得到的吸湿影响因子Y值为指标进行聚类,并与直接以吸湿特性参数为指标的聚类结果相比较。结果:吸湿影响因子Y... 目的:建立中药提取物吸湿特性表征方法,使吸湿特性描述达到直观、量化、分级的目的。方法:以与吸湿特性相关的物理性质为变量得到的吸湿影响因子Y值为指标进行聚类,并与直接以吸湿特性参数为指标的聚类结果相比较。结果:吸湿影响因子Y值可用于表征中药提取物吸湿特性。结论:以Y值表征中药提取物吸湿特性这一表征方法简单易测、结果可靠,且可用于快速预测中药提取物粉末吸湿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提取物 吸湿特性 物理性质 表征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方分煎和合煎提取物的指纹图谱比较 被引量:15
19
作者 史万忠 徐德生 +1 位作者 刘力 石印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 :以指纹图谱层方式 ,研究补肾方分煎和合煎提取物中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 :以常规方法制备补肾方分煎和合煎的提取物 ,采用HPLC法 ,考察并确定最佳的检测波长、不同品牌的C18填料的色谱柱 ,并采用优化的色谱条件对补肾方的合煎和... 目的 :以指纹图谱层方式 ,研究补肾方分煎和合煎提取物中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 :以常规方法制备补肾方分煎和合煎的提取物 ,采用HPLC法 ,考察并确定最佳的检测波长、不同品牌的C18填料的色谱柱 ,并采用优化的色谱条件对补肾方的合煎和分煎提取物进行测定 ,比较两者指纹图谱的差异。结果 :分煎和合煎提取物中化学成分组成存在差异 ,分煎提取物中主要化学成分的提取率大于合煎提取物 ,且共有化学成分的组成比例也不同。结论 :补肾方分煎和合煎提取物中主要化学成分组成及其共有成分比例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方 指纹图谱 分煎 合煎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茯苓粉的物理性质与直压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杜焰 赵立杰 +3 位作者 熊耀坤 王松涛 冯怡 徐德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28-932,共5页
目的研究茯苓粉与直压辅料的物理性质与压缩特性。方法对茯苓粉和直压辅料进行粉体综合特征测试并比较物理性质的差异,使用数学模型方法对压缩过程进行评价和分析,从粉体固结行为与机械性质等方面研究茯苓粉的直压特性。结果茯苓粉流动... 目的研究茯苓粉与直压辅料的物理性质与压缩特性。方法对茯苓粉和直压辅料进行粉体综合特征测试并比较物理性质的差异,使用数学模型方法对压缩过程进行评价和分析,从粉体固结行为与机械性质等方面研究茯苓粉的直压特性。结果茯苓粉流动性较好,可压性一般,孔隙率-上冲压力关系和Heckel方程显示其直压特性与直压辅料有较大差距,但在高压力下可以直接压片成型。结论使用数学模型可较好地表征中药粉体的直压特性,物理性质与药物粉体的压缩成形性之间的规律性仍然需要明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粉 压缩特性 物理性质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