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置式PV-Trombe墙自然通风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徐小炜 苏亚欣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3-28,共6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内置式PV-Trombe墙模型,并通过CFD方法对自然通风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太阳辐射和流道宽度对气流模式和通风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太阳辐射、流道宽度和高度对通风量的影响非常明显。通风量随太阳辐射强度和高度的增加而... 提出了一种新的内置式PV-Trombe墙模型,并通过CFD方法对自然通风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太阳辐射和流道宽度对气流模式和通风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太阳辐射、流道宽度和高度对通风量的影响非常明显。通风量随太阳辐射强度和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当流道宽度从0.1m增加到0.4m时,通风量呈单调递增趋势,然而当宽度增加到0.5m时,流道顶部区域的空气出现回流并且通风量开始减小。对于3m高的模型,最大通风量出现在流道宽度等于0.4m时。流道宽度是影响流道内空气自然对流的流动形态的主要因素,当流道宽度尺寸在0.1~0.4m之间时,流道内的空气为层流热分层流动。当宽度超过0.5m后,流道上部区域出现的回流使得热分层流动消失,空气从层流向湍流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通风 内置式PV-Trombe墙 CFD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搭载高油与普通玉米自交系变异性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小炜 徐丽 +2 位作者 董昕 金危危 陈绍江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0-225,共6页
以经卫星搭载的高油玉米自交系BY815和常规自交系1145、F349为材料,从中筛选突变体并对其表型,分子生物学和细胞学变异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SP1代,BY815出现表型变异的频率为21.61%,而1145和F349出现表型变异的频率仅为2.57%和3.13... 以经卫星搭载的高油玉米自交系BY815和常规自交系1145、F349为材料,从中筛选突变体并对其表型,分子生物学和细胞学变异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SP1代,BY815出现表型变异的频率为21.61%,而1145和F349出现表型变异的频率仅为2.57%和3.13%。在SP2代仅发现6个表型变异突变体,其中,BY815白化苗突变体HT-3和1145叶色条纹状斑点突变体HT-5较有特点。在这2个突变体中,正常植株与突变体植株的比率均表现为3∶1,符合孟德尔单基因遗传规律。对这6个突变体材料进行细胞学观察,未发现染色体的异常行为。利用130对SSR引物分析表明,只有1个来自1145的突变体有8.46%的多态性差异位点,而在其余突变体中未发现差异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卫星搭载 突变体 S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亚正常籽粒生活力近红外光谱判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郭婷婷 徐丽 +3 位作者 刘金 徐小炜 董昕 陈绍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01-1505,共5页
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针对玉米诱导过程中产生的亚正常种子,发展亚正常种子的单籽粒生活力判别方法。该研究应用了一种基于Kolmogorov-Smirnov检验的方法(KS法)对近红外光谱进行特征提取,并比较了十种采用不同预处理数据和特征提取... 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针对玉米诱导过程中产生的亚正常种子,发展亚正常种子的单籽粒生活力判别方法。该研究应用了一种基于Kolmogorov-Smirnov检验的方法(KS法)对近红外光谱进行特征提取,并比较了十种采用不同预处理数据和特征提取方法建立的模型的判别性能,每种模型试验了1134种参数组合,并对采用多种方法和参数组合建立的模型进行交叉验证。结果表明,采用矢量归一化预处理,KS法提取特征波长,并去除低信噪比区域的数据建立的模型判别效果最好。发芽籽粒和不发芽籽粒的平均正确识别率分别达到92.20%和84.86%。该方法将发芽籽粒的筛选准确率由随机筛选的不足40%提高至85%以上,可显著提高筛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玉米种子 生活力 单倍体诱导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池内置式PV-Trombe墙的热利用特性数值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苏亚欣 徐小炜 邓文义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639-2646,共8页
提出一种电池内置式PV-Trombe墙,它将太阳电池铺设在Trombe墙通道内的吸热墙表面,太阳电池吸收太阳能发电的同时,其表面产生的热量则用于加热通道内的空气以便强化自然通风,从而提高太阳能的综合利用率。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水... 提出一种电池内置式PV-Trombe墙,它将太阳电池铺设在Trombe墙通道内的吸热墙表面,太阳电池吸收太阳能发电的同时,其表面产生的热量则用于加热通道内的空气以便强化自然通风,从而提高太阳能的综合利用率。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水平进口的电池内置式PV-Trombe墙内自然通风过程的太阳能热利用和传热特性进行数值计算,讨论通道高度和宽度等结构尺寸以及太阳能辐射强度等参数对通道内的空气温度分布、进出口空气温差、通风量、热输出、太阳能热利用效率及传热系数等的影响规律并进行分析。在数值计算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多元回归得到具有工程应用参考价值的平均换热系数和热效率的通用关联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烟囱 PV-Trombe墙 自然通风 传热 热利用效率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度对内置式PV-Trombe墙内通风与换热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雷菲宁 苏亚欣 徐小炜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710-1716,共7页
提出一种内置式PV-Trombe墙结构,并运用CFD技术对垂直入口内置式PV-Trombe墙在宽度变化时的自然通风和对流换热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烟囱内气流的温度与速度沿着烟囱通道宽度的方向变化很不均匀。在太阳电池表面存在一个空气温度和... 提出一种内置式PV-Trombe墙结构,并运用CFD技术对垂直入口内置式PV-Trombe墙在宽度变化时的自然通风和对流换热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烟囱内气流的温度与速度沿着烟囱通道宽度的方向变化很不均匀。在太阳电池表面存在一个空气温度和速度边界层,使得局部的温度梯度和速度梯度较大。烟囱的通风量随着宽度的增加先逐渐增加到一个极大值,然后随宽度的继续增加而减小。对于该文模型,获得最大通风量的最佳的烟囱的宽度与高度的比为(d/H)_(opt)=1/5。随着宽度的增加,烟囱的自然对流换热增强,空气对电池表面的冷却效果得到改善,因而PV的发电效率略有增加。对多组条件下的计算结果进行多元线性拟合,得到表征通风量与传热特性的无量纲参数Nu数、Re数随Ra*变化的拟合公式,为自然通风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通风 内置式PV-Trombe墙 传热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