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噻虫嗪对B型烟粉虱成虫的毒力及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5
1
作者 徐宝云 肖利锋 +2 位作者 吴青君 张友军 朱国仁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4-15,共2页
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对B型烟粉虱成虫的生物活性高,为毒死蜱的269.09倍.田间喷雾对黄瓜上烟粉虱成虫有优良的防效,药后第3天的防效为95.39%,持效期10 d以上.用该制剂防治烟粉虱田间喷雾以5000~6 00... 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对B型烟粉虱成虫的生物活性高,为毒死蜱的269.09倍.田间喷雾对黄瓜上烟粉虱成虫有优良的防效,药后第3天的防效为95.39%,持效期10 d以上.用该制剂防治烟粉虱田间喷雾以5000~6 000倍稀释液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烟粉虱 成虫 噻虫嗪 防效 田间药效试验 室内毒力测定 黄瓜 制剂 生物活性 稀释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灭蝇胺可溶性粉剂对菜豆美洲斑潜蝇的防治效果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徐宝云 常晓丽 +2 位作者 王然 朱国仁 张友军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1-54,共4页
2007~2008年田间试验表明,50%灭蝇胺可溶性粉剂(SP)有效成分用量75.0、112.5和150.0g.hm-2,药后3~10d对菜豆美洲斑潜蝇的防效分别为85.34%~88.02%、91.00%~92.01%和92.59%~95.06%。对照药剂50%灭蝇胺可湿性粉剂(WP)有效成分用量150... 2007~2008年田间试验表明,50%灭蝇胺可溶性粉剂(SP)有效成分用量75.0、112.5和150.0g.hm-2,药后3~10d对菜豆美洲斑潜蝇的防效分别为85.34%~88.02%、91.00%~92.01%和92.59%~95.06%。对照药剂50%灭蝇胺可湿性粉剂(WP)有效成分用量150.0g.hm-2,药后3~10d的防效为90.01%~93.71%。50%灭蝇胺SP有效成分用量75.0g.hm-2处理药后3、7、10d的防效显著低于对照药剂,而112.5、150.0g.hm-2处理药后3、7、10d的防效与对照药剂差异均不显著。2007年和2008年两年间的防治效果没有显著差异,并与8a和4a前的试验结果基本一致,灭蝇胺对美洲斑潜蝇北京种群的敏感性和防效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蝇胺 菜豆 美洲斑潜蝇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禁止使用农药商品名称的新规定 被引量:1
3
作者 徐宝云 王少丽 朱国仁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商品名称 农药 农业生产资料 生态环境安全 农民增收 植物保护 农产品质量 农产品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扭矩与转速关系经验公式试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徐宝云 陈民鉴 《车辆与动力技术》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7-11,共5页
在对发动机外特性曲线扭矩与转速实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原有的经验公式进行了分析、改进,提出了新的经验公式.由这一经验公式所计算的数值,在最大扭矩与最大功率点之间,可与实验数据拟合得很好.与原经验曲线相比,新经验曲线与... 在对发动机外特性曲线扭矩与转速实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原有的经验公式进行了分析、改进,提出了新的经验公式.由这一经验公式所计算的数值,在最大扭矩与最大功率点之间,可与实验数据拟合得很好.与原经验曲线相比,新经验曲线与实验曲线的离差可下降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外特性曲线 扭距与转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敏感和抗阿维菌素小菜蛾的生物适合度 被引量:25
5
作者 吴青君 张文吉 +2 位作者 张友军 徐宝云 朱国仁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36-40,共5页
阿维菌素汰选的小菜蛾抗性种群 (ABM- R)与相对敏感种群 (ABM- S)相比不表现繁殖不利性。 ABM- R种群的交配率、有效产卵指数和孵化率均显著大于 ABM- S种群 ,ABM- R种群的内禀增长率为 0 .139,是 ABM- S种群的 1.19倍 ,相对适合度为 AB... 阿维菌素汰选的小菜蛾抗性种群 (ABM- R)与相对敏感种群 (ABM- S)相比不表现繁殖不利性。 ABM- R种群的交配率、有效产卵指数和孵化率均显著大于 ABM- S种群 ,ABM- R种群的内禀增长率为 0 .139,是 ABM- S种群的 1.19倍 ,相对适合度为 ABM- S种群的1.4 9倍。建立了 ABM- S和 ABM- R种群的生命表 ,并对抗性治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阿维菌素 抗药性 生物适合度 抗性治理 蔬菜 敏感种群 杀虫剂 抗性种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花蓟马对不同颜色的趋性及蓝色粘板的田间效果评价 被引量:84
6
作者 吴青君 徐宝云 +2 位作者 张友军 张治军 朱国仁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3-105,共3页
从18种颜色中筛选出对西花蓟马诱集效果最好的海蓝色,波长为438.2-506.6nm。并将其研制成为诱虫板商品,田间使用效果优于黄板和国外产蓝板,可用于西花蓟马的防治和种群监测。
关键词 西花蓟马 颜色 趋性 蓝板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险性外来入侵生物——西花蓟马在北京发生危害 被引量:261
7
作者 张友军 吴青君 +1 位作者 徐宝云 朱国仁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8-59,共2页
近年来,蓟马在我国北方设施栽培作物上突然严重发生,并造成明显危害.特别是2003年上半年,在局部地区暴发成灾,其中北京市郊大棚辣椒每朵花上有蓟马成、若虫100头以上,平均每株辣椒叶和花上蓟马总数达数千头,用锉吸式口器穿刺,锉伤花、... 近年来,蓟马在我国北方设施栽培作物上突然严重发生,并造成明显危害.特别是2003年上半年,在局部地区暴发成灾,其中北京市郊大棚辣椒每朵花上有蓟马成、若虫100头以上,平均每株辣椒叶和花上蓟马总数达数千头,用锉吸式口器穿刺,锉伤花、叶组织吸食汁液,受害轻的影响植株生长、开花,重的植株生长停滞,矮小枯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性外来入侵生物 西花蓟马 北京 发生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毒酶系在小菜蛾对阿维菌素抗性中的作用 被引量:32
8
作者 吴青君 张文吉 +2 位作者 张友军 徐宝云 朱国仁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3-28,共6页
对阿维菌素敏感 (ABM- S)和抗性 (ABM- R)种群小菜蛾的羧酸酯酶 (Car E)、谷胱甘肽 S-转移酶 (GST)和多功能氧化酶 (MFO) O-脱甲基活力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 ,除 1~ 2龄外 ,ABM- R种群的 Car E活力显著高于 ABM- S种群 ,显著性随幼虫... 对阿维菌素敏感 (ABM- S)和抗性 (ABM- R)种群小菜蛾的羧酸酯酶 (Car E)、谷胱甘肽 S-转移酶 (GST)和多功能氧化酶 (MFO) O-脱甲基活力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 ,除 1~ 2龄外 ,ABM- R种群的 Car E活力显著高于 ABM- S种群 ,显著性随幼虫龄期的增长而增大 ,ABM- R种群 4龄末期幼虫的 Car E比活力为 ABM- S种群的 2 .2 5倍。动力学研究表明 ,可能是低龄幼虫中酶分子的变构起主要作用 ,而随着虫龄增长 ,酶分子数量的增加对抗性的作用逐渐增大。从酯酶同工酶等电聚焦电泳得出 ,ABM- R种群的 E7、E13和 E15同工酶活力显著提高是导致 ABM- R种群酯酶活力提高的主要原因。ABM- S和 ABM- R种群 GST的活力差异在1~ 2龄期最大 ,为 2 .0 9倍 ,随幼虫龄期的增大而降低 ,4龄幼虫期的 GST无种群差异。未检测到多功能氧化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阿维菌素 抗药性 解毒酶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杀菌素对甜菜夜蛾多酚氧化酶和羧酸酯酶的影响 被引量:37
9
作者 王光峰 张友军 +3 位作者 柏连阳 吴青君 徐宝云 朱国仁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40-46,共7页
报道了多杀菌素对甜菜夜蛾 Sp odopetera exigua(Hübner)多酚氧化酶 (PPO)和羧酸酯酶(Car E)的影响 ,多杀菌素对甜菜夜蛾表现了很高的毒力 ,对三龄幼虫的 L C50 值为 0 .80 mg/ L。离体条件下 ,1.0× 10 -3~ 0 .5 mg/ L多杀... 报道了多杀菌素对甜菜夜蛾 Sp odopetera exigua(Hübner)多酚氧化酶 (PPO)和羧酸酯酶(Car E)的影响 ,多杀菌素对甜菜夜蛾表现了很高的毒力 ,对三龄幼虫的 L C50 值为 0 .80 mg/ L。离体条件下 ,1.0× 10 -3~ 0 .5 mg/ L多杀菌素对甜菜夜蛾多酚氧化酶的抑制率超过 5 0 % ,且表现为随药剂浓度的增加抑制能力增强的趋势。活体条件下 ,0 .1~ 0 .8mg/ L多杀菌素在处理的早期诱导虫体内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增加 ,但 12 h后却显著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 1.0× 10 -3~ 1.0 mg/ L多杀菌素在离体条件下对羧酸酯酶不表现任何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菌素 甜菜夜蛾 多酚氧化酶 羧酸酯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杀菌素亚致死浓度对小菜蛾解毒酶系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44
10
作者 尹显慧 吴青君 +2 位作者 李学锋 张友军 徐宝云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28-34,共7页
采用多杀菌素亚致死浓度,以浸叶法分别处理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敏感种群(SS)和亚致死选育种群[Sub-SS,即用亚致死浓度(LC25)连续处理5代后的种群]的3龄幼虫,分别测定饲喂处理6、12、24、48和72h后小菜蛾体内羧酸酯酶(CarE)、... 采用多杀菌素亚致死浓度,以浸叶法分别处理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敏感种群(SS)和亚致死选育种群[Sub-SS,即用亚致死浓度(LC25)连续处理5代后的种群]的3龄幼虫,分别测定饲喂处理6、12、24、48和72h后小菜蛾体内羧酸酯酶(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多功能氧化酶(MFOs)的活性,分析了酶活性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SS种群小菜蛾CarE的活性在不同时间段波动较大,经多杀菌素处理后,开始时段比活力增加,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比活力逐渐被抑制,Sub-SS种群的GarE活力高于SS种群;多杀菌素对GST具有明显的诱导作用,亚致死浓度处理后GSTs比活力呈上升趋势,且具有一定的时间效应;对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O-脱甲基酶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多杀菌素亚致死浓度连续处理5代后,该酶活性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亚致死浓度 多杀菌素 解毒酶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杀菌素对不同发育阶段甜菜夜蛾的毒力及其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的影响 被引量:27
11
作者 张友军 王光锋 +4 位作者 吴青君 徐宝云 柏连阳 朱国仁 张文吉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1-38,共8页
对甜菜夜蛾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多杀菌素能显著降低其初孵幼虫的存活率、成虫的产卵量和成虫寿命。经6.25μg/mL药液处理的卵,其初孵幼虫存活率仅为7.48%,而对照则为76.72%;取食12.50μg/L药液的成虫,其产卵量和成虫寿命仅为取食蜂蜜水... 对甜菜夜蛾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多杀菌素能显著降低其初孵幼虫的存活率、成虫的产卵量和成虫寿命。经6.25μg/mL药液处理的卵,其初孵幼虫存活率仅为7.48%,而对照则为76.72%;取食12.50μg/L药液的成虫,其产卵量和成虫寿命仅为取食蜂蜜水的1/6和1/2.5。随虫龄的增加,甜菜夜蛾幼虫对多杀菌素的敏感性显著降低,3龄、4龄幼虫的敏感性仅为2龄幼虫的1/9和1/16,且增效剂氧化胡椒基丁醚(PBO)与磷酸三苯酯(TPP)表皮点滴处理不表现增效作用。多杀菌素对甜菜夜蛾卵的孵化率、蛹重以及蛹的羽化率没有明显影响。亚致死剂量处理3龄幼虫后,其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等主要保护酶系的活性在处理后0~24h与对照差异不明显,保护酶系与甜菜夜蛾对多杀菌素敏感性之间没有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茵素 甜菜夜蛾 毒力测定 保护酶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北京和河北局部地区Q型烟粉虱取代了B型烟粉虱 被引量:27
12
作者 潘慧鹏 戈大庆 +4 位作者 王少丽 吴青君 徐宝云 谢文 张友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0-44,共5页
利用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B生物型和Q生物型mtDNA COⅠ基因片段的特异性引物及烟粉虱mtDNA COⅠ基因片段通用引物,对2009年采自北京市海淀区、昌平区和河北廊坊市的蔬菜所3个基地的烟粉虱种群的生物型进行了鉴定,同时以本... 利用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B生物型和Q生物型mtDNA COⅠ基因片段的特异性引物及烟粉虱mtDNA COⅠ基因片段通用引物,对2009年采自北京市海淀区、昌平区和河北廊坊市的蔬菜所3个基地的烟粉虱种群的生物型进行了鉴定,同时以本实验室在温室内长期饲养的B型烟粉虱种群作为对照。结果表明,2009年在3个地区所采集的烟粉虱全部为Q型,而在2004年这3个基地发生为害的烟粉虱全部为B型,表明Q型烟粉虱已经取代了B型烟粉虱在这些地区发生为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粉虱 B生物型 Q生物型 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Ⅰ 取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虫嗪不同处理方法对烟粉虱的毒力及药效评价 被引量:27
13
作者 吴青君 徐宝云 +1 位作者 张友军 朱国仁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70-74,共5页
以烟粉虱为供试昆虫,采用不同处理方法对噻虫嗪活性进行了综合评价。3种处理方法对烟粉虱若虫毒力测定的结果显示,正面施药法、叶柄包药棉法和浸叶法的最高浓度(125mg/L,2000倍液)对1、2龄若虫的校正死亡率均达到90%以上,浸叶法和叶柄... 以烟粉虱为供试昆虫,采用不同处理方法对噻虫嗪活性进行了综合评价。3种处理方法对烟粉虱若虫毒力测定的结果显示,正面施药法、叶柄包药棉法和浸叶法的最高浓度(125mg/L,2000倍液)对1、2龄若虫的校正死亡率均达到90%以上,浸叶法和叶柄包药棉法的效果优于正面施药法。噻虫嗪对烟粉虱成虫同样具有较高活性,内吸作用效果最好,其次为浸叶法,正面施药法最低。灌根和喷雾施药方法对烟粉虱的田间防效显著高于单叶施药和涂茎方法,药后1d、3d的防效均达到95%以上,灌根方法持效期可达14d以上。上述结果表明,噻虫嗪的内吸传导作用最强,其次为触杀活性,并有一定的渗透性,在田间持效期长,在生产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使用不同的施药方式,以达到最佳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虫嗪 烟粉虱 处理方法 内吸活性 药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韭菜迟眼蕈蚊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4
作者 李文香 杨玉婷 +3 位作者 吴青君 徐宝云 王少丽 张友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12,共5页
韭菜迟眼蕈蚊是葱韭蒜类蔬菜重要的地下害虫,尤喜食韭菜,其幼虫俗称韭蛆。因该虫发生量大且为害严重,近几年有些菜农大量使用化学农药,造成韭菜农药残留超标,"毒韭菜"事件频发,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关韭菜迟眼蕈蚊的... 韭菜迟眼蕈蚊是葱韭蒜类蔬菜重要的地下害虫,尤喜食韭菜,其幼虫俗称韭蛆。因该虫发生量大且为害严重,近几年有些菜农大量使用化学农药,造成韭菜农药残留超标,"毒韭菜"事件频发,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关韭菜迟眼蕈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方法两方面,如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化学杀虫剂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比较、筛选等。有关组织学、解剖学、生理学的研究甚少,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对韭菜迟眼蕈蚊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当前防治方法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研究和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韭菜迟眼蕈蚊 生物学研究 生理学研究 防治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发现番茄斑萎病毒 被引量:43
15
作者 李飞 吴青君 +3 位作者 徐宝云 谢文 王少丽 张友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86-188,191,共4页
通过采用特异快速试纸条以及进一步的RT-PCR和序列测定证实,在北京局部地区的辣椒和茄子上已发生番茄斑萎病毒,这两种作物上同时发生的蓟马种类主要为西花蓟马,并且携带该病毒。番茄斑萎病毒病是极其危险的一种病害,可对作物造成毁灭性... 通过采用特异快速试纸条以及进一步的RT-PCR和序列测定证实,在北京局部地区的辣椒和茄子上已发生番茄斑萎病毒,这两种作物上同时发生的蓟马种类主要为西花蓟马,并且携带该病毒。番茄斑萎病毒病是极其危险的一种病害,可对作物造成毁灭性灾害。建议有关部门立即采取相应的预防与管理措施,防止其扩散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斑萎病毒 西花蓟马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虫剂分子靶标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6
作者 封云涛 徐宝云 +3 位作者 吴青君 王少丽 常晓莉 张友军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9-158,共10页
昆虫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s,nAChRs)广泛分布于昆虫中枢神经系统,是杀虫剂作用的主要靶标。目前昆虫中该受体的天然亚基组成尚不完全明确。果蝇的任意α亚基与脊椎动物的一个β亚基共表达是目前最好的... 昆虫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s,nAChRs)广泛分布于昆虫中枢神经系统,是杀虫剂作用的主要靶标。目前昆虫中该受体的天然亚基组成尚不完全明确。果蝇的任意α亚基与脊椎动物的一个β亚基共表达是目前最好的异源表达模型,但仍然急需新的研究工具,研究表明一些与受体相关的蛋白质影响着表达。胞内磷酸化的调节作用为今后受体药理学特性的研究提供了新方向。受体亚基上一些关键氨基酸在新烟碱杀虫剂对受体的选择作用中起重要作用。在对吡虫啉抗性的褐飞虱种群中找到了与抗性相关的突变位点,这为新烟碱类杀虫剂靶标不敏感性研究提供了直接证据。对昆虫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分子多样性、功能表达、胞内调节机制、受体与杀虫剂的选择作用及其抗性分子机理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杀虫剂 抗药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药剂喷雾和灌根施药方式对西花蓟马的残留毒力 被引量:18
17
作者 李飞 王相晶 +3 位作者 吴青君 徐宝云 王少丽 张友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3-177,共5页
选取生产中常用的阿维菌素、噻虫嗪和螺虫乙酯,分别采用喷雾和灌根的方式施于甘蓝、甜椒和菜豆上,药后不同时间分别取3种作物上的老叶片及新生叶片,采用离心管法测定其对西花蓟马的残留毒力。结果表明,噻虫嗪灌根对西花蓟马的残留毒力最... 选取生产中常用的阿维菌素、噻虫嗪和螺虫乙酯,分别采用喷雾和灌根的方式施于甘蓝、甜椒和菜豆上,药后不同时间分别取3种作物上的老叶片及新生叶片,采用离心管法测定其对西花蓟马的残留毒力。结果表明,噻虫嗪灌根对西花蓟马的残留毒力最高,持效期长达一个月左右,可作为防治苗期西花蓟马的有效药剂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花蓟马 喷雾 灌根 残留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来入侵害虫——西花蓟马的发生、为害与防治 被引量:26
18
作者 张友军 张治军 +2 位作者 徐宝云 吴青君 朱国仁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0-51,i001,共3页
关键词 外来入侵害虫 西花蓟马 发生特点 为害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山东和湖南地区烟粉虱抗药性及CYP4v2和CYP6CX1 mRNA水平表达量分析 被引量:17
19
作者 杨鑫 谢文 +4 位作者 王少丽 吴青君 徐宝云 周小毛 张友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0-75,共6页
于2011年采集北京、山东和湖南三地的烟粉虱,进行B、Q隐种鉴定,并测定4种杀虫剂的抗药性,同时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CYP4v2和CYP6CX1两个基因的mRNA水平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北京、湖南和长沙烟粉虱均为Q隐种。抗药性监测表明,北京和湖南... 于2011年采集北京、山东和湖南三地的烟粉虱,进行B、Q隐种鉴定,并测定4种杀虫剂的抗药性,同时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CYP4v2和CYP6CX1两个基因的mRNA水平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北京、湖南和长沙烟粉虱均为Q隐种。抗药性监测表明,北京和湖南种群对阿维菌素敏感,山东种群抗性水平较低,而对烟碱类药剂噻虫嗪出现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其中湖南地区烟粉虱对噻虫嗪的抗药性达到49.08倍的高抗水平,北京和山东地区也达到中抗水平。另外,这3个地区的种群对毒死蜱和联苯菊酯抗性水平都较低。通过qRT-PCR分析三地的CYP4v2和CYP6CX1基因表达量,发现相对于敏感种群CYP4v2基因在北京、山东和湖南3个地理种群中分别过量表达3.85倍、19.57倍和10.78倍,而CYP6CX1基因在北京种群中过量表达20.55倍。结果提示田间烟粉虱的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4v2和CYP6CX1过量表达可能会是烟粉虱抗药性的形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粉虱 杀虫剂抗药性 细胞色素P450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致死浓度多杀菌素对西花蓟马解毒酶系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龚佑辉 吴青君 +1 位作者 张友军 徐宝云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7-433,共7页
采用亚致死浓度(LC25)多杀菌素对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相对敏感(SS)种群进行连续选育,获得亚致死(Sub)种群。处理36代后,Sub种群对多杀菌素的敏感性下降到SS种群的5.2倍。用SS和Sub种群各自的LC10和LC25浓度多杀菌素分别... 采用亚致死浓度(LC25)多杀菌素对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相对敏感(SS)种群进行连续选育,获得亚致死(Sub)种群。处理36代后,Sub种群对多杀菌素的敏感性下降到SS种群的5.2倍。用SS和Sub种群各自的LC10和LC25浓度多杀菌素分别处理两种群的2龄若虫,1、6、12、24和48h后测定羧酸酯酶(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多功能氧化酶(MFOs)的比活力。结果表明,Sub种群对照组CarE和GSTs比活力在除第48h外的其他时间段都高于SS种群对照组,且6h时两者CarE比活力差异显著,Sub种群是SS种群的1.37倍;Sub种群对照组MFOs比活力在各时间段都高于SS种群对照组,在1和6h时差异显著,前者分别是后者的1.62和1.36倍。再经各自的LC10和LC25浓度多杀菌素处理后,在各时间段Sub种群的CarE比活力均高于SS种群;LC25浓度处理后,Sub种群的GSTs和MFOs比活力虽在短时间内低于SS种群,但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其比活力均高于SS种群。说明SS种群经亚致死浓度多杀菌素选育36代后,其体内CarE、GSTs和MFOs比活力有上升趋势;继续用亚致死浓度多杀菌素处理,则Sub种群体内解毒酶活力的动态调节能力要强于SS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花蓟马 多杀菌素 亚致死浓度 解毒酶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