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合物基电磁屏蔽材料(PEMSM)在纺织领域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春翔 李姣 +3 位作者 李倩 刘常威 解开放 徐广标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6-95,共10页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5G时代已经到来,人类获得了更快更好的通信体验。然而,随之而来的电磁干扰和辐射问题对社会安全与人体健康构成了日益严峻的威胁。在此背景下,宽频带、高效率、轻量化及多功能化的电磁屏蔽材料成为了研究领域的热点。...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5G时代已经到来,人类获得了更快更好的通信体验。然而,随之而来的电磁干扰和辐射问题对社会安全与人体健康构成了日益严峻的威胁。在此背景下,宽频带、高效率、轻量化及多功能化的电磁屏蔽材料成为了研究领域的热点。聚合物因其具有低密度、低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及易加工等特性,且部分聚合物展现出优异的吸波性能,故在电磁屏蔽材料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制备兼具轻量化、良好柔韧性、优异力学性能及多功能性的高效屏蔽材料方面,聚合物基电磁屏蔽织物具有突出的优势。本文基于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原理与结构,系统阐述了聚合物基电磁屏蔽材料的特性,并综述了其在纺织领域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电磁屏蔽织物及智能传感材料的深度研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屏蔽 聚合物 织物 聚苯胺 聚偏氟乙烯 聚酰亚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拉草絮片制备工艺优化与性能评价
2
作者 郭春良 胡立霞 +1 位作者 沈华 徐广标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5年第1期26-30,共5页
以乌拉草和ES纤维为原料,采用热风粘合工艺制备了9种乌拉草/ES纤维复合絮片,通过正交优化和极差分析评价了9种絮片的透气性、透湿性、保暖性及压缩性能,结果表明当乌拉草/ES纤维混合比为8∶2,热粘温度为145℃,热粘时间15 min时,复合絮... 以乌拉草和ES纤维为原料,采用热风粘合工艺制备了9种乌拉草/ES纤维复合絮片,通过正交优化和极差分析评价了9种絮片的透气性、透湿性、保暖性及压缩性能,结果表明当乌拉草/ES纤维混合比为8∶2,热粘温度为145℃,热粘时间15 min时,复合絮片的综合性能最优,此条件下制备的复合絮片的透气性为1321.71 mm/s,透湿性为157.887 g/m^(2)·h,导热系数为0.0405 KJ/m·K·h,压缩恢复率为78.21%。研究为乌拉草在絮片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草 正交试验设计 絮片制备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蚕丝/天丝混纺纱线结构与性能评价
3
作者 张霆 沈华 +1 位作者 胡立霞 徐广标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5年第1期1-5,25,共6页
改性蚕丝是将丝胶固定在丝素表面的一种蚕丝,以改性蚕丝/天丝混纺纱为研究对象,测试评价纱线的形态结构、毛羽、条干、亲水性和力学性能等,对比分析不同混纺比和线密度的纱线性能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改性蚕丝的比例增加,改性蚕丝向纱线... 改性蚕丝是将丝胶固定在丝素表面的一种蚕丝,以改性蚕丝/天丝混纺纱为研究对象,测试评价纱线的形态结构、毛羽、条干、亲水性和力学性能等,对比分析不同混纺比和线密度的纱线性能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改性蚕丝的比例增加,改性蚕丝向纱线表面转移,纱线的不匀率在12%~16%,纱线的有害毛羽低于16根/m,纯蚕丝纱线外其他四种纱线都表现为亲水性,纱线强力在170 cN/tex~310 cN/tex,纯蚕丝纱线的强力最低,纱线具有较低的弯曲刚度,研究可为改性蚕丝在服装面料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蚕丝/天丝混纺纱 混纺比 线密度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洗涤对木棉/棉混纺针织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张莉 胡立霞 +1 位作者 沈华 徐广标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5年第1期6-12,共7页
以木棉/棉混纺纱线织造的双罗纹针织物为研究对象,测试评价洗涤前后木棉/棉混纺针织物形态结构、重量损失率、木棉含量、热湿舒适性等指标,探究洗涤次数、洗涤温度、干燥方式等洗涤参数对木棉/棉混纺针织物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木棉/棉混纺纱线织造的双罗纹针织物为研究对象,测试评价洗涤前后木棉/棉混纺针织物形态结构、重量损失率、木棉含量、热湿舒适性等指标,探究洗涤次数、洗涤温度、干燥方式等洗涤参数对木棉/棉混纺针织物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洗涤后织物变得蓬松,有一定质量损失,主要源于木棉的损失,保温性能有所下降,透气透湿性有所提高,尺寸稳定性受洗涤温度次数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棉/棉混纺针织物 洗涤 结构与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维纶对牦牛绒纱线及织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储子晴 刘叶 +3 位作者 张雪冰 罗浩 沈华 徐广标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5,18,共6页
以牦牛绒纱线、牦牛绒水溶纱线及其织物为研究对象,对牦牛绒水溶纱线进行退维处理,分别测试了牦牛绒纱线、退维前后牦牛绒水溶纱线的截面结构、拉伸性能,并分析退维前后纱线截面孔隙率的变化。分别采取主客观评价方法测试牦牛绒织物与... 以牦牛绒纱线、牦牛绒水溶纱线及其织物为研究对象,对牦牛绒水溶纱线进行退维处理,分别测试了牦牛绒纱线、退维前后牦牛绒水溶纱线的截面结构、拉伸性能,并分析退维前后纱线截面孔隙率的变化。分别采取主客观评价方法测试牦牛绒织物与牦牛绒水溶织物的蓬松性能,并测试织物的保暖性能。结果表明:牦牛绒水溶纱线退维后截面孔隙增大,经计算孔隙率相对于退维前增大6.34%,牦牛绒水溶纱强伸性优于牦牛绒纱线,但退维后的水溶纱强力降低,弹性变差,结合对织物蓬松度的主客观评价,可知牦牛绒水溶织物的蓬松度更加优异,保暖性随之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绒 水溶性维纶纤维 压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花织物结构性能与持续凉感作用机理研究
6
作者 刘叶 储子晴 +3 位作者 陈环卫 徐广标 沈华 温润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6-10,23,共6页
测试评价了6种印花织物的结构性能,包括表面形貌、透气性、浸润性、湿态贴体粘附性以及涂层的耐洗牢度和耐磨性,分析了出汗后印花织物的持续凉感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印花涂层呈现出颗粒状且印花并未完全覆盖纤维,因而印花对织物的透气... 测试评价了6种印花织物的结构性能,包括表面形貌、透气性、浸润性、湿态贴体粘附性以及涂层的耐洗牢度和耐磨性,分析了出汗后印花织物的持续凉感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印花涂层呈现出颗粒状且印花并未完全覆盖纤维,因而印花对织物的透气性几乎没有影响;织物的接触角表明印花涂层具有一定的疏水性,经过印花后织物的芯吸高度增加且湿态贴体粘附性下降,印花涂层具有很好的耐磨性和耐水洗牢度,拍摄的红外热成像表明经过印花后织物的持续凉感效果得到了加强,300 s后印花织物表面的温度降低了1℃~2℃,这是由于出汗后一部分汗液会沿着印花部分的缝隙渗透到织物表面蒸发,产生凉感,而另一部分汗液则会以小水滴的形式存在于印花部分进而给织物带来凉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感印花 透气性 浸润性 贴肤性 持续凉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花织物持续凉感性能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刘叶 储子晴 +3 位作者 徐广标 沈华 温润 陈环卫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5,共7页
采用HFB-1型织物凉感测试仪对12种印花试样进行持续凉感性能的客观测试,探究了温度、风速以及水分含量对织物凉感的影响。此外,采用了秩位排序法对织物的凉感强弱进行了主观评价。结果表明:锦纶织物表现出最好的凉感效果,经过凉感印花... 采用HFB-1型织物凉感测试仪对12种印花试样进行持续凉感性能的客观测试,探究了温度、风速以及水分含量对织物凉感的影响。此外,采用了秩位排序法对织物的凉感强弱进行了主观评价。结果表明:锦纶织物表现出最好的凉感效果,经过凉感印花后织物的最大瞬态热流密度、凉感持续时间和凉感时段总散热量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随着温度的升高,织物的最大瞬态热流密度值从254.6W/m^(2)下降到98.8W/m^(2),稳态热流密度值从99.6W/m^(2)下降到27.8W/m^(2);随着风速的增加,织物的最大瞬态热流密度从243.6W/m^(2)增加到275.9W/m^(2),稳态热流密度值从98.5W/m^(2)增加到231.6W/m^(2);随着水分含量的增加,织物的最大瞬态热流密度值从246.9W/m^(2)增加到376.6W/m^(2),并且到达最终热平衡的时间也从318s增加到2200s;主观排序值与最大瞬态热流密度、凉感持续时间和凉感时段总传热量进行拟合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7、0.748和0.719,说明主观评价指标与客观指标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花织物 持续凉感 凉感性能评价 凉感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绝式化学防护服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8
作者 李可欣 严庆帅 +4 位作者 戴红芳 徐文俊 刘丽芳 徐广标 沈华 《纺织导报》 CAS 2024年第5期33-40,共8页
当前全球危险化学品事故频发,生化威胁日益严重,国内对于防护装备的需求不断增长。基于此背景,文章介绍了传统和新型隔绝式化学防护服的常用材料,探讨了目前国内外化学防护服的研究现状,归纳了相关工艺及特点。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分析了... 当前全球危险化学品事故频发,生化威胁日益严重,国内对于防护装备的需求不断增长。基于此背景,文章介绍了传统和新型隔绝式化学防护服的常用材料,探讨了目前国内外化学防护服的研究现状,归纳了相关工艺及特点。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分析了当前隔绝式化学防护服存在的缺陷及相关问题,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其研发和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绝式化学防护服 防护服材料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素兰处理前后牦牛绒纤维形态结构与力学性能评价
9
作者 储子晴 刘叶 +4 位作者 张雪冰 罗浩 王洪昌 沈华 徐广标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6-131,共6页
以牦牛绒纤维和巴素兰牦牛绒纤维为研究对象,测试了纤维细度、表面形态、卷曲、摩擦性能、拉伸性能及弯曲性能,对比分析了巴素兰处理对牦牛绒纤维形态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巴素兰牦牛绒表面鳞片被剥除,牦牛绒平均直径为18.71... 以牦牛绒纤维和巴素兰牦牛绒纤维为研究对象,测试了纤维细度、表面形态、卷曲、摩擦性能、拉伸性能及弯曲性能,对比分析了巴素兰处理对牦牛绒纤维形态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巴素兰牦牛绒表面鳞片被剥除,牦牛绒平均直径为18.71μm,巴素兰牦牛绒平均直径为17.42μm,故巴素兰处理后牦牛绒细度减小且差异显著;巴素兰处理后牦牛绒纤维平均卷曲数增加,平均卷曲率下降,对纤维的伸长率影响显著;牦牛绒平均断裂强力为10.53 cN,巴素兰牦牛绒平均断裂强力为11.10 cN,2种纤维的断裂强力差异不显著。巴素兰牦牛绒静态定向摩擦效应比牦牛绒低7.62%,动态定向摩擦效应低6.88%,表现出更佳的防毡缩性能;弯曲刚度相对于牦牛绒从0.1606 gf·cm^(2)/cm降至0.1392 gf·cm^(2)/cm,柔软度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素兰 牦牛绒 纤维结构 防毡缩 柔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降温装备研究现状与展望
10
作者 严庆帅 江潇蒙 +1 位作者 沈华 徐广标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75-1682,共8页
为了提升消防员的生命安全和作战能力,随着高效制冷相关技术研究不断深入,新型个体降温装备层出不穷。本文主要综述了无源型个体降温装备和有源型个体降温装备的分类、基本概念、降温原理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并从个体降温装备... 为了提升消防员的生命安全和作战能力,随着高效制冷相关技术研究不断深入,新型个体降温装备层出不穷。本文主要综述了无源型个体降温装备和有源型个体降温装备的分类、基本概念、降温原理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并从个体降温装备舒适性量化设计、功能与智能复合和整装量化评估三个方向展望了个体降温装备未来的发展趋势,为个体降温装备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降温装备 无源型个体降温装备 有源型个体降温装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纺毛织物的孔隙与结构及透气性的关系 被引量:18
11
作者 徐广标 邱茂伟 王府梅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4-17,共4页
在23种精纺毛型织物实验数据基础上,探讨了织物孔隙分布的特征,孔隙与织物结构以及透气性能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织物孔隙在较宽范围内呈现由小到大,左偏不对称分布,纱线间孔隙和纤维间孔隙有比较明显的分界限;织物孔隙大小与织物紧度... 在23种精纺毛型织物实验数据基础上,探讨了织物孔隙分布的特征,孔隙与织物结构以及透气性能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织物孔隙在较宽范围内呈现由小到大,左偏不对称分布,纱线间孔隙和纤维间孔隙有比较明显的分界限;织物孔隙大小与织物紧度及组织浮长呈较明显的负相关,相关系数在0 4以上,而与平方米重和厚度相关性不明显;除织物最大孔径与透气量相关性稍差(相关系数=0 66)之外,其它织物孔径指标与织物透气量的相关系数均在0 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纺毛织物 精纺毛型织物 相关系数 数据基础 孔隙分布 透气性能 织物结构 研究结果 对称分布 织物紧度 最大孔径 相关性 透气量 宽范围 负相关 平方米 纤维 纱线 浮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像素分析的针织面料卷边性评价研究
12
作者 赵孔卫 徐广标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14,共4页
为了能够快速准确地量化评价纬编面料的卷边状况,设计一种数字图像处理方法,对面料卷边后和卷边前的水平数字投影进行像素分析,利用100%减去卷边后投影面积和卷边前投影面积的比值表征面料的卷边程度。具体步骤为:将要进行卷边评价的面... 为了能够快速准确地量化评价纬编面料的卷边状况,设计一种数字图像处理方法,对面料卷边后和卷边前的水平数字投影进行像素分析,利用100%减去卷边后投影面积和卷边前投影面积的比值表征面料的卷边程度。具体步骤为:将要进行卷边评价的面料在恒温室条件下水平松弛4h,用取布器取圆形样品,利用扫描仪扫描得到数字化图片,利用Photoshop软件对图片进行像素统计,每个像素代表数字化图片中的一个单位面积,像素数目即代表了面积的大小。通过对8种样品相隔一周前后分别进行两次检测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将面料卷边准确量化,可重复性强,操作简便,可为研究卷边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织面料 像素分析 纬编 卷边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棉纤维拉伸性能的测试与评价 被引量:13
13
作者 徐广标 刘维 +1 位作者 楼英 王府梅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25-530,574,共7页
设计了单纤维强伸性能的新测试方法,测试了4种木棉纤维的拉伸性能,结果发现,木棉纤维拉伸曲线与棉纤维相似,没有明显的屈服点.木棉纤维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在一定范围内均有分布,4种木棉纤维平均断裂强力1.44~1.71cN,平均断裂伸长率1.... 设计了单纤维强伸性能的新测试方法,测试了4种木棉纤维的拉伸性能,结果发现,木棉纤维拉伸曲线与棉纤维相似,没有明显的屈服点.木棉纤维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在一定范围内均有分布,4种木棉纤维平均断裂强力1.44~1.71cN,平均断裂伸长率1.83%~4.23%,纤维长度、线密度与木棉纤维的断裂强力明显相关,4种木棉纤维相对断裂强度接近,而断裂伸长率差异较大,木棉纤维初始模量因其品种和产地不同存在一定差异.与棉纤维相比,木棉纤维断裂伸长率低,断裂强度和初始模量与棉纤维相近,但因木棉纤维细软而容易拉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棉纤维 拉伸测试 断裂强力 断裂伸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梭织物剪切刚度与交织结构的关系 被引量:5
14
作者 徐广标 汪玲 王府梅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1-45,共5页
通过分析剪切变形过程中纱线间的力学作用,研究织物结构与剪切刚度的关系。建立了织物剪切刚度与具体结构参数之间的理论方程。在58种精纺毛型织物试样的实验基础上,对已有的精纺毛型织物剪切刚度理论方程中经纬纱摩擦因数变化率与织物... 通过分析剪切变形过程中纱线间的力学作用,研究织物结构与剪切刚度的关系。建立了织物剪切刚度与具体结构参数之间的理论方程。在58种精纺毛型织物试样的实验基础上,对已有的精纺毛型织物剪切刚度理论方程中经纬纱摩擦因数变化率与织物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合理论方程讨论了影响织物剪切刚度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织物 剪切刚度 理论方程 摩擦因数变化率 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织物剪切性能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广标 王府梅 王侃峰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9-113,共5页
探讨织物剪切性能和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在33种精纺毛型织物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利用BP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精纺毛型织物剪切性能与织物结构参数之间的网络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和评估。结果表明可以用神经网络来预测织物剪切性能指标,... 探讨织物剪切性能和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在33种精纺毛型织物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利用BP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精纺毛型织物剪切性能与织物结构参数之间的网络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和评估。结果表明可以用神经网络来预测织物剪切性能指标,限于样本量,预测平均误差率在1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纺毛型织物 剪切性能 网络模型 预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天然纤维表面自由能计算与评价 被引量:7
16
作者 徐广标 杨立荣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0-282,337,共4页
在理论分析纤维表面自由能的基础上,以木棉、香蒲绒和原棉纤维为研究对象,利用光学接触角测量仪测试了3种纤维与去离子水、乙二醇和二碘甲烷3种液体的接触角,通过测量仪的自带表面能计算软件,定量计算3种纤维表面自由能.结果表明,3种纤... 在理论分析纤维表面自由能的基础上,以木棉、香蒲绒和原棉纤维为研究对象,利用光学接触角测量仪测试了3种纤维与去离子水、乙二醇和二碘甲烷3种液体的接触角,通过测量仪的自带表面能计算软件,定量计算3种纤维表面自由能.结果表明,3种纤维与水的接触角均超过125°,与二碘甲烷的接触角约为50°,3种纤维表面自由能相差不大,均小于50mJ/m2,且各自的色散分量远大于极性分量,从而显示木棉、香蒲绒和原棉纤维均具有优良的疏水亲油性能.研究结果从微观上揭示3种纤维的油液吸附特性本质,为纤维用作油液吸附剂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纤维 接触角 表面自由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精纺毛织物透气性能的预测 被引量:7
17
作者 徐广标 王府梅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4-56,共3页
在34种精纺毛型织物实验数据基础上,利用三层BP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织物透气性能与织物结构参数之间的神经网络模型,重新采集7种织物对网络模型进行验证和评估,结果表明:神经网络可以用来预测织物的透气性能指标,织物透气量的预测误差... 在34种精纺毛型织物实验数据基础上,利用三层BP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织物透气性能与织物结构参数之间的神经网络模型,重新采集7种织物对网络模型进行验证和评估,结果表明:神经网络可以用来预测织物的透气性能指标,织物透气量的预测误差率范围为3%~24.2%,平均误差率为14.3%,最大误差率小于25%,神经网络预测精度受样本大小影响,进一步丰富学习样本后,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可望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纺毛型织物 BP神经网络 透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擦油棉的油液吸附特性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广标 徐丽丽 王向钦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3-47,共5页
以擦油棉为研究对象,以接触角为指标,研究了擦油棉对柴油、机油、润滑油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擦油棉具有疏水亲油性,擦油棉与水的静态接触角均大于110°,与各种油液的静态接触角均小于60°.油液与擦油棉接触角随时间快速变... 以擦油棉为研究对象,以接触角为指标,研究了擦油棉对柴油、机油、润滑油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擦油棉具有疏水亲油性,擦油棉与水的静态接触角均大于110°,与各种油液的静态接触角均小于60°.油液与擦油棉接触角随时间快速变化,且这种变化符合线性关系.油液在擦油棉表面实现快速铺展,整体上在1 500ms内油液完成铺展和浸润.擦油棉的吸油性能取决于棉纤维与擦油棉的形态结构以及油液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擦油棉 接触角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纺毛型织物经纬向剪切刚度的探讨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广标 王府梅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8-60,共3页
利用织物剪切刚度理论,在22种精纺毛型织物实验数据基础上,探讨精纺毛型织物经纬向剪切刚度与织物结构的关系,近似求得经纬向剪切刚度之间的关系方程。并将新采集的10种精纺毛型织物对方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方程的平均误差率为8%,表明... 利用织物剪切刚度理论,在22种精纺毛型织物实验数据基础上,探讨精纺毛型织物经纬向剪切刚度与织物结构的关系,近似求得经纬向剪切刚度之间的关系方程。并将新采集的10种精纺毛型织物对方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方程的平均误差率为8%,表明对于精纺毛型织物来说,在已知织物经向或纬向剪切刚度的条件,可以根据剪切刚度和织物经纬密的关系近似求得另一方向上的剪切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纺毛型织物 剪切刚度 纬密 织物结构 实验数据 显示 方向 平均误差 条件 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羽绒/羽毛集合体的性能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广标 聂静 齐迪迪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55-559,共5页
以羽绒/羽毛集合体为研究对象,测试评价不同含绒率条件下羽绒/羽毛集合体的蓬松、压缩、保暖和透湿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羽绒/羽毛集合体的蓬松度和保暖性随含绒率的提高而提高,但含绒率达到75%后其蓬松度和保暖性变化不明显;集合体的透... 以羽绒/羽毛集合体为研究对象,测试评价不同含绒率条件下羽绒/羽毛集合体的蓬松、压缩、保暖和透湿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羽绒/羽毛集合体的蓬松度和保暖性随含绒率的提高而提高,但含绒率达到75%后其蓬松度和保暖性变化不明显;集合体的透湿量在含绒率从0%增加到15%时迅速提高,而后随含绒率的提高缓慢提高;集合体的厚度在压强增大的开始阶段快速下降,而后随压强增大其厚度减小幅度减缓.羽绒/羽毛集合体的性能主要取决于羽绒和羽毛的形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绒/羽毛集合体 蓬松性 压缩性 保暖性 透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