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戴河奥林匹克公园植物景观空间营造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徐宁伟 史琰 包志毅 《华中建筑》 2017年第9期76-83,共8页
园林植物空间营造是园林设计的核心内容。该文以北戴河奥林匹克公园为例,选择5个植物空间案例,通过实地调研与分析,探索植物营造规律,为北方特色公园植物空间营造提供参考。
关键词 园林植物 植物景观 空间营造 奥林匹克公园 北戴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域旅游理念的秦皇岛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路径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宁伟 路斌 +2 位作者 柴诗瑶 吴学谦 路丙社 《工程与建设》 2021年第1期19-20,24,共3页
阐述了全域旅游与乡村景观的内涵和关系,梳理了秦皇岛乡村旅游与景观概况,提出全域旅游视角下秦皇岛乡村景观规划应以梳理资源、融合产业、优化布局、社区参与为重点,设计层面则需着重考虑乡村自然、文化、交通及产业需求,最后对秦皇岛... 阐述了全域旅游与乡村景观的内涵和关系,梳理了秦皇岛乡村旅游与景观概况,提出全域旅游视角下秦皇岛乡村景观规划应以梳理资源、融合产业、优化布局、社区参与为重点,设计层面则需着重考虑乡村自然、文化、交通及产业需求,最后对秦皇岛乡村景观主题特色提出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旅游 乡村景观 规划 设计 秦皇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与文化视角下乡村景观建设策略的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徐宁伟 路斌 +1 位作者 王加倍 路丙社 《福建建设科技》 2021年第1期1-3,共3页
以乡村景观的内涵及自然、文化属性为切入点,从自然、文化、景观、旅游等方面分析了乡村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乡村景观建设与发展思路,如平衡自然与文化、系统性地挖掘文化、结合相关产业与政策等,从自然与文化的角度探讨了乡村景观... 以乡村景观的内涵及自然、文化属性为切入点,从自然、文化、景观、旅游等方面分析了乡村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乡村景观建设与发展思路,如平衡自然与文化、系统性地挖掘文化、结合相关产业与政策等,从自然与文化的角度探讨了乡村景观建设者的责任与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乡村景观 建设 自然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冀东地区沿海乡镇景观适应性设计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汪洋 徐宁伟 李育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8期171-174,共4页
实地调研冀东地区沿海乡镇的经济、社会、历史发展背景、产业发展现状、生态环境情况等,将沿海乡镇按照自然地理条件,分为以泥质滩地为主的沿海地区类型和以沙质地为主的沿海地区类型,使后续的自然生态景观适应性设计更有针对性;按照沿... 实地调研冀东地区沿海乡镇的经济、社会、历史发展背景、产业发展现状、生态环境情况等,将沿海乡镇按照自然地理条件,分为以泥质滩地为主的沿海地区类型和以沙质地为主的沿海地区类型,使后续的自然生态景观适应性设计更有针对性;按照沿海乡镇的主要产业分为以养殖业、捕捞业为主的海洋产业型乡镇,以工业、港口运输业为主的乡镇和以农业、旅游业为主要产业的乡镇,使后续的产业景观适应性设计更有针对性。从乡镇政府驻地景观、乡镇产业景观、乡镇自然生态景观、乡村生活景观4个方面,分析冀东沿海乡镇景观现状,总结存在问题。重点运用风景园林学、建筑学、城乡规划学等学科知识,在综合分析沿海乡镇整体布局、区域布局、景观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景观适应性设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冀东地区 沿海乡镇 景观适应性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都市农业景观为主体的乡村景观设计策略研究——以秦皇岛市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汪洋 蔡鸿昌 +2 位作者 朱建佳 徐宁伟 张锐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0年第12期121-122,共2页
文章以都市景观为主体的乡村景观为切入点,分析城市近郊区乡村都市农业景观的规划布局,结合乡村景观的组成:乡村聚落景观、生产性景观、乡村自然生态景观,从三个方面分析乡村景观的设计策略,并结合河北省秦皇岛市近年来乡村景观的营建为... 文章以都市景观为主体的乡村景观为切入点,分析城市近郊区乡村都市农业景观的规划布局,结合乡村景观的组成:乡村聚落景观、生产性景观、乡村自然生态景观,从三个方面分析乡村景观的设计策略,并结合河北省秦皇岛市近年来乡村景观的营建为例,来说明现代乡村景观的设计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农业 乡村景观 设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 被引量:3
6
作者 徐宁伟 王海静 +2 位作者 汪洋 董永宇 徐兴友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9-11,31,共4页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强调人要顺应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符合我国具体国情,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及现实意义。面对乡村发展出现的环境问题,应从资源、文化、产业、政策...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强调人要顺应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符合我国具体国情,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及现实意义。面对乡村发展出现的环境问题,应从资源、文化、产业、政策等方面采取措施,优化乡村生态环境、促进形成生态文化、加速生态产业融合、完善生态保护制度,从而推进生态文明及美丽乡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自然观 生态文明 美丽乡村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植物在山地公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黄若之 王加倍 +2 位作者 于宝 杨雅婷 徐宁伟 《山西建筑》 2020年第12期162-164,共3页
山地公园因特殊的地形地貌与植被特征,成为改善城市生态的重要载体。以北戴河联峰山公园为例,调查园内应用的园林植物27种,从种类组成、观赏特性、群落结构等方面对园林植物进行分析,通过对植物种类、群落、空间、季相、文化的研究,探... 山地公园因特殊的地形地貌与植被特征,成为改善城市生态的重要载体。以北戴河联峰山公园为例,调查园内应用的园林植物27种,从种类组成、观赏特性、群落结构等方面对园林植物进行分析,通过对植物种类、群落、空间、季相、文化的研究,探讨园林植物在山地公园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山地公园 北戴河 联峰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