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粉质砂岩地质下双线供水管道力学特性研究
1
作者 夏进喜 聂俊坤 +3 位作者 陈连映 马文涛 徐存东 韩文浩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9-226,共8页
粉质砂岩材质较为软弱,容易导致运行期双线管道出现破坏。为探究填筑厚度及内水压力对供水管道稳定性的影响,选取太阳山供水工程典型管道断面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仿真法,建立“双线管道-人工填土-地基”为一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不... 粉质砂岩材质较为软弱,容易导致运行期双线管道出现破坏。为探究填筑厚度及内水压力对供水管道稳定性的影响,选取太阳山供水工程典型管道断面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仿真法,建立“双线管道-人工填土-地基”为一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不同单层填筑厚度、内水压力对双线管道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土体填筑次数的增加和单层填筑厚度的增加,双线管道竖向位移逐渐增加,最大值为12.24 mm;单层填筑厚度增大,双线管道竖向位移增加速率较大;随着土体填筑次数的增加,双线管道拉、压应力均逐渐增大,最大值分别为0.148、0.568 MPa,土体填筑次数相同时,管片拉、压应力均随着单层填筑厚度增大而增加;内水压力为0.6 MPa时,左右线管道内、外侧环向变形、拉、压应力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外侧应力小于内侧应力,其中拉应力分别减小了25%、20.1%,压应力分别减小了16%、18.2%;在土压力+内水压力共同作用下,内水压力增加,双线管道变形、压应力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拉应力逐渐增加。研究成果可为类似供水管道工程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管道 数值模拟 填筑厚度 内水压力 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泵站直边正向前池流态模拟与泥沙淤积预防措施 被引量:17
2
作者 徐存东 刘璐瑶 +3 位作者 王国霞 田子荀 刘丽霞 程慧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98-405,共8页
针对从高含沙河道取水的大型泵站直边正向前池泥沙淤积导致前池调节能力下降、泵站运行效率低下等问题,利用ICEM-CFD软件构建原型前池结构三维模型,采用FLUENT软件基于Standard k-ε湍流模型对前池流态进行模拟分析,并针对不良水流流态... 针对从高含沙河道取水的大型泵站直边正向前池泥沙淤积导致前池调节能力下降、泵站运行效率低下等问题,利用ICEM-CFD软件构建原型前池结构三维模型,采用FLUENT软件基于Standard k-ε湍流模型对前池流态进行模拟分析,并针对不良水流流态提出增设导流墩与压水板2种优化措施。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调查情况相一致,前池水流流态紊乱,泥沙淤积较严重,八字形导流墩可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主回流区范围,但对前池水流仅起到分配作用,流场分布无明显改善;45°压水板能有效改善前池主流效应,两侧回流区明显减弱,在改善前池泥沙淤积问题的同时保证了水泵有利的进水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站前池 泥沙淤积 流态模拟 流态改善 八字形导流墩 45°压水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激振动对双线供水管道力学及振动特性研究
3
作者 陈连映 聂俊坤 +3 位作者 夏进喜 马文涛 徐存东 韩文浩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1-136,共6页
为探究机组泵站开机产生的流激振动对双线供水管道稳定性的影响,以刘家沟水库工业水厂#1、#2水泵机组埋土管道区间段为例,建立“双线管道—人工填土—地基”为一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根据左线管道的实测数据进行流激振动等效荷载反演,探... 为探究机组泵站开机产生的流激振动对双线供水管道稳定性的影响,以刘家沟水库工业水厂#1、#2水泵机组埋土管道区间段为例,建立“双线管道—人工填土—地基”为一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根据左线管道的实测数据进行流激振动等效荷载反演,探究送水泵站开机产生的流激振动对双线供水管道力学特性及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机组泵站开机状态下两者的Mises应力相差较大、z向位移响应更为接近,相较于左线管道,右线管道所承担的流激振动等效荷载减小了30.6%、z向位移折减16.0%;流激振动作用下左线、右线管道的主频基本相同,分别为24.8、49.6、74.4Hz;随着Z3节点与右线管道距离逐渐增加,右线管道节点的最大功率谱密度值逐渐减小,振动衰减逐渐增加;随着左线管线距离的增加,振动能量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研究成果可为类似供水管道工程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管道 流激振动 数值模拟 荷载反演 力学及振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TOPSIS综合评价模型在河道整治方案优选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4
作者 徐存东 翟东辉 +1 位作者 张硕 胡丹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2-228,共7页
综合考虑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建立河道整治方案的优选评估指标体系,提出利用"垂面距离"代替"欧式距离"确定贴近度进行方案优选的综合评价方法,建立基于信息熵权的改进TOPSIS综合评价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 综合考虑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建立河道整治方案的优选评估指标体系,提出利用"垂面距离"代替"欧式距离"确定贴近度进行方案优选的综合评价方法,建立基于信息熵权的改进TOPSIS综合评价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乌海市摩尔沟河道整治方案的优选中。结果表明:改进的TOPSIS综合评价模型能较好地评价河道整治方案,方案优选结果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整治方案优选 改进的TOPSIS综合评价模型 信息熵权 垂面距离 乌海市摩尔沟河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向进水管布置对泵站进水流态的影响模拟 被引量:11
5
作者 徐存东 杨柯 +2 位作者 肖璐 宋永占 黄雄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0-45,共6页
基于定常不可压缩强曲率流体的RNG k-ε紊流数值模型,通过建立以水力损失最小和基于质量加权流速均匀度最大为优化目标的评价函数,设定适当的边界条件,利用三维非结构化六面体网格单元进行网格划分,采用有限体积法对控制方程进行离散,应... 基于定常不可压缩强曲率流体的RNG k-ε紊流数值模型,通过建立以水力损失最小和基于质量加权流速均匀度最大为优化目标的评价函数,设定适当的边界条件,利用三维非结构化六面体网格单元进行网格划分,采用有限体积法对控制方程进行离散,应用CFD软件Fluent对泵站进水池和水泵进水管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为了模拟水泵竖向进水管布置的控制参数对泵站前池和水泵进水管口流态的影响,参照现行的泵站设计规范,分别模拟了管道内径为D的竖向进水管在不同后壁距和不同悬空高度时的进水流态,并绘制了水泵进水管口流速均匀度和水力损失关系曲线.研究表明,对于安装有卧式离心泵的大型提水泵站,合理的进水管后壁距与悬空高度可以保证良好的进水流态,促使水泵进口流速分布均匀,有效地防止前池内的泥沙淤积,并能确保水泵高效稳定运行.根据模拟计算结果,提出了设计时可供参考的进水管后壁距取值范围为(0.4~0.8)D,悬空高度的取值范围为(0.6~0.8)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向进水管 进水流态 评价函数 后壁距 悬空高度 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支持向量机的盐碱地信息精确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徐存东 张锐 +4 位作者 王荣荣 程慧 刘璐瑶 王燕 朱兴林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2-68,共7页
【目的】探索无人机遥感下可以精确提取盐碱地信息的方法。【方法】以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灌区一期灌区为研究区,采用Trimble UX5固定机翼无人机采集研究区遥感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Ada Boost算法的改进支持向量机(SVM)分类的新方法,以... 【目的】探索无人机遥感下可以精确提取盐碱地信息的方法。【方法】以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灌区一期灌区为研究区,采用Trimble UX5固定机翼无人机采集研究区遥感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Ada Boost算法的改进支持向量机(SVM)分类的新方法,以实现盐碱地信息的精确提取。【结果】与传统SVM分类相比,改进SVM分类精度提升显著,总精度最高达96.55%,Kappa系数为0.957 3。改进前后不同类型盐碱地提取面积与实测面积相比,最大误差为5.4%,平均误差为2.16%。【结论】该文提出的基于改进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可有效提高遥感影像的分类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无人机 盐碱地 ADABOOST 支持向量机 景电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作用下粉煤灰引气混凝土动弹性模量的衰减规律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徐存东 谢佳琳 +3 位作者 丁廉营 田子荀 刘璐瑶 王国霞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3-118,共6页
针对我国西北寒旱区水工混凝土结构长期遭受冻融循环作用导致耐久性能衰减的问题,以研究冻融作用下混凝土力学性能变化规律为目标,依据实际工程,采用室内加速试验与理论分析方法,以试块相对动弹性模量为评价指标,研究了混凝土水胶比、... 针对我国西北寒旱区水工混凝土结构长期遭受冻融循环作用导致耐久性能衰减的问题,以研究冻融作用下混凝土力学性能变化规律为目标,依据实际工程,采用室内加速试验与理论分析方法,以试块相对动弹性模量为评价指标,研究了混凝土水胶比、粉煤灰掺量、引气剂掺量及冻融循环次数对混凝土耐久性衰减的影响规律,采用回归分析法建立了混凝土动弹性模量损失的衰减模型,并基于该模型构建冻融循环作用下混凝土的寿命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以初始动弹性模量的60%(2.424×10~4MPa)为破坏条件,甘肃省景泰川提灌工程二期总干渠5#渡槽的混凝土能经历1 502次快速冻融循环,渡槽材料耐久性安全运行年限为153年。研究成果为冻融环境下混凝土结构的寿命预测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冻融循环 动弹性模量 耐久性 寿命预测 景泰川提灌工程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扬水灌溉对灌区地下水盐演化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徐存东 冯起 +1 位作者 翟禄新 王燕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9-124,共6页
利用甘肃景电灌区15年地下水水位动态及水质监测资料,分析了干旱区扬水灌溉对封闭型水文地质单元和开敞型水文地质单元地下水盐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扬程提水灌区内的水盐运移主要受控于灌溉水入渗,呈径流滞缓、水盐积累的特点;灌溉... 利用甘肃景电灌区15年地下水水位动态及水质监测资料,分析了干旱区扬水灌溉对封闭型水文地质单元和开敞型水文地质单元地下水盐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扬程提水灌区内的水盐运移主要受控于灌溉水入渗,呈径流滞缓、水盐积累的特点;灌溉水入渗带、溶质迁移带和潜水排泄带的地下水矿化度受入渗—溶滤过程的影响呈振荡变化型;封闭型水文地质单元的汇水聚盐带地下水矿化度和土壤含盐量均呈逐年上升趋势,是灌区内土壤次生盐碱化形成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电灌区 干旱区 扬水灌溉 水盐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拓学理论的坝坡稳定性评价方法 被引量:8
9
作者 徐存东 张硕 +1 位作者 左罗 胡丹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6-149,共4页
以物元模型的可拓学理论为基础,提出了针对大坝坝坡稳定性评价的可拓学评价方法,通过构造物元关联函数及物元关联度,确定物元经典域、节域,建立大坝坝坡稳定的可拓学评价模型,采用乘积标度法分析确定权重来定量评价和预测大坝坝坡稳定... 以物元模型的可拓学理论为基础,提出了针对大坝坝坡稳定性评价的可拓学评价方法,通过构造物元关联函数及物元关联度,确定物元经典域、节域,建立大坝坝坡稳定的可拓学评价模型,采用乘积标度法分析确定权重来定量评价和预测大坝坝坡稳定性。通过应用该评价模型对工程实例进行评价,并与二维有限元方法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和验证,结果表明可拓学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吻合良好。因此可拓学评价方法应用于土石坝坝坡稳定性评价是可行的,与传统评价方法相比,具有计算简单、便捷实用等特点,可在同类工程的坝坡稳定性评价和预测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拓学 物元 经典域 节域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扬水灌溉对区域地下水动态特征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徐存东 刘辉 +2 位作者 聂俊坤 王荣荣 丁廉营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3-127,134,共6页
受季节性人工灌溉的影响,干旱扬水灌区不同运移带的地下水具有独特的时空动态特性。以甘肃省景电一期灌区为研究区,利用其1982-2011年地下水位实时监测数据,分析灌区地下水时空变化规律,探索干旱扬黄灌区不同地下水运动带的地下水动态... 受季节性人工灌溉的影响,干旱扬水灌区不同运移带的地下水具有独特的时空动态特性。以甘肃省景电一期灌区为研究区,利用其1982-2011年地下水位实时监测数据,分析灌区地下水时空变化规律,探索干旱扬黄灌区不同地下水运动带的地下水动态特性。研究表明,灌区内的潜水汇聚带与潜水运移带年际地下水位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地势比较低洼的潜水汇聚带甚至出现地下水出露现象,而灌溉水入渗带与潜水排泄带地下水位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灌区内不同地下水运动带年内的地下水位变化过程具有显著差异性,这种差异主要是受灌溉过程及区域局部开采共同作用影响;灌区地下水空间动态以自西南向东北运移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黄灌溉 干旱灌区 地下水位 时空变化 均值化 线性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高扬程泵站出水塔结构振动模态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存东 王荣荣 +3 位作者 刘辉 丁廉营 温钦钰 史国坤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共6页
针对大型高扬程泵站出水塔结构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振动问题,以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二期总干六泵站出水塔结构为例,构建ANSYS环境下的泵站出水塔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在正常工作状态下采用子空间迭代法进行基于环境激励的模态参数辨识,... 针对大型高扬程泵站出水塔结构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振动问题,以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二期总干六泵站出水塔结构为例,构建ANSYS环境下的泵站出水塔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在正常工作状态下采用子空间迭代法进行基于环境激励的模态参数辨识,并获取其模态振型,分析了泵站出水塔结构的振动特性。结果表明:该出水塔结构在运行期的基频为9.91 Hz,主振方向为垂直压力管道法线方向;结构的模态振型基本按照横向-竖向-扭转的规律进行,且主要发生在结构中部镂空立柱部位。数值分析结果与现场DASP测试结果基本相符,表明有限元子空间迭代法模拟分析结果有效可靠,实现方便。研究成果能为大型高扬程泵站出水塔的更新改造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同时能为灌区水工结构的模态参数辨识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泵站出水塔 ANSYS建模 子空间迭代法 模态分析 DASP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度法的混凝土耐久性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存东 田子荀 +3 位作者 谢佳林 程慧 刘璐瑶 王国霞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2-66,共5页
为探究不同因素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程度,根据实际的工程条件和室内加速试验结果,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了冻融循环、盐类侵蚀等多因素对混凝土质量、动弹模量和抗压强度等耐久性指标影响规律,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与验证。结果表明:在... 为探究不同因素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程度,根据实际的工程条件和室内加速试验结果,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了冻融循环、盐类侵蚀等多因素对混凝土质量、动弹模量和抗压强度等耐久性指标影响规律,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与验证。结果表明:在冻融循环和硫酸盐侵蚀复合作用下,冻融循环破坏对混凝土耐久性影响最为显著,另外混凝土水胶比对其耐久性有一定的影响,选用较小的水胶比可以提高混凝土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耐久性 灰色关联度法 冻融循环 硫酸盐侵蚀 水胶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区水工混凝土建筑物受硫酸盐侵蚀破坏机理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徐存东 侯慧敏 张鹏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3-54,共2页
经过对甘肃景电工程和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等大型提灌工程混凝土建筑物附近地下水的分析和研究,发现硫酸盐是此类混凝土建筑物侵蚀破坏的主要介质,地下水中的硫酸盐与混凝土内部的一些不稳定或亚稳定的物质发生反应,产生体积膨胀是导... 经过对甘肃景电工程和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等大型提灌工程混凝土建筑物附近地下水的分析和研究,发现硫酸盐是此类混凝土建筑物侵蚀破坏的主要介质,地下水中的硫酸盐与混凝土内部的一些不稳定或亚稳定的物质发生反应,产生体积膨胀是导致混凝土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建筑物 地下水 硫酸盐 膨胀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边墙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徐存东 李海成 周琳博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47-49,共3页
挤压边墙作为目前正在推广的一项面板坝施工技术,与传统的上游坝坡施工方法相比,具有工序少、干扰小、施工速度快、利于防洪度汛、表面美观等优点。在白莲河抽水蓄能电站面板堆石坝中应用了该施工技术,采用机械设备在垫层料上挤压形成... 挤压边墙作为目前正在推广的一项面板坝施工技术,与传统的上游坝坡施工方法相比,具有工序少、干扰小、施工速度快、利于防洪度汛、表面美观等优点。在白莲河抽水蓄能电站面板堆石坝中应用了该施工技术,采用机械设备在垫层料上挤压形成一道混凝土边墙,避免了传统工艺中对垫层料超填、斜坡碾压、削坡等繁琐工序,不但保证了工程质量,而且改善了面板的受力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板堆石坝 挤压混凝土边墙 配合比 白莲河抽水蓄能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ASP的泵站压力管道振动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存东 左罗 +1 位作者 张硕 史国坤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7-51,共5页
大型泵站的压力管道在运行中的振动问题比较普遍,高频大幅的管道振动会严重影响泵站提水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特殊的运行工况和管道内不稳定的水流流态是引起压力管道振动的主要原因,对压力管道的振动特性进行测试可以反演分析引起管道... 大型泵站的压力管道在运行中的振动问题比较普遍,高频大幅的管道振动会严重影响泵站提水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特殊的运行工况和管道内不稳定的水流流态是引起压力管道振动的主要原因,对压力管道的振动特性进行测试可以反演分析引起管道振动的机理并评价其运行的稳定性.文中采用DASP软件对大型泵站的压力管道振动特性进行测试,通过对代表性测点的信号采集和信号分析,可得到管道的原位振动特性图像.测试结果表明:将基于DASP的测试技术应用于泵站压力管道的振动测试,不仅能够获得管道振动的实时测试信号和振动特性图谱,还可获得振动机理分析所需的更高的测试精度和效率,在工程实践中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站 安全稳定 管道振动 DASP软件 振动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混凝土抗冻耐久性影响因素评价 被引量:4
16
作者 徐存东 谢佳琳 +3 位作者 田子荀 程慧 刘璐瑶 王国霞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1-136,共6页
为探明水工混凝土在冻融环境下各影响因素对其抗冻耐久性的影响重要程度,选取处于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区(简称"景电灌区")混凝土建筑物为研究对象,以混凝土室内冻融加速试验为基础,利用粗糙集的信息熵理论,将硫酸盐浓度、粉... 为探明水工混凝土在冻融环境下各影响因素对其抗冻耐久性的影响重要程度,选取处于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区(简称"景电灌区")混凝土建筑物为研究对象,以混凝土室内冻融加速试验为基础,利用粗糙集的信息熵理论,将硫酸盐浓度、粉煤灰掺量、矿粉掺量和碳化时间作为条件属性,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视为决策属性,确定了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大小。结果表明:粉煤灰掺量(0.310)权重最大,碳化时间(0.258)次之,矿粉掺量(0.238)和硫酸盐侵蚀(0.194)最小,与试验结果相符。相关研究为混凝土抗冻耐久性影响因素的评价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粗糙集 抗冻耐久性 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灌区封闭型和开敞型水文地质单元的水盐动态监测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徐存东 翟禄新 +1 位作者 王燕 侯慧敏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49-152,163,共5页
通过对甘肃景电二期灌区地下水盐运移的连续监测资料的分析,研究了干旱灌区内封闭型水文地质单元和开敞型水文地质单元的地下水盐演化运移的态势。研究表明:干旱灌区内不同水文地质单元的水盐演化和运移均受控于灌区内的人工灌溉和土壤... 通过对甘肃景电二期灌区地下水盐运移的连续监测资料的分析,研究了干旱灌区内封闭型水文地质单元和开敞型水文地质单元的地下水盐演化运移的态势。研究表明:干旱灌区内不同水文地质单元的水盐演化和运移均受控于灌区内的人工灌溉和土壤水入渗-蒸发过程,区域水盐的运移总体呈径流滞缓、局部水盐积累的特点。开敞型水文地质单元地下水盐呈振荡型变化,封闭型水文地质单元的汇水聚盐带地下水矿化度和土壤含盐量均呈逐年上升趋势,是灌区内土壤次生盐碱化形成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灌区 水文地质单元 水盐演化 水盐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扬黄灌区漫灌方式下土壤水盐运移模拟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存东 聂俊坤 +4 位作者 刘辉 连海东 丁廉营 王荣荣 温钦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0-144,共5页
干旱扬黄灌区田间灌溉过程的水盐运移具有独特性。选取甘肃景电灌区的典型试验点,构建基于HYDRUS-2D软件的土壤水盐运移模拟模型,模拟了间歇性定额灌水-蒸散发条件下饱和-非饱和土壤盐分的运移过程。结果表明,经过两次灌水-蒸散发循环试... 干旱扬黄灌区田间灌溉过程的水盐运移具有独特性。选取甘肃景电灌区的典型试验点,构建基于HYDRUS-2D软件的土壤水盐运移模拟模型,模拟了间歇性定额灌水-蒸散发条件下饱和-非饱和土壤盐分的运移过程。结果表明,经过两次灌水-蒸散发循环试验,各试验点耕作层土壤平均含盐量均大幅下降,土壤盐分缓慢下移,耕作层土壤脱盐趋势明显。各试验点耕作层土壤在灌水压盐及蒸散发返盐双重作用下,交替发生了脱盐和积盐现象。灌溉和蒸散发是影响干旱扬黄灌区田间土壤水盐运移的重要因素。灌水定额取4 000-6 000 m^3/hm^2的土壤脱盐效率较高,且首轮灌溉使田间0-100 cm土层含水率达到饱和、后几轮灌溉逐步增加灌水量的灌溉方案更有利于排出田间土壤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漫灌 HYDRUS-2D模型 水盐运移 脱盐效果 干旱扬黄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水灌区封闭型水文地质单元的地下水盐动态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徐存东 王小振 王燕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5-108,共4页
西北内陆干旱区的扬水灌区灌溉排水属外引内排方式,灌区内的水盐运移主要受控于灌溉水入渗,属于典型的入渗-蒸发型水盐运移。对扬水灌区封闭型水文地质单元15 a监测资料的分析表明,监测区的地下水运移具有径流滞缓、水盐积累的特点。灌... 西北内陆干旱区的扬水灌区灌溉排水属外引内排方式,灌区内的水盐运移主要受控于灌溉水入渗,属于典型的入渗-蒸发型水盐运移。对扬水灌区封闭型水文地质单元15 a监测资料的分析表明,监测区的地下水运移具有径流滞缓、水盐积累的特点。灌溉水入渗带和溶质迁移带的地下水矿化度受入渗溶滤影响呈振荡变化型,汇水聚盐带的盐沼化面积由1993年的25.83 km2增加为2008年的30.88 km2,地下水矿化度和土壤含盐量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地下水矿化度最高达172.15 g/L,水化学类型为Cl-—SO42-—(K++Na+)—Ca2+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水灌区 水文地质单元 水盐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异系数法的河道整治方案优选的属性识别模型 被引量:5
20
作者 徐存东 常周梅 张硕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6-49,共4页
河道整治方案优选评估模型在考虑不同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时主观性较大,通过将属性识别理论与变异系数法相结合,建立基于变异系数法的河道整治方案优选的属性识别模型,能够准确、客观的对河道整治进行优选.将此模型应用于内蒙古乌海市的... 河道整治方案优选评估模型在考虑不同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时主观性较大,通过将属性识别理论与变异系数法相结合,建立基于变异系数法的河道整治方案优选的属性识别模型,能够准确、客观的对河道整治进行优选.将此模型应用于内蒙古乌海市的摩尔沟河道整治中,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变异系数权重的属性识别方法用于评价河道整治方案的优选是客观合理的,且计算简便,能够有效解决河道整治方案的评估问题,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整治 属性识别 变异系数 方案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