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克氏原螯虾的食物选择性及其摄食节律 被引量:38
1
作者 徐增洪 周鑫 水燕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6-170,共5页
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幼虾和成虾的胃及肠道内的食物组成和食物充塞度的昼夜变化规律进行了观察;在水族箱(60 cm×40 cm×40 cm)中先后进行了两试验期克氏原螯虾(规格为3~5 g/尾)对几种常见水生植物(水花生Alternan... 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幼虾和成虾的胃及肠道内的食物组成和食物充塞度的昼夜变化规律进行了观察;在水族箱(60 cm×40 cm×40 cm)中先后进行了两试验期克氏原螯虾(规格为3~5 g/尾)对几种常见水生植物(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小浮萍Lemna minor、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苦草Vallisneria natans)的摄食与生长试验,每个水族箱中投放克氏原螯虾20尾;另外,在稻田的环沟内对不同投饲模式(分别投喂粗蛋白质量分数为30%的克氏原螯虾专用颗粒饲料及水草和小杂鱼)下克氏原螯虾的生长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幼虾肠道内的食物组成主要以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为主,成虾对食物的选择性降低,水域中所能得到的水生动植物、有机碎屑和人工饲料均可成为其维持生存的食物,而分布广、生物量大且最易摄取的水草是其主要食物;在池塘养殖条件下,克氏原螯虾的摄食节律有着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在8:00—10:00和19:00—22:00分别有一个相对集中的主要摄食时段,其它时段摄食强度较弱;投喂伊乐藻、小浮萍和苦草饲养克氏原螯虾的效果优于水花生和水葫芦,生长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小浮萍的饲养效果略好于伊乐藻和苦草,但3种水草间的饲养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对不同规格的虾苗投喂小浮萍、伊乐藻、苦草、水花生和水葫芦的平均日增重率间均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在稻田环沟内不同投饲模式下,投喂小杂鱼的克氏原螯虾生长情况优于投喂颗粒饲料组和颗粒饲料+水草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食物选择 摄食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蟹配合饲料添加诱食剂的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徐增洪 石文雷 陆莺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6-17,共2页
在河蟹配合饲料中添加诱食剂后其饲养效果有较显著的变化。应用正交设计针对复合氨基酸、甜菜碱和风味素三因子对中华城繁星进行了诱食剂的研究,得出一个比较合适的添加量:复合氨基酸0.6%;甜菜碱0.15%;风味素0.5%。其中,风... 在河蟹配合饲料中添加诱食剂后其饲养效果有较显著的变化。应用正交设计针对复合氨基酸、甜菜碱和风味素三因子对中华城繁星进行了诱食剂的研究,得出一个比较合适的添加量:复合氨基酸0.6%;甜菜碱0.15%;风味素0.5%。其中,风味素是河蟹诱食作用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诱食剂 配合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氏原螯虾的体色变化与其生长发育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徐增洪 赵朝阳 周鑫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39-842,共4页
克氏原螯虾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体色由青变红,通过对青壳虾和红壳虾性腺发育程度和生长速度的测定,发现克氏原螯虾体色变化与个体成熟发育、生长速度存在关联性,即通常克氏原螯虾体色由青转红时,其性腺成熟系数、肝体比指数升高,同时脱壳... 克氏原螯虾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体色由青变红,通过对青壳虾和红壳虾性腺发育程度和生长速度的测定,发现克氏原螯虾体色变化与个体成熟发育、生长速度存在关联性,即通常克氏原螯虾体色由青转红时,其性腺成熟系数、肝体比指数升高,同时脱壳周期延长,相对生长速度也随之下降,预示着个体发育趋向成熟。同时,温度和光照直接影响克氏原螯虾的成熟发育,使其体色发生相应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体色 生长 性腺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氏原螯虾人工育苗技术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徐增洪 周鑫 赵朝阳 《水产科技情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3-45,共3页
采用大棚土池人工育苗技术,进行了克氏原螯虾的亲虾培育和人工育苗试验,育苗池总面积为2744m2。2007年9月份共收捕亲虾1368kg(其中雄虾342kg、雌虾1026kg),规格25~40g。设置了两种亲虾投放密度(分别为10尾/m2和20尾/m2),雌、雄性比均为... 采用大棚土池人工育苗技术,进行了克氏原螯虾的亲虾培育和人工育苗试验,育苗池总面积为2744m2。2007年9月份共收捕亲虾1368kg(其中雄虾342kg、雌虾1026kg),规格25~40g。设置了两种亲虾投放密度(分别为10尾/m2和20尾/m2),雌、雄性比均为3:1。试验结果:从9月份亲虾培育管理起到翌年3月份出苗,亲虾死亡率为58.6%;共计出苗50余万尾,平均单位产苗量为203尾/m2。高密度亲虾组的虾苗数量并未相应增加。克氏原螯虾工厂化育苗效率低,成本高。亲虾高密度培育的工艺技术尚需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人工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黄酮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徐增洪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1-43,共3页
针对大豆黄酮(俗称大豆素)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效果展开初步试验研究。在鲤(鱼种)配合 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大豆黄酮(含量为10%)进行为期40d 的养殖生长试验,浓度梯度依次为0(对照 组)、0. 5‰、0、 1‰、2‰,每个梯度设两个平行组... 针对大豆黄酮(俗称大豆素)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效果展开初步试验研究。在鲤(鱼种)配合 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大豆黄酮(含量为10%)进行为期40d 的养殖生长试验,浓度梯度依次为0(对照 组)、0. 5‰、0、 1‰、2‰,每个梯度设两个平行组。试验结果表明,大豆黄酮对鲤有良好的促进生长,可提高 免疫力及改善品质,在水产养殖业值得推广应用。根据试验结果经 t 检验分析等得到大豆黄酮(10%)在水 产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为1‰o,即10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黄酮 鲤鱼 增重率 添加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氏原螯虾温室大棚高效繁育技术试验 被引量:7
6
作者 徐增洪 刘国锋 +2 位作者 任金民 水燕 朱光艳 《科学养鱼》 2020年第2期8-9,共2页
江苏无锡市惠山区惠民家庭农场于2018年进行了小龙虾温室大棚人工育苗技术试验,通过构建温室大棚、优化育苗池结构、亲虾选购、水质调控、水草布局、人工虾巢孵化等技术应用,有效提高小龙虾苗种繁育的单位产量和育苗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江苏无锡市惠山区惠民家庭农场于2018年进行了小龙虾温室大棚人工育苗技术试验,通过构建温室大棚、优化育苗池结构、亲虾选购、水质调控、水草布局、人工虾巢孵化等技术应用,有效提高小龙虾苗种繁育的单位产量和育苗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温室大棚可实现小龙虾早繁出苗、大规格苗种供应及反季节商品虾养殖,从而做到均衡上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农场 温室大棚 小龙虾 人工育苗技术 克氏原螯虾 虾养殖 苗种繁育 育苗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蟹配合饲料中诱食剂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徐增洪 石文雷 陆莺 《水产科技情报》 1999年第1期34-35,共2页
在河蟹配合饲料中添加诱食剂,饲养效果显著增强。作者用正交设计,以复合氨基酸、甜菜碱和风味素三因子对中华绒螯蟹进行了诱食剂的研究,获得了比较合适的添加量,即:复合氨基酸0.6%;甜菜碱0.15%;风味素0.5%。其中风... 在河蟹配合饲料中添加诱食剂,饲养效果显著增强。作者用正交设计,以复合氨基酸、甜菜碱和风味素三因子对中华绒螯蟹进行了诱食剂的研究,获得了比较合适的添加量,即:复合氨基酸0.6%;甜菜碱0.15%;风味素0.5%。其中风味素是诱食作用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配合饲料 诱食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稻两虾”稻田综合种养生产模式技术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徐增洪 王开俊 +2 位作者 刘国锋 符德敏 韩财安 《科学养鱼》 2021年第12期36-37,共2页
稻田小龙虾一般在4-5月和6-8月各养一茬,以第一茬养殖为主,第二茬由于水温偏高及"5月瘟"病害,养殖效果远不如第一茬,因此宜选择其他更为合适的品种,如罗氏沼虾、青虾、南美白对虾、红螯螯虾等。本项目联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稻田小龙虾一般在4-5月和6-8月各养一茬,以第一茬养殖为主,第二茬由于水温偏高及"5月瘟"病害,养殖效果远不如第一茬,因此宜选择其他更为合适的品种,如罗氏沼虾、青虾、南美白对虾、红螯螯虾等。本项目联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与盐城双得利水产育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实施,实现稻田小龙虾、罗氏沼虾等"一稻两虾"轮作共作技术突破,促进稻田养殖技术转型和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升级 罗氏沼虾 小龙虾 淡水渔业 养殖效果 红螯螯虾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南美白对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池塘淡水小龙虾生态养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徐增洪 戴明星 +2 位作者 王金胜 凌君芬 周寿进 《科学养鱼》 2018年第8期38-39,共2页
随着我国基本农田保护政策的出台,新开挖池塘进行水产养殖条件己受限制,如何利用现有水面开展水产养殖,充分挖掘水体的综合效益显得十分重要。高效渔业与光伏发电互补即“渔光互补”项目是一种综合利用土地、提高土地附加值的创新模... 随着我国基本农田保护政策的出台,新开挖池塘进行水产养殖条件己受限制,如何利用现有水面开展水产养殖,充分挖掘水体的综合效益显得十分重要。高效渔业与光伏发电互补即“渔光互补”项目是一种综合利用土地、提高土地附加值的创新模式,是传统水产养殖向高效渔业发展的良好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生态养殖技术 淡水小龙虾 池塘 水产养殖 综合利用 保护政策 基本农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龙虾池塘高效人工育苗技术
10
作者 徐增洪 吴建军 +3 位作者 许洪杰 袁庆钢 水燕 刘国锋 《科学养鱼》 2022年第11期19-19,共1页
目前生产上多采用自繁自育的方式繁殖小龙虾苗,或采用外购虾苗进行放养,由于虾苗产量低且来源不足,制约了放养密度的提高,因此目前小龙虾养殖产量和效益普遍较低。笔者通过在育苗池四周或池内繁殖土埂斜坡构筑人工洞穴虾巢进行育苗,巢... 目前生产上多采用自繁自育的方式繁殖小龙虾苗,或采用外购虾苗进行放养,由于虾苗产量低且来源不足,制约了放养密度的提高,因此目前小龙虾养殖产量和效益普遍较低。笔者通过在育苗池四周或池内繁殖土埂斜坡构筑人工洞穴虾巢进行育苗,巢穴密度可随意调节,因此育苗池中亲虾和幼体密度可得到有效控制。相关技术要点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繁自育 人工洞穴 育苗池 人工育苗技术 小龙虾 龙虾苗 技术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对克氏原螯虾生长、血清相关免疫因子、肌肉成分和消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任秀芳 周鑫 +5 位作者 赵朝阳 水燕 徐增洪 沈怀舜 张萍 柏爱旭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68-474,共7页
以体质量为(21.55±1.62)g的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为研究对象,投喂壳聚糖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0.5%、1.0%、1.5%、2.0%、3.0%的饲料,研究壳聚糖对克氏原螯虾生长、血清相关免疫因子、肌肉成分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共... 以体质量为(21.55±1.62)g的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为研究对象,投喂壳聚糖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0.5%、1.0%、1.5%、2.0%、3.0%的饲料,研究壳聚糖对克氏原螯虾生长、血清相关免疫因子、肌肉成分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共进行60 d。结果表明:1.0%壳聚糖添加组试验虾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1.5%壳聚糖添加组试验虾的死亡率和蜕壳死亡率均最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和2.0%壳聚糖添加组试验虾血清中的酚氧化酶(PO)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添加组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除1.0%、2.0%壳聚糖添加组外,其他添加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均低于对照组;各添加组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除2.0%壳聚糖添加组外,其他添加组试验虾肌肉粗蛋白质含量较对照组均低;除2.0%壳聚糖添加组外,其他添加组粗脂肪含量较对照组均高,其中1.0%、1.5%和3.0%添加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仅1.0%添加组肌肉灰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仅2.0%添加组肌肉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添加组试验虾肝胰腺中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以及肠道中的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5%添加组试验虾肝胰腺和肠道中的淀粉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建议成虾饲料中壳聚糖的添加量为0.5%~1.5%,壳聚糖对克氏原螯虾起到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并能增强其消化生理机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壳聚糖 酚氧化酶 消化酶 肌肉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对克氏原螯虾存活、血清生化指标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任秀芳 周鑫 +5 位作者 张萍 赵朝阳 徐增洪 水燕 沈怀舜 柏爱旭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7-82,共6页
以基础饲料为对照,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对照)、0.5%、1.0%、1.5%、2.0%、3.0%的壳聚糖,分别投喂平均体重为(21.55±1.62)g的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60 d,研究壳聚糖对克氏原螯虾存活、蜕壳、血液生化指标及非特异性... 以基础饲料为对照,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对照)、0.5%、1.0%、1.5%、2.0%、3.0%的壳聚糖,分别投喂平均体重为(21.55±1.62)g的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60 d,研究壳聚糖对克氏原螯虾存活、蜕壳、血液生化指标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0.5%添加组存活率为84.44%,与对照组和1.0%添加组无显著性差异;总蜕壳率和相对增重率随壳聚糖含量升高而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添加量为1.0%时,总蜕壳率和相对增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各试验组肝胰指数差异不显著。2.0%添加组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和总胆固醇显著高于对照组,添加组甘油三酯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1.5%添加组血清和肝胰腺中的溶菌酶(LZM)、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0.5%添加组血清中的酸性磷酸酶(ACP)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显著升高;0.5%添加组肝胰腺中CAT活性最高,为4.93 U/mL,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说明,壳聚糖可以提高克氏原螯虾的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饲料中添加0.5%~1.5%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 壳聚糖 存活率 生化指标 免疫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柄切除快速诱导甲壳动物生长发育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3
作者 水燕 史永红 +1 位作者 徐增洪 周鑫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124-126,135,共4页
眼柄切除因对性腺发育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普遍应用于甲壳类动物的人工养殖中。眼柄切除通过直接影响眼柄中X-器官窦腺复合体(XO-SG)的神经内分泌功能发挥作用,眼柄XO-SG复合体是甲壳动物的重要内分泌器官,是甲壳动物内分泌学的重点研究... 眼柄切除因对性腺发育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普遍应用于甲壳类动物的人工养殖中。眼柄切除通过直接影响眼柄中X-器官窦腺复合体(XO-SG)的神经内分泌功能发挥作用,眼柄XO-SG复合体是甲壳动物的重要内分泌器官,是甲壳动物内分泌学的重点研究内容。简述了眼柄XO-SG复合体的生物结构及其生理功能,对眼柄内分泌的分子机制进行归纳,为进一步揭示眼柄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控机理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柄切除 XO-SG 性腺发育 CH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养一体化现代农场循环生态系统构建与示范研究
14
作者 徐增洪 孔才春 孔瑜 《科学养鱼》 2018年第3期21-22,共2页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期,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国家在"十三五"规划中大力倡导发展低碳、绿色循环经济,鼓励建设大批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企业和项目。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体的第一...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期,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国家在"十三五"规划中大力倡导发展低碳、绿色循环经济,鼓励建设大批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企业和项目。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体的第一产业,正向专业化、集约化、设施化的现代产业方向发展,并以低碳高效、绿色环保的可持续生态农业为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生态系统 一体化 示范 农场 种养 第一产业 环境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氏原螯虾人工诱导繁殖研究初报 被引量:7
15
作者 赵朝阳 周鑫 徐增洪 《水产科技情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5-87,共3页
分别以福尔马林、高锰酸钾、食盐、聚维酮碘和溴氯海因等5种常用的水产药物对克氏原螯虾亲虾进行消毒试验,测定亲虾的成活率。试验结果表明,用这5种药物对克氏原螯虾亲虾浸泡消毒后,亲虾的成活率分别为55%、70%、35%、40%和45%。由此可... 分别以福尔马林、高锰酸钾、食盐、聚维酮碘和溴氯海因等5种常用的水产药物对克氏原螯虾亲虾进行消毒试验,测定亲虾的成活率。试验结果表明,用这5种药物对克氏原螯虾亲虾浸泡消毒后,亲虾的成活率分别为55%、70%、35%、40%和45%。由此可以看出,采用高锰酸钾消毒可较好地提高克氏原螯虾亲虾的成活率。再采用盐水诱导、雌虾去单侧眼柄诱导和盐水刺激+雌虾去眼柄双重诱导等三种方式对克氏原螯虾亲虾进行人工诱导,促进其性腺发育,以探讨不同人工诱导方式对克氏原螯虾亲虾抱卵率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采用这三种诱导方式,亲虾的抱卵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0%、31%和39%,采用双重诱导方式的平均产卵率要高于单因子诱导方式,其诱导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亲虾 消毒药物 人工诱导 成活率 抱卵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氏原螯虾i-型溶菌酶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胞外表达及其抑菌活性(英文) 被引量:1
16
作者 水燕 管政兵 +3 位作者 叶俊贤 史永红 刘国锋 徐增洪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26-532,共7页
为开发虾类来源的溶菌酶,本研究建立了利用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系统高效分泌表达重组克氏原螯虾无脊椎动物型溶菌酶1(简称"pc-iLys1")的方法。经密码子偏好性优化后的pc-iLys1 cDNA在毕赤酵母菌株SMD1168中成功地实现胞外分泌... 为开发虾类来源的溶菌酶,本研究建立了利用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系统高效分泌表达重组克氏原螯虾无脊椎动物型溶菌酶1(简称"pc-iLys1")的方法。经密码子偏好性优化后的pc-iLys1 cDNA在毕赤酵母菌株SMD1168中成功地实现胞外分泌表达,重组蛋白分子质量约为17.1 kDa。在摇瓶中对诱导表达条件进行优化,获得的相对最佳表达条件为:培养基pH 7.0,培养温度28℃,甲醇体积分数1.5%,诱导表达时间96 h。采用该优化条件,进一步利用分批补料策略在5 L发酵罐中进行高密度培养诱导,120 h后获得重组pc-iLys1,其酶活性达到2052.6 U/mL,最终,酵母干细胞质量浓度达98.1 g/L。抑菌实验表明,重组pc-iLys1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均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总之,本研究实现了克氏原螯虾i-型溶菌酶在毕赤酵母中的重组表达,为其大规模制备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型溶菌酶 克氏原螯虾 巴斯德毕赤酵母 表达条件优化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氏原螯虾人工繁殖及无公害养殖技术(二)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鑫 徐增洪 赵朝阳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14,共3页
2.摄食习性克氏原螯虾为杂食性种类。刚孵出的幼体以其自身卵黄为营养;II期幼体能滤食水中的藻类、轮虫、腐殖质和有机碎屑等;III期幼体能摄取水中的小型浮游动物,如枝角类和桡足类等;幼虾具有捕食水蚯蚓等底栖生物的能力;成虾的... 2.摄食习性克氏原螯虾为杂食性种类。刚孵出的幼体以其自身卵黄为营养;II期幼体能滤食水中的藻类、轮虫、腐殖质和有机碎屑等;III期幼体能摄取水中的小型浮游动物,如枝角类和桡足类等;幼虾具有捕食水蚯蚓等底栖生物的能力;成虾的食性更杂,能捕食甲壳类、软体动物、水生昆虫幼体、水草、植物的根、茎、叶、水底淤泥表层的腐殖质及有机碎屑等。表1和表2为克氏原螯虾的食物组成、摄食率情况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公害养殖技术 克氏原螫虾 人工繁殖 克氏原螯虾 有机碎屑 摄食习性 浮游动物 底栖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氏原螯虾人工繁殖及无公害养殖技术(一)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鑫 徐增洪 赵朝阳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16,共2页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力是螯虾科(或称蜊蛄科)的种类,其英文名为red swamp crayfish或red swamp crawfish,俗称红色沼泽螯虾或淡水小龙虾,原产于北美洲,1918年克氏原螯虾由美国移植到了日本的本州,1929年又由日本人将...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力是螯虾科(或称蜊蛄科)的种类,其英文名为red swamp crayfish或red swamp crawfish,俗称红色沼泽螯虾或淡水小龙虾,原产于北美洲,1918年克氏原螯虾由美国移植到了日本的本州,1929年又由日本人将克氏原螯虾投放到我国的南京与滁州交界处,经过数十年的繁衍和迁移,克氏原螯虾现已扩展到江苏、安徽、湖北、浙江和上海等数十个省、市和自治区,遍布我国江河、水库、沟渠和池塘,成为我国自然水域中具较大种群规模的淡水虾类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无公害养殖技术 人工繁殖 淡水虾类 种群规模 自然水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氏原螯虾几种高效养殖模式介绍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朝阳 周鑫 徐增洪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5-36,共2页
近年来,克氏原螯虾的人工养殖得到较快的发展,并在江、浙、沪一带形成了较大的生产规模。笔者在实地考察了江苏建湖、淮安、盱眙、上海松江等地的克氏原螯虾养殖基地后,总结了上述地区比较典型的几种养殖模式,以供广大养殖户借鉴。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养殖模式 人工养殖 生产规模 养殖基地 养殖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氏原螯虾养殖常见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朝阳 周鑫 徐增洪 《内陆水产》 2008年第10期46-47,共2页
时值克氏原螯虾放养季节,笔者一行赴江苏盐城考察了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江苏宝龙集团克氏原螯虾人工育苗基地、稻虾轮作标准化示范基地及龙虾池塘养殖基地,并走访了当地克氏原螯虾养殖户,并就其养殖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塘... 时值克氏原螯虾放养季节,笔者一行赴江苏盐城考察了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江苏宝龙集团克氏原螯虾人工育苗基地、稻虾轮作标准化示范基地及龙虾池塘养殖基地,并走访了当地克氏原螯虾养殖户,并就其养殖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塘口会诊及对策分析,由于养殖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具有很强的代表性,特将相关对策总结出来,以期对广大克氏原螯虾养殖户起到一定的技术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养殖 克氏原螯虾 江苏盐城 农业产业化 育苗基地 龙头企业 养殖基地 示范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