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咸水灌溉下冬枣光合生理性状与光响应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丛鑫 王通 +4 位作者 庞桂斌 徐立荣 徐征和 刘鸿飞 甄玉月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6期18-25,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灌溉水矿化度对冬枣光合生理性状的影响。【方法】基于大田试验,研究1g/L(S1)、2 g/L(S2)、3 g/L(S3)、4 g/L(S4)和5 g/L(S5)灌溉水矿化度下的土壤水盐分布规律与冬枣光合生理响应机制。【结果】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 【目的】研究不同灌溉水矿化度对冬枣光合生理性状的影响。【方法】基于大田试验,研究1g/L(S1)、2 g/L(S2)、3 g/L(S3)、4 g/L(S4)和5 g/L(S5)灌溉水矿化度下的土壤水盐分布规律与冬枣光合生理响应机制。【结果】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在3 g/L处理或4 g/L处理下达到峰值;与其他处理相比,4 g/L处理与5g/L处理灌溉水矿化度下的叶片叶绿素量、最大荧光效率和最大量子效率显著降低;与1g/L处理相比,3 g/L处理与4 g/L处理下的冬枣表观量子效率、最大净光合速率、光补偿点、暗呼吸速率显著升高,而光饱和点显著降低,3~4 g/L灌溉水矿化度虽然减小了冬枣的可利用光强范围,但提高了叶片的生理活性。【结论】在果实膨大期,灌溉水矿化度为1~3 g/L时,气孔限制是影响冬枣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而当灌溉水矿化度超过4 g/L时,非气孔限制因素是导致叶片光能利用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综合考虑土壤生态环境与冬枣生理过程,推荐采用3g/L矿化度的微咸水对冬枣进行灌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枣 微咸水 光合 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育期水分胁迫对葡萄叶绿素荧光参数指标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海峰 庞桂斌 +5 位作者 付玉荣 刘洪玲 苏雪伟 张立志 王昕 徐征和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共7页
研究不同生育期水分胁迫对葡萄叶绿素相对含量、叶绿素荧光特性和产量的影响,探究葡萄不同生育期水分胁迫下的叶绿素荧光响应调节机制,指导葡萄生长的灌水策略。以3 a生鲜食葡萄“玫瑰香”为供试材料,采用滴灌的灌水方式,设置了6个水分... 研究不同生育期水分胁迫对葡萄叶绿素相对含量、叶绿素荧光特性和产量的影响,探究葡萄不同生育期水分胁迫下的叶绿素荧光响应调节机制,指导葡萄生长的灌水策略。以3 a生鲜食葡萄“玫瑰香”为供试材料,采用滴灌的灌水方式,设置了6个水分胁迫处理(全生育期胁迫、萌芽期胁迫、新梢生长期胁迫、开花期胁迫、膨大期胁迫、着色期胁迫)和1个对照处理(充分灌溉田间持水量的90%)。结果表明:水分胁迫降低了葡萄叶绿素相对含量、Fv/Fm(最大光化学效率)、Y_((2))(光化学量子产量)、q^(N)(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P)(光化学淬灭系数)、ETR(电子传递速率)等光合叶绿素荧光参数指标,复水后均有所恢复,但全生育期和膨大期水分胁迫对植株造成了不可逆的影响,显著降低了果实单粒重和穗重,导致减产13.53%和11.70%;而萌芽期水分胁迫并未显著降低叶绿素相对含量,最终实现增产9.87%。萌芽期水分胁迫复水后会引起生理指标的反弹,实现葡萄的节水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叶绿素 叶绿素荧光参数 产量 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施农业雨水集蓄利用方案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孙叶 黄乾 +3 位作者 王薇 徐征和 姜瑶 薛雁 《农学学报》 2024年第6期72-82,共11页
本研究为设施农业雨水高效集蓄利用方案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其他高效节水农业评价和筛选提供参考。综合考虑经济成本、技术性能、运行管理和环境影响等四方面因素,构建设施农业雨水集蓄利用方案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秩相关分析和... 本研究为设施农业雨水高效集蓄利用方案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其他高效节水农业评价和筛选提供参考。综合考虑经济成本、技术性能、运行管理和环境影响等四方面因素,构建设施农业雨水集蓄利用方案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秩相关分析和AHP模糊综合评价(Reelies-AHP-FSE)模型,结合专家评分和序列关系法对设施农业雨水高效集蓄利用影响因子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模糊综合评价进行雨水传输系统、蓄水系统两种系统方案的打分,比选研究区设施农业雨水集蓄利用最优方案。结果表明:矩形混凝土沟+整坡处理的模糊综合指标值为3.922,为雨水传输过程技术中的优选方案;管道式蓄水结构的模糊综合评价值为4.003,为雨水蓄水方案中的最优选项。该评价方法从地形适应、蓄水效果、水质维护等方面进行了材料和形式优选,对于推广设施农业雨水集蓄利用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的秩相关分析 AHP模糊综合评价 雨水蓄水系统 雨水传输系统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位山灌区浅层地下水硝态氮污染源解析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刘凤森 徐征和 +1 位作者 潘维艳 张宏伟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50,共10页
我国地下水硝态氮(NO_(3)^(-)-N)污染问题突出,其中农区浅层地下水NO_(3)^(-)-N污染问题尤为严峻。为查明位山灌区浅层地下水NO_(3)^(-)-N的污染现状及来源,基于2019-2021年位山灌区浅层地下水的水质数据,分析了研究区地下水NO_(3)^(-)-... 我国地下水硝态氮(NO_(3)^(-)-N)污染问题突出,其中农区浅层地下水NO_(3)^(-)-N污染问题尤为严峻。为查明位山灌区浅层地下水NO_(3)^(-)-N的污染现状及来源,基于2019-2021年位山灌区浅层地下水的水质数据,分析了研究区地下水NO_(3)^(-)-N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采用绝对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APCS-MLR)解析了污染来源。结果表明,位山灌区2019-2021年地下水NO_(3)^(-)-N浓度呈逐年上升趋势,2021年的严重超标率达到了21.43%。NO_(3)^(-)-N浓度的高值主要出现在丰水期(6-9月),且随降水量的增大而升高;同时,NO_(3)^(-)-N浓度呈现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升高的变化趋势。地下水NO_(3)^(-)-N浓度还与地下水埋深、土地利用类型和农业活动等密切相关,耕地类型下的地下水浅埋区NO_(3)^(-)-N污染风险更高。根据源解析结果发现,位山灌区地下水NO_(3)^(-)-N污染主要受农业活动(48.94%)、溶滤富集+粪便污水(39.09%)、氧化还原环境(2.61%)等因子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为位山灌区地下水NO_(3)^(-)-N污染防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地下水 硝态氮 源解析 APCS-MLR 位山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化灌溉控制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1
5
作者 徐征和 吴俊河 +1 位作者 丁若冰 韩合忠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6-68,72,共4页
现代化农业对作物生长微环境要求高,对灌水时间、灌水量、灌水部位、水肥营养供给等都有更精确要求,自动化灌溉控制工程技术正是支撑现代化农业的一项基础性技术措施。为此,山东省水科院技术人员,经过多年来的技术开发与工程实践,集成... 现代化农业对作物生长微环境要求高,对灌水时间、灌水量、灌水部位、水肥营养供给等都有更精确要求,自动化灌溉控制工程技术正是支撑现代化农业的一项基础性技术措施。为此,山东省水科院技术人员,经过多年来的技术开发与工程实践,集成电子信息技术、远程测控网络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及信息采集处理技术,通过计算机通用化和模块化的设计程序,构筑供水流量、压力、土壤水分、作物生长信息、气象资料的自动监测控制系统,进行水、土环境因子的模拟优化,实现灌溉节水、作物生理、土壤湿度等技术控制指标的逼近控制,从而将农业高效节水的理论研究提高到现实的应用技术水平。该项技术已针对山东省不同种植作物、不同灌溉措施进行了系列推广,逐步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完整的应用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灌溉 系统特点与功能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quaCrop模型和水足迹理论的冬小麦水氮方案优化
6
作者 贾一凡 王昊 +2 位作者 韩策 徐征和 刘玉玉 《灌溉排水学报》 2025年第5期30-39,共10页
【目的】在不同水文年背景下,利用AquaCrop模型筛选不同施氮水平下的冬小麦最佳灌水方案,结合水足迹理论进行方案分析,评价AquaCrop模型对水肥耦合的模拟性能,为位山灌区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位山灌区田间试验... 【目的】在不同水文年背景下,利用AquaCrop模型筛选不同施氮水平下的冬小麦最佳灌水方案,结合水足迹理论进行方案分析,评价AquaCrop模型对水肥耦合的模拟性能,为位山灌区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位山灌区田间试验数据对AquaCrop模型参数进行校准,使AquaCrop模型能较好地模拟灌区冬小麦产量、地上生物量。通过评估典型水文年3个施氮水平下共76种灌水方案下的产量和灌溉水利用效率,筛选最优灌水方案,并结合土壤水分动态平衡模型进行水足迹分析。【结果】施氮量为218 kg/hm^(2)时,湿润年2008—2009年最佳灌水方案为P10(灌溉时间为拔节期、灌浆期,总灌溉定额108 mm);平水年2019—2020年最佳灌溉方案为P41(灌溉时间为抽穗期、灌浆期,总灌溉定额162 mm);干旱年2012—2013年最佳灌溉方案为P26(灌溉时间为抽穗期、灌浆期,总灌溉定额136 mm)。198、178 kg/hm^(2)施氮量对应的各典型水文年最佳灌水方案与218 kg/hm^(2)施氮量大致相同。【结论】灌溉水短缺条件下,在冬小麦抽穗期和灌浆期优先灌溉可带来较大收益。3种方案的水足迹作用过程均以绿水足迹为主,蓝水足迹在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起到辅助作用,湿润年的蓝水足迹占比相较于平水年和干旱年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quaCrop模型 灌溉方案 水足迹 水肥耦合 冬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鹊山水库水质风险模糊识别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徐征和 李福杰 +2 位作者 朱红莲 张神铭 赵钰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0-53,共4页
针对济南鹊山水库的水源污染特征,通过对水质指标的属性约简,降低了水质指标的维度。并在水质指标属性约简的基础上,利用格贴近度和择近原则对济南鹊山水库进行水源水质风险模糊识别。探讨了地表水源水质风险模糊识别的方法,为黄河下游... 针对济南鹊山水库的水源污染特征,通过对水质指标的属性约简,降低了水质指标的维度。并在水质指标属性约简的基础上,利用格贴近度和择近原则对济南鹊山水库进行水源水质风险模糊识别。探讨了地表水源水质风险模糊识别的方法,为黄河下游地区引黄水库风险预警与管理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鹊山水库 水质指标 属性约简 风险模糊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按不同自然和经济条件制定节水模式 被引量:4
8
作者 徐征和 于思亭 +2 位作者 从容 王正兴 孙洪征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7-18,共2页
为缓解山东省水资源供需矛盾 ,依据山东省不同自然和经济条件 ,制定了五种不同的农业节水模式 ,即 :平原井灌缺水区保护生态环境、鲁西北引黄井渠结合、低山丘陵渠灌、沿海经济发达区和城市近郊高新农业节水类型区 。
关键词 引黄灌区 农业节水 井灌区 节水模式 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灌溉水源联网调度与自动灌溉管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徐征和 赵钰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2-64,69,共4页
针对山东省沿海经济发达区农业用水的现状,在区域农业灌溉过程中输水工程采用多水源联网工程,建立分散水源联网调度的网络工程调控配水,对地表水、地下水进行优化配置,提出不同时段的地表水、地下水调控量,提出各水源之间的调配方案,使... 针对山东省沿海经济发达区农业用水的现状,在区域农业灌溉过程中输水工程采用多水源联网工程,建立分散水源联网调度的网络工程调控配水,对地表水、地下水进行优化配置,提出不同时段的地表水、地下水调控量,提出各水源之间的调配方案,使有限水资源满足各部分灌溉要求,提高灌溉水保证率。多水源联网网络工程的运行管理则采用现代化的自动化控制技术,使田间灌水机泵置于自动控制之下,实现分散水源集中控制,统一管理,科学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灌溉水源 联网工程 优化调度 自动化管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黄灌区灌溉水利用参数及衬砌率的分析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征和 王冬梅 韩合忠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9-32,共4页
针对引黄灌区中的井渠结合灌区,以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有限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为目的,研究探讨灌区相关灌溉水参数、衬砌率等,并以陈垓灌区为例进行了分析,初步探索了引黄井渠结合灌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的工程运行技术方案。
关键词 引黄灌区 灌溉水利用参数 衬砌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引黄灌区农业节水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征和 员汝安 +1 位作者 王继光 郭印坦 《灌溉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0-43,共4页
针对山东省引黄灌区的农业用水状况 ,提出引黄灌区需遵循引黄补源、以井保丰 ,井渠结合的基本农业生产用水思路 ,在区域范围内合理规划调控地表水、地下水 ,以保证灌区有限水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并通过工程及节水配套的应用与集成 。
关键词 山东 农业节水技术 引黄灌区 地表水 地下水 调控 节水措施 工程措施 农艺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引黄灌区节水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征和 贠汝安 +1 位作者 王继光 郭印坦 《山东水利》 2002年第2期26-27,共2页
山东省引黄灌区面积占全省耕地面积的40%左右,灌区上游主要靠引黄河水灌溉,而远离黄河的灌区下游则主要依赖开采地下水灌溉.进入20世纪80年代,黄河中上游地区持续干旱,黄河进入山东省的水量逐年减少.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黄河下游... 山东省引黄灌区面积占全省耕地面积的40%左右,灌区上游主要靠引黄河水灌溉,而远离黄河的灌区下游则主要依赖开采地下水灌溉.进入20世纪80年代,黄河中上游地区持续干旱,黄河进入山东省的水量逐年减少.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黄河下游需水量逐年增加,沿黄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引黄灌区 节约用水 地表水 地下水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山东省农业水权水市场建设的建议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征和 孔珂 《山东水利》 2020年第4期5-6,共2页
分析了山东省水权改革存在的问题,凝练经验,因地制宜提出推进山东省农业水权水市场建设、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的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 山东省 水权改革 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泥沙淤改造地区域综合效应评估研究
14
作者 徐征和 王秀茹 方英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02-206,共5页
本文对沿黄涝洼地泥沙淤改造地这一项目的综合效应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经济效应、社会效应、生态效应及其组成的综合效应。根据指标选择的科学性、实用性、相对独立性、可操作性和可比性等原则,分别建立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指标体... 本文对沿黄涝洼地泥沙淤改造地这一项目的综合效应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经济效应、社会效应、生态效应及其组成的综合效应。根据指标选择的科学性、实用性、相对独立性、可操作性和可比性等原则,分别建立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指标体系。其中经济指标包括单位土地面积纯收入、人均GDP、农村人均纯收入;社会指标包括土地利用率、灌溉面积率、人均耕地面积、供水能力;生态环境指标包括森林覆盖率、沙化土地比、土壤侵蚀比、地下水位变化、区域景观美观度。在建立一系列综合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后,在典型区内运用模糊数学法对淤改造地的综合效应进行客观评价,估算淤改造地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通过分析数据得到总体评价,以此指导沿黄涝洼地综合整治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改造地 模糊数学法 综合效应 效应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刁口河故道综合生态整治效应研究
15
作者 徐征和 王秀茹 张明亮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137,共3页
在研究分析黄河刁口河故道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故道生态综合整治的技术措施,建立了其综合生态整治效应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数学评价法对故道现状和生态整治后的河道安全、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综合整治具... 在研究分析黄河刁口河故道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故道生态综合整治的技术措施,建立了其综合生态整治效应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数学评价法对故道现状和生态整治后的河道安全、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综合整治具有较好的效应,整治后能够满足备用河道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整治 模糊评价 综合效应 黄河刁口河故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咸水灌溉对冬小麦光合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16
作者 庞桂斌 徐征和 +2 位作者 王海霞 张立志 王天宇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5-41,共7页
【目的】寻求合理的微咸水利用方式以及揭示微咸水灌溉下作物生理生长响应机理。【方法】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典型引黄灌区开展了冬小麦微咸水灌溉试验,研究了微咸水灌溉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干物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与淡水灌溉相比,... 【目的】寻求合理的微咸水利用方式以及揭示微咸水灌溉下作物生理生长响应机理。【方法】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典型引黄灌区开展了冬小麦微咸水灌溉试验,研究了微咸水灌溉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干物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与淡水灌溉相比,采用矿化度3 g/L微咸水灌溉时,拔节期、灌浆期灌2水和拔节期灌1水均会导致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下降,但是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却不显著,微咸水灌溉在降低蒸腾速率的同时维持着较高的净光合速率,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2.8%~43.2%;微咸水灌溉抑制了冬小麦的株高和干物质积累,淡水-微咸水组合灌溉虽然导致产量降低3%~13%,但节约淡水资源50%~67%;相同灌溉水质下,与灌浆期不灌水相比,灌水有利于籽粒的灌浆,提高了千粒质量,实现冬小麦增产11.2%~11.4%。【结论】因此,淡水-微咸水-微咸水的灌溉模式用于该地区冬小麦田间灌溉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微咸水灌溉 光合特征 叶片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论边连通度的平原水网区水系连通性定量评价 被引量:24
17
作者 赵进勇 董哲仁 +3 位作者 杨晓敏 张晶 马栋 徐征和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共6页
河湖水系保持连通是流域内河流与湖泊、河道与河漫滩之间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物种流保持畅通的基本条件,也是优化水资源配置战略格局、提高水利保障能力、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举措。利用GIS平台和图论理论,研究河湖水系的系... 河湖水系保持连通是流域内河流与湖泊、河道与河漫滩之间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物种流保持畅通的基本条件,也是优化水资源配置战略格局、提高水利保障能力、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举措。利用GIS平台和图论理论,研究河湖水系的系统性连通程度定量评价技术,以胶东地区为例,分析了胶东调水东线工程和引黄济青工程实施后山东半岛东部地区水网连通情况。结果表明,胶东调水东线工程实施后连通度可提高50%。此方法可为平原水网区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河湖水系连通规划及闸坝调度方案优化等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湖水系 图论 边连通度 邻接矩阵 水生态保护与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民县微咸水灌溉区土壤水盐运移数值模拟及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志强 徐征和 +3 位作者 闫良国 庞桂斌 王通 张立志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3-39,共7页
为合理利用水资源、保证地下水盐环境,以惠民县桑落墅项目区为研究对象,运用HYDRUS软件,构建了土壤水盐运移数值模型,并在微咸水灌溉条件下对该地区土壤水盐运移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HYDRUS模型可以较好对土壤水盐运移规律... 为合理利用水资源、保证地下水盐环境,以惠民县桑落墅项目区为研究对象,运用HYDRUS软件,构建了土壤水盐运移数值模型,并在微咸水灌溉条件下对该地区土壤水盐运移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HYDRUS模型可以较好对土壤水盐运移规律进行模拟,按照淡水-微咸水-淡水顺序灌溉,每次灌后土壤湿润层积盐位置分别离土壤表层40、40、20 cm。5月土壤含盐量最低,4月土壤含盐量较3、5月偏高。3月土壤含水率最低,5月较3、4月要高。3、4、5月,研究区地下水埋深变化范围为0.7~3.5 m。研究区域土壤属于轻度盐渍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民县 微咸水灌溉 数值模拟 分布特征 运移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坡度条件下的水土流失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丛鑫 边振 +7 位作者 薛春珂 孙晶辉 陈振江 蒋国民 徐征和 徐晶 王毅 王坤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4-128,共5页
近年来随着生产建设项目的扩增,济南市南部山区水土流失显著加剧。为保护济南泉水的重要补给区,亟需对南部山区水土流失特征及其治理措施进行深入研究。本研究基于济南市水文局济西水土保持监测实验站径流小区产流产沙数据,结合降雨、... 近年来随着生产建设项目的扩增,济南市南部山区水土流失显著加剧。为保护济南泉水的重要补给区,亟需对南部山区水土流失特征及其治理措施进行深入研究。本研究基于济南市水文局济西水土保持监测实验站径流小区产流产沙数据,结合降雨、土壤和植被因素,对不同坡度下的水土流失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表明:(1)径流深和土壤侵蚀量随坡度增加而增大,最大值出现在2025°坡面;(2)不同坡度径流深均值与平均雨强具有明显相关性,径流深随降雨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土壤侵蚀量除与降雨特征有关外,同时受地表植被与土壤特征影响明显,土壤侵蚀量随降雨强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植被覆盖度的增加而减少,通过坡面植物措施,水土流失程度明显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小区 坡度 水土流失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邢家渡灌区地下水动态特征及驱动因素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通 徐征和 +1 位作者 张立志 赵志强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9-54,共6页
为促进引黄灌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灌区地下水良性循环,以济南市邢家渡引黄灌区为研究对象,基于1986—2013年灌区相关数据,采用趋势分析方法、ArcGIS软件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灌区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对地下水的影响... 为促进引黄灌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灌区地下水良性循环,以济南市邢家渡引黄灌区为研究对象,基于1986—2013年灌区相关数据,采用趋势分析方法、ArcGIS软件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灌区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对地下水的影响。结果表明:灌区降水量和蒸发量分别呈现非显著性增大和减小趋势,而灌区总用水量、地表水灌溉量和地下水开采量分别具有显著增大、减小和增大趋势。灌区地下水位动态变化分为水位抬升期(1986—1995年)、水位下降期(1996—2000年)和水位平稳期(2001—2013年)3个阶段。1990—2010年,灌区上游和中游地下水位较高,水位有小幅下降;灌区下游地下水位较低,水位下降幅度较大。灌区地下水位动态变化驱动因素的灰色关联度有很大差异,自然因素(关联度均大于0.65)对灌区地下水位动态变化具有较大影响,人为因素对地下水影响程度因地区而异,灌区上游、中游主要受地表水灌溉影响,而下游受地下水开采影响程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位 动态变化 驱动因素 灰色关联法 邢家渡引黄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