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们”的西关——广州历史街区改造的“学习式微介入” 被引量:1
1
作者 徐好好 李子墨 李芃 《世界建筑》 2024年第8期14-20,共7页
本文以象城建筑在广州历史街区的改造实践为例,尝试讨论一种广州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设计的方法,设计师从大范围的规划、概念和历史入手,从常规的文献查阅、现场调查,逐渐深入具体的细节、元素讨论,重新理解城市遗产的整体性价值,并转... 本文以象城建筑在广州历史街区的改造实践为例,尝试讨论一种广州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设计的方法,设计师从大范围的规划、概念和历史入手,从常规的文献查阅、现场调查,逐渐深入具体的细节、元素讨论,重新理解城市遗产的整体性价值,并转化为设计的线索。本文认为,历史街区的研究工作,需要社会学、类型学和行为学的帮助,从风貌进入剖面,让新的设计与旧的空间结构、传统的身体关系产生联系。这种设计方法对象城建筑、对广州的历史街区有效,也可能对外来的设计师、对其他的历史街区更新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街区 城市遗产 学习式微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河平原城市的分布形态和历史的种子 被引量:2
2
作者 徐好好 《新建筑》 2010年第3期97-101,共5页
在探索意大利波河平原城市发展历史的基础上,试图在重要的历史时期中找出那些对城市发展产生过影响的事件,并通过案例的研究找出这些历史的种子在今天城市结构中的痕迹。以此作为未来对波河平原和珠江三角洲进行比较研究的开篇。
关键词 波河 埃米尼亚大道 波河平原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在建成环境之中——德卡洛和乌尔比诺大学教育学院的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徐好好 《新建筑》 2013年第5期40-45,共6页
以意大利建筑师德卡洛在乌尔比诺大学教育学院的建筑实践为案例,阐述了他对建成环境的精细"阅读",以及为满足当代使用需求而进行的实验性设计。教育学院复杂的空间形式背后,是德卡洛对一个最基本建筑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在... 以意大利建筑师德卡洛在乌尔比诺大学教育学院的建筑实践为案例,阐述了他对建成环境的精细"阅读",以及为满足当代使用需求而进行的实验性设计。教育学院复杂的空间形式背后,是德卡洛对一个最基本建筑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在建成环境中建筑的方法。这个案例是理解德卡洛等一代意大利理性主义建筑师干预建成环境的重要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成环境 阅读 实验性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尔比诺:螺旋跑马道背后的故事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好好 《新建筑》 2009年第4期22-27,共6页
通过乌尔比诺城市改造中的案例,讲述了意大利建筑师德卡洛在螺旋跑马道项目中的思考和实践,展现了他对基地历史的解读和对基地历史的转译——种富有创造的再利用。他融合建筑和城市的努力以及深层次的历史和文化参与,是对基地的尊重。
关键词 螺旋跑马道 解读基地历史 转译基地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记忆的作用和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徐好好 《城市建筑》 2016年第16期29-32,共4页
意大利普通居民在城市中的日常经验,经常会与一个长时段的历史遗迹相交,虽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理解和认识这些历史的特征,但大多数公民公认这些记忆是城市价值的所在。要了解作为城市记忆的遗产保护,需要考虑近年来意大利城市遗产保护中... 意大利普通居民在城市中的日常经验,经常会与一个长时段的历史遗迹相交,虽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理解和认识这些历史的特征,但大多数公民公认这些记忆是城市价值的所在。要了解作为城市记忆的遗产保护,需要考虑近年来意大利城市遗产保护中出现的口号和可能的误解,需要对晚近的保护史,以及城镇中的不同角色进行简要分析,从价值评估上对城市遗产复兴的文化过程加以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记忆 城市遗产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薪火——“华南系”建筑教师谈学与教
6
作者 徐好好 庄少庞 《世界建筑》 2018年第5期102-105,共4页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的教师集体有着丰富的学缘构成,有超过60%来自国内外的各个高校。其中曾经存本校本科或者研究生阶段就读的“华南系”教师也占据了近70%的比例,他们是从1990年代至今,在华南地区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保证...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的教师集体有着丰富的学缘构成,有超过60%来自国内外的各个高校。其中曾经存本校本科或者研究生阶段就读的“华南系”教师也占据了近70%的比例,他们是从1990年代至今,在华南地区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保证建筑系师资的重要来源。华南系教师.由于其教育背景,他们的所学、所思、所以为教对学院教育特色及历史传承起着至为关键的影响,是学院目前的骨干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理工大学 建筑系 教师 建筑学院 教育特色 地区经济 国内外 研究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治愈城市
7
作者 徐好好 《新建筑》 2015年第3期1-1,共1页
本期"建筑治愈城市"的题目,既包涵着空间尺度上的转移,也意味着面对当代城市问题时人们态度的转变。 传统与现代是两种文明的冲突。历史环境中讲究的场所感,对气候和土地的敏感,是农耕文明的产物。现代城市中的路网、分区、快速交通... 本期"建筑治愈城市"的题目,既包涵着空间尺度上的转移,也意味着面对当代城市问题时人们态度的转变。 传统与现代是两种文明的冲突。历史环境中讲究的场所感,对气候和土地的敏感,是农耕文明的产物。现代城市中的路网、分区、快速交通,是不以具体文明为标志的产物。在农耕文明社会中,最优秀的传统之一是对土地差异的精细划分与理解,而当代城市建设往往以牺牲地形地貌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所感 快速交通 空间尺度 历史环境 现代性 遗产价值 集体意识 文化利益 大迁徙 建成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想边做——广州宝源路43号住宅改造
8
作者 徐好好 《新建筑》 2015年第2期24-28,共5页
该项研究展示的是建筑师改造广州宝源路一个小房子"43号住宅"的工作过程。在第一阶段调研、访谈、记录、分析、草稿和模型的基础上,集中讨论了对建筑物质属性的理解,对建筑细部的认识。这并不是一个改造工程的全部,而是建筑... 该项研究展示的是建筑师改造广州宝源路一个小房子"43号住宅"的工作过程。在第一阶段调研、访谈、记录、分析、草稿和模型的基础上,集中讨论了对建筑物质属性的理解,对建筑细部的认识。这并不是一个改造工程的全部,而是建筑师的思考、工作、再思考、再工作过程,以及把过程当做设计的零碎化的全程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造 物质 细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阅读帕拉第奥:建筑与风景之间
9
作者 徐好好 《建筑史学刊》 2021年第4期71-77,共7页
大多数关于文艺复兴别墅的讨论都与文化历史特征、“如画”研究有关,对建筑、花园和景观之间的相互作用讨论比较少。本文以帕拉第奥研讨会的讲稿为基础,通过读书笔记的形式,展现不同文献对帕拉第奥建筑和风景关系的讨论,尝试解释建筑师... 大多数关于文艺复兴别墅的讨论都与文化历史特征、“如画”研究有关,对建筑、花园和景观之间的相互作用讨论比较少。本文以帕拉第奥研讨会的讲稿为基础,通过读书笔记的形式,展现不同文献对帕拉第奥建筑和风景关系的讨论,尝试解释建筑师对整体景观与位置经营、自然与生活、建筑与理想图景的思考,在探讨建筑师与别墅的历史背景之外,希望交流一种与历史主义略不一样的、重新认识“设计”的乐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 别墅 读书笔记 帕拉第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想边做——前现代建筑能教给我们什么?
10
作者 徐好好 《世界建筑》 2016年第4期36-39,135,共5页
本文以象城建筑和翻屋企城市遗产保育计划的两个案例,切入对城市历史环境中进行当代空间设计的基本问题,包括对城市环境的观察和陌生化,以及形式和结构的空间操作,以一种边实践边思考的方式,提出在项目内部进行空间基本范型的横向研究,... 本文以象城建筑和翻屋企城市遗产保育计划的两个案例,切入对城市历史环境中进行当代空间设计的基本问题,包括对城市环境的观察和陌生化,以及形式和结构的空间操作,以一种边实践边思考的方式,提出在项目内部进行空间基本范型的横向研究,结构地、自主地、抽象和概括地对设计进行一般性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察和抽象 形式和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形式的本土建构——广州市竖梁社工作室建筑设计作品解读
11
作者 徐好好 《城市建筑》 2011年第9期77-82,共6页
竖梁社是一间植根于广州的建筑师工作室,以强调穗城的本土化建构为设计的基本理念。"竖梁社"是拉丁文coenosis(群落)的中文译名,表意群体的积聚力量,隐喻在新的技术和生产条件下,设计与技术创造力的无穷涌现。Coenosis的简写为cnS(... 竖梁社是一间植根于广州的建筑师工作室,以强调穗城的本土化建构为设计的基本理念。"竖梁社"是拉丁文coenosis(群落)的中文译名,表意群体的积聚力量,隐喻在新的技术和生产条件下,设计与技术创造力的无穷涌现。Coenosis的简写为cnS(China's)意喻中国制造与创造,"竖梁"则同时描述当下中国的建造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设计作品 工作室 广州市 数字化 解读 土建 中国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驿亭的调试
12
作者 徐好好 吴洋华 +1 位作者 李睿 费之腾 《新建筑》 2023年第2期25-31,共7页
文章是对象城建筑和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合作完成的南粤古驿道潮惠下路段遗产保护、修复和再利用的设计研究。以古驿道中的若干驿亭设计为对象,从设计对传统“茶亭”的学习和理解入手,尝试讨论新的驿亭设计和古驿道遗产的关系,着重分... 文章是对象城建筑和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合作完成的南粤古驿道潮惠下路段遗产保护、修复和再利用的设计研究。以古驿道中的若干驿亭设计为对象,从设计对传统“茶亭”的学习和理解入手,尝试讨论新的驿亭设计和古驿道遗产的关系,着重分析遗产保护和设计中的布局策略、设计可能的姿态,并对设计中还需要调整和改进的句法、表情进行了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粤古驿道 遗产 驿亭 策略 姿态 句法 调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珠江边两块石头的对话——广州歌剧院设计深化访谈 被引量:9
13
作者 冯江 徐好好 《新建筑》 2006年第4期42-44,共3页
关于广州歌剧院设计深化的访谈,讨论了从扎哈·哈迪德事务所的中标方案到施工图设计过程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包括中国设计师与扎哈·哈迪德事务所双方的设计合作、工作方式、重要修改、材料选择、结构与声学等技术支持、气候适应... 关于广州歌剧院设计深化的访谈,讨论了从扎哈·哈迪德事务所的中标方案到施工图设计过程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包括中国设计师与扎哈·哈迪德事务所双方的设计合作、工作方式、重要修改、材料选择、结构与声学等技术支持、气候适应性、室内设计以及景观设计等方面,探讨了在深化过程中如何通过技术设计来表达最初的方案理念,以及可能会引起关注的技术细节,以实现这一造型特别、空间复杂的建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歌剧院 技术设计 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府村落田野调查个案:横坑 被引量:4
14
作者 冯江 阮思勤 徐好好 《新建筑》 2006年第1期32-35,共4页
在关键性地理因素和人工因素的影响下,横坑村初步形成了扇形村落格局,这一格局与珠江三角洲的常见村落有诸多不同之处,地理环境、客家民系的建造传统、微气候共同造成了横坑村在整体布局上的擘画理念。通过详细的实地考察和对家谱、村... 在关键性地理因素和人工因素的影响下,横坑村初步形成了扇形村落格局,这一格局与珠江三角洲的常见村落有诸多不同之处,地理环境、客家民系的建造传统、微气候共同造成了横坑村在整体布局上的擘画理念。通过详细的实地考察和对家谱、村史的阅读,以及对作为村落关键性社会空间的祠堂的分析,阐述了在嘉靖十九年开放庶民建家庙之后,横坑旧村从中心式布局转向变形的梳式布局的过程,并对村落中四座主要的祠堂建筑进行了比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坑村 格局 祠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扎哈·哈迪德:从图上到地上 被引量:3
15
作者 冯江 徐好好 《新建筑》 2006年第5期105-109,共5页
15年来,一向以风格前卫著称的建筑师扎哈·哈迪德不断有作品建成。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分析,以及对扎哈·哈迪德和扎哈·哈迪德事务所的工作习惯、表达方式、项目选择、组织方式等方面的探讨,如常用的设计词汇、工作软件、建... 15年来,一向以风格前卫著称的建筑师扎哈·哈迪德不断有作品建成。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分析,以及对扎哈·哈迪德和扎哈·哈迪德事务所的工作习惯、表达方式、项目选择、组织方式等方面的探讨,如常用的设计词汇、工作软件、建筑师立场、城市地景观念等,结合扎哈·哈迪德的设计在从图纸走向建成的过程中的一些现象,来解析扎哈·哈迪德在不断探索建筑设计边界的实践中发生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哈·哈迪德 词汇表 城市地景 社会地形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正式遗产的维育”主题沙龙 被引量:3
16
作者 冯江 郑力鹏 +13 位作者 曹劲 张磊 刘文静 肖旻 梁以华 刘晖 杨华辉 幸晔 徐好好 卫鼎锋 禤文昊 何姗 林佳 冯原 《城市建筑》 2015年第10期6-20,共15页
文化遗产保护最普遍的方式是建立遗产名录,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层次、类型越来越丰富,通过将各种文化遗产正式化、法定化,遗产的意义得到尊重,被纪念碑化和公众化。正式的遗产总体上得到了更好的保护,但是还有大量需要保护的遗产是更加... 文化遗产保护最普遍的方式是建立遗产名录,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层次、类型越来越丰富,通过将各种文化遗产正式化、法定化,遗产的意义得到尊重,被纪念碑化和公众化。正式的遗产总体上得到了更好的保护,但是还有大量需要保护的遗产是更加具有日常性、社区化和个人化的非正式遗产,不可能将所有的非正式遗产都正式化和博物馆化。在中国过去几十年的城乡建设中,非正式遗产遭受到了最为严重的破坏,导致许多具有世代传承价值的传统建成景观大量消失,城乡的文化基底和地域特征几乎丧失,对社会、家庭和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微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建筑 世代传承 社区化 骑楼街 集体记忆 历史文化街区 城乡建设 建筑学院 法定化 恩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校园设计探索10年之观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冯江 陈婕 徐好好 《世界建筑》 2022年第3期10-17,共8页
本文是对近10年珠江三角洲校园设计探索的一段小结。作者站在观察者的角度,通过数据和案例,尝试理解珠江三角洲中小学和普通高校教育资源、条件、需求的变化,从地方、人物、任务、建筑师话语中的关键词切入,讨论了理念、格局、剖面、技... 本文是对近10年珠江三角洲校园设计探索的一段小结。作者站在观察者的角度,通过数据和案例,尝试理解珠江三角洲中小学和普通高校教育资源、条件、需求的变化,从地方、人物、任务、建筑师话语中的关键词切入,讨论了理念、格局、剖面、技术等校园设计中的建筑学基本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校园设计 任务书 地形性 地域学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学:结构表达与技术呈现”主题沙龙 被引量:1
18
作者 肖毅强 孙一民 +10 位作者 陈雄 吴中平 吴铁流 何健翔 朱亦民 苏平 李博 邹嘉盟 钟冠球 徐好好 熊璐 《城市建筑》 2016年第10期6-15,共10页
国内的建筑教育通常将结构、构造与建筑设计分开来教授,导致一直以来建筑的形式问题并不涉及结构、构造、材料。由于近年"建构"成为潮流,设计界将因建构而出现的表皮表现特征作为一种新的形式"进行追捧。而"表皮"本质上是要表达建... 国内的建筑教育通常将结构、构造与建筑设计分开来教授,导致一直以来建筑的形式问题并不涉及结构、构造、材料。由于近年"建构"成为潮流,设计界将因建构而出现的表皮表现特征作为一种新的形式"进行追捧。而"表皮"本质上是要表达建筑内容的。沙龙特邀请多位学者、建筑师集聚一堂,围绕教育及实践中如何重建建筑设计与结构、构造、材料的关系演绎,以及如何理解表面形式传达的当代建筑学内容等相关话题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表达 建筑学 技术 建筑设计 建筑教育 表现特征 表面形式 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建筑遗产的保育与再生
19
作者 彭长歆 徐好好 《新建筑》 2023年第2期1-1,共1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明确了新时代我国乡村物质空间建设的方向,提出立足乡土特征、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提升村庄风貌,实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作为形塑村庄风貌与乡村特色的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明确了新时代我国乡村物质空间建设的方向,提出立足乡土特征、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提升村庄风貌,实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作为形塑村庄风貌与乡村特色的重要内容,乡村建筑遗产广泛存在,是乡村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乡村建筑遗产的保育与再生,强调在价值保护的前提下植入当代功能,以维系乡村社会共识与文化认同、修复地区人文精神,同时促进乡村集体认同和地区文化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建筑 集体认同 物质空间 乡村振兴 社会共识 乡土特征 传统村落 乡村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的建筑师 被引量:2
20
作者 唐纳德.麦克尼尔 徐好好 《新建筑》 2012年第3期6-17,共12页
以建筑师和建筑事务所为对象,通过对当代建筑事务所的运作方式、明星建筑师的社会影响、建筑作品的个人化倾向与建筑事务所的品牌化发展之间的关系、建筑师在维护设计伦理中所扮演的角色等四个议题进行分析,概述了全球化对建筑职业的影... 以建筑师和建筑事务所为对象,通过对当代建筑事务所的运作方式、明星建筑师的社会影响、建筑作品的个人化倾向与建筑事务所的品牌化发展之间的关系、建筑师在维护设计伦理中所扮演的角色等四个议题进行分析,概述了全球化对建筑职业的影响,总结了未来建筑实践全球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设计事务所 明星体系 署名和品牌 设计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