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大实践的境域看儒家思想——兼论儒、道、墨的异同与互补 被引量:2
1
作者 徐岿然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28,共6页
儒家"以人意相存问",将做人及其内涵宗法伦理情感、规范形而上学化,让自然与社会历史服从宗法伦理秩序,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及其大实践的境域诉求。走出儒、道、墨各自的形而上学窠臼,走向大实践的境域,则儒家的"相濡以沫... 儒家"以人意相存问",将做人及其内涵宗法伦理情感、规范形而上学化,让自然与社会历史服从宗法伦理秩序,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及其大实践的境域诉求。走出儒、道、墨各自的形而上学窠臼,走向大实践的境域,则儒家的"相濡以沫"与道家的自然逍遥,儒家的"以己养鸟"、道家的"以鸟养鸟"以及墨家的"以社会养鸟"都是互补的。儒家的有为、力行与道家的无为、不争,在可持续发展、共同发展、全面发展融贯互生的境域中也是统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实践 形而上学 儒家 道家 墨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三元信息、二元知识与一元本体的实践互动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岿然 申淑芳 《河北学刊》 2002年第3期30-33,共4页
实践的全面丰富性和现实深刻性要求高度实践的哲学;可持续发展的时代面临思维方式与实践方式的变更——古代一元论、近代二元论与后现代相对主义在这个意义上成为抽象哲学。面对实践的现实性,我们分析了实践互动的三个层次:三元信息化... 实践的全面丰富性和现实深刻性要求高度实践的哲学;可持续发展的时代面临思维方式与实践方式的变更——古代一元论、近代二元论与后现代相对主义在这个意义上成为抽象哲学。面对实践的现实性,我们分析了实践互动的三个层次:三元信息化层次、二元知识化层次和一元本体化层次,探讨了互动信息、实践知识与现实本体的哲学特征,并认为三者在实践的现实中存在着有效、有序的联系,构成了一个对实践进一步开放的耗散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信息 二元知识 一元本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与意义:三元互动背景下的信息化的考察
3
作者 徐岿然 申淑芳 《河北学刊》 2003年第3期78-81,共4页
语言与意义的关系是当代西方哲学中最突出的问题。如何摆脱由语言与意义的相互阐释所带来的理论悖谬 ,进而发展当代西方哲学“意义的发现”所引发的“哲学变革” ,笔者从这一问题出发 ,立足于实践的全面互动 ,探讨了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 语言与意义的关系是当代西方哲学中最突出的问题。如何摆脱由语言与意义的相互阐释所带来的理论悖谬 ,进而发展当代西方哲学“意义的发现”所引发的“哲学变革” ,笔者从这一问题出发 ,立足于实践的全面互动 ,探讨了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实践机制的三元信息化特征 ,并以之解释语言和意义 ,认为语言是三元互动信息的人化的相对静止状态和复合式二元化 ,意义是语言活动在社会历史性互动中的信息化程度。在与当代西方哲学家的对话中 ,论证了信息、语言与意义相互联系的现实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 语言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信息时代批判理论的现实可能
4
作者 徐岿然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1-56,共6页
英国社会学家斯各特.拉什在《信息批判》一书中,认同晚期资本主义的异化现实,漠视当代实践多维有序、积极互生的综合发展趋势,构建了一个"全面信息内在性"的符号世界——晚期资本制度性的抽象展拓,与媒介讯息的技术化、商业... 英国社会学家斯各特.拉什在《信息批判》一书中,认同晚期资本主义的异化现实,漠视当代实践多维有序、积极互生的综合发展趋势,构建了一个"全面信息内在性"的符号世界——晚期资本制度性的抽象展拓,与媒介讯息的技术化、商业性膨胀相互交织,使符号的混沌淹没了生产、生活一切领域,信息字节互为踪迹的无根漂泊熔化了现实与超越的现代性区分——批判理论因此而失去了外在性本体超越基底,消融在媒介讯息的即时流通之中。拉什批判思想的悖谬在于:以一元、单维、抽象的符号逻辑否定实践信息多维、全面、深刻的综合现实性,以抽象批判之形上超越维度的丧失否定实践信息非本体论的现实理性超越,以媒介讯息"内在"性、"平面"性的"反馈循环"否定大境域综合现实反馈的信息倍增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资本 信息 媒介讯息 批判理论 大实践境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语言游戏到符号的圆舞——基于实践信息论的当代西方哲学批判
5
作者 徐岿然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7-61,共5页
当代西方哲学的生活理性转向,使作为生活的"活"的形式的语言成为研究的焦点。但是,生活一般的超时代、超现实的抽象性,使它无法解释语言与现实的关系。真正现实地诠释语言,需要超越生活哲学的大实践观和大理性观,需要实现理... 当代西方哲学的生活理性转向,使作为生活的"活"的形式的语言成为研究的焦点。但是,生活一般的超时代、超现实的抽象性,使它无法解释语言与现实的关系。真正现实地诠释语言,需要超越生活哲学的大实践观和大理性观,需要实现理性形式与现实实践的彻底贯通。在这里,当代西方哲学停滞不前,并在生活哲学本身所蕴涵的抽象解构维度中,将语言无根化和相对化,甚至进一步将其抽象为符号。这种符号化,在西方发达社会,已超越文化的樊篱而向社会生活一切领域蔓延。实践与理性的全面、全息性质以及信息倍增的超循环互动特征,因这种符号化而被异化,并被模仿化、幻象化(simulacrum)、碎片化、即时化等符号化表象所掩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 语言 实践 信息 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得天人际 主遗六合外——镜鉴西方,看儒家道论入世务实文化意蕴
6
作者 徐岿然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2-64,共3页
在宗教神性文化的时代,在本体论超越现世哲学盛行的文化氛围中,儒家以天人相交、相预的道学另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入世践行蹊径,造就了中华民族“重实际而黜玄想”、“大人不华,君子务实”的文化精神。与西方哲学悠久的理性思辨... 在宗教神性文化的时代,在本体论超越现世哲学盛行的文化氛围中,儒家以天人相交、相预的道学另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入世践行蹊径,造就了中华民族“重实际而黜玄想”、“大人不华,君子务实”的文化精神。与西方哲学悠久的理性思辨传统相比,儒家道学的基本趋向是实践论。中华文化之重实践讲中庸行忠恕、高雅而又朴实、底蕴厚重、圆融和合而又颇具浩然气概的特点,西方文化之重思辨讲理性求主义、绝假纯真、严格、严谨而又富于探索精神的传统,都与这种哲学致思趋向的差异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论 务实 践行 入世 思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